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晚报 | 8月18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17 23:13
量子计算 - 清华、北大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该架构已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超导量子比特平台验证成功 [1] - 量子计算产业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发展,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 [1]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预计2025-2030年为商业化落地黄金窗口,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 [1] 制冷剂 - 生态环境部拟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推动行业向第四代环保制冷剂转型 [2] - R290在冷柜领域应用占比预计2025年达30%,CO₂制冷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后应用占比将达15% [2] - 政策加速构建以自然工质(R290、R600a、CO₂)为主导的环保制冷体系 [2] 基因编辑 -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试验成功,患者移植改造胰岛细胞后恢复自主胰岛素生产能力 [3] - CRISPR技术使基因治疗适应症范围扩大至6000多种疾病,商业化潜力显著 [3] 商业航天 -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2024年达2.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22%),预计2025年增至2.8万亿元 [4] -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9天内完成3组低轨卫星发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开辟新需求空间 [4] - 可复用火箭技术发展将降低发射成本,民商火箭企业首飞在即推动组网进程 [4] 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 - 工信部推动AI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促进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5] 首店经济 - 浙江计划2027年前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含华东区域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50个首店集聚区 [6] 虚拟电厂 - 广州计划2027年实现500万千瓦分布式能源接入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150万千瓦,市级财政每年奖补1000万元 [6] 电子产业 - 2025年数据中心驱动的AI服务器需求增长,但消费电子因高通胀和创新不足陷入困境,2026年行业或进入低速调整期 [8] 行业动态 - 玻纤材料Low CTE供不应求,涉及宏和科技、东材科技等企业 [11] - 液冷服务器需求激增,OpenAI计划5个月内算力翻倍 [11][12] - 光伏组件缺货涨价,石英股份、欧晶科技等企业受益 [12] - 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宇树科技预测1-2年内达"ChatGPT时刻" [13] - 国产芯片突破,首台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州交付 [13]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知与不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0 10:22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 基因编辑技术是对特定基因进行删除、插入或替换的定向改造技术,如同"分子剪刀"精准修改生命密码[2] - 人体基因组包含30亿个碱基对,基因编辑可快速定位并修改特定片段[2] - 与转基因技术不同,基因编辑是对生物自身基因的精准修改而非随机导入外源基因[3] 技术发展历程 - 2012年CRISPR技术诞生,具备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势,降低技术门槛[4] - 碱基编辑技术可精确替换单个碱基,适用于单碱基突变遗传病治疗[4] - 引导编辑技术实现小段DNA精确修改,逆转座子技术可整合大段DNA[5] 医学应用场景 - CRISPR技术已用于地中海贫血症治疗,通过编辑造血干细胞恢复血红蛋白表达[5] - CAR-T疗法结合基因编辑改造T细胞,增强对抗癌细胞能力[5] - 通过编辑小鼠基因模拟复杂疾病,加速新药研发进程[6] 农业与工业应用 - 我国培育出抗镉超级稻和抗稻瘟病水稻品种[6] - 基因编辑酵母提升生物燃料生产效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6] - 编辑微生物基因缩短稀缺药物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6] 技术伦理与监管 - 生殖细胞编辑可能永久改变人类基因池,存在脱靶效应风险[7] - 国际社会优先发展非遗传性体细胞编辑,禁止生殖细胞临床应用[7] - 中国2024年发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规范技术发展[8]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瞰前沿)
人民网· 2025-07-05 05:56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 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对特定基因进行删除、插入或替换,实现基因序列的定向改造,如同"分子剪刀"精准修改生命密码[2][4] - 人体的基因组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基因编辑技术可快速定位并修改特定片段,显著区别于随机导入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技术[2][4] 技术发展历程 - CRISPR技术的诞生(2012年)具有划时代意义,其操作简便且成本低,为基因编辑提供"GPS导航+精细手术"双重工具[5] - 碱基编辑技术可精确替换单个碱基,引导编辑技术实现小段DNA的精准修改,逆转座子技术可整合大段DNA,推动基础科研与转化医学发展[6] 医学领域应用 - 全球首例个体化基因编辑疗法成功治愈6个月大婴儿的致命遗传病,开辟遗传病治疗新路径[1] - CRISPR技术用于编辑地中海贫血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部分患者已实现症状显著缓解[7] - CAR-T疗法通过基因编辑改造T细胞,增强其抗癌能力,应用于癌症治疗[7] 农业与生物制造应用 - 中国利用基因编辑培育出抗镉超级稻及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保障粮食安全[8] - 编辑酵母基因可提升生物燃料生产效率,改造微生物基因可缩短稀缺药物合成周期并降低成本[8] 伦理与规范 - 人类生殖细胞编辑存在永久改变基因池、技术脱靶风险及社会公平争议,需严格限制[10] - 中国《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2024年7月)明确优先发展非遗传性体细胞编辑,禁止生殖细胞临床应用[10]
【特稿】全球首例 定制基因编辑疗法治疗婴儿罕见病初见成效
新华社· 2025-05-16 14:49
基因编辑疗法突破 - 美国男婴KJ·马尔登接受世界首例定制基因编辑疗法,效果良好,为其他罕见病基因疗法带来希望 [1] - 治疗团队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突变基因,而非简单去除突变基因 [1] - 患者接受3次静脉滴注治疗后,已能够进食蛋白质较丰富的饮食,恢复能力增强 [2] 罕见病现状 -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型缺乏症由基因突变导致,全球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 [1] - 全世界约有3.5亿罕见病患者,大部分由基因突变所致 [3] - 该疾病通常只有肝脏移植才能治疗,死亡率较高 [1] CRISPR技术发展 -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于2012年出现,具有高效、便捷、成本低等优势 [3] - 该技术于20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3] - 目前已在眼部遗传病等部分领域进入临床应用 [3] 治疗过程细节 - 治疗团队耗时6个月为患者度身定制基因疗法 [1] - 药液含有脂质纳米粒包裹的"分子剪刀",被肝脏细胞吸收后释放 [2] - 治疗效果需持续观察数年才能下最终结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