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拓展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1
澳中贸易关系 - 中国是澳大利亚矿产、能源、农产品、水产品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和重要旅游客源市场,同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1] - 对华贸易支持了澳大利亚约60万个本地就业岗位,并使澳大利亚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5% [1] - 2015年签署的澳中自贸协定实施10年间,澳大利亚对华贸易总额增长125%,同期对世界其他地区贸易增幅仅为77% [2] 经济互补性与政策推动 - 澳中经济高度互补,建设性政策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2] - 自澳中恢复高级别对话后,超过半数受访企业认为在华业务更便利,超过3/4企业认为关系改善对长期规划有积极影响 [2] 民间交流与文化影响 -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超100万,促进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2] - 75%澳大利亚民众将"自己认识的中国人"列为对中国积极印象的首要因素 [2] - 华侨华人社群在挖掘澳中经济合作潜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政治立场与贸易政策 - 澳大利亚总理明确否认追随美国限制对华贸易,贸易部长强调将根据国家利益扩大对华贸易 [3] - 2018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时,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公开表示不支持该做法 [3] - 更多澳大利亚民众认为中国是比美国"更可靠的贸易伙伴" [3] 双边关系定位与发展 - 澳中关系定位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体现合作广度与深化意愿 [1] - 双方通过冷静专业的外交方式解决分歧,合作持续拓展实现互利共赢 [3]
ST张家界: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36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15:4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3600万元 [1] - 较上年同期减亏幅度为50 95%-41 1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3600万元 [1] - 较上年同期减亏幅度为51 01%-41 22%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 07元/股-0 09元/股 [1]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9处5A景区串起“神武峡”,湖北全球推介“绿色奇迹走廊”
第一财经· 2025-07-14 13:22
神武峡,这条可以对话世界的生态文化长廊,其核心价值在于它串联起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9处国家5A景区、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 地标,构成全长400多公里的"绿色奇迹走廊"。从这里出发,游客将一路领略武当仙山的神奇壮美、神农秘境的地球脉动、三峡大坝的现代奇迹、恩施土家 的民族风情。 法国国家旅游委员会第九届秘书长让·路易·巴拉德罗曾16次踏上中国土地,曾率领40位艺术家访问武当山,对武当山印象深刻,认为武当山景区具备打造成 为国际顶尖旅游区的所有基础。他在会上表示,"神武峡"不仅是一条旅游线路,更是法中两国乃至全球文旅界的"对话枢纽"。湖北以"神武峡"线路为纽带, 搭建起连接东方文明与世界的桥梁,为全球旅游提供"自然与人文共生"的东方方案。 欧洲旅行商表达了对"神武峡"这条黄金旅游线路的合作愿景。丹中旅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麦克·卡斯坦森表示,"神武峡"线路拥有欧洲游客的"东方秘境"首 选、太极文化与东方哲学的沉浸式解码、与欧洲经典景观的差异化对标等战略价值。为推动"神武峡"线路在欧洲市场的规模化落地,他提出包括打造产品创 新实验室、构建数字营销生态及进行人才培养与服务升级在内的三大行动方案。 20 ...
