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卉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118个国产月季新品惊艳首秀
北京晚报· 2025-05-15 14:45
月季新品种展示 - 近千个月季品种参展,国内自育新品种118个,其中三个新品种以门头沟元素命名[1] - 国产自育新品种月季如"约定"和"首善之花"颇受欢迎,"约定"花朵直径约9厘米,每枝花朵更多[1] - 118个国内自育月季新品种经历了八到十年的培育期,首次在国际性花卉展会亮相[1] 新品种特点与命名 - "首善之花"花形如劳模佩戴的"大红花",花色鲜红、花朵饱满[1] - "门头沟红""春风永定"和"琉璃"三种新品种最具代表性,"琉璃"花蕊呈现如琉璃般的黄色,与粉色花朵相映成趣[2] - 新品种从育种到命名都下足功夫,旨在激发参观者兴趣并探寻文化"密码"[2] 产业发展与活动安排 - 大会展现北京花园城市建设成果,将带动门头沟区花卉产业发展[2] - "门头沟红""春风永定"和"琉璃"三个新品种将在会后规模化种植,带动区域月季产业[2] - 118个新品种中已有几十个在门头沟本地试种[2] - 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节延期至5月18日,市民可持原门票继续参观[2]
东方鲜切菊4个月出口5000万元
海南日报· 2025-05-15 09:58
行业表现 - 东方市鲜切菊1-4月出口货值达5160 1万元 同比增长26 6% [3] - 年出口量占全国冬春菊花出口总量近三成 成为日韩市场重要货源地 [1][3] - 全市建成规模化出口菊花基地12个 形成种植 加工 冷链物流完整产业链 [3][4] 公司运营 - 东方佳之卉农业有限公司出口量同比增长35% 受益于"采收即检"通关模式 [3] - 企业建立14项自检自控标准 通过海关全流程智慧监管体系保障质量 [4] 政策支持 - 海关实施"随报随检"快捷通道 检疫出证时间压缩至3小时内 [4] - 推出"7×24小时"预约查验服务 实现田间到口岸无缝衔接 [4] 产品优势 - 东方菊花因干热气候形成花型饱满 色泽鲜亮的特点 [3] - 冷链专车保障36小时内抵达日韩市场 保持最佳新鲜度 [3] 社会效益 - 产业带动当地2000余农户增收 [4] - 海关将持续优化监管服务 助力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 [4]
菏泽芍药书写“花中传奇”
齐鲁晚报· 2025-05-15 05:29
行业概况 - 菏泽已成为全国最大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 年产鲜切花超1.2亿枝 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 出口20余国 [2][4] - 产业从"小而散"升级为"大而强" 政府将芍药列为乡村振兴旗舰项目 合作社从12户发展到600余户 标准化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 [3] - 2024年鲜切花年销量达1.2亿枝 总产值4000万元以上 拥有全球最大出货量 [4][6] 技术创新 - 突破自然花期限制 应用反季节催花技术 实现2-5月超长供应 提前两个月抢占情人节市场 [5] - 温室大棚精准调控环境 培育AA级标准(3.5厘米以上)优质品种 如"御前表演""沙拉" 单枝价格达普通出口价3倍 [5][6] - 冷链技术全面升级 采用恒温货舱(2℃-5℃)和GPS温控系统 实现"次日达"和"当日达" 运输速度提升2倍以上 [10][11] 销售渠道 - 电商直播成为新增长点 某合作社通过直播实现日均销量700-1000单 年销售额400余万元 [7] - 头部电商平台"5·20"期间销量突破200万单 抖音/快手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 3000多名创业者开展电商业务 [8][9] -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 顺丰承运全国1/3鲜花 开通首条全货机航班 铁路专列和公路配送完善最后一公里 [10][12] 品种与市场 - 栽培品种超过600个 90%用于鲜切花生产 特色品种"蓝妖姬"通过短视频成为网红产品 年销售额500万元 [4][8] - 创新推出"芍药盲盒""插花课程套餐"等衍生品 延伸出文化体验和艺术创作等消费场景 [8] - 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城市 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荷兰/迪拜等国际市场 [4][6]
永定河畔花样打卡娇美月季
北京晚报· 2025-05-13 15:46
活动概况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主展场为京西月季洲 主题为"花开北京·香约永定" 融合国际学术会议 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和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三大板块 [3] - 京西月季洲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 占地面积约23公顷 开园三天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1][3] - 园区每日开放时间为9点至22点 展厅闭馆时间为18点 单人票价19 9元 60岁以上老人 残疾人和军人可免费入园 [6] 展区特色 - 室内展厅设置五大主题展区 涵盖月季种植历史 饰品融合 竞赛花卉展示和消费体验 展位提供拍照道具及专业摄影参数建议 [4] - 室外展区包括北京 南阳 郑州三个国内展园及美 法 意 日四个国际展园 各展园通过特色景观(如北京"九龙壁" 南阳诸葛庐 日本"龙猫" 法国"花牛")体现地域文化 [6] - 园区设置多处打卡点 包括文化墙 二次元景观 花墙等 设计融入座椅 遮阳伞等实用设施以增强游客互动体验 [3] 互动体验 - 引入AI交互系统"小妙月" 游客可通过麦克风与吉祥物对话获取信息 系统由京西智谷研发 [5] - 提供压花 簪花等DIY手工体验 单价30余元可制作月季饰品 现场配备专业人员指导 [5] - 设置文化市集 满足游客餐饮及购物需求 志愿者团队全程提供讲解服务 [4][6]
新华视点|乡村蝶变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5-11 21:16
