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百花齐放”
央视网· 2025-06-23 15:09
展会概况 -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吸引全球近30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参展 [1][7] - 展会期间签约6个重大项目,包括年产160万件关键零部件及5万台整机的生产线 [1] - 展会主题为"人形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 [7] 参展企业及产品 - 特斯拉静态展示身高1.75米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于年底在海外工厂从事电池搬运工作 [3][5]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大狗去年出货量达1000台,已应用于杭州森林消防 [5] - 杭州强脑科技专业级灵巧手重量不足400克,可提起20公斤重物,"握重比"达行业顶尖水平 [6][9]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机器人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连续11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1][12] - 中国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约占全球三分之二 [12] - 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12] 产业链发展 - 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完备,上下游合作紧密,产业升级提速 [10] - 企业强调零部件与场景应用协同发展,推动生态繁荣 [9]
Boyuan Capital (investment platform under Bosch Group) and Galbot Forged JV
Globenewswire· 2025-06-23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博源资本与Galbot成立合资企业博音创新联盟,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化,有望加速具身AI在制造业的产业化进程 [1][3][12] 合作信息 - 2025年6月17日博源资本与Galbot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博音创新联盟 [1] - 同日博世中国、博源资本和Galbot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化 [3] - 合资企业专注高精度制造业具身AI工业应用,推动其大规模工业部署和全球应用 [4] Galbot公司情况 - Galbot是具身AI领域先驱,被评为2024年亚洲顶级初创企业之一,由北大何旺教授于2023年5月创立 [5] - 活动中Galbot展示具身AI机器人,在复杂场景展现自主能力,获关键合作伙伴认可 [6] - Galbot技术栈成熟,包括端到端VLA大模型、含超100亿高质量机器人动作数据点的仿真数据集、高精度控制和场景适应能力的先进硬件系统 [7] 战略合作进展 - 博音创新联盟与联合汽车电子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联合实验室RoboFab,培养具身AI汽车运营专业知识 [9] - 合资企业采用“全球设计、本地生产”战略,服务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11] 各方观点 - 博世创投管理合伙人认为具身AI可重塑制造流程,合作将带来有商业价值和行业影响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 [10] - Galbot创始人表示制造业未来在于智能自适应系统,合作将构建端到端价值链,提供全球有竞争力的具身AI解决方案 [11] - 行业分析师认为合作是具身AI领域重要进展,各方优势互补有望加速AI驱动机器人系统产业化 [12]
机器狗、高空灭火无人机 成都高新区“黑科技”助力消防应急救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3:48
人工智能+应急救援 - 成都高新区举行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展示"灵瞳"机器狗和高空灭火无人机等黑科技装备 [1] - 消防机器狗配备消防水带接口可现场灭火,警务机器狗搭载多种传感器可实时传输现场画面 [1] - 高空灭火无人机可在几十米高空悬停,通过高压水枪喷射完成灭火任务 [1]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 - 成都高新区未来将重点聚焦公安、校园、养老、应急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 [2] - 计划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真实场景验证催熟新技术新产品 [2] - 将在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增加智能装备应用 [2]
清华学霸创业!蚂蚁、英特尔参股!估值涨70倍!
