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

搜索文档
交通运输部:7月28日—8月3日,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258.1万吨,环比下降4.99%
快讯· 2025-08-04 10:46
交通运输部:7月28日—8月3日,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258.1万吨,环比下降4.99% 金十数据8月4日讯,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7月28日—8月3日, 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258.1万吨,环比下降4.99%,完成集装箱吞吐 量568万标箱,环比下降8.52%;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5.96亿件,环比下降1.83%;投递量约36.05亿件, 环比下降1.72%。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四年“制度创新”第一 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608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8-01 08:36
目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在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达104项,多项"首创"在全国推广,例如"一 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率先落地全球中心仓和"MCC前海"集拼分拨模式,离岸贸易印花税减 免政策亦率先破冰,通关体系高效升级;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近1.2万家,较设立之初增长5.7倍。 智慧监管:打造5G绿色低碳港口 今年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19万标箱,同比增长10.7%。在妈湾智慧港——粤港澳 大湾区首个5G绿色低碳港口,提前报关、智能分流、顺势查验、嵌入监管的"妈湾样板"正重塑通关生 态。全国首台搭载DeepSeek-R1大模型的智能查验机器人实现监管要素"秒级比对",进口水果、危化品 查验时间压缩30%-50%;物流零延时,创新"提前报关+智能分流"模式,出口货物卡口通行无缝衔接; 港区协同破题,智慧途中物流模式叠加新一代安全智能锁,实现蛇口三大集装箱码头全天候自动调拨, 获评智慧海关典型案例。 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 7月31日,记者从前海管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货物进出口总值达2608.6亿 元,同比增长11.5%,占广东省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约三分之二,继续稳居" ...
数读东部海洋经济圈,4.6万亿蓝色成绩单拿下近半壁江山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3:12
东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3.6% [1] -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4.0%、36.3%、59.7%,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3] - 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五大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占全国对应行业比重超50% [4] 海洋产业细分领域 - 海洋油气业增加值77.3亿元,增幅37.5%居首 [4] - 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电力业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上海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216.7亿元,新承接/完工/手持海船订单量占全国10.5%-13.8% [15] - 上海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443亿元,同比增长17.6%,邮轮业务占全国50%-70% [18] 江苏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183.3万千瓦,发电量328亿千瓦时全国领先 [6][8] - 盐城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全国最大,装备制造覆盖全产业链,产能占江苏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 [8] - 涉海专精特新企业786家同比增58.8%,A股代表企业包括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亚星锚链 [8] 浙江省海洋经济 - 宁波舟山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4%)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11%)世界第三 [9] - 舟山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万亿元,浙江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 [11] - 2025年计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投资超600亿元 [11] 福建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6.1%)全国第三,水产品总产量924.6万吨(+3.9%) [12] - 海水养殖产量613.3万吨占全国1/4,大黄鱼、鲍鱼等养殖产量全国第一 [12][14] - 建成深远海养殖平台23个,厦门建设10.2平方公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4] 上海市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占全国10.8%,单位海域产值全国第一 [15] - 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等企业2024年交船69艘(+19%),新接订单128艘(+70%) [17] - 规划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LNG船本土化率提升至85% [19]
数读东部海洋经济圈 4.6万亿蓝色成绩单拿下近半壁江山
证券时报· 2025-07-31 03:01
东海区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43.6% [9] -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59.7%,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占比4.0%和36.3% [2][10] - 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海洋油气业增幅达37.5%居首 [10] 海洋产业细分领域表现 - 五大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船舶工业、药物生物制品业、工程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全国对应行业比重均超50% [10] - 传统产业中海洋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电力业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0] - 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化工业等保持平稳增长 [10] 