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首车宝骏华境S亮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4:12
公司战略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9月6日在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 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双方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方面深化合作 [1] - 共研的技术成果将率先应用于宝骏汽车全新旗舰大六座SUV——宝骏华境S 新车首次曝光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能 [1]
王新伟会见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张平安一行
辽宁日报· 2025-09-07 10:25
华为与辽宁省政府合作 - 华为常务董事张平安与辽宁省长王新伟会面讨论深化战略合作 [1] - 华为将加大在辽宁投资布局力度 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及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1] - 华为计划深化算力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具身智能领域合作 [1] 辽宁产业发展规划 - 辽宁正推进绿电智算中心和东北亚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1] - 辽宁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致力于建设数字辽宁和智造强省 [1] - 辽宁营商环境良好 应用场景丰富 为科技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1] 合作背景与参与人员 - 会面发生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 [1] - 华为方出席人员包括肖霏 陈旻 彭川等管理人员 [2] - 沈阳市政府代表市长吕志成参与会谈 [2]
华为,最新签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09:31
战略合作动态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全面升级战略合作 双方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领域深化合作并联合开发搭载华为智能技术的新车型 [1] - 一汽红旗与华为达成合作 计划于2026年推出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含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的新车型 首款合作车型为红旗9系 [3] - 中国主要国有汽车集团均已进入华为智能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圈 [3] 合作驱动因素 - 传统车企具备成熟供应链体系和整车开发经验 但硬件主导的组织架构难以适应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快速迭代需求 [4] - 华为拥有强大ICT技术积累 在芯片、算力、操作系统、通信及AI算法领域具备底层技术优势 [5] - 华为擅长软件生态构建与快速迭代 通过平台化模式实现功能快速上线和持续优化 [5] 行业战略选择 - 与华为合作是车企应对市场竞争的务实选择 短期内可避免与竞争对手产生技术代差并丧失市场份额 [5] - 长期是否自研智驾与智舱技术仍取决于各车企战略定位与技术决心 [5]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财联社· 2025-09-06 22:32
战略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 [1] - 双方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合作领域 - 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智"方面深化合作 [1] - 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全新车型 [1] 行业影响 - 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质量发展 [1]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财经-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6 22:03
公司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 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双方自2018年起已在工业互联网 云计算 5G技术等领域展开合作 [1] 技术合作领域 - 合作涵盖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智能制造"三智"方面 [1] - 将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全新车型 [1] 行业发展方向 - 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质量发展 [1]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21:34
战略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9月6日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 [1] - 双方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将聚焦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大领域 [1] 技术开发与产业推动 - 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全新车型 [1] - 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质量发展 [1]
“服务器崩了”,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破100000台……
证券时报· 2025-09-05 16:13
产品发布与预订情况 - 全新问界M7于9月5日开启预订 预售价28.8万元起 预订期间可享2000元意向金抵5000元购车尾款权益[1] - 预售1小时内小订突破10万台 预订火爆导致华为商城服务器崩溃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4] - 新车将于9月23日在深圳正式发布 提供Pro+/Max/Ultra三种版本 增程版售价28.88-34.8万元 纯电版售价32.8-36.98万元[7][8] 产品配置与技术特点 - 车身尺寸为5080*1999*1780mm 轴距3030mm 较现款加长210mm 提供五座和六座两种版本[7] - 采用最新家族式设计风格 前脸配备贯穿式LED日行灯 提供六种车漆颜色选择[7][8] - 搭载华为ADS 4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首次采用舱内激光视觉方案[8]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2,108辆[8] - 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销量显著增长带动利润提升 问界系列累计交付量已超75万辆[8] - 2025年上半年问界新M5 Ultra/M9 2025款/M8等多款新品相继上市[8]
“深港穗”创新全球第一 超越“东京-横滨”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7:07
全球创新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排名全球第一 [3] - 该集群在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核心指标表现突出 [3] 评估标准与竞争优势 - 风险资本交易量成为新评估标准 使"深港穗"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4] - 该集群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亚洲区内尤为突出 [4][5] - 华为和中山大学分别是集群内排名首位的专利申请企业和科研机构 [5] 政府支持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投资"四轮驱动方式推进创新科技建设 [6] - 推出三项各涉款100亿港元的计划:"产学研1+计划"、"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7] - 设立"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并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展"耐心资本" [7] 金融与资本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前两位 [6] - 香港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 再融资流程便利 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便利渠道 [8] - 活跃的风险投资为科技创新产业提供重要支撑 形成正向循环 [8][9] 区域协同效应 -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11个城市间软硬联通性 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通畅 [9] - 穗深两地制造业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形成协同效应 [9] - 66%的科学论文成果与北京、上海—苏州、武汉等产业集群合作 涵盖多个学科领域 [9]
“深港穗”坐上创新集群“头把交椅”,风投优势成为制胜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9:51
核心观点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排名全球第一 主要基于国际专利申请量 科学论文发表量 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核心指标的突出表现 [1][4] 创新集群表现 - 在国际专利申请量和科学论文发表量方面与"东京—横滨"集群不相伯仲 但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是其超越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的关键 [4] - 集群内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是排名首位的专利申请企业 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是排名首位的科研机构 [4] - 风险资本交易量作为新增评估标准 使许多东亚国家城市创新集群排名普遍下降 但"深港穗"集群逆势上升 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在风险投资方面的亚洲区突出优势 [4] 香港的角色与政策支持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加上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前两位 为创新集群提供资本支持 [7]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三项各涉款100亿港元的计划 包括"产学研1+计划" "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以及"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 [10] - 香港通过拓宽筹融资和上市路径 设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展"耐心资本" 引导市场资金投向早期 长期和硬科技领域 [10] - 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便利的再融资流程 为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12] 区域协同与资本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11个城市间的软硬联通性 促进人流 物流 资金流畅通 形成穗深制造业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与香港金融中心的互补协同效应 [12] - 集群内66%的科学论文发表成果与北京 上海—苏州 武汉等产业集群合作 涵盖化学 机械 科技 生物医药 临床药物等学科 [12] -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双循环"角色为风险投资提供丰富的资本 人才 政策支持及政策协调优势 [12] 发展前景 - 集群创业投资环境若进一步完善 有望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入场 提升科技转化效能 [13] - 全球投资者在新兴市场寻找潜力标的 对科技创新领域兴趣大增 大湾区创新科技未来具备吸引力 [13]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31 09:01
技术突破 - 提出通用型光电融合无线收发引擎概念 成功研制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芯片 具备多频段兼容 实时灵活和快速重构能力[4] - 基于薄膜铌酸锂光子无线系统实现0.5 GHz至115 GHz频率范围的自适应无线通信 覆盖微波 毫米波至太赫兹频段[5] - 利用铌酸锂平台泡克尔斯效应实现基带调制 宽带无线-光子转换及可重构载波生成等功能单元的片上集成[6] 性能表现 - 信号源在0.5 GHz至115 GHz宽频段运行 展现高频稳定性和相干一致性 支持9个连续频段的全链路无线通信[6] - 达成单通道100 Gbps创纪录传输速率 实时可重构性支持自适应频率分配功能[6] 行业影响 - 突破带宽 噪声性能与可重构性之间的根本挑战 为6G通信开发太赫兹及更高频段频谱资源扫清障碍[4] - 技术有望重塑无线通信格局 成为产业生态的技术引擎 推动从跟跑 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