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搜索文档
创新,中国旅游兴旺的法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8 11:00
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 旅游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创新驱动模式 曾经依赖景区效应和门票经济 现通过生活化体验式旅游满足新需求[2] - 旅游目的地从传统景区景点向街区商圈城市公园等生活空间拓展 新模式包括特种兵式旅游反向旅游和city walk[2] - 行业响应游客需求变化 推动旅游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 呈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效应[5] 文化资源挖掘与体验升级 - 河南中牟通过聚集主题公园实现转型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包含56个格子院落21个剧场和近700分钟不重复演出[3] - 文化项目被运营方定位为文化作品而非单纯旅游项目 赋予各地旅游独特魅力并提升体验层次[3][4] - 文化挖掘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游客体验从观光升级为沉浸式文化领略[3][4]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外骨骼机器人(仅1.8公斤重)在湖北恩施大峡谷辅助游客登山 智能助手如贵州黄小西和福建泉州3D数字人(半年服务10万游客满意度96%)提供贴心服务[2] - 四川九寨沟运用智慧系统控制游客接待量并实现精确分流 敦煌数字资源库提供高清洞窟影像和VR体验(特窟第285窟360度探索)[4] - 科技创新缓解实体景区接待压力 拓展文化传播维度 让游客更专注于风景和文化体验[4] 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 旅游与工业农业康养体育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浙江杭州茶旅游带动茶农从卖茶叶转向卖体验实现收入大幅增长[5] - 内蒙古乌拉盖草原将旅游与生态保护结合 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海南万宁通过旅游与海陆空业态融合成为体育+旅游地标[5]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加7.24亿)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加0.84万亿元)[5] 创新成效与社会价值 - 创新浪潮重塑旅游体验 推动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5] -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创新实践共同绘就中国旅游发展生动画卷[5]
6日全市迎客72.8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重点商圈街区揽金12.3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9-08 10:45
核心观点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文旅消费显著增长 单日文旅消费总额达7.3亿元(环比增6.1%) 游客量72.8万人次(环比增20.3%)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较上月同期增5.4%)[1][2][3][4] - 赛事通过"1+3优惠活动"及跨城消费券等政策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外地游客占比60.1%) 并联动住宿、餐饮、零售等多业态消费提升[2][4][5] - 全域观赛模式与文商旅体融合活动形成消费新动能 购物消费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环比增47.9% 夜间消费集聚区增长超18%[3][4] 赛事运营与客流表现 - 苏超南京队主场赛事吸引60817名观众 创单场上座率新纪录[1] - 赛事日监测点接待游客72.8万人次 环比前日增长20.3%[1] - 外地游客占比60.1%(省外46.5%+省内其他城市13.6%) 显著高于暑期平均水平[2] 消费数据表现 - 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 环比增长6.1%[1][4] -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 较上月同期增长5.4%[1] - 购物消费额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额环比增47.9% 游玩消费额环比增16.1%[4]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消费额环比增长50%(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34.7%(长江路)[4] 业态联动与政策刺激 - 409家经营主体为持票球迷提供福利 覆盖景点免票、半价等优惠[2] - 推出"徐宁跨城消费券"及"酒店+赛事门票"组合产品 降低跨城观赛成本[4] - 第二现场活动(如国展中心HI啤露营集市)两日迎客约5000人次 带动餐饮零售消费[3] - 商场超市客流量环比增11.5% 住宿餐饮类环比增10.6%[1] 住宿行业表现 - 7家酒店入住率超90% 包括南京中心大酒店、紫金山庄等[5] - 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均超79%(南京站89% 夫子庙85% 南京南站82% 奥体中心79%)[5] - 酒店推出球迷主题房、观赛套餐及接送服务 强化消费体验[5]
从取景地到打卡地,武汉如何成为“天然摄影棚”?
