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搜索文档
友谊、繁荣、生态之路——肯尼亚蒙内铁路的八年共赢答卷
新华网· 2025-06-12 02:18
蒙内铁路项目概况 - 肯尼亚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长592公里,包括蒙内铁路(472公里)和内马铁路一期(120公里) [1] - 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管理,开启了中国铁路全产业链境外落地合作新模式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7.4万个,员工属地化率超过90%,培养28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 - 蒙内铁路对肯尼亚GDP贡献率超2%,拉动沿线地区工业产值增长15% [3] - 货运发送量2025年1月突破67.8万吨,刷新单月历史记录 [3] 运输效率提升 - 蒙巴萨到内罗毕货运时间缩短至8小时,客运往返约5小时,相比过去十几个小时大幅提升 [2] - 乌干达坎帕拉到蒙巴萨港货物运输周期从21天缩减至数日 [3] - 承担蒙巴萨港货物集散任务超过30% [3] 运营数据 - 累计发送旅客1534.2万人次,发送货物4039.6万吨 [3] - 安全运营2923天(截至2025年5月31日) [3] 区域一体化发展 - 冷藏运输网络计划延伸至更多农业产区,并与乌干达、卢旺达等东非国家冷链体系对接 [3] - 项目推动肯尼亚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 [3] 生态保护措施 - 全线建设桥梁79座、涵洞572座、防护栅栏900公里,设置14处动物通道(部分高7米) [4] - 累计实现碳减排80万余公吨 [4]
对话交运:如何看待运煤铁路运费二次下浮?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铁路运输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大秦铁路、中煤、华阳晋控、兖矿、神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铁路运费下调情况 - 2025 年以来铁路运费进行两次下调,3 月底乌铁局和呼铁局等多条西北铁路专用线路运费下调 15%,5 月底至 6 月初下调约 6%,暂定至 6 月 30 日,可能延长。如疆煤运输,从新疆到秦皇岛约 2500 公里,一吨煤炭运费约 500 元,下调 20%可减少 100 元左右[2] - 不同线路降价幅度不同,新疆至北方港口运输费用下降 20% - 30%,陕西至港口下降 20% - 30%,陕、西安局下降 30% - 40%[14] 铁路运费下调原因 - 煤炭需求疲软和上游产能增加导致竞争加剧,为保证运输量和市场份额,铁路公司与煤炭公司共同寻求价格调整[1][4][5] - 淡季需求偏弱和发运量减少,以及为增加运力[14] 铁路成本及运费走势 - 铁路行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和人工成本,折旧成本不会刚性上涨,大秦铁路有 10 万员工,人均薪酬约 20 万元,每年人工成本 200 亿元,且每年上涨约 5%[7] - 短期内,可通过交通运输部数据监测迎峰度夏旺季的铁路货运量和运费走势,6 月同比下降 2%,5 月同比增长 1%,高频指标显示铁路货运量有所下调[1][8] - 长期来看,通缩环境下铁路运费不易降价甚至可能涨价,与逆周期调控政策相符,如 2010 - 2015 年中国 PPI 连续下行期间,铁路货运价格加速上涨[1][7][14] 铁路货运量情况 - 大秦铁路 5 月初运量同比去年增长 3% - 5%,但近期高频数据显示增长趋势不明显,面临压力[1][9] - 截至 2025 年 6 月初,疆煤外运量同比增长约 10%,乌铁局设定 2025 年出疆煤炭量达到 1 亿吨的目标,2024 年为 9000 万吨[4] 煤炭市场情况 - 山西煤炭增产,大同到秦皇岛煤炭价差约为每吨 30 元,贸易商有获利空间,相比 2024 年倒挂状态有所改善,若下游需求恢复,预计煤炭发运量将显著增加[1][10] - 近期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需求受限,6 月安全生产月期间山西、山东等地进行严格安全检查,产能利用率下滑,对煤炭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港口库存加速下滑,短期内煤价下跌速度将收窄,后续有望迎来夏季需求高峰[16] 投资建议 - 中短线可关注中煤、华阳晋控和兖矿等公司,长久期和高股息资产配置可重点关注中煤和神华,这些公司基本面较为稳健,在当前价格水平具有较好投资价值[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铁路货运旺季通常在 6 月底至 7 月初,7 月中旬到 8 月底是淡季,国内出行旺季导致客货兼营线路如兰新铁路客运班列增加,抢占部分产能,西煤东运重载铁路如大秦和朔黄仍有约 20%的产能闲置[11] - 国内西煤东运主要通过大秦、神朔黄、唐呼、瓦日和浩吉铁路五大干线,每年运输约 11 亿吨煤炭,唐呼铁路从呼和浩特到唐山港的煤炭运输费用约为每吨 150 元[3][12][13] - 从新疆将军庙地区到成都的煤炭铁路运输费用约为每吨 470 - 480 元,若运费下调 15%,运输成本可减少约 60 - 70 元[1][6]
最高时速350公里 哈铁新型智能动车组暑运登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3:26
新型动车组配置 -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首次配属三组CR400BF-GS型复兴号智能技术提升动车组 将于暑运正式投入运营 [1] - 新型动车组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 通过优化车厢布局和设备集成化 定员由578人增至619人 载客能力提升 [1] - 采用降噪内风挡及新型地板减振器 降低客室噪声 新增USB和Type-C充电接口 [1] 高寒适应性设计 - 采用双层密封舱车体设计 关键部件覆盖纳米防冻涂层 制动系统搭载智能温控模块 解决冬季冰雪附着问题 [2] - 保障列车在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 适应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高寒天气运营需求 [2] 人员培训与运营计划 - 选拔16名动车组地勤机械师 通过理论+实践培训提升新车型检修能力 [2] - 三棵树机务段投用模拟驾驶设备 模拟多种天气条件 提高司机应急处置能力 [2] - 新型动车组将根据客流动态开行 暑运期间正式上线 [3]
漫评|中欧班列: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环球网· 2025-06-11 21:32