河北肥乡月季产业 - 肥乡区七彩园林种植基地拥有3000亩月季花种植规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 - 当地通过月季资源优势实现"小月季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模式[4] - 产业带动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平均年收入达20000元[7] 山西汾西菌菇产业 - 汾西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点抓手[6] - 恒发菌业种植基地呈现繁忙产销场景,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县市[10] 陕南秦巴山区科技帮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2022年起实施专项科技帮扶,覆盖陕南11个县区[9] - 项目整合13家农业科技龙头企业、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13] - 重点支持特色经济作物和果蔬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9]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 - 正安县吉他产量占全球七分之一,建成全球最大吉他生产基地[12] - 2021年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产品出口40余国[12] - 神曲公司等返乡企业带动技术和管理经验回流[16] 海南乐东南繁种业 - 富友现代种业产业园每年研发300多个西瓜、甜瓜、蔬菜新品种[15] - 基地兼具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功能,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15] - 通过技术培训和专家合作实现助农增收[18]
“父爱如兰”入选中国品牌优秀案例!广东四会连续4年以花造节
南方农村报· 2025-05-11 20:04
品牌案例入选 - "父爱如兰"品牌案例成功入选"中国品牌优秀典型案例-入围案例"和"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 [3][4][17] - 案例由广东四会市首创,将兰花打造为父亲节专属礼品,创建"礼品经济"新概念 [6][7][8] - 该案例从全国400多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84个入围优秀典型案例之一 [16][17] 市场表现与产业规模 - 四会兰花价格从每盆20元增至40元,销售量从85万盆增至300万盆 [35] - 四会市拥有62家兰花企业,年育苗3300万株,涵盖230多个品种,年产值约4亿元 [37][38] - 兰花电商线上销售突破1亿元 [39] 营销策略与创新 - 提出"父爱如兰"理念,推出八款"父亲节花礼",培育特色品种"齐天大圣"作为父亲节专属之花 [25][28][29] - 通过剧本控、音乐会、AI兰花顾问"兰先生"、贺岁微短剧等多元化营销手段强化品牌价值 [43][44][45] - 2024年在广东"三博会"平台启动产品预售,打造父亲节"超级花礼" [46][47][48] 产业政策与支持 - 四会市制定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12221"市场体系建设 [32][33] - 设立专项资金,培育特色品种,打造限量销售礼盒,农业干部带头推广 [33] - 广东省肇庆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唐莹为四会兰花代言,编著《父爱如兰》书籍 [53][5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父爱如兰"理念将兰花文化与父爱寓意深度融合,形成"中国式浪漫"的文化符号 [59][60][61]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该案例是乡村振兴实践中农业与文化创新融合的典范 [57][58] - 案例成功将兰花淡季转变为旺季,带动农民增收,成为"致富花" [35][36]
母亲节快乐!解锁礼物背后的税收知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18:37
花卉行业税收政策 -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花卉免征增值税 [2] - 小规模纳税人2023-2027年季度销售额≤30万元且未开专票可免征增值税 超限额或开专票需按规缴纳 [3] - 一般纳税人销售鲜花适用9%增值税率 加工成工艺品税率升至13% [3][4] 企业所得税优惠 - 花卉种植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贸易活动不享受此政策 [4] - 小型微利企业2027年前按5%实际税负(25%应纳税所得额×20%税率) [4] 化妆品消费税 - 高档化妆品(≥10元/毫升或15元/片)及成套化妆品适用15%消费税 [5][6] 金银首饰消费税 - 零售环节仅对金/银基合金及镶嵌首饰征收消费税 镀金/包金工艺除外 [6][7] 餐饮服务定义 - 需同时提供饮食及场所的服务才被认定为餐饮服务 [8]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5:44
行业地位与历史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和栽培月季的国家,北宋时期已有连续开花月季种质的记载 [2] - 近30年借助云南气候条件及科技工作者努力,中国成为月季切花生产第一大国,庭院月季生产规模居世界前列 [2] - 中国在世界月季及花卉界占据举足轻重地位,产业发展获国际同行瞩目 [2] 科技创新与育种突破 - 月季新品种培育周期从6-7年缩短至3-4年,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提高效率 [3] - 培育出抗衰老、耐贮运的切花品种如"菲韵""冰茶""期希",以及低维护、高抗的园林品种如"北京红""约定""娉婷" [3] - 本届大会聚焦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智慧园艺技术应用、绿色生产体系构建等前沿议题 [2] 