长江日报· 2025-09-08 10:43
影视取景地带动文旅消费 - 30万大学新生到汉报到 跟随影视剧打卡武汉成为最受欢迎旅游线路之一[1] - 大学新生在永芳古戏院探访《人生大事》取景地 在凌波门栈桥取景《最好的我们》同款东湖 打卡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影视地标[1] - 外地游客专门前往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拍照打卡 黄鹤楼灯光成为最佳背景板[11] 城市自然资源形成独特优势 - 武汉拥有两江三镇地理格局 165条江河和166个湖泊造就独一无二自然景观[4][18] - 东湖晨雾和长江落日等自然景观无法被摄影棚复制 成为天然摄影棚最珍贵特效[4][5] - 长江大桥和鹦鹉洲长江大桥因电影镜头成为网红打卡地 导演评价武汉有江有桥的地貌特点具有独特视觉优势[6] 影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2023年5月檀健次在黎黄陂路 汉口里拍摄《爱情有烟火》 6月《实用主义者的爱情》在武汉理工大学开拍 7月大余湾迎来《村妻》等多个剧组开机[17] - 大余湾古村正打造影视基地 以其六百年历史文化的古村建筑和青石板巷成为绝佳取景地[17] - 影视合作从场景提供升级为内容共创 《陌生家庭》《理工男》等剧组在光谷 车谷等产业地标取景[14] 文旅地标获得二次传播 - 《半熟男女》取景光谷皇冠假日酒店 光谷万豪酒店和高新大道大悦城商圈 播出后游客实地打卡并在社交媒体发布攻略[14] - 游客在鹦鹉洲长江大桥不仅观赏桥梁景观 更体验桥下市民健身舞和江风带来的人间烟火气[14] - 得胜桥36号因《人生大事》成为打卡点 黄鹤楼与老巷市井烟火气形成完美融合画面[5]
暑期海南旅游“火力全开”
海南日报· 2025-09-08 09:48
暑期旅游市场表现 - 海南暑期旅游订单量 客流量 消费额全面向上增长 全域旅游活力加速释放[2] - 三亚游艇日均出海超400艘次 客流量同比增长近30%[2] - 鸿洲码头暑期客流量超14万人次 7月比6月增长近50%[2] 区域旅游增长差异 - 万宁 东方 保亭 屯昌 海口等地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2] - 昌江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10% 白沙增长90%[2] - 海口线路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1% 非传统热门区域增速显著[2] 政策刺激效果 - 夏季旅游消费补贴活动吸引超30万游客参与 累计发放超3000万元补贴[3] - 政策带动海南旅游消费超5亿元 有效拉动市场增长[3] - 活动持续至9月底 增长态势有望延续[4] 交通住宿市场 - 飞猪数据显示海南机票订单量同比有较大增长[3] - 携程平台显示暑假期间海南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0%[3] - 海口酒店间夜数环比增长10% 客房收入环比增长15%[4] 节庆活动影响 - 欢乐节开幕当晚海口FUNBAY自在湾街区"海口自在湾美食"搜索量环比暴涨289%[4] - 8月1日至24日海口目的地机票销量环比增长12.49% 销售额环比增长11.82%[4] - 8月海南文旅订单额环比增长13%[4] 消费新趋势 - 夜游经济表现突出 "海大南门夜市"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 "陵水新村夜市"上涨380%[4] - 热带雨林类景区备受青睐 亚龙湾热带雨林森林公园 呀诺达热带雨林搜索量明显上升[4] - 形成多元消费场景 交通 住宿 餐饮等旅游全链条均有增长[4]
山东20项措施放大文旅消费“乘数效应”
大众日报· 2025-09-08 09:16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山东上半年接待游客4.1亿人次且旅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 双双实现近10%增长 [3] - 暑期7月接待国内游客9650万人次且国内旅游收入1242.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0.6% [3] 政策框架与部门协同 - 推出4方面20项措施扩大文旅消费 涉及22个省有关部门协同作战 [2][3] - 多部门加强资源整合与跨界融合 包括商务厅、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 [3] - 鼓励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田园观光 支持工业旅游开发及体育赛事进景区 [3] 资金激励与融资支持 - 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净收益70%及以上用于事业发展 30%及以下用于人员激励 [4] - 对组织入境游客、入境包机及省外游客乘坐旅游列车的旅行社予以奖补 [4] - 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文旅金融产品 