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搜索文档
高铁上不让吃方便面了?12306回应
新华网财经· 2025-07-20 14:59
7月19日, #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 #冲上热搜第一。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高铁车厢对方便面的食用有相关提醒, "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 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记者查询中国铁路12306官网发现,出行指南中的注意事项指出: 由于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确保旅途环境良好和空气清新,乘车期间 请勿食用榴莲、方便面 等气味浓重的食品。 据湖北经视《经视直播》,记者拨打全国铁路客户服务热线进一步求证,工作人员表示, 不含加热包 的普通方便面可正常携带上车 ,但建议乘客在列车上尽量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以免影响其他乘客。 那么,列车上能够售卖方便面吗? 该工作人员表示,高铁通常不售卖方便面,具体以列车现场实际供 应为准。 若遇到其他乘客食用浓重气味食物并造成影响,旅客可直接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让工作人 员进行沟通协调。 部分网友觉得小题大做,但也有网友表示理解,认为方便面的味道确实比较浓烈。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橙柿互动·都市快报、铁路12306、经视直播、浙江新闻 关注" 新华网财经 "视频号 更多财经资讯等你来看 往期推荐 微信又有新功能!网友:太实用了 A股重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中阿携手发展之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0 14:26
建设中的这条铁路是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全长575公里,由中国铁建与阿国有企业共同施工。 这条客货混运的沙漠重载铁路建成后,将连接该国贝沙尔省和廷杜夫省加拉杰比莱特铁矿区,实现矿 区、工业区和港口互联互通,助力阿西南部省份交通和经济发展。 新华社阿尔及尔7月20日电一声清脆的汽笛划破长空,打破了北非撒哈拉沙漠深处的沉寂。"铺轨机组试 机完毕,设备各系统状态良好,操作及施工人员全部就位。"呼喊声中,一台大型铺轨机缓缓启动,两 条500米长、每根重达30吨的钢轨稳稳铺设在路基上。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德贝卡开始跟随中国师傅轮岗学习混凝土浇筑、设备调试等技能,迅速成长为"多面手"。在新员工到来 时,德贝卡扮演起"阿籍师傅"的角色,协调开展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如今,轨枕厂生产一线属地员工占 比超过85%。在他的带动下,68名阿籍员工已成长为项目骨干。 在北非撒哈拉的广袤黄沙中,中阿建设者携手筑路,一条助力未来发展的"钢铁长龙"向前延伸。这不仅 是中阿携手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技术在阿尔及利亚落地生根、惠及民生的缩影。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徐永春 北非撒哈拉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其严酷,水源匮乏,沙尘暴来袭时黄沙遮天 ...
中国让沉睡百年的160亿吨高品位铁矿重见天日!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18
项目概况 - 中国企业在几内亚主导建造全球规模最大的重载铁路,连接西芒杜山脉160亿吨高品位铁矿[1] - 铁路全长670公里,需穿越32座大山和103条河流,最大坡度超常规铁路十倍[7] - 采用"基建换资源"模式:中方投资120亿美元修建铁路,获得25年采矿权并承诺按市场价采购铁矿[10] 技术突破 - 铁路设计单列运载量达4万吨,列车长度3.8公里(相当于35个足球场),载重相当于1000辆重型卡车[7] - 使用国产"泰山号"盾构机,在60℃高温岩层中日掘进超百米,性能超越德国设备[7] - 全线部署2万多个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监测,可预警毫米级沉降[7] 经济影响 - 项目将使几内亚政府每年获得24亿美元矿税(按1亿吨年产量、80美元/吨计算)[10] - 铁路未来将连接西非13国形成"12小时经济圈",预计带动沿线200万就业岗位[10] - 农产品运输成本预计下降70%,彻底改变依赖卡车运输的现状[10] 行业格局 - 西芒杜铁矿占全球未开发储量的30%,品位高达66%(普通矿品位约20-30%)[3] - 打破西方矿企垄断:此前力拓、淡水河谷等公司控制运输环节,将运费压至1美元/吨[5] - 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轨距(1435mm),取代法国殖民时期的窄轨铁路(1000mm)[12] 战略意义 - 中国联合体(中国铝业、烟台港等)获得25年包销权,每年锁定1亿吨高品位铁矿供应[10] - 铁路运营权归属几内亚政府,配套建设包括水电站和输电网等基础设施[14] - 项目被视为"青藏铁路效应"在非洲的复制,将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10][14]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 同比增长3.0%
快讯· 2025-07-20 11:09
智通财经7月20日电,据"中国铁路"消息,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8亿吨,日均装车 18.24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0%、4.0%,铁路物流产品服务提质升级,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 民经济平稳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 同比增长3.0% ...