国际会议与平台价值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首次落地中国,4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搭建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产业协同的综合性平台 [3] - 大会汇聚30余国科研工作者、育种家及产业专家,主题为"月季种质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2]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称大会是科研成果集中展示平台,推动中国从资源大国向育种研发强国跨越 [10] 科技应用与体验创新 - 大会应用AI数字人"小妙月",可识别百余种月季品种并支持多语言实时切换 [6] - AR眼镜展示月季生长全生命周期,机器人制作月季拉花咖啡、花瓣冰激凌等创意美食 [6] - 沉浸式体验区结合数字场景与展览展示,突出科技赋能 [6] 文旅融合与消费生态 - 门头沟区推出"月季香约永定河"四大板块活动,包括花YOUNG生活节、河岸市集、亲子游艺等文旅项目 [6] - 四大品牌赛事吸引近万名运动爱好者,如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赛、10公里精英赛等 [7] - 联动82家"门头沟小院"提供住宿折扣,五大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发放消费券打造"月季+文旅"经济新生态 [7] 文化传播与城市品牌 - 大会融合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月季展和北京月季文化节三大板块,构建学术-展示-文化三位一体平台 [3] - 门头沟区以千年玫瑰栽培史为基础,推动月季文化与科技、旅游、消费深度融合,探索花园城市建设 [10] - 七大文艺场景包括音乐节、灯光秀、艺术装置等,展现"古韵新生、声光共舞"的城市艺术氛围 [7]
月季花开,添彩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7 09:1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邯郸市七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月季产业,拥有上千亩种植基地[6][7] - 公司早期以金叶榆、国槐等苗木为主,后转型重点发展月季产业[7][8] - 目前年产盆栽月季等花卉苗木2000多万盆,年繁育月季优质小苗超2000万株[13] 产品与技术 - 从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引入上千个月季品种,筛选出约50个适合中国本土的优质品种[10][11] - 自主培育出"七彩邯韵"、"七彩红"、"七彩攀越"等17个实验新品种[11] - 采用智能化种植技术,实现水肥系统远程控制、智能温控及潮汐灌溉等[12] - 建立10多个全国性测试站点,针对不同气候区优化月季品种适应性[10] 市场与销售 - 产品已推广至全国80多个城市,应用于城市景观绿化[13] - 通过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和社交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12] - 产品定价高于市场均价,因具备低维护(1平方米仅需1棵)、长寿命等特性[13] 国际合作与研发 - 与法国玫昂国际月季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引入其严苛育种标准[10] - 成立景观月季育种实验室,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指导研发[11] - 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融合父本母本优良基因培育新品种[11] 社会效益 - 流转土地上千亩,带动3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14] - 通过土地租金、工资、分红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14] - 助力肥乡区举办两届月季文化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14]
菏泽|双花竞放,“花样菏泽”更靓丽
大众日报· 2025-05-07 09:00
花卉产业升级 - 菏泽市推动花卉产业从牡丹"一枝独秀"发展为牡丹、芍药"双花竞放",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年产鲜切花超1.2亿支,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 [5] - 通过设立专业赛区、权威评审机制、品牌推广支持等措施提升行业标杆,评选出10个金奖、15个银奖、20个铜奖 [2][3] - 首发展示多款未上市芍药新品种如"迎夏粉""金系腰",为种植户提供前瞻性品种参考 [2][3]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优化 - 采用温控、光照调节等反季节催花技术,将芍药鲜切花供应期从春节延续至七夕节 [4] - "菏泽—鄂州"全货机鲜花航班实现24小时覆盖全国80%主要城市,配送时效提升2倍,花期延长30%,预计每年为花农增收超亿元 [4] - 展览展示智慧农业、专用肥料、采后保鲜技术等创新成果,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3] 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 - 插花艺术与产业融合,特邀中国插花协会大师以芍药为核心创作高端艺术作品,拓展应用场景 [3] -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销售网络,产品畅销北上广深及日韩、东南亚地区 [4] - 形成覆盖居家消费、健康产业、文化旅游等多元需求场景的多维产品矩阵 [5]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推出5条特色赏花线路串联水浒好汉城、浮龙湖等景点,打造"赏花海、品非遗、游古城"沉浸式体验 [4] - 花朝节期间国风巡游、集体婚礼等活动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4] - 芍药产业链带动万人就业,鲁西新区花语汐种植基地高峰期日用工超500人,人均日收入达260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