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
icon
搜索文档
11.7%、5000亿元、8.4万人次……多维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向稳向好
央视网· 2025-07-20 15:07
外商投资 - 全国前6个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_7% [1]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_3亿元人民币 其中东盟对华投资增长8_8% 瑞士/日本/英国分别增长68_6%/59_1%/37_6% [1] 水利建设 - 上半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5329亿元 实施项目3_44万个 [5] - 新开工水利项目1_88万个 社会资本参与资金819_2亿元 同比增35_9% [5] 外贸数据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上半年进出口4_38万亿元 同比增4_3% 连续8季度增长 [6][8] - "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28_7% [6] 旅游消费 - 上海暑期邮轮入境旅客超8_4万人次 [9] - 1-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_8万人次 同比增38_5% 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85% [9] 能源基建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含5座梯级电站 总投资1_2万亿元 [11] 贸易活动 - 商务部上半年举办11场贸易对接活动 意向成交480亿元 覆盖家电/医疗等十余行业 [13][15] 灾后重建 - 贵州榕江灾后重建进入攻坚阶段 "村超"球场维修收尾 赛事7月底重启 [16][18]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河南多措并举扩投资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19 13:56
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河南省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 突出"抢、拼、谋"三方面策略 [2] - 上半年累计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预计全年资金规模较去年提升20% [2] - 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95亿元 占年度投资目标的68.6% [2] - 上半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 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2] 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 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 以超常规举措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3] - 加力争取2025年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 组织报送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 [3] - 依托"双百工程"等载体 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3] - 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 提高审批效率 印发重大项目建设白名单 [3] - 对重大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管理 强化按周调度和挂图作战 [3] 重大项目储备情况 - 谋划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贾鲁河复航工程、中国邮政航空枢纽等重大项目 [2] - 结合"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研究 谋深谋实未来重大项目 [2]
海水资源梯次多元化高效利用收效,多地出台奖补政策
第一财经· 2025-07-19 10:50
海水利用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工程158个 工程规模285 6万吨/日 较2023年增加33 3万吨/日 [1] - 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 36亿吨 较2023年增加29 57亿吨 [1] - 辽宁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均超百亿吨 [1] 政策支持与法规框架 - 国务院《节约用水条例》要求沿海地区优先使用海水淡化水 并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2]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政策推动海岛海水淡化 列入节水产业 水效领跑者等指导意见 [2] - 青岛等地出台奖补政策 对海水淡化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补贴 [6][7] 技术与工程进展 - 反渗透技术占海水淡化总规模68 25% 低温多效技术占31 54% 多级闪蒸技术占0 21% [5] - 天津南港工业区项目采用全国产化设备 单机规模3万吨/日 总规模15万吨/日 [4] - 南极秦岭站采用自主研发海水淡化设备 设计规模2×20吨/日 保障科考站生活用水 [5] 产业链应用与区域分布 - 海水淡化产水主要用于电力 石化 钢铁等高耗水行业 少量用于海岛及缺水城市生活用水 [3] - 天津 山东等地推进海水提溴 提钾技术研发 形成"海水淡化-提溴-盐化工"循环产业链 [1][4] - 沿海9省区将海水利用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多地列入节水及海洋经济实施方案 [5] 重点项目案例 - 天津南港项目为中石化120万吨乙烯 华电热电等提供工业水源 [4] - 烟台龙口裕龙岛 连云港田湾核电站等大型海水淡化项目2024年建成投产 [3] - 天津项目浓盐水用于提溴和盐化工生产 实现资源梯次利用 [4]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河南日报· 2025-07-19 07:3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黄河干流水质稳中向好 山东省向河南省兑现2024年度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6207万元[3] - "鲁豫对赌"4年多来 山东省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2.5亿元[4] - 2019年以来 河南累计整治黄河"四乱"问题1.4万个 完成造林645.38万亩 森林抚育885.60万亩 修复黄河湿地2.78万亩[5] - 2020年以来 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6] - 建成3条国家级 18条流域级幸福河湖和91条省级 343条市县级美丽幸福河湖 总长度达5000余公里[6] - 1—6月 流域35个国控断面中 Ⅰ—Ⅲ类水质断面30个 无劣Ⅴ类水质断面[6] 黄河治理工程 -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水库调度结束 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压减至600立方米每秒 水位回蓄至220.54米[7] - 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以来 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 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至5000立方米每秒[8] - 河南境内黄河干流有三门峡 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 支流有陆浑 故县 河口村等水库 防洪工程体系日益完善[9] 黄河文化传承 -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开放 展出代表黄河文化的1300余件(套)珍贵文物[10] - 高标准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加快建设黄河博览馆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等[10] - 1—6月 全省接待游客前10名和旅游收入前10名的景区中 有8个位于黄河文化旅游带[10] - "五一"假期 全省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旅游收入371.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6% 4.8%[10] 绿色转型发展 - 河南省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郑州 洛阳 三门峡 兰考等地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11] - 沿黄城市建成区公交车 出租车 环卫车新能源比例分别达98.9% 77.1% 61.5%[11] - 洛阳成功入选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11] - 2024年 河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万元GDP用水量较2019年分别下降23.5% 23.1%[12]
《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发布:去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36亿吨
快讯· 2025-07-18 21:25
海水淡化工程发展 - 2024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8个 工程规模285 6万吨/日 比2023年增加33 3万吨/日 [1] - 天津 山东 江苏 浙江等沿海省市积极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 为电力 石化 钢铁等高耗水行业提供水源保障 [1] - 天津南港工业区先达海水淡化项目第五条生产线3万吨/日 实现反渗透膜 高压泵 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装备全国产化 [1] 海水冷却用水量 - 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 36亿吨 比2023年增加29 57亿吨 [1] - 辽宁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均超过百亿吨 [1] 海水资源多元化利用 - 天津 河北 山东 福建等地开展海水提溴 提钾工艺技术装备研发与成果转化 [1] - 探索海水资源梯次多元化高效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
广东前汛期蓄水目标全面完成 可调水量约74亿立方米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8 15:53
通过多措并举实施精准精细灵活水量调度,广东省前汛期水量调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调度水库蓄水超额完成目标。截至7月1日,主要调度水库总可调水量73.8亿立方米,前汛期回蓄水 量21.7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主要调度水库蓄水作用。其中,北江流域主要调度水库可调水量较预测值偏 多1.5亿立方米,南水水库可调水量3.7亿立方米,较预测值偏多23%。鉴江流域高州水库可调水量6.1亿 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853万立方米,较预测值偏多1511万立方米。东江流域新丰江水库在来水较计 划预测值偏少24%的情况下,可调水量较预测值仅偏少3.3%。 供水及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龙川、博罗、高要、石角、潮安、横山、化州7个国考断面生态流量及 最小下泄流量全部达标,满足生态用水需求,有力保障了广东及香港、澳门生活和生产用水。 7月17日,据广东省水利厅消息,2025年前汛期(4月—6月,下同),在全省降雨量偏少,东江、西 江、北江、韩江、鉴江五大流域降雨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广东水利系统通过精细调度,主要水库蓄水成 效明显,较流域水量调度计划预测值(以下简称"预测值")基本持平,完成既定蓄水目标,可调水量约 74亿立方米,占兴利库容的 ...
