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搜索文档
关于“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答记者问
中证网· 2025-09-15 16:29
具体看,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是在工程分期方面。着重对"三北"工程第三阶段、六至八期工程作出部 署,其中,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以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 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为主攻方向;2031—2050年为七期、八期 工程,七期工程以全面巩固六期工程治理成果、持续提高关键地区植被盖度为主攻方向,八期工程以提 质增效、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主攻方向。 二是在建设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到203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77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 40.9%,67%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2%。到205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 增加1.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43%,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5%以 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为扎实推动规划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9月 15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本次规划修编工作,核心是准确把握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 求,明确深入"三北"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程建设提供 指导, ...
5年防沙治沙超6500万亩,内蒙古付出了哪些努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5 14:05
防沙治沙与“三北”工程成果 - 近五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1亿亩,防沙治沙超过6500万亩 [1] - 2022年启动黄河上中游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对1.1万亩区域进行水沙一体化治理,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4%以上,每年阻止约150万吨流沙进入黄河 [1] 黄河“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 - “十大孔兑”每年将2700多万吨泥沙带入黄河,砒砂岩占流域面积约五成,库布其沙漠占据约三成 [3] - “十四五”期间在黄河十大孔兑上新建淤地坝271座,有效遏制入黄泥沙 [4] - 西柳沟入黄泥沙量由每立方米1550千克锐减至195千克,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由10.19%和64.4%提升至28.9%和78.8% [4] 光伏治沙创新模式 - 推动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开发有机融合,在库布其沙漠建设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 [6] - “光伏长城”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000亿度,同步实现生态治沙300万亩 [6] - 形成“光伏-种植-养殖-生态修复”良性循环,光伏板下种植牧草、中草药等经济作物 [6]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2727万千瓦,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38.88万亩 [7]
卫星视角见证吉林“十四五”生态蝶变 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好画卷
央视网· 2025-09-15 12:24
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战略 - 吉林省在"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 践行"两山"理念,通过"生态+农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激活沃土、探索低碳路径、赋能绿水青山,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 水生态治理成效 - 全省109个国家考核断面Ⅴ类及以下水体全部消除,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5] - 查干湖水域面积达到420平方千米,水质提升至Ⅳ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与松花江、嫩江连通,水体整体置换周期从10年缩短至3年 [1] - 持续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建设66公里河岸绿道串联休闲公园和文旅项目 [9] 矿山生态修复 - 梨树县孟家岭镇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公园,"十四五"期间矿山复绿面积达到3800亩 [5] - 梨树县关停所有不达标的落后矿场,移植超80万株树木打造生态景观 [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吉林省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逐年提高 [7]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7只增长至70只,东北豹数量从42只增长至80只左右 [7] 生态旅游与城市宜居建设 - 在长春市伊通河畔开放肆季南河景区,配套沙滩和露营设施 [7] - 伊通河畔建设塑胶跑道、自行车道等配套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和城市绿色宜居的"生态轴" [9]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三北”工程规划印发
选股宝· 2025-09-14 23:00
