Workflow
武器
icon
搜索文档
英媒:英德两国加强防务合作,将联合研发射程2000公里新型“深度精确打击”武器
环球网· 2025-05-15 14:38
英德新型远程武器研发项目 - 英国和德国将联合研发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新型"深度精确打击"武器 [1] - 该项目建立在2023年两国签署的首份防务协议基础上 旨在提升欧洲抵御俄乌冲突升级的能力 [1] - 英国国防部表示未来数年将系统性开展系列开创性国防项目 [1] 项目宣布细节 - 英德国防部长将在柏林会议上正式宣布该远程武器研发计划 [3] - 英国国防大臣强调该合作将促进就业增长 技术提升和投资拉动 [3] - 声明未披露具体项目时间表和预算细节 [3] 配套防务合作 - 两国将讨论联合采购海上巡逻机和侦察机用鱼雷 [3] - 德国计划采购英国制造的军用桥梁设备 [3] 欧洲防务背景 - 欧盟计划扩大国防工业规模 重点扶持本土武器装备生产 [3] - 欧盟委员会通过2024版欧洲防务基金投资9.1亿欧元 重点提升部队机动性和无人机防御能力 [3]
中国未雨绸缪压倒了特朗普
36氪· 2025-05-15 12:17
经济结构转型 - 中国自2018年以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目标是打造不依赖美国的经济体系 核心策略包括减少对美出口依赖和科技自立自强 [1][4] - 2018至2024年间中国对非美国家出口额新增超1万亿美元 总出口额达3.6万亿美元 新增部分相当于年对美出口额的两倍 [2] - 在进口领域实施多元化战略 大豆转向巴西等国采购 小麦通过支援中亚生产技术开发降低对美依赖 [4] 关税战动态 - 美国对华追加关税从145%降至30% 其中基础税率10%叠加20%药品管制关税 小额货物关税从120%或100美元/件降至54% [1] -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策略 美方将关税从34%逐步提升至145%后 中方均以同等幅度回应 最终迫使美方让步 [1] - 电脑和智能手机未被纳入关税清单 但相关产业链已开始向海外转移 [7] 科技与产业战略 - 稀土成为关键战略筹码 中国控制全球70%稀土生产和90%冶炼产能 直接影响美国高科技及军工产业 [6] - 电商平台SHEIN和Temu代表的"小额货物"出口面临工厂迁移或倒闭风险 可能引发短期失业潮 [7] - 产业结构加速向高端转型 旨在应对技术禁运并摆脱劳动密集型出口模式 [4] 地缘政治关联 - 经济脱钩战略与台湾问题直接关联 中国将减少对美依赖视为实现统一的前提条件 [6] - 俄乌战争后制裁案例强化了中国对经济自主的紧迫性 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被视为关键时间节点 [4][6] 贸易战影响评估 - 美国若维持高关税可能导致2024年底圣诞购物季商品短缺 暴露政策失效风险 [6] - 特朗普"威胁式谈判"策略在中国系统性准备面前失效 美方强势形象受损 [6] - 当前30%关税仍对中国出口产业构成压力 未来谈判存在不确定性 [6]
欧美军工,有多赚钱?
