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搜索文档
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调整正式生效 第一阶段至少涉及265只股票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22:01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革 - 香港证券市场于8月4日正式实施第一阶段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措施 针对股价10至50港元区间的证券 其中10至20港元标的的最低上落价位从0 02港元降至0 01港元 20至50港元标的从0 05港元调至0 02港元 [1] - 此次调整涉及265只股票 占全市场股票的10% 这些股票8月4日成交额占全市场成交总额的29% 适用产品包括股票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股本权证 但不含交易所买卖产品(ETP) 期权 债券及结构性产品 [2] - 港交所表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交易效率 优化价格发现机制 使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2] 改革背景与实施计划 - 此项改革源于2023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建议 港交所在2024年6月发布咨询文件 12月披露咨询总结 [3] - 第二阶段调整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 将覆盖0 5至10港元价格区间的证券 [3] 市场影响与数据表现 - 2025年前六个月港股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1104亿港元增长118% [3] - 分析认为调整最低上落价位长期将降低投资者实际交易成本 有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 [3] 配套措施与市场准备 - 港交所在8月2日完成推出前测试 并同步更新"香港交易所领航星"市场数据平台及内地市场数据枢纽的价位表代码 [1] - 沪深交易所发布通知提醒港股通投资者关注申报价格限制变更 要求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2]
港交所重要调整,8月4日生效
金融时报· 2025-07-29 19:18
7月28日,港交所宣布,港股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8月4日生效。 最低上落价位是每只股票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在价格范围及下调幅度方面,港交所表示,第一阶段,每股价格范围在10港元至20港元、20港元至50港元 之间的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分别调至0.01港元、0.02港元。 港交所表示,调整最低上落价位,有望降低交易成本;使交易更有效率,令订单将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优化价格发现,让交易价格能更贴近股票的实 际价值等。 此外,为准备第一阶段调整的推出,港交所将在8月2日(周六)上午 9:00 — 12:10 进行一场非强制性的推出前测试,以便交易所参与者在8月4日(周 一)第一阶段推出前验证其系统已准备就绪。 港交所表示,交易所将在推出测试的同日下午3点之前在专题网页发布公告,根据测试结果宣布 确认正式 推出 第一阶段或进行回转安排。 据了解,根据此前安排,本次调整将分两阶段下调适用证券的最低上落价位。为确保市场有充足时间准备,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年中实施;在检讨第一阶 段的实施情况后,第二阶段预计于2026年年中推出。 调整最低上落价位的适用范围包括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股本权证等,但不包括交 ...
港交所25年持续变革:从本地到国际市场,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券商中国· 2025-06-21 07:19
港交所25周年发展成就 - 港交所从本地交易所发展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至2600家,日均成交额从130亿港元增至2400亿港元,增长17倍 [2][6] - 衍生品市场日均成交量从2000年3.75万张合约增至176万张,增长46倍 [2] - 港股总市值增长6倍,日均成交额增长9倍,成为全球大型优质企业IPO首选地 [3] 2024年IPO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0日,港交所IPO项目31单,融资规模884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2][8] - 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81%,吸引顺丰控股、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A+H股上市 [8] 上市规则与结构变化 - 2018年前新经济企业占比仅3%,改革后吸引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科技企业成优质资源 [8] - 上市规则取消盈利要求及"同股不同权"限制,与沪深交易所同步优化 [8] - 20个海外市场纳入第二上市合作名单,覆盖亚洲和中东地区 [9] 互联互通机制拓展 - 互联互通从股票扩展至债券、ETF、利率掉期,即将纳入REITs [13][14] - 计划开发人民币柜台、大宗商品等新产品,优化领航星现货及衍生产品平台 [13][14] - 取消恶劣天气暂停交易、调整交易费率等措施提升市场体验 [14] 未来战略方向 - 目标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集资地、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及亚洲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10] - 持续改革上市规则,重点服务实体经济而非追求绝对排名 [1][12] - 加强国际资本引入,下半年将出访推广以吸引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 [4]
美银:全球股市遭遇年内最大单周净流出,新兴市场股票则迎来最大净流入,美元进入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21:40
全球资金流向 - 全球股票基金遭遇2025年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出95亿美元 其中ETF流出32亿美元 主动管理型基金流出64亿美元 [2] - 新兴市场股票获得20亿美元净流入 创年内最大纪录 日本市场股票基金单周流出118亿美元 美国股市连续两周流出51亿美元 欧洲股市七周累计流入10亿美元 [12] - 债券类资产连续五周获得流入 本周达193亿美元 新兴市场债务流入28亿美元 为2023年1月以来最高 [2] 资产配置变化 - 黄金基金本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加密货币流入26亿美元 为1月以来新高 [5] - 现金类资产流出189亿美元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获得3亿美元净流入 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 [9] - 标普500防御性板块占比降至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极高 [15] 美元走势影响 -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达8.5% 多项资产流入与美元走弱相关 包括加密货币 黄金 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 [1][9] - 美元进入熊市 主要因关税政策无法推动美元指数突破100 美联储政策转向进一步支撑美元疲软 [11] - 弱美元环境下 资金明显流向黄金 债券及加密货币 形成"BIG"策略(债券 国际股票 黄金) [1][23] 市场估值与配置 - "七巨头"股票交易市盈率为42倍 低于历史泡沫平均58倍 从2023年3月低点已上涨192% 仍有30%上涨空间 [18] - 美国30年期实际利率升至2.9%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 历史显示资产泡沫多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21] - 外资持续流入美国股市 年化1380亿美元为历史第二高 但对美债态度谨慎 由年初流入100亿美元回落至"净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