周村古商城1.2亿元业态焕新项目推进中 [5] 市场主体优化与转型升级 - 重启旅行社等级评定 新标准纳入入境游人数规模和服务质量考核指标 [5] - 推动旅行社规范运营并在人才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明确指引 [5] - 成立旅行社高质量发展联盟 开展定制旅游及职工疗休养等专项产品研发 [6] 消费刺激与优惠措施 - 下半年文旅场景支付优惠减免总额度不低于2500万元 [7][8] - 推行交通票据联动优惠 凭火车票船票享沿线景区住宿折扣 [9] - 齐鲁1号列车累计运送旅客35.3万人次 近3万游客享受打包优惠 [9] 新业态与数字化创新 - 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活化齐鲁文化 台儿庄古城数字演艺项目试运营营收30余万元 [9] - 加快低空飞行旅游发展 拓展空中观光及运动等特色业态 [10] - 半岛1号船票联动优惠吸引11%游船游客参与文旅场所消费 [9]
湖北多措并举推动鄂澳两地融合发展 2024年全省赴澳门旅客同比上升11%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0
旅游与文化交流 - 2024年湖北赴澳门旅客数量达56.7万人次 按年上升11% [1][3] - 澳门周活动累计吸引近600万人次参与 创造78.6亿次曝光量 [2] - 武汉至澳门直航及高铁等交通网络极大便利两地人员往来 [3] 经贸投资合作 - 澳门招商局在武汉设立代表处 提供招商引资及中葡平台对接服务 [4] - 湖北连续17年举办粤港澳经贸洽谈会 奠定港澳合作基础 [3] - 两地通过葡语国家产能合作对接会共同开拓近3亿人口市场 [5] 产业协同发展 - 湖北依托中药资源与澳门中医药实验室合作推动产业国际化 [5] - 澳门会展业优势可助力湖北打造"一会两地"模式提升国际知名度 [6] - 两地联合开展中医药品牌推广与标准认证工作 [5] 区域战略联动 - 澳门周品牌紧扣"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 服务区域协同发展 [1] - 湖北与澳门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区位与制度优势 [2] - 澳门青年赴鄂发展趋势显著 超600名学生在湖北高校深造 [3]
“申遗”如何改变着矾山(遗产小道·海岸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8 06:16
核心观点 - 矾山从传统矿业城镇转型为文化名镇 通过工业遗产保护和文旅开发实现产业升级 [6][7][18] 资源禀赋 - 明矾矿石储量占世界60% 中国储量80% 拥有600余年采炼史 [6] - 保留挑矾古道 古矾窑 矿工石头屋等完整人文历史景观 [7] - 矿硐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空间 被形容为"叠加十多层的核桃蛋糕" [7] 转型战略 - 2012年确立"文化立镇 旅游兴镇"发展方向 启动矾矿遗址申遗工作 [7] - 联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 种植珍贵树种10800亩 抚育彩色林3500亩 植被覆盖率超70% [14] - 修缮炼矾高炉和办公楼群 将废弃工业设施改造为观光设施 [13] 文旅发展 - 福德湾村2014年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 [14] - 2020年开放312平硐观光 轨道小火车载客量显著提升 [15] - 工业主题酒店 设计师酒店 艺术空间成为文旅融合新亮点 [15] 产业成效 - 文旅产业带动返乡创业 首批创业者投资45万元改建肉燕展示中心 [17] - 年轻创客开发"世界矾都"文创产品 参与4A级景区创建工程 [17] - 2025年"五一"假期游客量激增 矿工村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4] 政策认可 - 2017年温州矾矿入选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 [11] - 2019年矾矿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 2025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8]
创新,中国旅游兴旺的法宝(览胜观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8 06:16