虎嗅· 2025-05-15 08:26
全球军售格局 - 2024年全球武器销售规模达11161亿美元,创冷战后最高纪录 [3] - 美国武器出口占全球42%,2019-2023年份额较2014-2018年增长17% [12] - 法国武器出口份额从7.2%增至11%,超越俄罗斯成为第二大供应国 [13][31] - 俄罗斯武器出口份额下降53%,中国份额微降5.3%至5.8% [13] 军工企业表现 - 洛克希德·马丁2023年防务营收406亿美元,占其总营收59% [2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防务营收351.97亿美元,占90% [26] - 欧洲莱茵金属一季度销售额增长73%,股价年内飙升180% [28][29] - 美国军工企业占全球百强48席,收入占比达一半 [26] 区域市场动态 - 北约国家武器进口量增长105%,64%流向美国军火商 [17] - 日本计划斥资211亿美元购买美制战斧导弹和防空系统 [17] - 沙特以370亿美元采购美国THAAD反导系统 [17] - 欧洲十大军工企业订单积压额从2220亿美元增至3620亿美元 [32] 中国军工发展 - 歼-10C在印巴冲突中表现优异,带动军贸关注度 [2][55] - 中航工业成飞2023年营收749.7亿元,预计2025年超800亿元 [49] - 巴基斯坦是中国战机最大买家,歼-10CE交付后合作受关注 [55] - 中国军品出口实行许可制,十家授权企业包括北方工业等 [42] 军工产业趋势 - 欧盟将40%的5640亿欧元防务预算补贴军民融合企业 [38] - 美国通过制造安全焦虑推动军售,如向乌克兰提供450亿美元装备 [15][24] - 欧洲BAE系统计划将155毫米炮弹产能提升8倍 [37] - 德国大众转型研发装甲车,宝马开发第六代战机引擎 [36]
印巴冲突的走向和影响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印巴冲突历史背景**:可追溯到1947年英属印度分治,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暴力事件,此后爆发五次大规模冲突,最早因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于1947年10月爆发战争,最终印度控制约三分之二,巴基斯坦控制约三分之一[2] - **最近一次冲突导火索**: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造成26名平民死亡,类似2019年普尔瓦玛袭击[4] - **莫迪政府对克什米尔措施**:2019年撤销该地区特殊自治地位,降格为印度联邦属地,激化当地矛盾,执政期间小规模局部对峙和冲突频繁[5] - **美国在冲突中的角色**:虽有美国撺掇印度攻击巴基斯坦的说法,但特朗普政府对南亚地缘政治冲突不感兴趣,人事变动频繁未任命驻印、驻巴大使,国务卿万斯访问印度时间点引发猜测,但总体直接影响有限[6][7] - **2025与2019年袭击相似处**:都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由恐怖组织宣称负责,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引发两国互相指责和军事行动,2019年印度发动跨境空袭未打中目标,双方战斗机交战有损失,此次类似剧本再次出现[8] - **印巴军事装备供应变化**:冷战时印度与苏联关系密切,约三分之二装备来自苏联,巴基斯坦与美国关系近;冷战后两国核试验遭美国制裁;911事件后巴基斯坦成美国反恐伙伴,美国成头号武器供应国,中国排第二;拜登任期美军从阿富汗撤退后,巴基斯坦武器采购转向中国,中国比重从38%升至超80%;印度对俄罗斯武器依赖度从80%降至36%,法国、美国和以色列成主要供应国,法国占比最高为33%[9][10] - **中美关系对印巴冲突影响**:美国将印度视为遏制中国合作伙伴,中国加大对巴基斯坦投资和支持,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国博弈因素注入印巴冲突,体现在政治立场和军事装备来源上[12][13] - **印度胜利庆祝活动背景**:印度从5月13日到23日进行十天胜利庆祝活动展示冲突胜利,但莫迪威权政治和强硬立场成负担,印度空战常处劣势,与军事工业、武器先进性和空军实力有关[14] - **美国孤立主义政策影响**:导致美国边缘化干预主义者,强调维持外交路线,其孤立主义、宗教民主主义和领袖威权主义混合是大规模冲突导火索,中国需担当斡旋角色并加强边境关注[15][16] - **印巴冲突升级风险**:莫迪政府宣传惩罚巴基斯坦、煽动民族主义使问题复杂,巴基斯坦军方通过危机事件恢复正当性,会对印度攻击进行报复,导致冲突升级[17] - **中国国际舞台表现**:取得显著成就,包括军事工业发展、贸易战阶