据中证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规划提出,"三北"工程第三阶段共分三期 建设。其中,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 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2031—2050年为七期、八期工程,其 中,七期工程以全面巩固六期工程治理成果、持续提高关键地区植被盖度为主攻方向,八期工程以提质 增效、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主攻方向。 到205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43%,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5%以上,退化草原和湿地有效修复,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沙尘天气、泥 沙危害全面缓解,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大 成就。 公司方面,据中证报表示,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蒙草生态、棕榈股份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内蒙古着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绿色长城 守绿水青山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56
生态治理成效 - 内蒙古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85亿亩 规模居全国第一 [3] - 毛乌素沙地治理进度达80% 库布其沙漠建成光伏治沙带 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合龙 [2] - 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 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2] 草原保护措施 - 内蒙古推行草原"带薪休假"制度 2025年将覆盖9.7亿亩草原 [4] - 实施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补偿机制 牧民每年可获得7万元补贴 [4] -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速度从每年2%得到有效遏制 [4] 林业资源恢复 -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0年 [9] - 林区森林蓄积量从8.03亿立方米增至10.29亿立方米 增幅28% [9] - 野生植物从1848种增至1937种 野生动物从390种增至439种 [9] 产业转型升级 - 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 肉牛出栏周期缩短3个月 [6][7] - 草畜联动合作社使苜蓿成本降至市价1/3 饲料成本大幅降低 [6] -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林下作物种植 碳汇产品销售等新业态 [10] 工程实施进度 - "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日均6万亩速度推进防沙治沙 [2] - 累计完成营造林1.48亿亩 种草3.67亿亩 [3] - 通过四道防线(绿化带 淤地坝 光伏治沙带 锁边林)固定流沙 [2]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一湖秀色融古今 ——“诗中风光今又现”之沁阳篇
河南日报· 2025-09-14 07:28
天鹅湖碧波澄澈,岸边垂柳轻拂水面,300余亩荷塘清香四溢。 "奶奶你快看,我发现一只小白鹭,真漂亮!"9月12日,雨过天晴,市民张霞带着孙子卓辰来到天鹅湖游玩, 小白鹭优雅的身姿吸引祖孙俩久久不愿离去。 天鹅湖位于沁阳市城区东北角,旧称"东湖",是筑城挖土形成的人工湖,20世纪80年代改名"天鹅湖"。追溯 其水脉渊源,传说汉代便有"引沁入城"的举措,到了元代至正年间,"引济入怀"工程让济水从西门迤逦入 城,经利津、举仙、珠嘉、揽胜四桥汇为天鹅池,再经指方桥,形成东湖。 灵动的水韵,让沁阳成为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除了李商隐留下传世诗作,明代书法家王铎曾在此题诗作 文。到了清代,当地范氏家族于荷池中筑土修建蓬园,云集族人讲学论文。世人评说:"此院可适,无羡漆院 矣。"范氏家族四代人出了三个进士,并有两人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 时光的馈赠也伴随着岁月的磨损。随着时间推移,湖底淤泥逐渐堆积,水体生态受损,天鹅湖失去了往日生 机。为恢复天鹅湖生态活力,沁阳市启动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秋日,鄢陵县彭店镇境内贾鲁河生态廊道水绿相间、美景如画(9月13日摄)。 牛书培 摄 "阊门日下吴歌远,陂路绿菱香满满。" ...
陕西柞水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环球网· 2025-09-12 16:44
生态建设成就 - 柞水县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气候宜居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1] - 柞水县成功跻身西北首家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行列 [1] - 柞水县PM2.5年平均值始终保持在25μg/m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 [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柞水县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一县一策预警研判,开展砂石运输车辆、柴油货车、高铁施工等扬尘专项整治 [1] - 柞水县加强加油站、汽修厂等挥发性有机物常态防治 [1]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 柞水县作为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水源地之一,也是引乾济石工程为西安城区六大供水的水源地之一 [2] - 柞水县农村污水治理率达60.75%,高于全市4.92%,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2] - 柞水县认真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道清四乱,持续推进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等项目 [2] 土壤与固废环境安全 - 柞水县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2] - 柞水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2] - 柞水县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工矿企业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监测 [2]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 - 柞水县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1.2%,植被覆盖率高达88% [3] - 柞水县建成5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18.3平方公里 [3] - 柞水县通过实施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3] 生态产业发展 - 柞水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 [3] - 柞水县终南山寨、阳坡院子等一批特色民宿声名远扬,朱家湾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最佳旅游乡村 [3] - 柞水木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 [3]