如何引爆夏日经济?夜游+赛事+研学成新引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4 13:19
暑期旅游市场 - 暑期旅游客流以亲子游、学生游为主力人群,长线游占比超过六成,热门目的地民航、铁路客流增幅明显 [1] - 入境游市场显著增长,海外学生和亲子家庭的研学入境游人数明显增加 [1] - 北京市推出10条研学主题线路,涵盖红色足迹、戏曲民俗、非遗体验、科技启蒙等内容 [3] - 针对入境游客策划6条暑期旅游主题线路,包括历史文化研学、自然生态研学、科技探索等 [5] 暑期消费活动 - 上海启动"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推出十大标杆活动,包括国际动漫月、暑期旅游季等 [7] - 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30亿元,超60部中外影片上映,类型多元、题材创新 [12][14] - 各地发放电影消费券,推出"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等活动,探索电影与餐饮、文旅融合的新消费模式 [14] 夏日经济创新 - 创新消费场景,如开放博物馆文化夜游、小型音乐会、露天电影等,激发多元需求 [15][16] - 推动体育赛事和消费融合,普及水上运动,挖掘研学经济潜力,开展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等活动 [16] - 培育新兴消费业态,鼓励露营、房车旅游、户外活动、数字消费等,满足个性化需求 [16]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加强政策引导与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发放消费券,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7] - 夏日经济是消费升级、技术迭代和政策创新的综合体现,需将暑期流量转化为长效消费力 [17]
建德:“渔歌新唱”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杭州日报· 2025-07-14 11:23
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 - 建德市三都镇通过"音醉三都·嗨FUN一夏"音乐季开幕式展示文化特派员制度一周年成果,以音乐为纽带激活乡村活力,现场政、校、企、民四方协同推动文旅项目签约落地 [5][6]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与三都镇建立"音乐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佰跃国际旅行社签约音乐研学项目计划年引流超5000人次,江野城外烧烤露营基地与骑行驿站项目构建"音乐+户外"消费场景 [6] - 青柑茶合作开发项目整合建德妇幼保健院科研资源与本地农场,中国水利水电一局五公司支持"山里朋友"青创团队创业,推动人才从"进村指导"转向"驻村深耕" [6] 音乐产业与文旅融合 - 原创音乐舞台剧《渔乐糍香》首演融合建德民歌、九姓渔民历史及生活器具演奏,创新演绎渔村文化,提升乡村精神内涵 [7] - 三都镇构建"音乐生活圈",建成乡村音乐学校、录音棚等阵地集群,联动高校培养120余名乡土文艺人才,6名知名音乐人担任"文艺村长" [8] - 首发"音醉三都山水间"音乐研学路线,串联镇头村音乐学校等特色站点,推出"六个一"体验套餐(演出、渔家酒水、麻糍、婚俗照、录歌、演唱会)深化"音乐+"业态 [9] 政校企合作与品牌建设 - 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制度深化校地合作,杭师大音乐学院等高校资源开设器乐培训班并举办乡村音乐会,形成"三江口村艺"大赛等品牌活动 [8] - 三都镇党委书记方睿强调文化特派员机制下政校企民协同模式是乡村振兴引擎,未来将通过音乐品牌持续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9]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规范啤酒节、暑期旅游市场秩序
中国食品网· 2025-07-14 09:43
旅游市场监管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旅游市场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乌苏驿美食城、克孜加尔湖、白杨沟镇乌斯图等景点的食品安全和明码标价落实情况[1] - 明确要求乌苏啤酒节和暑期旅游期间特色商品零售经营者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遵循公平、合法、诚信原则,价格比较信息需真实准确[1] - 要求宾馆、酒店、民宿等经营者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收费标准,标明客房类型、计价方式和额外付费项目,不得擅自提高预订房间价格[1] 食品安全宣传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在乌苏驿等景点设立食品安全宣传咨询台,开展3场宣传活动,发放1500余份资料[2] - 对食品经营单位和民宿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今年以来培训100余人次[2] - 计划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快检为手段,全面排查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2] 市场监督措施 - 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2] - 发挥"市场卫士先锋服务队"作用,采取综合监管执法和行政指导帮扶等措施保障旅游市场秩序[2]
凉山端出文旅大餐 这个夏天来凉山 感受火热的清凉
四川日报· 2025-07-14 08:15