段性胜利,与全球南方国家达成重要协议,提升国际政治地位,缓解国内经济压力[18] - **国际成就对中国国内政策影响**:可能促使国内宏观政策更强,行业监管更严,如取消预售制现房销售制度降低房地产杠杆[19] - **中国未来经济韧性及政策变化**: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韧性延续,关注国内宏观和产业政策变化,总量宏观政策有定力,增量财政政策推出慢,关注行业监管如现房销售制度试点对房地产产业杠杆的影响[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年美国总统万斯和国务卿及国家安全顾问截获高度敏感电报,加大干预力度避免核战争风险,两次冲突都涉及高层紧急沟通缓解紧张局势并阶段性停火,此次冲突使用中国制造战机显示军事装备竞争新动态[11] - 巴基斯坦空军自建国以来一直很强,常与中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获高度赞誉[14]
特朗普获沙特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
快讯· 2025-05-13 23:54
金十数据5月13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从沙特获得了6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特朗普在利雅得签署 了一项关于能源、国防、采矿和其他领域的协议。根据白宫的一份简报,美国同意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价 值近1420亿美元的武器,称这是华盛顿有史以来达成的"最大的防务合作协议"。该协议涵盖了与十多家 美国国防公司在防空和导弹防御、空军和太空发展、海上安全和通信等领域的交易。 特朗普获沙特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 ...
广电计量(002967):签署中科智易股权投资意向书 完善国防科工业务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43
交易公告 - 北京中科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股东沈增辉于2025年5月9日签署《股权投资意向书》[1] - 交易完成后广电计量将提名中科智易3名董事并控制董事长及高管任命权,同时委派全职人员参与经营管理[3] 战略协同 - 广电计量通过收购中科智易可将国防科工业务从摸底/比测试验延伸至作战试验/在役考核环节,完善装备全寿命周期试验能力[1][6] - 中科智易在武器装备试验鉴定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广电计量"计量+科研+检测"一站式服务形成产业协同[1][5] 标的公司业务 - 中科智易专注于为军工单位提供试验鉴定/模拟训练/作战管理平台等技术服务,战略目标是成为装备数字化领域标杆企业[3]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试验数据深度挖掘,通过三维重构/多模态融合等技术建立毁伤模型支撑装备试验[4] 财务表现 - 中科智易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0.56/0.60/0.59亿元,同比增速+33.29%/+7.27%/-2.75%[4] - 同期归母净利润0.11/0.10/0.08亿元,净利率从19%降至13%,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增加[4] 收购方概况 - 广电计量2024年起战略转型为做深行业,重点构建国防科工等领域的一站式服务能力[1][5] - 公司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4.00/4.59/5.35亿元,对应PE 26/23/20倍[6]
消息人士:伊朗拟向俄交付法塔赫360导弹发射器
快讯· 2025-05-10 03:51
金十数据5月10日讯,据两名西方安全官员和一名地区官员称,伊朗正准备在近期向俄罗斯交付短程弹 道导弹法塔赫360发射器,美国称伊朗去年曾将这些导弹送往俄罗斯。分析人士说,法塔赫360的射程为 75英里(120公里),它将为俄军提供一种新武器,用于向乌克兰前线部队、附近的军事目标以及靠近 俄罗斯边境的居民点开火。美国去年9月称,伊朗用9艘悬挂俄罗斯国旗的船只向俄罗斯运送了导弹,当 时三位消息人士称,其中不包括发射器。西方安全官员和该地区官员表示,发射器的交付迫在眉睫。俄 罗斯和伊朗此前一直否认后者向前者运送了此类导弹或任何其他武器。 消息人士:伊朗拟向俄交付法塔赫360导弹发射器 ...
