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搜索文档
青岛湾海草床生态补偿修复项目启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7 14:26
青岛湾海草床生态补偿修复项目启动 - 项目由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联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市南区人民法院、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共同推进 [3] - 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栈桥东侧举行 各单位负责人强调法律保障与科学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3] - 项目首次将公益诉讼生态补偿资金定向用于海草床修复 探索"司法裁判+生态修复+碳汇提升"多元投入机制 [4] 项目实施细节 - 在青岛湾划定1750平方米修复区 计划移植鳗草种苗近35万株 [4] - 技术团队对首批海草种苗进行质量抽查 核验根系完整度、植株活性等指标 [3] - 潜水员投放种苗时同步记录修复前海草覆盖率及底质环境数据 为后续监测提供依据 [3] 项目意义与未来规划 - 采用"固碳增汇+栖息地重建"模式 筑牢海洋生物繁育生态基底 [4] - 未来将继续拓展蓝碳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深化"生态修复+科技赋能+制度创新"融合模式 [4] - 项目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 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机制 [4]
蒙草生态创新产品获八项发明专利,助力“三北”攻坚质效双增
全景网· 2025-04-24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以科技加持草种利用,通过科学选种用种、创新产品助力“三北”攻坚和生态屏障建设,实现可持续防沙治沙 [1][2] 草种利用与科技加持 - 北方干旱区水源匮乏,部分地区栽苗存活率不足40%,优质草种是防沙治沙起点,核心在于科技加持 [1] - 蒙草生态科研团队针对不同地区近自然配置草种组合,复合专利微生物菌肥、保水剂等,提高草种抗逆性,实现快速修复、群落结构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 [1] 种子包专利情况 - 种子包取得八项相关发明专利,涉及杂草抑制、耐盐型种子包衣、防风治沙生产线及工艺、沙地治理方法等 [1] 科学选种用种 - 保证“治一片、成一片、兴一片”关键在于科学选种用种,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依托生态大数据导航,因地制宜配置草种组合,形成多个草种组合 [2] 种子包应用成效 - 配合现代化治理手段,各类种子包在“三北”攻坚中成效显著,在扎赉特旗草原修复应用后当地植被盖度提高57% - 80%,干草产量增加70%左右,优良牧草干重增加1.3倍 [2] 种子包“黑科技”及效果 - 种子包里的微生物菌剂和高分子保水微颗粒能减少化肥用量30% - 50%,显著提高植物对磷、氮、钾关键养分吸收效率,提高贫瘠土壤种子成活率15% - 20%,节水90% [2] 创新产品作用 - 创新产品是助力“三北”攻坚的重要动力,蒙草生态科研团队聚焦草种科技,驱动产品迭代升级,助力生态屏障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