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一季度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6.9%
南京日报· 2025-05-12 10:35
体育赛事经济 -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间接经济影响2.20亿元,对"吃住行游购娱"拉动效应达9645.98万元 [2] - "五一"假期南京市重点监测200家体育消费新场景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9765万元,日均营收9.765万元同比增长12.5%,拉动相关消费7.8亿元 [7] -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作为江苏首家循环经济门店,开业期间发放70万张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 [6] 演出市场表现 - 2024年度南京营业性演出12890场(含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01场),总票房约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南京营业性演出2969场同比增长33.9%,观众23.7万人次同比增长46%,总票房7294.7万元同比增长27.5% [3] - "齐迹2025巡回演唱会"南京站、张学友演唱会等多元化演出形式推动"看演出,到南京"成为游客共识 [3] 文旅消费数据 - "五一"期间南京文旅消费总额62.4亿元,其中异地消费35.2亿元同比上升23.4%,占全省文旅消费23.1% [5] - 锦创书城等新型文化空间通过"书店+咖啡+文创+观景"模式成为年轻游客打卡热点 [5] - 南京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文旅消费总额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5] 产业融合趋势 - "赛事+文旅"模式推动中外运动员和观众开启Citywalk,形成"引流-体验-消费"闭环 [2][3] - 体育首店经济加速扩容,多家江苏首店运动户外品牌密集落地带动产业增量 [6] - 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开发八大深度游新业态,包括赛事休闲游、观演品质游等 [8] 未来发展规划 - 5月将举办40余项赛事包括国际赛艇公开赛,配套绿色嘉年华等活动强化经济动能 [7] - 深化"夜泊金陵"品牌打造夜间经济体系,策划"艺人城市Citywalk"系列提升停留时间 [8] - 开发匹克球、飞盘等潮流运动空间,完善适老化设施优化消费转化流程 [8]
演出经济如何成为“抢不走的GDP”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2
演出经济规模与增长 - 今年"五一"假期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1] - 去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达64.2% 其中41.5%观众停留2天 37.0%停留3天及以上 [1] - 二三线城市加速加入音乐演出阵营 如安徽滁州葫芦果音乐节 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 新疆伊宁蜜桃音乐嘉年华 [2] 文旅联动效应 - 北京草莓音乐节 元气森林音乐节 武汉仙人掌音乐节等有效带动传统旅游城市节假日文旅热潮 [1] - 音乐演出带动酒店预订量显著增长 如新疆草原 宁夏沙漠等特色音乐节成为地方文旅新亮点 [2] - 太原推出"歌迷接站+免费景区" 厦门设置"沙茶面快闪摊" 济南定制泉水茶包等举措延长消费链条 [3]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需求从物质满足转向情绪价值 年轻人更重视"自我投资" 现场演出边际效益高于实物消费 [1] - 演出经济被称为"行走的GDP" 但需避免陷入争夺顶流IP导致流量昙花一现的困局 [2] - 行业需从"明星效应"转向"内容造血" 如阿那亚海边戏剧节 成都《人间烟火剧场》等非明星驱动案例成功 [2] 城市竞争力构建 - 需将短暂流量转化为城市情感记忆 实现从"为演出赴城"到"因演出恋城"的转变 [3] - 文旅商体展多部门协同发力 推动"演出热"转化为持久"文化热" [3] - 地方特色音乐节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如带着浓郁新疆 宁夏地域特色的演出形式 [2]
去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近八百亿元 演出市场活力满满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43
过去一年,演唱会、音乐节的场次、票房成绩屡创新高,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和线上演出持续"圈粉", 演出"走出去"亮点频频,演出市场表现活跃,对文旅消费拉动作用明显。 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 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文艺演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五一"假期全国营业 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35万场,票房收入21.59亿元,观众人数1031.59万人次。国家艺术 院团精心策划优秀经典作品集中展演,推出27个剧目52场演出;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达 12.12亿元,陶喆、张杰、时代少年团等的演唱会和江苏常州太湖湾音乐节等演出项目热度居高;演唱 会门票预售火热,孙燕姿、凤凰传奇等的演唱会开票即售罄。 文旅融合成为音乐节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不少音乐节都会结合当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城市定 位,联动高铁票和门票等进行内容创新和宣传推广。"刘克智说。 "演艺经济已经成为四川文旅消费新的增长极。"四 ...