中欧班列发展概况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1万列,货值超4500亿美元 [2] - 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已成为时效快、成本低、全天候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 [2] - 2016年至2024年,年开行数量从1702列增至1.9万列,年运输货值从80亿美元提升至664亿美元 [2] - 开行1万列所需时间从90个月缩短至不到7个月 [2] 中欧班列运营网络 - 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超过100个城市 [3] - 国内形成14个集结中心,占全国开行数量的88% [3] - 东中西三条通道、六大口岸单日交接车能力达184列 [3] - 构建"西中东三条国内通道+北中南三线境外网络"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3] 中欧班列货物品类 - 运送货物品类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 [3] - 从初期服装鞋帽扩展到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 [3] 中欧班列经济影响 -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与安全稳定 [3] - 拓展中国与亚欧各国经贸往来,为外贸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3] - 创新海铁联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及全程时刻表班列等运输方式 [2]
新华视点·关注宠物经济|带宠物出行,如何更友好?
新华社· 2025-06-11 18:08
宠物出行服务市场发展 - 京沪高铁在5座车站间的10趟列车试点宠物托运服务,已有超百只宠物体验,宠物需满足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等条件 [2] - 南航、海航等航司在部分航线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费用约1300元,允许带入2至6只宠物,宠物需全程在航空箱内 [2] - 滴滴宠物出行服务上线以来,近200万只宠物注册使用,猫狗类占比95% [3] 宠物友好场所增长 - 美团、大众点评上,宠物友好酒店上榜2025年"必住榜"的城市数量同比增长近40% [3] - 成都宠物友好商场从2019年的一两家增加到10多家,全国范围内超过百家 [3] - 莫干山800多家民宿中超过一半已实现宠物友好,部分民宿进行了适宠化设计与改造 [6] 宠物出行服务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宠物出行"为关键词的投诉超千条,问题包括托运车辆不符承诺、宠物受伤等 [4] - 部分宠物托运企业采用货物运输方式,缺乏独立通风系统、监控设备等,笼具尺寸、材质不符合要求 [4] - 存在虚假宣传和乱收费现象,如额外收取监控设备租金、超时自取费等 [5] 行业规范与改进 -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开展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多家企业表示服务上线基于持续增加的携宠出行需求 [5] - 建议设置行业准入门槛,要求相关企业和人员具备一定资质 [6] - 宠嗒嗒的宠物智能舱配备空调、新风系统等,滴滴允许司机自主选择宠物出行订单 [6] 公共空间管理建议 - 建议明确设立宠物友好区域的公共空间应配备硬件设施、提供服务及管理标准 [6] - 需关注宠物应激反应,建立应急预案,解决人宠纠纷 [6] - 养宠人士应携宠文明出行,平衡不同利益诉求 [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跑出亚欧大陆“新时速”
央广网· 2025-06-11 13:23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1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1] - 每周稳定开行17列,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国际货运班列平均压缩30%以上,单柜货值平均提升41% [1] - 中国境内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及亚洲11个国家超100个城市 [1] - 六大口岸单日交接车能力达184列,为扩大开行提供支撑 [1] 货物结构与服务创新 - 运送货物品类从最初少量品类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 [2] - 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出口总量60% [2] - 攻克新能源汽车及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助力"新三样"出口 [2] - 创新开行跨境电商、食品冷链、国际运邮等特色班列,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2万家 [2] - 为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 [2] 基础设施与网络布局 - 境外主要节点城市广泛设立集装箱还箱点 [3] - 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年产能11.5万标箱,辐射中亚及跨里海沿线10余国 [3] - 西安至中亚国家运输时间从7天降至5天 [3] - 规划建设莫斯科、巴库、布达佩斯、明斯克等场站,推进"海外仓+班列"一体化布局 [3] 战略定位与未来方向 - 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搭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3] - 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推动"枢纽对枢纽"多点升级 [1][3] - 通过"总对总"合作协议促进中外商品双向流通,进口品类从单一板材拓展至粮食、石油焦等 [2]
世界银行宣布为摩洛哥交通网络提供融资支持
商务部网站· 2025-06-11 10:59
世界银行融资支持摩洛哥交通网络升级 - 世界银行宣布向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大区提供3 5亿美元融资 旨在改造该地区交通网络体系并增强国家铁路局(ONCF)应对城市化能力 [1] - 摩洛哥城镇化率已达60% 预计2050年升至70% 城市地区贡献主要GDP但面临出行受限 道路拥堵及汽车尾气污染等发展瓶颈 [1] 卡萨布兰卡大区交通基建项目细节 - "大都会短距交通系统"(SIR)项目已启动 包含车站现代化改造 新建站点及增加客运列车频次 [2] - 融资将专项支持SIR建设电气化客运铁路系统 连接中心城区与泽纳塔 穆罕默迪耶等郊区 利用现有73公里铁路线升级电力及信号系统 [2] - 计划建设改造15座多式联运枢纽站 重点提升艾因塞巴铁路货运枢纽及泽纳塔物流园区周边交通网络衔接 [2] 项目预期效益 - 缓解现有线路运营压力 提升卡萨港货运吞吐能力 [2] - 通过基础设施维护和现代化改造 强化卡萨布兰卡-塞塔特地区轨道交通运力 [2]