IPO日报· 2025-06-23 13:41
公司概况 - 极智嘉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智能仓储物流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拥有全品类物流机器人系统,业务覆盖亚太、欧洲和美洲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向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56000台AMR,服务超800家终端客户(含63家财富500强企业),部署项目超1500个 [3] - 连续六年蝉联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9.0%,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约1%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52亿元、21.43亿元、24亿元,呈稳步增长趋势 [4] - 同期年内亏损从15.67亿元收窄至8.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从8.21亿元大幅减少88%至9224万元 [4]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17.7%增至2024年的34.8% [5] 业务结构 - 核心收入来源于AMR解决方案(仓储履约、工业搬运)销售 [6] - 2022年起连续三年超7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成为继大疆、Insta360之后又一全球化中国机器人企业 [6] 资本运作 - 2024年终止A股上市辅导后转战港股,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合保荐人 [1][3] - 2016-2022年完成十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从2.1亿元增长至150亿元,6年增长70倍 [8] - 主要股东包括郑勇(7.19%)、蚂蚁集团(4.93%)、云晖资本(5.06%)、英特尔(0.63%)等 [9][1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郑勇为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双硕士,曾任职ABB、新天域资本,深耕机器人及投资领域 [8] - 创始团队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21.7%股权,拥有55.36%投票权 [10]
银河通用获11亿元融资创纪录,机器人行业关注其与宇树技术和资本结合可能性
钛媒体APP· 2025-06-23 12:51
融资与估值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宁德时代战投及溥泉资本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纪源资本跟投,刷新行业纪录 [2] - 成立两年来公司累计融资超24亿元,覆盖头部市场化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及科研机构基金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估值达十亿美元成为"独角兽",预计今年收入数亿元 [2] 技术与产品 - 发布全球首款全开源、多机型、跨虚实人形机器人全身遥操作系统OpenWBT [4] - 用端到端VLA大模型重构Galbot系统,扩展性与泛化能力大幅提升 [4] - 与宇树科技技术结合,通用四足全身抓取框架QuadWBG可在Unitree B1上应用 [5] - 更重视仿真数据、具身智能模型和上半身协作交互,而非运动控制和灵巧手 [4] 商业化进展 - 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单个新门店部署仅需1天 [4] - 北京已有近十家门店实现部署和常态化运营,年内有望在全国100家门店投入使用 [4] - 与博世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聚焦工业制造场景推动商业化应用 [4] - 工业分拣场景潜在出货量可达数十万台,市场规模有望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比肩 [11]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估销售量2400台,2025年达7300台,市场规模24亿元 [13] - 20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达200万台,市场规模1400亿元 [13] - 今年全球生产的人形机器人中预计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13] - 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7万亿美元(约50万亿元) [14] 团队与资本关系 - 团队采用"科学家+产业老兵"模式,联合创始人来自北大、ABB等机构 [3] - 银河通用与宇树科技存在资本关联,尹方鸣是两家公司的关键投资人 [9][10] - 银河通用创始团队与尹方鸣关系密切,尹方鸣参与孵化并给予第一笔资金 [10]
银河通用再获11亿元新一轮融资:坚定推进具身智能的产业化突破
IPO早知道· 2025-06-23 11:23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2] - 本轮融资汇聚了宁德时代上市公司战投、溥泉资本、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顶级投资方 [2] 战略合作与产业协同 - 宁德时代作为产业战略领投方,将持续深化产业协同,为公司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技术落地与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3] - 公司与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并与博世中国、博原资本签署三方战略备忘录,聚焦工业制造场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探索和全球市场落地 [8]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智慧零售、工业和康养医疗等场景取得显著进展 [4]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由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在50平米的无人店铺内执行5000种商品种类、6000个货道、10000多盒商品的盘点、补货、取送、打包等自动化全流程,单个新门店部署仅需1天 [5] - 目前北京已有近十家店实现部署和常态化运营,年内有望在全国百家门店投入使用 [6]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王鹤博士强调,具身智能的当下核心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实现产业化突破 [8] - 公司作为具身大模型研究的全球引领者与通用机器人产业落地的先行者,正加速推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向生产力的持续转化 [8]
摩根士丹利:从轮式到步式⸺汽车如何跨足人形机器人
