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宿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金融产品破解民宿业融资痛点(财经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文章核心观点 - 富滇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金旅贷”支持云南文旅产业发展,该产品采用信用担保模式解决民宿行业无抵押物的融资痛点 [1][2] - 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了民宿行业规模扩张、入住率提升及周边产业链增长,成为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2][3] 行业融资痛点与解决方案 - 民宿行业普遍存在无抵押担保、外地户籍、经营流水少等融资痛点 [1] - 富滇银行创新推出“金旅贷”,将经营权质押贷转变为信用贷,打破传统抵押限制 [1] - “金旅贷”采用纯信用和次责担保模式,100万元以内无须担保,100万元以上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增信 [1] 金融产品实施与成效 - 富滇银行组建23人专项工作组,走访调研环洱海沿线1200户精品客栈民宿 [1] - 截至2025年6月,“金旅贷”余额达2.47亿元,服务文旅主体超过500户,覆盖云南省16个州市 [2] - 在腾冲和顺古镇,24户民宿通过“金旅贷”获得1400万元授信,客栈改造后入住率平均提升25%,带动周边餐饮、手工艺品销售增长40% [2] 对民宿行业及当地经济的影响 - 贷款支持使客栈主人得以扩大规模,新客栈在暑期基本处于满房状态 [2] - 民宿发展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例如吸收9个当地村民务工,月收入3000元到8000元不等,并充实了村集体经济 [2] - 民宿已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通过租金、卫生管理费等贡献地方经济 [2] 金融机构战略与未来规划 - 云南省将文旅金融作为特色化竞争策略,富滇银行在丽江、大理等地成立5家文旅支行,形成专业化服务网络 [2] - 银行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风控提档升级,并组建专门团队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1] - 未来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拓宽抵押担保方式,开发更多适配文旅新业态的金融产品 [2]
南农晨读 | 声动新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9-14 10:05
预制菜行业争议 - 罗永浩指控西贝莜面村几乎全是预制菜并称其恶心 引发热议 [4][5]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调门店无一道菜是预制菜 将开放全国后厨接受监督 并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6][7] - 关于锅气与科技的争论再次将预制菜推上风口浪尖 [8][9][10] 文旅产业动态 - 真乡在广东旅博会直播专场推出300份民宿大礼包 2小时内多次被抢空 多轮0元住抽奖引发关注 直播收获超1万人次点赞 [12][13][14][15][16] - 清远市乐游清新亲水户外运动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5年国庆假期14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 [36][37][39][40] 乡村振兴举措 - 深圳推出19条媒体+措施力争月月有项目 汕头明确35个项目打造非遗+融媒体+农产品模式 韶关围绕食用菌兰花等特色农产品定制媒体+计划 肇庆推动农产品与地方文化融合 揭阳着力打造青梅鲍鱼竹笋苦笋等百亿级和五十亿级产业链 [25][26][27][28][29] - 茂南区召开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现场会 旨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和农业产业发展 [30][31][32][33][34] - 省委社会工作部调研梅州仓海诗廊 关注十五运会志愿服务和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等工作 [18][19][20][21] 地区天气情况 - 广东未来三天开启蒸煮模式 粤西和珠三角南部市县有分散雷阵雨 其余市县晴到多云 最高气温达34~36℃ [42][43][44]
探访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当世界扑面而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5:15
旅游目的地概况 - 乡城县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腹地,藏语意为“手中佛珠”[2] - 该地拥有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白藏房是乡城“三绝”之首[5] - 从县城出发,一个多小时车程便能抵达机场,柏油马路直达每座村寨,交通便利[6] 文化遗产与特色 - 白藏房拥有三百余年历史,其内部雕梁画栋、繁复壁画与古朴白色外观形成强烈反差[2] - 每座白藏房都有自己的名字,过去用于通信,也体现村民将房屋视为家庭成员[5] - 乡城有特有的敬猫习俗,村民将猫视为财富与吉祥的化身,几乎每座白藏房火塘旁都有香巴拉猫泥塑[5] - 宗萨木府内高悬明嘉靖年间“天雨流芳”匾额,传言为纳西族所赠,有“勉励读书”之意[2] 旅游发展与商业化 - 不少白藏房被改造为民宿,每年金秋旅游旺季,镇上民宿需提前一个月预订[6] - 游客可以居住、远看或细嗅来感受白藏房的独特之处,因房龄和木料不同,每栋白藏房都独一无二[7] - 当地居民通过写作、短视频、舞蹈等多种方式记录白藏房内的生活与土地变迁[6] - “00后”藏族青年洛绒泽仁成为家族老宅宗萨木府的义务讲解员,其姑姑自学英语为海外游客讲解[7]
南农晨读 | 山居小憩 时光柔软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14:34
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创新 - 广东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在肇庆发放 由广东仙草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3][4] - 封开农商银行提供授信支持 标志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键突破[4][5] - 该模式为全省林业融资难题提供"封开方案" 具有行业示范意义[5][6] 自然保护区建设 -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523.67公顷 位于海南省三沙市[9][10] - 核心区面积1242.55公顷 实验区面积2281.12公顷[10][11] - 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11][12] 乡村振兴项目改造 - 肇庆鼎湖区罗隐小学改造为喜舍民宿 举办夏令营活动[16][17][18] - 