2025年1-6月份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03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2025年1-6月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8.3% [1][2] - 中央项目投资增长4.0%,地方项目投资增长5.1% [1] 分产业投资表现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9% [1][2] - 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0% [1][2] 主要领域投资动态 - 工业投资中采矿业增长40.5%,制造业增长24.8%,电力等公用事业增长28.3% [1][2] -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6%,其中交通运输业下降22.2%,信息传输业下降18.2% [1]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5% [1][2] 制造业细分行业亮点 - 五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21.9%,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32.7%,食品产业增长23.9%,装备产业增长22.2% [4] - 有色金属冶炼业增长48.4%,金属制品业增长33.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5.9% [2]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1%,医药制造业增长9.0% [6] 政策驱动投资增长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6.3%,其中工业设备购置增长34.5% [7]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增长18.4% [8] -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9.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 [9] 重点产业链发展 - 22个重点产业链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包括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机器人等 [5]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1.5%,但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91.2% [2]
“两手发力”兴水利
辽宁日报· 2025-07-18 08:54
水利投融资改革进展 - 盘锦市大洼区利用贷款进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建成后将保障10个乡镇22.6万名居民饮水安全 [1] - 省内多个农村供水工程项目与金融机构签约 达成融资超8亿元 [1] - 水利基础设施过去依赖财政资金 现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1] 非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 非财政性水利投资从"十三五"年均15.9亿元(占比16.4%)增至"十四五"年均55.6亿元(占比28.0%) [2]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796.8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311.9亿元 增幅64.3% [2] - 鞍山市南沙河流域项目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1.4亿美元贷款 [2] 创新投融资模式案例 - 兴城市供水项目采用BOT模式 引入北京碧水源科技参与建设运营 总投资5.38亿元 [2] - 鞍山南沙河项目将公益性水利与经营性资源匹配 增强收益能力 总投资13.3亿元 [2]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已出台专项债券 PPP模式 节水贷等系列政策支持水利投融资 [3] - 下一步将统筹运用金融信贷 PPP模式 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3] - 重点推动各地落实投融资政策 加快水利项目建设 [3]
从“舒适垄断”到“苦活创新”:国资国企转型的产业赛道选择与重构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34
近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系统总结了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其核心经验 对"十五五"时期央国企转型具有关键启示。当下,央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 力。 最近两个月,前瞻走访了7家陷入转型焦虑的国资国企,发现三种共性危机信号: ①传统生产与新型产业存在技术代差,使得产品无法提升经济效益 有句话叫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国企在特定历史阶段依托政策红利与市场壁垒,处于"舒适区"。这种模式在特 定历史时期为国企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客观上为国企改革提供了缓冲空间,但时至今日已暴露出深层矛 盾: "十四五"的成就证明,压力可转化为突破的催化剂。在新时代下,找到并抓住新形势下的新机遇尤为关键,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可以为央国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支点。 而在这个转型进程中,产业赛道的选择与重构,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如今,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深刻变革,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此前,国务 院国资委党委在《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资央企力量》中明确提出,要"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前瞻观察, ...
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进入全面收尾阶段
辽宁日报· 2025-07-17 09:12
工程建设进展 - 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中单体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排水总流量最大的于岗子排水一站已通过投入使用验收 排水总流量达每秒63立方米 [1] - 盘锦段关键工程包括西绕倒虹吸、吴家灌区进水闸、移动防洪墙等已通过验收 标志着工程进入全面验收移交阶段 [1] - 工程累计完成99.8%老堤与新堤土方填筑 89.4%险工险段治理 98.6%砂堤砂基处理 [2] - 防汛路贯通413公里(占总量的70.1%) 补植防浪林/护堤林249公顷 [2] - 双台子河闸鱼道、7座支流河口桥、42公里堤坡硬性防护、184座穿堤建筑物治理已全部完工 [2] 投资与验收情况 - 工程总投资计划全部下达 开工累计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88.2% 累计支付资金占到位资金的92.4% [2] - 405个分部工程中78.8%通过验收 69个单位工程中68.3%通过验收 [2] 项目战略定位 - 工程为国家"十四五"期间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属"水润辽宁"战略骨干项目 [3] - 治理范围覆盖辽河干流538公里 涉及铁岭、沈阳、鞍山、盘锦4市14县(区) [3] -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堤防、穿堤建筑物治理、防汛路、信息化等 建成后将显著提升辽河干流防洪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