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电子商务

搜索文档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瞰前沿)
人民网· 2025-07-05 05:56
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DNA进行精准改造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供图 不久前,医学界的一个事件引发全球关注。美国一名6个月大、患有罕见病的婴儿,成为全球首名接受 个体化基因编辑疗法的婴儿。医疗团队运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针对其基因缺陷实施定制化治疗,成功 治愈致命性遗传疾病。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开辟全新的诊疗路 径。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将帮助人类解决哪些问题?本期"瞰前沿",我们一同 走近基因编辑,看科技"神笔"如何改写生命密码。 ——编 者 基因编辑如同"分子剪刀" 精准删除、插入或替换特定基因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对特定的基因进行 删除、插入或替换,从而实现基因序列的定向改造。 打个比方,基因编辑技术像一支带有精准便捷导航系统的"修正笔"。这支"修正笔"可以矫正和修改病变 的、错误的基因。 人体的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体是一本由30亿个字符组成的书。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快速精准地找到并修改特定字符。从发现遗传规律到精准修改生命密码,基因编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 对生命的认知 ...
以信仰之光照亮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在文艺界 引发热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游本昌同志为榜样,将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 信仰之光照亮文化强国建设之路,共同书写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辉煌篇章。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游本昌同志的勉励和问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者的关心 关爱,也让国家话剧院全体员工深深感到,真正的艺术永远与信念共生。"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说, 游本昌同志始终将个人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紧紧相连,以卓越的表演才华塑造那些闪耀着人 性光辉的角色,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他所展现的,正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担当——用 艺术的力量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关爱和勉励,必将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作曲家印青说,"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游本昌同志为榜样,热爱党热 爱祖国热爱人民,用满腔热情为人民创作。"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支持文艺工作、关爱文艺工作者,总书记对游本 ...
时间观与方位感(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在《摆脱贫困》一书里,习近平同志对滴水穿石有一番感悟:"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 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又何尝不 是如此。" 经济特区怎样建?自由港怎么搞?40年前,这一切尚无迹可寻,《发展战略》提出建设"自由港型经济 特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如今,厦门自贸片区成果斐然,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多点开花,"时间的魔 力"有目共睹。 置身中国这个"压缩时空",时间是关键变量。长江十年禁渔,为的是一泓碧水,造福的是子孙后代;雄 安新区"千年大计",拔地而起的是未来城市的模样……观当下、思长远、谋未来,今天的中国正在浩瀚 的"时间历史"中书写着"历史时间"。 历史是一页页书写的,事业是一程程接力的。 福建厦门的发展史上,一份300多页的"攻略"刻下鲜明印记。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 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不仅成为厦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也是一座 蕴藏战略思维、思想方法的宝库,对当前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 ...
秉持建交初心,共启友好合作新篇章(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0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中国和加纳厚植人文交流友好。中国驻加纳大使馆积极落实"中非携手暖童心"关爱非洲孤儿健康活动, 联合中资企业和联合国驻加纳机构共同捐助加纳"母爱孤儿院",为60多名艾滋孤儿筹集善款和物资。中 国高校与加纳大学、海岸角大学、恩克鲁玛科技大学共建3所孔子学院,"中文热"风靡加纳校园。当地 学生在"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上连获佳绩,在各类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球文明倡议在非 洲大地的生动实践。 回首过往,中加合作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友谊沃土正育新苗。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加双方将秉 持建交初心,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不断充实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共同开启新时代中加友好 合作新篇章,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国驻加纳大使) 今年7月5日是中国和加纳建交65周年纪念日。加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 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伙伴。中加传统友谊由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两国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坚。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加期间提出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1971年,加纳前总统、时任 ...