改造后民宿举办60多个孩子参与的夏令营活动 实现校舍功能转化[17][18][19] - 318处老校舍改造项目持续推进 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3][16][19]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 - 揭西县2024年农业总产值突破53亿元 土地流转率达54.87%[25][26][27] - 培育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形成科技赋能+电商拓市发展模式[25][26][27] - 采用植保无人机等技术 实现千亩稻田规模化种植[24][25][26] 基层干部实践 -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方玉航任仁化县周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31][32] - 开展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的全程实践 包括走访家庭和直播带货[32][33][34] - 华农沃野π队全程跟拍记录 展现年轻干部基层工作模式[33][34]
苏州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绿色共享新场景
苏州日报· 2025-09-12 08:28
郊野公园需求增长 - 苏州虞山雄鹰线郊野公园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41.38% [1] - 去年该线路全年客流突破235万人次 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民宿实现营收近2亿元 [1] - 群众对自然生态空间需求快速增长 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参与人数持续攀升 [2] 资源供给矛盾 - 苏州作为典型平原水乡 山林资源有限且水域面积占比34.6% [1] - 郊野区域存在基础设施覆盖不足 登山步道连贯性较差 服务配套设施欠缺等问题 [2] - 集体林业资源管理存在权属不清 经营分散 效益低下等短板 [2] 改革措施实施 -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郊野公园建设结合 系统梳理27处意向区域 [2] - 今年重点打造9个山地型郊野公园 首批5个公园于4月29日正式授牌 [2][3] - 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不新增建设 不新划红线 不增加基层负担 [4] 基础设施建设 - 重点完善特色景点 慢行步道 自然风貌 导览标识和配套设施5大系统 [5] - 新增标识标牌13块 补植绿化景观383亩 修枝扩展观景视廊44处 [5] - 增配垃圾桶和休息椅等设施29处 增设安全护栏11处 [5] 多元共管模式 - 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模式 线上发布郊野专题内容300余篇 [5] - 联合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等团体组织徒步登山和森林探索活动 [5] - 全市实施造林绿化工程70项 完成营造林2.04万亩 新建改造省级绿美村庄8个 [6] 经济效益转化 - 今年累计举办郊野户外活动90余次 接待游客435万人次 [7] - 虞山雄鹰线去年60%游客来自外地 带动周边营收近2亿元 [7] - 郊野公园成为城乡融合新纽带和乡村振兴新引擎 [7]
缩差距促共富,浙江“海上花园”何以蝶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20:06
核心观点 -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通过发展电商、旅游、民宿、医疗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 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并促进共同富裕 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海上花园"模式 [1][3][4][7] 电商产业发展 - "满天星"电商共富工坊通过直播电商销售渔农产品 实现销售额500万元 并与7个农户签订近40万元采购合同 [1][3] - 电商模式帮助当地村民将紫菜、羊栖菜、鱼干等传统渔农产品转化为小包装和即食产品 拓宽销售渠道并减少渔民户外作业压力 [1] 旅游与民宿经济 - 东岙村从传统渔业转型旅游产业 年游客量近百万人次 民宿在6月至9月期间一床难求 [3] - 近三年激活闲置农房620余幢 形成床位7000余张 户均年增收15万元 [4] - 民宿代厨需求催生"渔家厨娘共富工坊" 带动1200余名妇女实现增收 [4] 区域协同发展 - 海霞村等7个渔村组成"大海霞片区发展共同体" 通过党建联建整合红色旅游、天然良港和自然资源 [4] - 将海霞村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村庄产业基础串联 实现人流分流和片区协同发展 [4] 基础设施建设 - 东沙港卫生室配备智慧健康站 提供血氧、血糖、心电监测等服务 方便老年人步行抵达并完成每日健康监测 [5][8] - 开通近洋航线17条 新启用2个5万吨级码头 并开工甬莞高速洞头支线以完善交通网络 [7] 新能源与产业融合 - 依托深水良港和风能资源培育海上风电主导产业 [7] - 推动大黄鱼、紫菜、羊栖菜等产业产供销并轨 结合渔文旅融合模式发展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7] 政策与成效 - 实施青年上岛12条创业扶持举措 孵化赛尔码头等青创项目30余个 吸引上千名青年创业 [4] - 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至1.49 农村居民收入居浙江省山区海岛县第二位 [7]
日照高新区:民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11 12:1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隋忠伟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在日照高新区河山山间,潺潺溪流与微凉山风交织,错落有致的民宿庭院里,游 客或品茗观景,或参与农事体验,尽享山野慢生活。近年来,日照高新区以"生态秀美河山、民宿特色 小镇、城郊幸福花园"为发展方向,深耕"民宿+"多元业态,推动乡村民宿从"单点出彩"到"集群发展", 从"一季热闹"到"四季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孩子们摘绿茶、做豆腐,晚上围着篝火唱歌,这趟毕业旅行太有意义了!"在不负云顶野奢美宿的广场 上,来自潍坊的游客宋女士看着孩子欢快的身影,感慨这里"来了就不想走"。 为打破"住一晚就走"的局限,高新区积极探索"民宿+生态""民宿+研学""民宿+美食"等融合模式,让民 宿成为体验乡村生活的"入口"。依托完善的配套设施,游客可沿30余公里旅游景观道徒步赏景,在采摘 园体验农耕乐趣,到垂钓园享受休闲时光;文旅部门还开发多条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服务中心、游 客中心、导览指示系统等公共服务网络,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覆盖。 不仅如此,日照高新区深挖乡村文化内涵,让民宿承载更多文化记忆。春风十里民宿保留传统民居建筑 风格与内部结构,还原乡村生活场景;不负云 ...