印巴空战是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国家的转折点
新浪财经· 2025-05-09 18:28
最近三年我相信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逐渐超过美国,这个也让不少人挖了祖坟一样受不了。其实大家会 渐渐看出来,科技战不是压制了中国的高科技,而是极大推进了中国高科技发展,很多人本来觉得芯 片、光刻机会有严重问题,事实都是和我预测的一样,渐渐解决了,而且未来几年就会发力成为世界的 主导。 军事领域很多人认为中国和美国还是有差距的,其实大家也会随着一件件事实看出来,不仅不差,其实 已经超出一大截,只是我们低调而已。 我就是一个具有前瞻眼光的人,2007年,很多纸媒体人还觉得纸媒可以混一段时间,我就毅然选择了离 开纸媒,那时我做着通信业第一大刊物《通信世界》,已经是7年和正处了,我还是决定离开,相信纸 的时代过去了,一定不可逆转。 【印巴空战是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国家的转折点】 2018年世界开始关注5G发展,从电信运营商和行业内,大量的反5G的声音,说5G能耗高、成本高,我 是5G的积极支持者,写了两本书《5G时代》和《5G机会》,这两本书在香港由三联出了繁体字版、由 麦克米伦出了英文版、阿联酋的指南针出了阿拉伯文版。稿费有100来万,我相信做产业研究出书,很 少有我这样的成绩了。 2021年全球都在说芯片短缺,行业内外 ...
莱茵金属CEO:预计北约国防开支将迅速增加
快讯· 2025-05-08 21:34
北约国防开支预期 - 莱茵金属CEO预计北约国防开支将迅速增加 [1] - 北约秘书长吕特建议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3.5% [1] - 吕特进一步提议将1.5%的GDP用于更广泛的安全相关支出,以满足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5%目标要求 [1] 行业动态 - 德国武器制造商莱茵金属公司CEO帕佩格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透露北约国防开支增长预期 [1] - 北约成员国可能面临更高的国防预算压力,以符合新的开支目标 [1]
2025-2031全球与中国激光武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5-08 17:45
激光武器技术特点 - 高精度打击:通过定向光束精确定位目标,摧毁或使目标功能失效 [1] - 超高速度:光速激光束几乎无延迟,反应时间极短 [1] - 低成本持续发射:无需物理弹药,仅需电力供应即可持续发射 [2] - 无后座力:体积小、维护需求低,适合多种平台集成 [3] - 可调性:功率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模目标(如无人机或导弹) [4] 激光武器发展历程 - 早期探索(1960s-1980s):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美苏开展军事应用研究但功率不足 [6] - 技术突破(1990s-2000s):高功率激光器出现,美国ABL系统用于拦截弹道导弹 [7] - 快速发展(2010s至今):光纤激光器成为主流,美国海军LaWS完成实战化测试 [9] 激光武器技术现状 - 高功率化:输出功率达数十千瓦以上,可有效毁伤多种目标 [10] - 小型化与集成化:体积重量减小,适配飞机、舰艇等平台 [10] - 智能化:具备目标自动识别、跟踪和攻击能力 [11] 激光武器应用现状 - 军事领域:用于防空反导(拦截无人机、导弹)、光电对抗、空间攻防(反卫星) [12] 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国:技术领先,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企业主导,占全球市场份额38.17% [13][17] - 以色列:战术激光武器突出,拉斐尔公司为主要研制企业 [13] - 中国:发展迅速,航天科工等机构推动,2024年占全球市场17.81% [13][16] - 其他地区:欧洲、俄罗斯等具备竞争力,新兴市场加大投入 [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市场:2024年销售额6.45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2.57亿美元(CAGR 20.35%) [16] - 区域分布:北美占39.10%(2024),中国增速最快(CAGR 24.85%,2031年占比22.96%) [16] - 产品结构:光纤激光器占主导,2031年份额预计达33.94% [16] - 应用场景:陆基应用占比65.21%(2024),CAGR 18.75% [16] 主要企业 - 全球核心厂商:洛克希德·马丁、雷神、Kord、中国航天科工等 [17][18] - 产品类型: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其他 [18] - 应用分类:陆基、海基、天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