江苏省海洋经济亮点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较2014年5500亿元实现稳健增长 [3][11]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183.3万千瓦,发电量328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全国领先 [11] - 盐城形成全国最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装备制造覆盖全领域,规模占江苏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 [11] - 涉海专精特新企业达786家,同比增长58.8%,其中海工装备、船舶制造、涉海材料领域合计占比75% [11][12] 浙江省港口经济成就 - 宁波舟山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全球第一 [13] - 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增幅创7年新高,稳居世界第三 [13] - 港口连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拥有两个"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13] - 舟山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大宗能源商品战略枢纽 [13] 福建省海洋产业特色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连续10年全国第三 [15] - 水产品产量924.6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613.3万吨占全国1/4 [15] - 水产品出口额67.1亿美元,连续12年全国第一,人均占有量221公斤全国首位 [15] - 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5300多口,深远海养殖平台23个,养殖规模全国前列 [15] 上海市海洋经济突破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21.1% [17] - 单位海域面积海洋生产总值全国第一,以0.35%海域面积贡献全国10.8%海洋生产总值 [17] - 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216.7亿元,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国13.8%、10.5%和10.8% [17] - 三大造船企业(外高桥、江南、沪东)2024年交船69艘,新接订单128艘,同比分别增长19%和70% [17] 区域协同与发展规划 - 东部海洋经济圈涵盖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9][10] - 浙江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2025年计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投资超600亿元 [14] - 上海规划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大型LNG运输船本土化率提升至85%以上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会见日本中部地区港口物流企业访华团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22:42
中日经贸合作 - 中日经济利益和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且产业互补性强[1] - 科技创新领域各有所长[1] - 广西与日本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且双边贸易持续增长[1] 物流与港口合作 - 北部湾港至日本集装箱航线稳定运行[1] - 日本企业拥有精细化物流管理、高端冷链技术及港口运营优势[1] - 双方将携手打造面向东盟并连接日韩的国际物流大通道[1] 投资与区域合作 - 欢迎更多日本企业考察投资并加强产业对接合作[1] - 扩大贸易投资规模[1] - 推动日本中部地区与广西开展政府间交往并共促人文交流[1]
7.03万吨!福州连江这里迎来首艘进口煤船
人民网· 2025-07-30 17:08
7月29日9时,满载7.03万吨印度尼西亚煤炭的"粤电8"号货轮顺利靠泊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 区2号泊位。这是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于今年7月7日获批对外开放后首艘靠泊的进口煤船,也是国能 (连江)港电有限公司首次通过外汇结算模式采购进口煤炭,为夏季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注入了强劲动 力。 据悉,该公司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发电量达 15.17亿千瓦时,全厂单日最高发电量达4801万千瓦时,单日负荷率达100.02%,创年内新高。此次进口 煤顺利到港接卸,为助力可门港"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物流枢纽"奠定基础,也丰 富了福州港业务类型,提升了其在区域能源运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为福州建设能源进口通道增添动 能。 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拥有911米优质岸线,现配备2台抓斗式卸船机、1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台装船机, 设大型条形堆场,可实现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全流程机械化装卸,能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兼靠40万 吨级散货船,设计年吞吐量2668万吨,目前一期工程已投产,年通过能力达1020万吨,自然资源与区位 条件优越。未来将进一步释放码头潜能,全面提升 ...
希腊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
人民日报· 2025-07-30 07:23
希腊政府近期在向欧盟提交的经济年度进展报告中预测,2025年希腊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3%,债务比 重有望从2024年的153.6%继续下降至145.7%,投资和出口也将稳步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 尔基耶娃表示,希腊正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欧盟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之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0日 16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困扰希腊经济多年的债务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希腊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希腊政府的财政盈 余达到创纪录的114亿欧元,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8%。在财政状况良好的背景下,希腊政府宣布, 计划提前10年偿还国际机构的救助贷款,这笔贷款原定于2041年到期,希腊政府计划通过财政盈余和发 行新债等措施于2031年或之前偿清债务。此前希腊已于2022年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并于 2024年底偿还了希腊首笔530亿欧元救助款中的220亿欧元。自2015年陷入债务危机并借入超2000亿欧元 贷款以来,截至目前希腊已实现6次提前偿债。 鉴于希腊公共财政状况改善情况,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陆续将希腊主权信用评 级上调至投资级。希腊总理米 ...