一场音乐节,千万元消费增量,这个“五一”你去看音乐节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5:46
音乐节对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 - "五一"期间全国超23场音乐节轮番上演,覆盖一线至三线城市,安徽滁州葫芦果音乐节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增2.4倍,新疆伊宁蜜桃音乐嘉年华带动酒店预订量同比增1.3倍 [1] - 1元音乐节门票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综合消费,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 [1] - 天津泡泡岛音乐节三天吸引观众超十万人次,带动周边产业综合消费增长超6000万元 [1] 音乐节作为地方文旅新引擎 - 音乐节拉动天津东疆片区及滨海新区酒店满员,形成"演出即旅游"模式 [2] - 多地政府与演出方合作打造"城市即舞台"体验,如武汉仙人掌、常州太湖湾等音乐节 [2] - 音乐节成为地方政府竞相引进的新型文化IP,对跨城消费带动作用显著 [2][3] 音乐节对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 - "五一"期间全国大型演出超百场,观众超200万人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超20亿元 [3] - 95后用户搜索音乐节频次同比提高107%,提前8天以上预订酒店及景点门票的游客数量同比增加11% [3] - 音乐旅游关联产业超120个,具备"一业带百业"特征,对城市软实力带动突出 [3] 地方政府推动音乐节与文旅融合 - 天津东疆亲海音乐广场专为音乐节打造,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4] - 天津泡泡岛音乐节与邮轮IP、"日出东疆"IP合作,结合景点推出活动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5] - 成都热浪飞行银河左岸音乐节推出配套文旅大礼包,凭门票可享景区折扣及酒店优惠 [5] 音乐节内容与受众的多元化趋势 - 跨界艺人如演员、综艺偶像参与音乐节,引发网络讨论并吸引新观众 [5] - 音乐节成为艺人与粉丝线下互动场景,提升年轻群体影响力 [6] - "00后"对"音乐节应援妆"搜索量上涨179%,占比超30% [6]
“五一”假期消费强劲 “流动的中国”涌现澎湃活力
央广网· 2025-05-07 09:29
文旅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1]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 - 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3.35万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 [1] - 乡村游成为文旅市场新风尚,更多二三线城市加入演艺游阵营 [1] - 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 [2] 消费行业增长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及通讯器材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 [3] - 家居用品及珠宝首饰消费增幅较高 [3] - 上海近百场新品首秀轮番上演,"首发经济"释放集聚效应 [3] - 某商业综合体"五一"期间客流增长15%至20% [3] 支付与跨境消费 - 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分别增长20.49%、3.21% [3] -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分别增长244.86%、128.04% [3] - 全国边检机关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增长43.1% [4] - 入境外国人中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增长72.7% [4] 物流与综合消费 - 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投快递包裹超48亿件,同比增长超两成,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邮政快递业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等多业态融合,支持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 [4] -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食品小吃、文创、住宿等服务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超120% [3]
文旅市场旺、消费热情高、“中国游+中国购”火热 数据彰显“五一”假期活力四射
央视网· 2025-05-07 00:42
央视网消息: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让大家意犹未尽,5月6日,假期各项数据陆续出炉,这个假期可以用"火热"来形容,全社会跨区域人 员流动量达到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文旅市场供需两旺,从游山玩水到体验文化,从城市漫步到乡村度假,多样化、 品质化的假日文旅新体验带动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超5万场特色活动和超4亿元消费补贴,让这个假期群众文化获得感满满。其中,北 京推出"京彩五一·乐享好时光",山东推出"好客山东"优惠大礼包,浙江、四川等地通过举办个性化、特色类优惠活动,多措并举赋能文旅消 费。 这个"五一"假期,演出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通过"精品演出+文创衍生品",打造观演消费新场 景。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 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票房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9.08%,观众人数558.43万人次,同比增长 6.11%。 各地还深挖节日内涵 ...
华晨宇演唱会3天撬动6.8亿,南海如何“接住”泼天流量?丨五一粤消费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22:38
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背后的驱动力是"体验经济",也就是时下流行的"情绪价值"。如何将这股泼天的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成为各地发 展"演唱会经济"的关键。而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的出圈,除了头部艺人的影响力之外,也与南海在配套服务、消费场景打造、产业融合等方 面做足的功课密不可分,为"演唱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一张门票撬动一座城 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草地上立起的"火星地表漂浮巨环",在这个假期刷屏了。只见山形镜面屏错落层叠,机械臂与动态地屏随节奏变幻, 赛博朋克式场景引发观众惊叹。据主办方介绍,华晨宇火星演唱会采取首创"乐园模式",一张门票能畅玩下午场和晚上场,打破了传统单 向的观演模式,打造音乐演出、主题游乐园、艺术展览与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场景。 3天演出中,华晨宇完成超15小时、100余首歌曲的表演,既有《异类》《七重人格》等高燃舞台,也有《微光》等经典返场曲目。场外互 动区同样火热,"晨宇炒饭摊"免费派发3吨炒饭,与中国美院联动的"怪诞回旋曲"艺术装置不断吸引歌迷打卡。 "五一"假期,一场属于年轻人的狂欢在佛山南海千灯湖音乐秀场上演。 5月2日至4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千灯湖音乐秀场激情开唱,超炸li ...
屡创新高!多地文旅部门晒“五一”成绩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9:44
屡创新高!多地文旅部门晒"五一"成绩单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邵萌)"五一"假期已正式收官。这个假期,各地迎来出游热潮,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 8.0%。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多个省份晒出假期文旅"成绩单"。多地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据"北京发布"消息,"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场全面升温,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创历史新高。 另据安徽省文旅厅统计,"五一"假期,安徽接待游客、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0.5%、11.4%,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省A级旅游 景区接待游客1686.6万人次,门票收入2.4亿元。 北京、安徽接待游客量创新高 此外,这个假期,还有多地旅游数据亮眼。 据湖南省文旅厅披露,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整个"五一"假期,全省累计客流2732.03万人次,同比增长47.72%,其中省外 游客568.49万人次,占比为20.81%。 另据四川省文旅厅消息,这个假期,该省多个景区接待量创新高。例如,剑门关景区共接待游客25.21万人次,同比 ...