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携三大创新成果亮相2025服贸会 以技术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14:11
核心观点 - 北京建工修复公司通过服贸会展示三大核心技术成果 包括固废资源化解决方案 无人机监测技术及生态环境数据信息系统 体现公司在生态修复 固废资源化和环境智能化管理领域的综合实力 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1][5] 固废资源化与地下水修复技术 - 通过沙盘展示大宗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全链条解决方案 将磷石膏 赤泥 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转化为生物基回填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及类土壤基质等可再生资源 [2] - 构建一体化改性集成技术与管理体系 包含改性药剂包 改性工艺设备包及工程管理包 已获得8项发明专利 1项PCT专利及5项授权发明专利 [2] - 技术体系支撑矿山修复 乡村振兴 城市建设 道路工程及建筑开发等领域绿色转型 [2] - 展示地下水修复技术成果 包括PRB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智能抽提耦合药剂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实现对在产园区等重点区域地下水的持续监测与有效管控 [2] 无人机监测技术应用 - 无人机可灵活搭载激光雷达 高分辨率相机 多光谱相机等多种负载模块 快速高效精准获取地表空间数据 [3] - 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正射影像图 三维模型等成果 为生态修复与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 技术已应用于矿山治理 农田生态修复 工程建设等场景 并为城市规划 生态监测提供关键数据参考 [3] 生态环境数据信息系统 - ECO系统深度融合场地业务管理 多源物联网感知与三维BIM+GIS可视化技术 是集项目管控 数据集成 智能预警 一张图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 [4] - 实现对工程运营全流程精细化管控 高效接入并集成多源异构数据 为项目智能管理 风险预警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 - 采用灵活可扩展积木式架构 快速响应多样化业务场景 为污染场地修复 矿山治理 农田生态修复及固废资源化等业务提供统一高效数据解决方案 [4] 战略定位与行业贡献 - 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探索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利用新路径 [5] - 推动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 贡献中国智慧与绿色方案 [5]
从“污点”到“亮点”,沂蒙山区小微湿地的生态蝶变
齐鲁晚报· 2025-09-12 11:5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白新鑫 河水汩汩流淌,荷花的圆叶静静浮在回水处,偶尔有飞鸟停驻,在飞鸟翅膀的拍打下水面泛起微波,阳光照射下呈现微光;浅滩处可见鱼群游动,岸边的草 木群长势正盛,俨然将这方水土认作了新家。 这里是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县垛庄镇长明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漫步在经过生态修复后的长明村中,如果不是看到修复前村子的老照片,很难想象眼前 的这幅生态画卷在不久前还是污水横流、残垣断壁的景象。 "2022年以前,这里环境比较脏乱差,广场周边以及现在看到的小微湿地周边全是废弃的猪栏跟牛栏。"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县垛庄镇长明村党支部书记刘乃江 看着眼前的景象,满心欢喜的向记者介绍村子这几年的变化。 在沂蒙山区,小微湿地星罗棋布于乡村各处,多以坑塘、沟渠、小溪为主。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干扰与自然因素叠加,这些小微湿地面临着面积不断萎缩、 水质日益恶化、植被严重退化等问题,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用水安全与沂河水系生态平衡,更制约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近年来,山东加大对小微湿地生态 修复工程的力度,长明村正是得益于此。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沂蒙山区域的小微湿地修复工作进行了全面统筹规划。在蒙阴 ...
绿茵生态:智慧化转型显成效 “三北”工程驱动营收增长超30%
全景网· 2025-09-11 17:4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 同比增长30.87% [1] - 绿地养护业务收入约1.3亿元 同比增长20% [1] - 生态修复业务在京津冀地区收入占比达44.06% [1] 业务发展 - 在内蒙古等"三北"工程重点区域成功实施多个生态修复项目 [1] - 对获取"三北"工程订单充满信心 预计将陆续有新订单落地 [2] - 通过"内延外拓"战略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2] 技术创新 - 新增专利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 [1] - 自主研发"沙地戈壁植被种植设备"专利技术实现机械化与精准化作业 [1] - 显著提高植被成活率并降低养护成本 [1] 智慧化转型 - 集成智能灌溉 环境监测 人员设备定位及中央可视化大屏等系统 [1] - 构建全过程智能化的养护管理平台 [1] -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1] 应收账款管理 - 已成立由高管牵头的专项小组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化解存量应收账款 [2] - 国家允许专项债用于化解存量PPP项目债务的政策提供重要利好 [2] 研发合作 - 继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2] - 聚焦荒漠化治理等关键技术研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