行业发展趋势 - 旅游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创新驱动模式 曾经依赖景区效应和门票经济 现在注重生活化体验式旅游 [1] - 旅游需求持续释放 新模式如特种兵式旅游 反向旅游 city walk受年轻游客欢迎 [1] - 旅游目的地从传统景区拓展到街区 商圈 城市公园等生活空间 [1] 文化资源开发 - 河南中牟通过主题公园集群(郑州方特欢乐世界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实现旅游转型 [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文化沉浸体验为核心 包含56个格子院落 21个剧场 近700分钟不重复演出 [2] - 文化赋能提升旅游体验层次 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2] 科技应用创新 - 外骨骼机器人(1.8公斤重)在湖北恩施大峡谷辅助游客登山 [1] - 旅游智能助手如贵州"黄小西" 福建泉州3D数字人"和和"(半年服务10万游客 满意度96%)提升服务效率 [1] - 四川九寨沟通过智慧系统控制游客接待量并实现精准分流 [4] - 敦煌数字资源库提供洞窟高清影像 VR技术让游客沉浸式探索莫高窟特窟第285窟 [4] 产业融合成效 - 旅游与工业 农业 康养 体育 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 [5] - 浙江杭州"茶旅游"将龙井茶生产过程与旅游结合 带动茶农从卖茶叶转向卖体验 收入大幅增长 [5] - 内蒙古乌拉盖草原结合草原旅游与生态保护 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5] - 海南万宁通过旅游业与"海陆空"多元业态融合 成为国内体育+旅游重要地标 [5]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 同比增加7.24亿 [5] - 2024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 同比增加0.84万亿元 [5]
千岛千面,魅力无限(国家人文地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8 06:16
地理与人口分布 - 印度尼西亚由超过1.7万座岛屿组成 分布在5000多公里的赤道线上 [1] - 爪哇岛为人口最多岛屿 最大城市雅加达位于其西北海岸 14世纪已形成城镇规模 [1] - 新首都努山塔拉位于加里曼丹岛 规划为绿色智慧城市 强调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1] 主要岛屿旅游资源 - 苏门答腊岛为世界第六大岛 拥有东南亚最大火山湖多巴湖 [2] - 巴厘岛为国际知名度假胜地 成功举办G20峰会 拥有乌布艺术村落和金巴兰落日等文化窗口 [2] - 龙目岛以原始自然景观著称 林贾尼火山湖呈月牙形 海滩银沙与海水构成世外桃源 [3] - 科莫多岛栖息科莫多巨蜥 为世界最大蜥蜴物种 被称为龙族遗珠 [3] 特色自然景观与生态 - 帕达尔岛拥有粉红沙滩 由红色珊瑚碎片与白沙混合形成 吸引全球摄影爱好者 [4] - 卡隆岛弗洛雷斯海每日日落出现数万只狐蝠集体出动奇观 [4] - 四王群岛为印尼顶级潜水胜地 位于珊瑚金三角核心区 包含上千喀斯特地貌海岛 [4] - 四王群岛分布逾600种珊瑚(占全球已知75%) 2600多种鱼类和700余种软体动物 [4] - 四王群岛蝠鲼清洁站可观赏数百条魔鬼鱼被小鱼清洁的海洋奇观 [4] 整体旅游价值 - 旅游资源从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延伸至巴厘岛梯田神庙 涵盖科莫多史前生物与珊瑚花园 [4] - 国家呈现千岛千面特征 蕴藏大量未充分开发的探索宝藏 [4]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0
经济发展成就 - 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3.27亿元增长至2024年2765亿元 累计增长155倍 年均增长率达8.9% [1] - 中央财政对西藏转移支付累计超过万亿元 金融存贷款余额双破6000亿元 [1] - 银行机构自2011年累计让利超1300亿元 惠及23.5万户经营主体 [1]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1980年起免征农牧业税 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三包政策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1] - 证监会2016年起对西藏企业IPO实行"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优惠政策 [2] - 2023年实施"格桑花行动"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覆盖全区公路电力通信网络建成 [1][2] 产业投资机遇 - 生态资源 清洁能源 矿产资源 文旅资源形成特色产业投资磁石 [2] - 需加强青稞增产 牦牛提质等农牧业现代化金融支持 [2] - 推动水能 风能 太阳能开发利用 深化文旅融合与农旅互动 [2] 重大项目与资金保障 - 雅下水电工程 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提高产业链资金链活跃度 [3] - 金融需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创新创业创富提供资金保障 [3] - 通过政策高地和资源宝地挖掘 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