摩根·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8] - 三花评级上调至超配(OW),目标价30元;旭升评级上调至平配(EW),目标价12元;维持拓普超配评级,下调目标价至63元 [3][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公司利用行业经验进入人形机器人市场,看好有订单可见性或业务协同性的公司 [3][7] - 人形机器人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第三波增长,此前汽车行业有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次机遇 [22][23] - 识别潜在参与人形机器人的汽车公司,了解业务协同性,用SWOT框架评估竞争并形成投资结论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概要 - 推动人形机器人讨论,探索中国汽车行业机遇,设定识别潜在公司、了解业务协同性、评估竞争和形成投资结论四个目标 [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增长机遇 - 过去十年汽车行业电动化推动三电系统供应商发展,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供应商成长,人形机器人带来第三波增长 [22][23][24] 汽车公司优势应用 - 车企用智能驾驶基础模型训练人形机器人“大脑”,机器人可先在车间工作,主机厂有机会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4][23] - 零部件商生产机电零部件和传感器,组装执行器模块,有机会取得47 - 60%的人形机器人成本份额,中国供应商有成本优势 [4][23] - 汽车经销商可能销售和维修人形机器人 [4][25] 有利地位公司 - 相比二级供应商,更看好一级供应商如三花、拓普把握增长潜力 [4][26] - 看好有业务协同性但未公布计划的供应商,如德赛西威、伯特利 [4][30] 评级调整原因 - 上调三花评级至超配,因其2025年收入强于预期,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上升,供应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模块有增值潜力 [5][27][28] - 上调旭升评级至平配,预计其收入随理想汽车纯电车型推出复苏,供应人形机器人铸件和躯干结构件有增值潜力 [5][27][28] - 维持拓普超配评级,下调目标价,反映其对特斯拉出货量低于预期,供应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模块和灵巧手电机有增值潜力 [5][27][28] SWOT框架评估 - 优势包括自动驾驶算法、大规模制造经验、销售服务网络和财务实力等;劣势有调整策略不灵活、决策慢等 [14] - 机会有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大、零部件供应商易全球化;威胁有地缘政治限制合作、参与者多带来利润压力 [14] 其他公司评级情况 - 报告还列出众多汽车相关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评级有超配、平配、低配等 [103][104][105]
独家|华为联合软通动力、道和通泰等探索具身智能落地
快讯· 2025-06-23 10:22
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与研发 - 华为与软通动力联合开发具身智能上下料机器人 聚焦通用人形场景和3C制造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替代 [1] - 华为与信捷电气 雅迪合作打造车架六足装配机器人 雅迪开放场景 结合信捷电气和无锡华为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能力实现车架自动装配 [1] - 道和通泰机器人与华为云联合研发"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 成为华为云在空地一体智能巡检方向的重要能力型合作伙伴 [1] - "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已在某国内油田落地样板点 实现全流程智能闭环 [1]
【产业互联网周报】 OpenAI开始提供ChatGPT企业版折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消息称微软计划裁员数千人,主要集...
钛媒体APP· 2025-06-23 10:22
华为技术动态 - 华为宣布自研仓颉编程语言将于7月30日开源,支持欧拉、鸿蒙等操作系统,面向全场景应用开发 [2] - 华为云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 Tokens/s,客户超1300家 [4] - 华为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整合盘古大模型多模态能力,提供三大核心模型加速具身智能创新 [7]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5,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等五大基础模型全面升级 [20][21] 机器人及AI领域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7亿元,估值达120亿元,正推进A股或港股IPO,为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 [3][32] - 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触觉感知技术迭代和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 [36] - 墨现科技获北京机器人基金投资,专注于触觉传感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方案 [37] - MiniMax发布视频生成工具Hailuo 02和AI Agent产品MiniMax Agent,具备多模态处理能力 [13][19] 云计算与算力 - 鼎捷数智发布《2025生成式AI企业应用实务报告》,推出智能数据与企业智能体套件等AI产品 [5] - 日科化学拟合资成立克拉玛依融和智算科技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全部用于采购国产算力设备 [10] - 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标志着公募REITs底层资产成功扩容 [12] 半导体与芯片 - 炬芯科技端侧AI音频芯片新品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多个系列产品在头部品牌客户中导入立项 [11] - 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系统芯片公司股权,目标公司主要提供汽车智能化和端侧AI解决方案 [35]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出超高并行光计算集成芯片"流星一号",实现并行度>100的光子计算系统 [14][15] 5G与通信技术 - 全国300多个城市实现5G-A覆盖,用户数超1000万,30多个省份发布5G-A主套餐 [38] - 全球首款低空无人机感知基站亮相,基于5G-A+TDOA技术构建多模态融合低空安全监管体系 [17] 政策与行业趋势 - 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国家网信办强调发展与安全并重 [40] - 证监会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42][43] - 武汉出台人工智能人才激励政策,每年支持50家初创企业最高100万元创业资助 [44]