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山东发车
大众日报· 2025-06-11 09:02
中欧班列发展概况 - 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2] - 山东中欧班列自2018年10月起实行统筹运营模式,从年均不足200列增至2024年突破2200列 [2] - 截至2024年5月,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8万列,是全国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2] 山东中欧班列网络体系 - 构建"2+4+N"境内外网络服务体系:境内济南、青岛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境外设立4个海外集结中心(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老挝) [3] - 在德国、波兰、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建有海外仓,在日本、韩国设立营销中心 [3] - 国际运营线路达56条,通达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9个城市 [3] 业务模式创新 - 推出"班列+冷链"专列,青岛、济南、淄博等地实现常态化运营 [3] - 创新"班列+跨境电商"、"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 [3] - 运输货物涵盖60余个大类1.6万个品类,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2万家,实现进出口货值超1200亿元 [3] - 为海尔、海信、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 [3] 回程班列发展 - 回程班列开行量从2019年93列增至2024年1058列,占比从9.4%提升至47.7% [4] - 回程货物从板材、棉纱扩展到纸类、粮食类、石油焦、煤炭等品类 [4] - 山东工业体系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时省内市场对海外优质消费品、汽车零部件、高端设备需求旺盛 [4] 运营效率提升 - 中铁集装箱胶州中心站推出"全场区海关监管模式",实现铁路到发与海关保税、查验业务"一站式"办理 [2] - 该模式减少客户中间环节,提升物流效率 [2]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14
中老铁路物流网络建设 - 中老铁路冷链物流需求旺盛,运营百余个冷链货柜仍供不应求,泰国榴莲3天可达昆明,老挝香蕉7天抵北京 [1] - 中老铁路与昆磨高速、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昆明机场构成"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联运模式使老挝咖啡豆至欧洲物流成本降40% [2] - "澜湄快线"推出定制化班列如"京滇·澜湄线",实现企业前置申报、快速通关,南亚东南亚生鲜产品高效低价进入中国市场 [2] 运输效率与政策支持 - 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从开通初期每日2列增至高峰18列,磨憨口岸通关时间从40小时压缩至2-5小时 [3] - 昆明托管磨憨后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110亿元,年均增速达118.2%,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3] - 云南出台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等四大行动,并发布产业布局指引推动沿线错位协同发展 [3] 沿线产业与经济效益 - 中老铁路带动沿线形成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4条重点产业链,玉溪新能源电池项目2024年产值达54.49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西双版纳海外游客达15.7万人次(同比+470%),旅游外汇收入9991万美元(同比+481%) [4] - 截至2024年4月,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94.9万人次,货运量5849.6万吨,跨境商品种类从500种扩展至3000种 [5]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新疆 压缩通行时间 助力高效通关(市场万花筒)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05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 - 改革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石河子市等地同时启动,标志着此项改革在全国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的首次落地 [1] - 新模式通过实现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关铁信息共享等改革,提升铁路口岸运能及整体通行效率 [1] - 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降幅达70%,属地出口货物通行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降幅达80% [1] 铁路跨境运输发展 - 近三年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过货量达2865万吨,占全疆陆路口岸过货量的近七成,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 [1] - 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6万列,占全国五成以上 [1] - 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 [1] 数字口岸系统建设 - 通过数字口岸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实时掌握列车动态及货物放关信息 [2] - 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2] - 公司进口货物入境后停留时间从2—3天缩短至十几个小时,单车费用降低约600元 [2] 改革成效与展望 - 新模式已在相关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业务现场顺利运行,并取得初步成效 [1] - 海关、铁路将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巩固拓展改革成效 [2] - 改革旨在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