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21新能说丨“136号文”发布满两月,新型储能行业正在经历价值觉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2 08:37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136号文 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被视为新能源行业重要变革[1] - 短期影响表现为531节点抢装潮 电池厂商和集成商产线全开 但伴随低价竞争困局[1] - 中期将引发行业洗牌 低质产能面临出清 当前处于政策真空期 央国企招标节奏放缓[1] 储能行业市场动态 - 取消强制配储政策推动行业转向市场化竞争 价格战将升级为价值战[2] - 资本趋于理性 电芯环节出现392Ah中间态规格创新 反映二线厂商寻求差异化竞争[2] - 头部企业战略转型 宁德时代发布智慧储能管理平台 阳光电源聚焦电池管理技术 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2] 技术路线与产品发展 - 314Ah电芯确立主流地位 600+Ah产品尚未成熟 厂商推出392Ah过渡规格[2] - 行业竞争维度转变 从硬件比拼转向软件系统和管理技术升级[2]
电子产业四大猜想?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带你一站了解政策、技术、市场的多维破局
半导体芯闻· 2025-03-31 18:04
全球电子半导体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与电动汽车需求推动下实现明显增长 [1] - 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 AI芯片与HBM存储需求火爆 汽车与工业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 手机与消费电子已完成去库存周期 芯片价格修复至供需平衡 [1] 猜想一: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首次覆盖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三类数码产品 单件补贴比例达销售价格15% 上限500元/件 [2] - 政策实施一个月内全国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补贴 极海半导体、纳芯微电子等企业推出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 [3] 猜想二:智能驾驶供应链变革 - 2024年汽车半导体整体下滑2%-14% 但智驾芯片厂商高通、英伟达分别实现63%和55%营收增长 [5][6] - 比亚迪宣布2025年全系新车标配智驾功能 推动1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 将引发行业跟进并重塑供应链价值 [5] - 英飞凌提供自动驾驶E/E架构解决方案 兆易创新GD32A系列车规芯片满足电气化需求 [8] 猜想三: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多家制造商计划2025年实现数百至数千台量产 [9][12] - 摩根士丹利调研显示 运动控制技术进展迅速 但算法与硬件仍需改进才能实现实际应用 [9][12] 猜想四:新型储能产业链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30% 达7376万千瓦 锂电之外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技术取得突破 [13] - 行业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安全风险等挑战 三安半导体等企业推出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13][14] 2025年产业趋势展望 - 需求结构调整:AI芯片、HBM存储、车规半导体高增长 消费电子回暖 工业市场持续去库存 [14] - 供应链强化:国产车规MCU、碳化硅器件实现量产 长三角/珠三角集群效应凸显 [14] - 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 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25% 储能成为电力系统标配 [14]
2025政府工作报告: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05 11:26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 在对2024年工作回顾中提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 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24 年,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详情: 2024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新型储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 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更趋活跃。 2025年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 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 持续改善。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 ...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长刘德顺:积极推动新型储能蓬勃发展,科学谋划“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需求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2-28 11:57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 [1][7] - 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强化调节作用 [1][7] - 依托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加强行业管理 [1][7] - 开展"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前期研究 [1][7] - 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及评价指标 [2][13] 氢能产业推进 - 截至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12万吨/年 [1][7] - 氢能正式纳入能源法管理体系 [1][7] - 编制《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3)》并试点全国氢能信息平台 [1][7] - 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2][13] - 持续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1][7] 能源科技创新布局 - 主责实施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4个"十四五"能源重点专项 [5] - 部署"十五五"能源科技创新支撑性课题研究 [5] - 评定发布第四批77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6] - 开展24个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中期评估 [6] 炼油与清洁燃料转型 - 推动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并编制先进技术案例集 [8] - 支持22个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 [8] - 研究"十五五"绿色液体燃料发展路径 [14] - 建设炼油与绿色液体燃料行业信息平台 [14] 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 2024年下达能源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1196项 [9] - 发布《输氢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995项行业标准 [9] - 制定《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标 [9] - 2025年将围绕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推进标准立项 [14] 行业活动动态 - ESIE 2025展会规划16万平米展区、800+参展企业 [15] - 同期举办40+论坛并邀请400+行业领军人物 [15]
重磅!2024年储能行家极光奖10大奖项公布
行家说储能· 2025-02-26 17:57
2024年新型储能行业奖项总结 核心观点 - 2024年新型储能行业在产品迭代、品牌进化、安全升级等多维度竞争下表现突出,尤其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涌现出一批标杆企业和产品 [1] - 行业通过四大类10大奖项全面表彰在影响力产品、安全创新、供应链管理及工商业储能应用方面的领先企业 [1][2] 产品奖项 - **影响力产品奖**:聚焦市场领导力与行业影响力,表彰具有广泛市场覆盖、强劲销售表现或引领趋势的量产标杆产品 [3][4] - **优秀产品奖**:关注年度卓越表现,基于产品实用性评选,表彰实际应用中表现突出的优质产品 [3][5] - 评审维度包括产品创新性、技术先进性、市场表现力、客户信赖度 [2] 安全奖项 - **产业安全奖**:表彰在储能产品安全、系统安全、项目安全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企业 [7][8] - 阳光电源投入数千万元完成两次真机燃烧测试,比亚迪魔方储能通过CSA TS-800大规模火烧测试,天合储能发布行业首本安全白皮书 [9] - 远景能源实现电芯至系统4重防护,华友能源采用高安全性电芯及30+主动安全策略 [9] 供应链奖项 - **优秀供应链企业奖**:表彰在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与协同发展方面表现卓越的核心供应链企业 [10][11] - 重点评选电芯、PCS、BMS、EMS、温控消防等核心供应链环节 [10] - 获奖企业凭借创新产品、高效资源配置、稳定供应能力和卓越合作伙伴关系为产业提供坚实保障 [12] 工商业储能奖项 - **系统集成出货量TOP10**:表彰在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领域表现卓越、出货量领先的企业 [14][15] - **重点区域(江浙粤)影响力企业**:表彰在江浙粤地区储能市场表现卓越、贡献突出的企业 [16][17] - **海外市场影响力企业**:表彰在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中表现出色的企业 [18][19] - **细分场景影响力企业**:表彰在工商业储能细分场景深挖和拓展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 [20][21] - **系统集成一级供应商**:包括采日能源、海得智慧能源、海尔新能源等10家企业,以卓越品质和稳定交期为项目交付保驾护航 [22][23] - **终端一级服务商**:表彰在投资、开发、安装、分销、运营等服务环节表现优异的企业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