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政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个人消费贷可享贴息 银行迅速响应 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 2025-08-13 07:21
通过财政贴息,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与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8月12日,《服务 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合称"实施方 案")正式公布。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的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将承担贴息资金的90%, 以"真金白银"减轻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压力、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根据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将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年贴息比 例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的财政贴息支持,单户享受的最高贴息金额为1万元。在2025年9月1 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工商银行等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4家消费金融公司及微 众银行将作为贷款经办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相较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稍迟启动、政策实施周期更长。据财政部 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大体相当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 分之一。 在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发布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迅速公告,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 则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近 ...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持续扩大内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6:44
财政贴息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覆盖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8类消费领域[1] - 政策无财政贴息资金规模限制 仅设时间范围要求[1] 政策目标与背景 - 政策瞄准服务业消费 上半年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促进商品消费增长[1] - 通过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消费潜力 结合财政与金融手段以价格工具刺激消费[2] - 将提振消费与惠民生结合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以改善居民预期与信心[2] 消费与产业升级关系 - 中等收入群体突破4亿人 为"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消费扩张"提供动力 但当前供给端无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2] - 产业升级需避免价格战竞争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 品牌塑造和品质提升向价值链高端迈进[3] - 企业需通过技术和品牌满足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需求 同时创造更多中等收入人群以畅通经济循环[3]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明确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5
政策覆盖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用于消费的贷款 不含信用卡业务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涵盖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 [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适用于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2] 贴息标准与条件 - 个人消费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2]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3] - 单户服务业经营主体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政策执行时间与资格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以实际消费交易信息可识别为前提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个人消费贷可享贴息 银行迅速响应 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90%
证券时报· 2025-08-13 01:35
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 中央财政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提供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单户服务业经营主体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周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涉及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 4家消费金融公司及微众银行 [1] - 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公告将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实施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覆盖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1][2]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涉及21家全国性银行 [2] - 预计住宿餐饮 居民服务 文化体育娱乐三个行业贴息规模上限达182亿元 [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3] -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汽车 养老 教育等重点领域消费 [3] - 政策延迟至9月启动以覆盖全年消费高峰 如汽车销售旺季"金九银十" [3] 政策影响分析 - 1个百分点贴息显著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存量贷款付息压力 当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利率约为商业银行现行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2] - 政策将重点激活汽车 家电 教育等大宗消费需求 [3]
8类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新华社· 2025-08-13 00:18
政策概述 -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 - 贴息政策适用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 - 政策有效期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1] 贴息条件 - 贷款需由经办银行向符合条件的8类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 [1]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1] - 贷款合同需在政策有效期内签订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1] 贴息标准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1]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 贴息适用于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1] 经办银行 - 中央财政贴息的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2] - 经营主体需向所在地经办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 [2] - 经办银行自主审批贷款并明确贴息条件、资金用途和贷后管理要求 [2]
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证券日报· 2025-08-13 00:0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方式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成本 从而激发消费潜力和提升市场活力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政策支持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2]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 且资金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贴息标准与实施细节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涵盖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3]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已享受地方贴息的需扣除后计算 [3]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可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缓解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 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3] - 预计成为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加速器 推动企业服务升级和行业竞争力提升 [3] - 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助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并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 [2]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单户享受的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案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2:17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经营主体提供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单户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1] - 政策支持贷款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2]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其他中央财政贴息政策 [2] 政策实施时间与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贷款 [2] - 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 [2] 政策操作机制 - 采用"免申即享"模式 经营主体只需按一般流程办理贷款 由经办银行在政策到期后一次性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 [4] - 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审批贷款申请 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 并与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或补充协议 [3] - 财政部门可根据实际信贷需求情况 适时组织提前或分阶段开展结算工作 [5] 资金监管要求 - 严格限制贷款资金用途 必须用于合规经营活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6] - 经办银行需严格按照审核结果申领贴息资金 确保资金合规兑付 严禁套取贴息资金行为 [6] - 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督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追回资金并依法处罚 确保政策实效 [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贴息杠杆效应 为服务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金融资源支持 疏通实体经济"毛细血管" [1] - 针对当前消费回升压力和服务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信贷支持规模、融资成本、现金流稳定性等制约因素 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提振消费 [4]
财政部就《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新京报· 2025-08-12 19:27
新京报讯 据财政部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 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财政部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体育总局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1号,简 称《方案》)。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方案》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今年以来,国家持续出台稳就业、稳经济、促消费政策举措,此次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主要 背景是什么?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 国内需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发 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 政贴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牵头制定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和个人消 费贷款贴息政策,于7月31日经国务院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作为两项提振消费政策之一 ...
财政部:餐饮住宿、托育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受贴息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9:00
每经AI快讯,8月12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的财政贴息支 持,单户享受的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具体条件如下:一是支持范围。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 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受贴息支持。二是期限条 件。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 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三是资金用途。服务业经营主体 贷款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
财政部、央行等九部门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8-12 17:35
政策内容 - 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2]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 [2] - 贷款资金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贷款经办银行 - 中央财政贴息贷款经办银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 涵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 [4] 贷款流程 - 经营主体向所在地经办银行申请贷款并提供证明材料 [5] - 经办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审批贷款并自主决策发放条件 [5]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贷款发放情况并报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 [5] - 省级行业管理部门按季审核并反馈结果至财政和金融管理部门 [5] 贴息流程 - 经办银行省级分行于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 [6] - 省级财政部门于2026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贴息资金结算申请 [6] - 财政部根据预算安排结算并拨付中央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6] -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资金后10个工作日内向经办银行拨付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收到贴息资金后需向社会公开资金流向情况 [6] - 贴息资金清算工作需在2027年2月15日前完成 [7] 监督管理 - 实行地方政府统筹组织、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监督、财政部门保障需求的"自审自贴"模式 [8] - 严禁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8] - 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将追回资金并依法处罚 [9] 行业支持范围 - 餐饮住宿领域涵盖正餐服务、旅馆服务等细分行业 [11] - 健康领域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等健康相关产业 [11] - 养老领域覆盖养老照护服务、老年用品制造等全产业链 [12] - 托育家政领域支持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等居民服务业 [12] - 文化娱乐旅游领域包含新闻出版、旅游景区管理等文体娱乐产业 [13] - 体育领域支持体育竞赛组织、健身休闲活动等体育服务产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