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搜索文档
长安街沿线花坛9月中旬将向国庆元素转换
新京报· 2025-08-28 15:55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长安街沿线花坛近日 亮相,记者获悉,纪念活动后,所有花坛不再进行大规模变动,9月15日,花坛将向国庆元素转换过 渡,花坛景观一直延续至国庆。 此次硬质地面花坛应用了高蓄水性多孔材料"灌溉毯"。往年如浇水过多,花坛地面会出现溢水问 题,"灌溉毯"有很好的保水性和吸水性,一旦饱和,就不再吸水,所以通过控制浇水量使其饱和后,水 就不会流向地面。下雨时,也不会造成积水,"这是我们首次尝试应用'灌溉毯',还在实践观察当中, 如果应用得比较好,国庆节前期换花时,会在硬质地面上进行大面积应用。" 为体现全市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厉行勤俭节约的意识,花坛景观一直延续至国庆。纪念活动后,所有花坛 不再进行大规模变动,仅对部分花坛进行要素调整和部分植物更换。 "9月15日后,我们将开始进行国庆元素的转换,主要是要素性的转换和一些地面花材、立体花材的局部 更换,来迎接国庆节。"张先哲说,纪念活动前期处于夏季和初秋交替季节,选用的耐湿热花材多一 些,国庆期间天气逐渐变凉,花材会更加丰富,比如进行花期调控的市花菊花和月季,还有一些冷凉性 的品种,都会在花坛里进行应用。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农家院里也有“黄金”产业
央广网· 2025-05-30 10:37
乡村振兴模式创新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新丰村因地制宜发展六种增收模式,包括手工经济、特色经济、庭院经济、辅房经济、劳务经济和农旅经济 [1] - 庭院经济模式源于新丰村首创,带动村民利用庭院闲置空地种植菊花和大蒜等农产品实现增收 [1][2] - 村党总支书记卞玉良活用市场规律,带领村民谋发展,计划打造完整产业链应对市场风险 [1][3] 特色农产品种植 - 新丰村主要种植菊花和冬瓜,菊花采用循环种植模式,前两年价格高达10元/公斤 [1] - 村民采用"一季菊花一季大蒜"的混搭种植模式,每亩地收益近1万元 [2] - 盛花期时菊花种植带动生态旅游,年轻人回乡拍照打卡提升村庄知名度 [1] 产业链延伸规划 - 新丰村正在建设冷冻中心和烘干厂房,计划通过错时上市提升菊花产品附加值 [3] - 村里规划从种植、采摘到烘干、制茶、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保障价格稳定 [3] - 计划打造自主品牌,2023年目标让种植农户和村集体增收30% [3]
泰兴“小块连片”培育富民新业态
新华日报· 2025-05-25 05:40
农业种植模式创新 - 泰兴市分界镇推广"小块连片+轮茬套种"模式,甜豌豆10月下种次年4月采收,秋冬季套种青菜,甜豌豆上市后空档期可种辣椒、芋头等,350亩十边隙地2024年产出甜豌豆260吨、青菜及菜薹60吨、小米辣100吨、香荷芋60吨 [1] - 分界镇甜豌豆种植面积超1万亩,轮茬套种亩均收益1万元左右,近1.2万农户获益,户均增收8000元 [1] - 村民张鑫家1亩零散地块种植甜豌豆最贵卖到7元/斤,单甜豌豆亩均收益达万元,加上豇豆、西蓝花最高收益1.5万元 [1] 特色农产品发展 - 根思乡老叶村农户种植菊花由供苗企业按订单价格收购,规模种植基地1000余亩,就近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3] - 宣堡镇12个村(居)成立招引平台公司集约管理林地,推介6个项目涉及7个村(居),实现村级增收290万余元 [3] - 广陵镇禅师村采用"螃蟹+鳜鱼+河虾"套养模式,虹桥基地"稻蟹共生"养殖4年,引进10多万只"江海21"蟹苗,目标每亩螃蟹产量提高15公斤、水稻产量提高50公斤 [4] 乡村产业振兴成效 - 泰兴市2024年粮食总产63.64万吨实现5年连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0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84:1缩小为1.81:1 [2] - 分界镇投入1亿元建设电商产业园,预计年加工销售农副产品万余吨,村(居)年增收80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4][5] - 新建冷链仓储实施逆周期调控,打造泰兴东部物流集散中心辐射6个乡镇网点,预计降低物流成本1元/单 [5] 特色养殖业发展 - 泰兴市江沙蟹养殖面积2400公顷,蟹塘四周种植400株阳山水蜜桃、200株黄岩蜜橘和200株翠冠梨,发展林下养殖 [4] - 佳玉水产养殖场预计每只蟹重量可达四至五两 [4]
“小满见三鲜” 寒凉食物需适度 夏天宜“睡好两觉”
央视新闻· 2025-05-21 09:27
时令节气与健康饮食 - 天气炎热时人体易出现燥热上火症状 建议适度食用寒凉食物消暑降温 [1] - 小满时节推荐食用清热解暑的应季蔬菜如苦菜、苦瓜、苦菊 以及养阴润燥食材如冬瓜、西瓜、荸荠、藕、绿豆、银耳汤等 [2] - 过量摄入寒凉食物会损伤脾阳 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引发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需特别注意 [2] 夏季作息建议 - 夏季宜遵循"夜卧早起"原则 建议子时(23点)前入睡 6点左右起床活动以助阳气升发 [3] - "睡好两觉"指夜间睡眠与午间小憩 午睡时间建议控制在20分钟以内 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4] - 提高睡眠质量需保持规律作息、营造安静遮光环境、避免睡前过饱或过饥 [4]
繁花经济 要颜值更要产值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河南花卉产业现状 - 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产业发展优势,拥有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鄢陵蜡梅、周口荷花"五朵金花" [1] - 截止2024年底,河南花卉面积达136.3万亩,从业人员55.1万人,花卉市场168个 [15] - 花卉产业存在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交易模式亟待完善等问题 [1][15] 南阳月季产业 - 南阳是全国最大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拥有15.5万亩花田,年出圃16亿株苗木,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 [2][4] - 南阳金鹏月季公司通过研发月季树使单株售价翻倍,并打造"月季大卖场"展示窗口,实现从销售苗木到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型 [2] - 产业面临二产加工能力薄弱、三产融合不足的挑战,专家建议深挖月季在药用、食用及工业领域的潜力 [4] 洛阳牡丹产业 - 洛阳已开发出牡丹画、牡丹瓷、牡丹籽油等15大系列500多种产品 [7] - 洛阳祥和牡丹公司通过新设备使牡丹花茶烘干效率翻倍,减少损耗 [7] - 洛阳宝芳生物科技开发出20余款牡丹类化妆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8] 鄢陵花木产业 - 河南四季春园林公司通过15年育种研发"四季春1号"紫荆树,售价达同规格苗木10倍 [9] - 该公司拥有12个《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自主知识产权紫荆新品种数量占全国85.7% [9] - 线上交易占比不足两成,鄢陵正推动与花易宝平台合作并建设花木数智化平台 [12] 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从"种植热土"向"产业蓝海"跨越,延伸产业链至二产、三产 [4] - 从"遍地开花"到"精品绽放",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8] - 从"苗木大集"到"智慧花谷",利用电商和数字化平台升级交易模式 [12] 专家建议 - 打造郑州为全国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强化市场流通枢纽地位 [13] - 发展"数字农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赋能产业链各环节 [13] - 建设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库,提高品种自给率 [15]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研发花卉衍生品,创新营销模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