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消息人士:美国主要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交会就资本市场监管改革进行讨论,资本市场改革讨论内容包括降低上市成本、披露上市相关信息、使委托流程对企业更加友好。
快讯· 2025-06-25 18:06
资本市场改革讨论 - 美国主要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交会就资本市场监管改革进行讨论 [1] - 改革讨论内容包括降低上市成本 [1] - 改革讨论内容涉及披露上市相关信息 [1] - 改革讨论内容旨在使委托流程对企业更加友好 [1]
【2025夏季达沃斯】唐家成:港交所助力全球资本连通,创新技术成增长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1:24
全球资本流向与市场机遇 - 全球资本来源从亚洲、欧洲和美国扩展到其他地区,市场碎片化环境下仍存在合作机会 [1] - 港交所发挥资本连通作用,促进中国与海外投资者交叉投资,全球交易所可把握跨境上市机遇 [1] - 资金流动性核心在于诚信与信任,高监管标准及公司治理能力可增强流动性与韧性 [1] 新兴市场与创新领域发展 - 中国、东亚、中东成为投资多元化趋势下的新发展契机,中国今年迎来全球最大IPO项目(募资53亿美元)吸引欧美中东资本 [2] -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推动创新要素受资本关注,资金流动趋势转变,港交所重点聚焦生物技术、绿色转型、创新科技公司 [2] - AI、机器人、生物技术等领域受资本赋能,中国通过人才、资本与发展动力合力加速技术创新,DeepSeek案例体现增长潜力 [2] ETF市场动态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0.35%,市盈率20.03倍,主力资金净流入51万元,估值分位17.54% [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5.29%,市盈率39.98倍,份额减少4500万份但主力资金净流入3633.5万元,估值分位60.78% [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6.11%,份额减少4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7.4万元 [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0.45%,市盈率95.16倍,份额减少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86.5万元,估值分位84.53% [5][6]
直击夏季达沃斯|资本流动新趋势:中国IPO有望登顶 中东、东亚成投资新热土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3:45
全球资本流动与投资多元化 - 当前各界普遍意识到投资多元化的必要性 为中东、东亚及中国等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 - 中国市场迎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项目 计划募集资金达53亿美元 投资者遍布欧洲、中东及美国等地 [2] - 大量资金注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展现创新与技术机遇和全球资本的深度融合 [2] 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与政策影响 - 中国内地及香港在资金流动与基金募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 [2] - 中国积极引导投资方向 避免同质化投资 在科技、生物技术、机器人等竞争激烈领域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3] - 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的重要性得到印证 [2] 技术创新与人才吸引 - 中国在吸引人才方面持续发力 人才、资本与发展动力兼备将加速技术发展 [3] - "深度求索"模式为中小国家带来新机遇 无需巨额资金投入通用型项目 可利用开源技术和收益共享机制参与技术创新 [3] - 中国为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内涵与路径 聚焦技术应用或成为亚洲和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4]
泰国交易所敦促投资者对中东局势保持冷静,其表示可能在6月27日之前结束临时性限制股价涨跌幅的措施。
快讯· 2025-06-23 10:32
泰国交易所敦促投资者对中东局势保持冷静,其表示可能在6月27日之前结束临时性限制股价涨跌幅的 措施。 ...
市场消息:泰国交易所敦促投资者对中东局势保持冷静,可能在6月27日之前结束临时性限制股价涨跌幅的措施。
快讯· 2025-06-23 10:32
市场消息:泰国交易所敦促投资者对中东局势保持冷静,可能在6月27日之前结束临时性限制股价涨跌 幅的措施。 ...