灰粑(多味斋)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磨盘在母亲手下吱呀作响,仿佛不知疲倦的留声机。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我的眼前便浮出灰粑的模样。 在石磨的轻吟浅唱中,父亲匀速地推拉石磨,母亲则不停地向磨眼投喂泡好的米粒,浓酽的米浆顺着磨 槽缓慢流出。那米浆色泽微黄,稀稠适中,指尖轻捻,柔滑如绸缎。接着便将米浆倒入铁锅熬浆,灶膛 用文火,母亲手持木铲不停搅动。熬至七八成熟,锅沿渐渐挂上厚厚的糨糊,起锅稍凉,再用手捏成拳 头大小的圆球,搁入竹蒸笼,猛火旺蒸40分钟,灰粑则成。 灰粑的吃法很多。经过煎、炒、煮、炸等工序除去生涩味,激发大米的香气和草木灰的碱味,吃在嘴里 比普通的米豆腐更韧、更弹。刚出锅的热灰粑,澄黄发亮,放在碗中,浇上油辣椒,撒些翠绿葱花,香 气便丝丝缕缕弥漫开来。 以前没有冰箱,母亲保存灰粑自有妙招。她将灰粑浸泡在家中的水缸里,冰凉的山泉水能够把年前做好 的灰粑,存放到开春。正因为灰粑耐贮存,乡邻们走亲戚或外出打工,行囊里少不了带上几个家乡的灰 粑。 一次,在南桥街角瞥见一个卖灰粑的摊子,一个个色泽暗黄、圆润温热的灰粑让我停了下来。买下一个 捧在手中,那热乎乎的暖意,直沁心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08 版) 做灰粑,选择稻米 ...
“要干就干实的”(在基层)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要干就干实的!"这是我驻村时的承诺。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未来,我将牢记 重托,扎实走好驻村之路,用实际行动在广袤田野书写新的篇章。 (作者为山东邹城市香城镇苗马村驻村第一书记,本报记者孟祥夫采访整理) 发动群众并不容易。推广生姜种植时,村民老董蹲在地头直摇头:"种了一辈子麦子,哪会伺候这玩意 儿?"我们请来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学,同时组织党员带头试种。最终,不少人动了心,决定跟着一起 干。当首批生姜以每斤5元左右的价格被收购时,老董攥着钞票找到我:"葛书记,明年我还接着种!" 去年春节假期,正当我们干劲满满的时候,一场多年未遇的大雪突如其来。"葛书记,雪把大棚压塌 了!"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大面积受灾,村集体经济损失很大。当晚,有村干部开始打退堂鼓:大棚修缮 需要大量资金,建议放弃。想到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我和马强胜都不想轻易放弃。我们连夜召开 碰头会,分析情况,坚定信心。那段时间,我们每天东奔西跑,找资金、要政策,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大 棚修缮。 为解决蔬菜销路难题,我们跑到北京等地找市场。一个暴雨如注的晚上,我和合作社技术员在仓库打包 到凌晨3点,浑身都是泥水,干完却相视而笑——首批5000 ...
三个场景,看广东产业体系向新(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3组数据,见证广东产业实力—— 有产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四成。 有集群,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拥有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有体系,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产业兴则经济兴。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 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广东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 代化产业体系。 从1微米的技术突破,看传统产业跃迁升级 走进潮州三环公司展厅,电子元件产品琳琅满目。托盘里,一粒粒芝麻大小的长方体泛着光泽,这就是 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 "别看它不起眼,可是电路的稳定器,有电路板的地方就有它。一台智能手机要用千余个,一辆新能源 汽车要用上万个。"公司副总裁邱基华捏起一粒产品介绍,1毫米的厚度内堆叠着上千层陶瓷介质膜。 陶瓷介质膜越薄,电容 ...