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14:16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态势 - 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较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1]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1] - 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30.7%[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1] - 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1] 高技术产业增长 - 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5%[1] - 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1] - 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9%[1] - 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2%[1] 服务消费行业表现 - 旅行社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3%[1] - 休闲观光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1] - 体育场馆管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1%[1] - 餐饮配送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3%[1] - 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模式 - 采用可逆式设计修缮崇正书院 全部采用可逆式设计 书廊被钢架架空 书柜与院墙留缝 古树四周预留空隙[2] - 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后成为网红打卡点 带动旅游业发展 当地居民推荐率100% 游客停留时间达半天[2][3] - 同步改造周边片区 老建筑修旧如旧举办展览 腾退广场举办假日集市 形成文旅集聚效应[2] 业态选择与运营特征 - 餐饮民宿成为主流业态 符合游客刚需 占比达主导地位 通过餐饮民宿可感受古城韵味[6] - 书店运营保留古建原生态 与松鼠蝙蝠共存 清晨需清理蝙蝠粪便 松鼠常穿堂过屋弄乱文创产品[3] - 博物馆计划引入旅拍下午茶等新业态 目前日均游客300-500人 周末达1000人 仍需财政补助[8][9] 社会资本参与机制 -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古建修缮经营 要求符合"不改变原状"和"修旧如故"原则[6] - 改造成本高于新建 民宿拆除违建钢结构棚子 保留历史山门假山[6] - 实行先易后难开发策略 优先整租公房示范 再引导经营者参与 原有居民占比保持90%[7] 政府管控与资金投入 - 累计投入保护资金3.2亿元 实施三期古城保护性恢复工程 完成道路改造和管网更新[8] - 强制搬迁占用文保单位机构 拆除有碍风貌的违章建筑 新建三大文化广场[8] - 政府守住安全风貌底线 改善公共服务 不干预市场竞争 业态布局需避免过度商业化[6][9] 文物保护与空间改造 - 等觉寺大殿太阳宫完整保存 原作为医院中药房因防虫需求意外保护古建 现仅做展示区[8] - 新建展示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满足防火 外观保持青瓦白墙与传统风貌一致[8] - 博物馆保留部分空置院落 后续将根据游客需求开发新功能[9]
记者手记:暑期民宿,以服务促成长
新华网· 2025-09-05 23:16
行业市场现状 - 民宿行业暑期预订量同比有所下降,市场供给扩张迅速导致中高端民宿出现价格战 [2] - 民宿注册量持续增长,2023年注册9.1万家,2024年注册10.02万家,同比分别增长136.87%和10.08% [4] - 今年暑期民宿预订7天及以上的长周期订单占比达40%以上 [3] 消费者需求变化 - 消费者偏好从依赖"打卡出片"的网红民宿向更注重体验与实用价值的方向转变 [2] - 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在线民宿预订价格超400元的需求占比达30.9% [3] - 宠物友好型和亲子配套设施完善的民宿受到市场欢迎 [6] 行业竞争与转型策略 - 民宿经营者通过升级服务来应对市场变化,例如提供晚安服务、举办非遗工坊和特色体验活动 [2] - 行业需要拓展获客渠道、摆脱对短期住宿依赖,积极发展长周期、规模化的旅居产品 [4] - 推动民宿向"旅居+研学"、"旅居+康养"等复合业态转型,深度融合本地文化 [4] 差异化竞争优势 - 民宿提供的独特体验和原生态景观形成了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 [2][3] - 传统酒店尝试融入更多个性化元素,在保持标准化服务的同时增强特色 [3] - 民宿客群运营更精细,例如针对带娃家庭增设儿童游乐设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