韩国证交所(KRX)声明:交易所将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管理潜在波动性。并确保股市在美国袭击伊朗之后能平稳运行。交易所计划在股市面临不确定性期间加强对不公平交易的监控力度。
快讯· 2025-06-22 21:43
韩国证交所应对市场波动措施 - 韩国证交所(KRX)将成立专门委员会管理潜在市场波动性 [1] - 该措施旨在确保股市在美国袭击伊朗事件后保持平稳运行 [1] - 交易所计划在市场不确定性期间加强不公平交易监控力度 [1]
25年爆发式增长:港交所做对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6-21 12:24
港交所25周年发展成就 - 港交所从本地交易所发展为国际资本市场领导者,日均成交额从2000年130亿港元增至当前2400亿港元,增长逾17倍 [3] - 衍生产品市场日均成交量从37500张合约增至176万张合约,新股集资额全球第一,完成31宗IPO集资884亿港元 [4] - 港股总市值从3.92万亿港元增至40.93万亿港元(增幅超9倍),年度分红从907亿港元增至1.35万亿港元(增幅超10倍) [4] 市场结构优化与改革 - 上市公司数量从790家增至2600家,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81% [7] - 推出H股机制和互联互通计划,涵盖股票、债券、ETF及利率掉期,未来将纳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6][9] - 实施领航星现货平台优化和衍生产品平台开发,提升科技基础设施 [9] 内地与香港市场协同 - 港交所助力内地公司吸引万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银行、新经济等行业发展 [5][7] - 1993年首家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新股获374倍超额认购,开创H股机制先河 [6] - 香港证监会与内地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前置式监管平衡市场发展与质量 [6] 未来发展战略 - 聚焦"人、货、场"理论:服务投资者与企业、丰富互联互通产品、优化交易平台体验 [9] - 外国投资者重估中国资产,青睐创新型及新消费企业,IPO市场兴趣高涨 [9] - 不以排名为目标,重点构建有力融资平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9]
今年以来新股募资额超884亿港元跃居全球首位 港交所创立25年推动“东方之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1 10:00
港交所25周年发展成就 - 2025年初至6月20日港交所完成31宗IPO募资总额超884亿港元跃居全球资本市场首位[3] - 目前有19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上市[3] - 2023年IPO募资额同比骤降55 8%但通过机制改革实现复苏[3] 港交所政策与机制创新 - 2023年起推出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及"科企专线"为新经济企业提供上市快车道[3] - 近两年内地与香港监管部门优化互联互通机制释放政策红利[3] - 2025年一季度起港股IPO募资额持续激增5月宁德时代以353亿港元创年内全球最大IPO纪录[4] 港股IPO市场特点 - 美的集团恒瑞医药等近20家A股龙头启动"A+H"双平台战略[4] - 科威特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等国际长线投资者加速回流港股[4] - 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公司对赴港上市兴趣增加港交所已纳入20个海外认可证券交易所[4] 港交所战略定位 - 公司第一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打造优势融资平台而非追求排名[4] - 致力于完善IPO规则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支持业务稳健发展[4] - 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金融枢纽以更开放姿态拥抱未来[5]
港交所25年持续变革:从本地到国际市场,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券商中国· 2025-06-21 07:19
港交所25周年发展成就 - 港交所从本地交易所发展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至2600家,日均成交额从130亿港元增至2400亿港元,增长17倍 [2][6] - 衍生品市场日均成交量从2000年3.75万张合约增至176万张,增长46倍 [2] - 港股总市值增长6倍,日均成交额增长9倍,成为全球大型优质企业IPO首选地 [3] 2024年IPO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0日,港交所IPO项目31单,融资规模884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2][8] - 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81%,吸引顺丰控股、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A+H股上市 [8] 上市规则与结构变化 - 2018年前新经济企业占比仅3%,改革后吸引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科技企业成优质资源 [8] - 上市规则取消盈利要求及"同股不同权"限制,与沪深交易所同步优化 [8] - 20个海外市场纳入第二上市合作名单,覆盖亚洲和中东地区 [9] 互联互通机制拓展 - 互联互通从股票扩展至债券、ETF、利率掉期,即将纳入REITs [13][14] - 计划开发人民币柜台、大宗商品等新产品,优化领航星现货及衍生产品平台 [13][14] - 取消恶劣天气暂停交易、调整交易费率等措施提升市场体验 [14] 未来战略方向 - 目标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集资地、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及亚洲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10] - 持续改革上市规则,重点服务实体经济而非追求绝对排名 [1][12] - 加强国际资本引入,下半年将出访推广以吸引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 [4]
上市25年,港交所 “焕新”再出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38
香港交易所发展历程与成就 - 香港交易所市值从2000年的86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4960亿港元,增幅超56倍 [1][2] - 港股上市公司数量从790家增至2600余家 [1][2] - 内地企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81%,互联互通计划下内地投资者持有港股证券总值超3.3万亿港元,较2014年增长200多倍 [1][6] 市场表现与流动性 - 2025年前5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23亿港元,同比增长120% [3] - 衍生权证日均成交额78亿港元(+66%),牛熊证日均成交额99亿港元(+87%) [3] - 香港现货股票市场总市值从2000年底的4.86万亿港元升至2025年5月底的40.9万亿港元 [3] 制度创新与改革 - 打破"同股不同权"限制,接纳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推出特专科技企业上市新规 [1] - 2018年改革后吸引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等新经济公司上市 [4] - 建设银行2005年在港IPO集资710亿港元,创当年全球最大IPO纪录 [4] 互联互通与政策支持 - 2013年推出互联互通计划,2024年证监会推出5项对港合作措施优化备案流程 [6]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将可"H+A"上市,深交所与港交所形成良性互动 [7] - 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持续优化,为市场注入动力 [1] 未来战略方向 - 发展模式聚焦"人、货、场":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拓展大宗商品等新品种、优化交易平台 [8] - 推出恶劣天气正常交易服务、股票交易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新举措 [8] - 加强海外推广,重点推介科技创新与新消费领域投资机遇 [1][8] 国际金融中心定位 - 从本地交易所成长为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的超级联系人 [4][8] - 25年间经历金融危机等挑战,形成开放强健的市场体系 [4] - 持续推荐优质内地公司给全球投资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