“大桥”与“苏超”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也就是大伙儿叫习惯了的"苏超",进行到第四轮时,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 泰长江大桥正在全面开展荷载试验。 连接常州、泰州的这座长江大桥,还有一个第一: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三种功 能于一体的双层复合型桥梁。 57年前,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当年荷载试验没有现在方便,动用了几十辆坦克。壮观的场面,直到今天 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被称为中国人的"争气桥"。 南京长江大桥上了小学课本,我就是从课本上"认识"这座桥的—— 小朋友,你们瞧, 南京长江大桥多么好。 两头还有桥头堡,桥头堡上红旗飘。 工人叔叔志气高,自力更生造大桥。 我们的村子很闭塞,我们最经常去的就是村子西边的季市镇,我们见过最高的楼就是镇上的二层百货大 楼。那时候,南京长江大桥在村里人的心中,神秘又神圣。 "南京长江上的大铁桥大得没得魂,吓煞人,在上头一天都走不到头。"我的同桌槐根在我们面前炫耀。 "你怎么知道的?你走过的?" "我二舅说的。"他二舅在南京的一家国有大型钢铁厂工作。 二年级课本上的这首儿歌,强烈地培养了我对这座大铁桥的向往。后来到南京读书,一个周日,我从南 ...
毕节城的叫卖声(我与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在黔西北的毕节城,无论是踱步于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抑或倚靠沧桑百年的古城墙,无论是细雨迷蒙之 际还是灯影阑珊之时,总会听见一些独具特色的叫卖声。久居此地的人,对于这刻入骨子里的"乡音"耳 熟能详,开口便能模仿一二。 提及毕节城的叫卖声,"酸汤苞(嗷)饭——菜豆腐饭——"为人所熟知。毕节人称"苞谷"为"苞",尾音 自带丝滑的"嗷"音。"麻辣卤豆腐卤鸡蛋……卤魔芋豆腐……卤虾丸……"这叫卖声毕节人也常听 见。"卤豆腐卤鸡蛋"一气呵成,中间不停顿,"豆腐"与"虾丸"后音调拖长,抑扬顿挫的调调,分明是在 勾人食欲。 在毕节城行走,带着"泥土味"的叫卖声冷不丁与你"撞个满怀"。在那些叫卖声中,有一种是"舀豆 喔……菜豆喔……",这是卖嫩豆腐和菜豆花的。毕节人叫嫩豆腐为豆花,加了蔬菜烹制的,就叫菜豆 花。叫卖时原本要发那个"花"声的,因为并没太使劲张大嘴巴喊,以至听起来便成了"喔"。 毕节气候潮湿,早些年,人们习惯烧煤取暖煮饭,卖蜂窝煤的叫卖声总在胡同小巷回荡。卖蜂窝煤的人 满面煤粉,他们却不在乎。"蜂窝煤——"的叫卖声从他们嘴里弹出来时,"蜂窝"被连读成"fō"。卖煤人 笑着说,节约喊一个字的力气,能多担一坨煤。 上高中 ...
家乡的荷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植荷是个麻烦活儿,也是个细致活儿。先得用牲口或者拖拉机把地翻了,然后把地耙平,再给田里堆上 捣碎的农家肥,之后把藕种埋入肥堆中,放入水,荷田就做好了。十天半月后,到地头去看吧,原来水 平如镜的荷田里,便有如婴儿拳头样的小叶露出水面。从这时开始,荷田一天一个样,荷叶愈生愈多, 一两个月后,便已是叶覆叶,层层叠叠,碧绿一片了。荷田里也开始热闹起来,水中有水葫芦、荇草, 有鳝鱼、泥鳅,最多的是青蛙。它们在水里跳来游去,有时跳到荷叶上,压得荷叶一忽闪一忽闪,荷叶 上的露珠便若断了线的珠子,纷纷滚下,跌落水中。蜻蜓也很多,麻的、黑的、红的、绿的,或于荷田 上空来回飞翔,或降落在荷叶上面。此时,水稻也已成长起来,整个稻田绿汪汪的。片片稻田和片片荷 田相间相连,田野如画轴,渐次打开,远山近树,美丽极了。荷花静静地开了,粉红的,莹白的,花大 如碗,挺立在重重荷叶中,微风过后,婀娜有致,让人望之心悦。 夏日燠热,翻书破闷。从书中得知,古今有很多爱荷之人,李白、周敦颐不待说,今人中喜欢荷的,作 家里就有席慕蓉、汪曾祺。席慕蓉是诗人,还是画家,她植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