摩根士丹利:中国新兴前沿-从轮式到步式- 汽车如何跨足人形机器人
摩根·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司 | 原评级 | 现评级 | | --- | --- | --- | | 拓普集团(601689.SS) | OW | OW | | 三花智控(002050.SZ) | EW | OW | | 旭升集团(603305.SS) | UW | EW |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将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第三波增长 此前汽车行业经历了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波发展机遇 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2][20] - 汽车公司可凭借自身优势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 汽车OEM可利用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机器人“大脑” 零部件供应商能制造机电部件和传感器 经销商可开展销售和服务业务 [4] - 更看好一级供应商和具有业务协同但未宣布计划的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在订单获取上更具优势 而具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未来潜力较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总结 - 探讨汽车行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机遇 旨在推动相关讨论 明确识别潜在参与者 理解业务协同 进行SWOT分析并形成投资结论等目标 [19][20][21]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第三波增长 过去十年经历了电动化和智能化机遇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带来新的增长 [20][22][36] - 汽车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及参与方式 OEM可利用自动驾驶算法 供应商可制造部件 经销商可开展销售服务 [4][23][24] - 优选一级供应商和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订单可见性高 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潜力大 [5][116][117]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的第三波增长 - 第一波增长:电动化(2021 - 22) 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助力电动动力总成相关零部件企业增长和估值提升 [37] - 第二波增长:智能化(2022至今) 中国L2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高 智能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实现增长和估值提升 [42] - 第三波增长:人形机器人(未来) 目前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 长期有望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增长 [46] 哪些汽车公司涉足人形机器人 - 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参与 OEM如特斯拉、小鹏等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原型 零部件供应商多数愿意拓展业务 经销商如永达计划开展相关业务 [51][56][60] - OEM参与情况 部分OEM注重机器人“大脑” 部分注重运动控制 不同企业有各自的软件算法 [57] - 零部件供应商参与情况 77%的供应商愿意拓展业务 46%有具体产品规划 一级供应商组装模块 二级供应商提供组件 [60][61][66] 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的协同效应 - 算法协同 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将自动驾驶算法应用于机器人 如特斯拉、小鹏、小米等企业在算法上有协同应用 [78][79][80] - 运动控制协同 汽车中的电子膨胀阀、线控底盘等与机器人的执行器工作原理相似 部分企业已积累相关技术并开展业务 [90][93][97] - 精密铸造协同 汽车铸造供应商可利用材料和工艺知识为人形机器人制造肢体结构部件 [104] SWOT分析 - 汽车公司整体优势 具备自动驾驶算法、大规模制造经验、销售网络和财务实力 劣势是战略调整和决策较慢 [110] - 不同细分领域对比 OEM与初创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与机械供应商、经销商与其他经销商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方面各有不同 [112][113][115] 哪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中更具优势 - 一级模块组装商 行业早期更看好一级模块组装商 其订单可见性高 如三花和拓普在执行器模块供应上有优势 [117][118][120] - 有协同效应但未进入的供应商 如德赛、伯特利和耐世特等公司有潜力成为人形机器人供应商 [121][122][124] 股票影响 - 三花智控(002050.SZ) 升级为买入评级 下游客户多元化 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上升 人形机器人业务带来“期权价值” [125][126][127] - 拓普集团(601689.SS) 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电动汽车是增长动力 美国市场有拖累 人形机器人业务有发展 但下调目标价 [138][139][140] - 旭升集团(603305.SS) 升级为持有评级 主要客户影响盈利 人形机器人铸造有潜力 下半年收入有望恢复 [148][149][150] 三花智控财务总结及估值方法 - 财务总结 展示了三花智控的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等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157][158][159] - 估值方法 提高2025年净利润预测 下调2026和2027年预测 提高中期增长率假设 提升目标价至30元 采用DCF模型估值 [160][161][163] 三花智控风险回报 - 业务情况 电动汽车和冷却部件业务稳定 机器人业务逐步发展 [165] - 目标价格 基于DCF估值得出30元目标价 关键假设包括12%的WACC和3%的终端增长率 [165][166][169] - 风险回报主题 电动汽车业务有积极影响 定价能力有负面影响 [175] - 投资驱动因素 受家用/商用空调销售、汽车销售和电动汽车渗透率、订单份额变化、人形机器人潜力等因素影响 [182] - 风险因素 上行风险包括特斯拉销售强劲、空调销售增长等 下行风险包括市场萎缩、竞争加剧等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