理解城市|河北唐山:49年的重建与思念
新浪财经· 2025-07-28 17:36
唐山大地震历史与纪念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罹难,城市被夷为平地 [3] - 地震造成全市96%的住房倒塌,未塌的也损坏严重 [13] - 2008年7月建成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成为市民祭奠亲人和寄托哀思的场所 [4] 灾后重建过程 - 1978年2月国务院批复加快重建唐山市,要求精心设计施工,体现70年代建筑水平 [14] - 全国10多万建设大军和100多个援建单位参与重建,投入大塔吊200多台,载重车辆2500多辆 [15][16] - 冶金工业部组建第二冶金建设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1500多人驰援唐山 [19] - 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唐山市将当年财政4.5亿元全部上交国家,再由国家对重建拨款 [27] 重建成就与城市发展 - 到1986年共建造各类建筑209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218万平方米,设计168个居民住宅小区 [28] - 1990年唐山因灾后重建成就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人居荣誉大奖 [37] - 1996年唐山市跨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京唐港跻身全国港口20强 [39] - 2024年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6,215万吨,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2位 [45] 经济产业转型 - 确立精品钢铁、现代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品四大支柱产业 [46] - 发展现代化工、新型绿色建材、新能源与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 [46] - 推动现代应急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数字技术四大新兴产业 [46] - 唐山港拥有海上货运航线280条,通达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258个港口 [45]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 唐山百川集团建成占地11.7万平方米的共享制造工厂,与全国9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47][48] - 发展机器人相关企业百余家,90%坐落于高新区,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52] - 百川集团拥有300多名研发人员,联合高校成立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51]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48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6.92%,游客总花费34.58亿元,同比增长3.76% [53]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731.47万人次,旅游总花费53.4亿元 [53] - 通过河头老街、唐山宴、南湖灯会等文旅IP,在京津冀文旅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52]
武宣港区成西江黄金水道关键物流节点
广西日报· 2025-07-28 17:10
港口吞吐量表现 - 2024年1-6月武宣港区完成港口吞吐量1174.07万吨 占全市总量65.2% [1] - 同期集装箱吞吐量达9.99万标箱 占全市总量92.36% [1] - 水路货运量达636.56万吨 周转量超38亿吨公里 [1] 航运能力建设 - 水上总运力突破90万载重吨 省际航运企业从2011年6家增至28家 [1][2] - 船舶总数达243艘 集装箱班轮数量从30多艘增至60多艘 [2] - 培育12家交通运输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 [2] 航道与基础设施升级 - 黔江武宣段航道升级为Ⅱ级标准 5000吨级船舶可直通粤港澳大湾区 [1] - 柳梧铁路武宣段建设提速 铁路干线直通码头作业区 [2] - 进港大道贯通形成"15分钟物流圈" 规划岸线6.62公里/作业区11个 [2] 成本优势与产业集聚 - 水运成本较公路低60% 吸引碳酸钙/木材/蔗糖等大宗货物向水路集结 [1] - 2024年7月以来碳酸钙外运量超6000万吨 木材外运300万立方米 [1] - 农副产品外运量约70万吨 临港产业产值突破143.9亿元 [1][3] 重大项目投资 - 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88亿元 包括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等工程 [2] - 加速推进4个谋划项目 港口综合承载力提升至3000万吨/年 [3] - 对新增航线和船舶更新给予专项补贴 吸引5家物流企业落户 [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构建"水陆联运、港园一体"综合交通物流体系 [1] - 打造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建材产业园等临港产业集群 [3] - 成为西江黄金水道关键节点 辐射珠江-西江经济带 [3]
奋力迈向交通强国(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0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复兴号高铁时速达350公里,领跑全球高铁速度 [1] - 2024年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公路里程增加5.35万公里 [1] - 天山胜利隧道贯穿天山南北,成为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2] - 全国超1/3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超2/3省份实现县县通高速 [2] -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加速 [2] 交通科技创新 - 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成功亮相 [2] - 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5G全覆盖 [2] - 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等领域加速应用 [2] - 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展现交通科技突破 [1] 物流运输效率 - 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累计运输量突破100万标准箱 [3] - 2024年全国物流成本降低约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 [3] - 铁路、水运货物周转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17.5%和33.6% [3] - 快递最高日处理能力达7.29亿件 [3] 国际交通网络 - 海上航线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钱凯港等新港口投入运营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新增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线路 [4] - 民航国际航线通航境外83个国家的213个城市 [4] - 邮政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交通服务能力 - 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 [2] - 城市客运量约1068亿人次,日均2亿人次使用公共交通 [3] - 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3]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和91.2%人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