五一外国人扫货式旅游出圈 超百场音乐节演唱会带火文旅消费
南方都市报· 2025-05-05 22:40
国内文旅市场趋势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长线游目的地表现亮眼,"一路向西"成为主流趋势,成渝、云贵地区热度提升明显,"奔县游"热度不减 [1] - 全国超23场音乐节在假期轮番开唱,"文化+旅游"成为最热门旅游趋势 [1] - 文旅消费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亲子宠游、国潮融合、反向旅游等细分赛道崛起 [1] 长线游与反向旅游 - "请4休11"拼假趋势显著,推动长线游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新疆北屯、西藏昌都、青海果洛、云南怒江、海南屯昌等地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长超100% [2] - 县城成为"反向旅游"最火目的地,五一酒店预订遍布1230个县,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占比超六成 [2] - 游玩体验多样性和趣味性受青睐,海岛度假、雨林徒步、沙漠骆驼骑行、星空露营、茶山采风等玩法受欢迎 [2] 酒店预订与消费趋势 - 高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强于低星,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四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54%,五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28%,低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24% [5] - 优质周边游预订热度出现3位数上涨,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5] - 1元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的综合消费,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 [5] 演唱会与文旅IP联动 - 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海口站带动海口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4倍 [6] - 二、三线城市加入"文艺演出+旅游"阵营,安徽滁州葫芦果音乐节带动当地五一酒店预订增2.4倍,新疆伊宁蜜桃音乐嘉年华带动酒店预订同比增1.3倍 [6] - "文旅+"跨业态联动场景涌现,优质供给推陈出新,延长文旅消费链条 [6] 入境游市场复苏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重庆、杭州、珠海、西安、青岛等城市跻身热门目的地 [7] - 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成都、厦门、南京、重庆、海口等目的地入境游增一倍 [7] -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7] 外国游客行为变化 - 外国游客开始深入探索更多地方,珠海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青岛增六成,武汉增五成,苏州、湖州、佛山进入五一入境游TOP20城市 [8] - 美国、韩国、日本旅客占比最高,澳大利亚旅客同比增幅达1.5倍,越南、加拿大旅客增幅超八成 [8] - "当地美食体验"玩乐品类订单量同比增6.8倍,成都川菜烹饪课程吸引大量海外美食爱好者 [9] 扫货式旅游与消费热点 - "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话题引爆社交圈,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9] - 出入境双向奔赴显现,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在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和入境游客源地榜单中均上榜 [12]
五一演唱会杀疯了
投资界· 2025-05-05 15:54
演唱会市场现状 - 2024年五一假期5天内全国主流城市举办63场演唱会,其中王力宏在杭州连唱3天,张杰在北京连唱3天 [4] - 上海以17场次居首,北京11场次,杭州6场次,南京7场次,深圳5场次,广州3场次 [5] - 2024年演唱会观看人次达2900万,同比增长45%,票房收入296.36亿元,相当于全国电影票房的64% [6] - 2023年全国营业性演出34.24万场,票房315.41亿元,远超2019年800余场的水平 [9] - 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速78.1%,万人规模场次同比增长84.4% [10] 头部艺人表现 - 周杰伦三亚3场体育场演唱会吸引164万人想看,凤凰传奇苏州3场134.8万人,孙燕姿上海2场132万人 [11] - 张杰北京12场体育场演唱会119万人想看,陈奕迅佛山6场体育馆125.5万人 [11] - 刀郎在北京、武汉、上海等地多场体育馆演唱会想看人数均超65万 [11] 城市竞争格局 - 2023年上半年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四省份演唱会场次超100场 [14]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地区合计票房占比63.5%,上海连续2年票房第一 [14] - 太原成为唯一进入票房前十的三线城市,浙江永嘉县通过音乐节吸引超2万人次 [14][16] 产业链经济效应 - 每1元门票消费可拉动4.8元周边消费,形成显著乘数效应 [17] - 周杰伦海口4场演唱会吸引15.46万人次,带来9.76亿元旅游收入,是当地端午收入的3倍 [18] - 南昌27场演出拉动16亿元消费,呼和浩特4场吸引18.4万人次创28.8亿元旅游收入 [18] - 20-34岁群体为主力观众,月收入5000-10000元占比41.7%,年均观看频次提升 [21][22] 城市文旅策略 - 苏州对5万人次以上演唱会按每人次15元奖励主办方,青岛优化审批通道,重庆推明星IP酒店套餐 [31] - 太原成立游客接驳专班,南宁为场外歌迷办市集,西安借演唱会延长"大唐不夜城"营业时间 [32] - 跨省观演占比达64.2%,二线城市跨省观众比例最高达44.2%,青岛跨城观众超7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