透过多维数据感受中国活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央视网· 2025-07-20 09:48
外商投资 - 2023年前6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1]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人民币 [1]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人民币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人民币 [3]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3] - 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3]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 瑞士增长68.6% 日本增长59.1% 英国增长37.6% 德国增长6.3% 韩国增长2.7% [5] 外商投资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出台12条新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6][8] - 措施包括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企业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等 [8] - 建立外资企业再投资项目库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 [8] - 将研究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10] 铁路运输 -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6亿人次 同比增长4% [17] - 日均旅客发送量超1440万人次 较今年春运日均增长13.2% [17]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 重庆东站每日始发动车组列车54列 单列客座率最高达95.2% [13] - 第三季度运行图实施后 京哈、沪昆等干线按时速350公里运行 新增复兴号标准动车组121列 [15] - 铁路新增60余条汽车托运线路 覆盖成都、重庆至拉萨 广州、上海至乌鲁木齐等方向 [15]
日媒关注:中朝贸易日趋活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20:59
来源:参考消息 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两地之间的客运列车服务已长期停滞。 最新央企名单来了!刚刚,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今年1号公告! 中国海关总署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朝出口额同比增长逾30%至 10.50亿美元,自朝鲜进口额增长逾20%至2.10亿美元。 有中方贸易人士表示,室内建材出口强劲。 除了贸易,韩联社16日报道称,朝鲜国家观光总局运营的网站上公布的"国际列车时刻 表"中,新增了连接朝鲜首都平壤和中国首都北京的国际列车信息。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9日报道,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经济交流日趋活跃。今年1月至 6月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逾30%。为鼓励观光和商务出行,连接两国的国际旅客列车也 有望恢复运营。 ...
南珠高铁玉岑段无砟轨道施工全面启动
快讯· 2025-07-19 16:46
7月19日,南珠高铁玉岑段北流河特大桥无砟轨道底座板浇筑完成,标志着南珠高铁玉岑段全面进入无 砟轨道施工阶段,全线施工从线下转入线上。南珠高铁玉岑段正线轨道工程铺轨长度167.958公里,均 铺设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是以混凝土整体浇筑替代传统碎石道床的轨道建 造技术,通过轨排组装、精调测量等工序实现道床一次成型。南珠高铁西起广西南宁市,东至广东珠海 市。截至目前,南珠高铁玉岑段施工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99.7%、桥梁工程 完成90%,隧道工程完成99.7%,全力冲刺通车目标。(央视新闻) ...
为啥全国猛建高铁,偏偏新疆押注民航?
虎嗅· 2025-07-19 16:4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旅讯,作者:谢常青,原文标题:《全国扛把子:1个新疆开28个机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苏州人民,又要投来羡慕的眼光啦!" 7月15日,随着重庆—巴里坤往返航线开通,新疆第2个高原机场——巴里坤大河机场正式通航。 这意味着,新疆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增至28座,继续稳坐"中国机场最多的省级地区"宝座。 图源:新疆网 为何是新疆? 新疆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新疆东西宽约1950公里,南北长约1550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究竟有多大? 举个简单例子,新疆喀什市到哈密市已经有1800多公里,这相当于从北京到福州的距离。 譬如,从乌鲁木齐到喀什,驾车需18小时,飞机却能1.5小时直达。 因此,在机场数量上,从最初全疆仅有一座民用机场,到2025年这一数量增至28个,新疆已建成全国覆盖面积最广、支线机 场数量最多的机场网络。 而这不是"多建机场"的任性,而是对"大空间治理"的必然选择。 为何新疆押注民航 或许有人会问,为啥在全国猛建高铁之下,偏偏新疆会押注民航? 这背后是,成本与效益的博弈。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高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由于新疆地域广袤、人口 ...
那蒙澄碧河特大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 黄百铁路建设再提速
环球网· 2025-07-19 15:19
转自:央视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两重"也就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涉及资金规模大、覆 盖面广,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建设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这条投资338 亿元、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铁路,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眼 下,黄百铁路广西段和贵州段建设正加速推进。 总台记者 张卉: 在位于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的、黄百铁路那蒙澄碧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我们可以听到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对4号桥墩进行浇筑作业,同 时不远处的1号桥墩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那蒙澄碧河特大桥跨越了澄碧河水库和银百高速公路。从7月17日开始,大桥连续梁开始浇筑。这是黄百铁路广西段首座浇筑连续梁的大桥,标志着桥梁工 程开始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黄百铁路主要是货运,也兼顾客运,全长310多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它起点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的黄桶站,一路翻山越岭经过贵 州的镇宁县、紫云县和黔西南州的望谟县,跨红水河进入广西境内,再经百色革命老区和一些民族地区,最后接入百色站。广西段距离大约138公里,这条 铁路北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