螺髻山下的凉山手工艺活态馆和非遗工坊。凉山观察 王荣升 摄 7月5日,执行西昌低空文旅航线首飞任务的直升机。西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个夏季玩转凉山 五条精品线路 1."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康养度假之旅 2."彝海结盟·筑梦航天"研学之旅 3."情定女儿国·探秘香格里拉"寻梦之旅 4."蜀风滇韵·冰川温泉"人文揽胜之旅 5."燃情火把·情醉凉山"彝族风情体验之旅 两大民俗活动 1.7月11日至8月18日 凉山将举行火把月活动 7月18日,西昌火把狂欢夜活动将举行 近年来,凉山持续擦亮"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全域全时旅游,加 速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四川文艺副中心、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近日,记者在凉山州多地采访,了解凉山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擦亮文旅品牌 畅游凉山全域 7月8日傍晚,不少市民游客在西昌邛海边散步,其中不少是全家一起出游的。在泸山景区,成都游客何敏一 家四口喂猴、爬山,玩得很开心。 凉山山水壮美,全州共80个A级旅游景区:"世界古冰川博物馆"螺髻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邛海泸山、"东方 女儿国"泸沽湖、"北斗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向强迫购物“亮剑” 让旅游回归本真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23:55
专项整治行动 -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为期一年的强迫购物专项整治工作,采取"零容忍"态度,重点打击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环节的强迫购物行为[1] - 三部门联动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整顿、跨区域联合执法"的立体监管网络,严查低价诱骗、强迫消费、价格欺诈等行为[3] - 整治行动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与信用惩戒衔接,建立黑名单制度和行业禁入措施,大幅提高违法成本[3] 行业乱象现状 - 强迫购物、诱导消费已成为文旅市场顽疾,典型案例包括"因未购买5万元手镯被赶下车"、"训话式引导购物"等恶劣事件[1] - "低价揽客—以购补游—强买强卖"的灰色链条根深蒂固,旅行社同质化竞争导致依赖低价诱客和宰客盈利[2] - 导游薪资与购物消费挂钩的利益机制是强迫购物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2] 监管难点分析 - 旅游活动涉及多环节、多主体且地域跨度大,导致监管标准不一和衔接不畅[2] - 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游客取证难且异地维权成本高,客观上纵容了不法行为[2] - 部分地方监管缺位和执法宽松,使违法者能改头换面重新进入市场[2] 长效治理建议 - 推动旅游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建立透明成本公示机制,规范购物场所经营行为[4] - 重构导游薪酬体系,将收入与游客评价挂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4] - 完善异地维权机制,简化投诉程序,降低维权成本,增强游客信心[4] - 通过提升景区体验、优化行程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4]
成都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
新华财经· 2025-07-13 21:41
文旅行业数据表现 - 成都市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 其中入境游客98.4万人次 同比增长51.5% [1] - 举办营业性演出1.4万余场 带动"演艺票根"综合消费31.5亿元 [1] 城市文旅品牌建设 - 围绕"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 加强古蜀文明 天府文化价值挖掘与焕新发展 [1] - 推动三国文化 诗歌文化 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 [1] - 具体举措包括金沙遗址综合提升 邛窑 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 [1] - 推进青城山-都江堰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 大熊猫基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 [1] 全域旅游发展布局 - 分类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文化旅游核心区 [2] - 强化都江堰市 大邑县支撑功能 打造龙门山 龙泉山 川西平原三大旅游带 [2] - 深化与重庆 德阳 眉山等城市协同发展 形成板块联动格局 [2] 文旅产业融合创新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发展红色旅游 低空旅游 婚恋旅游等新业态 [2] - 依托演展赛剧资源 打造"票根经济"新模式 [2]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
内蒙古日报· 2025-07-13 20:45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 - 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6万余亩羊草迎来首茬收获季,羊草亩均效益达1500元左右,实现从沙地变绿洲到绿富同兴的跨越式发展 [1][3] - 羊草具有抗寒抗旱耐碱等特点,是生态治理优良草种,通辽市羊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干草产量12万吨,带动生态旅游和畜牧业发展 [3] -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沙地区域面积5490.92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55.2%,通过多项生态工程累计投入超400亿元,治理2066万亩严重沙化土地 [4] 特色林果产业 - "塞外红"苹果是通辽市选育的小苹果新品种,抗逆性强,全市栽植面积达32万亩,年产值6亿元 [6][7] - 科左后旗金宝屯镇5000亩荒地变成果榛子经济林,盛果期每亩收益6000-7000元 [9] - 通辽市发展林药产业,林间中蒙药材种植30多万亩,年产值8亿元 [7] 新能源与旅游产业 - 通辽市推广"风光互补"等治沙模式,2024年实施治沙工程16.4万亩,配套建设新能源110万千瓦,2025年计划治沙7.2万亩配套光伏60万千瓦 [9] - 库伦旗银沙湾旅游景区作为东北最大沙漠旅游区,举办赛事100余场,最高峰接待30余万人次 [9] - 通辽市依托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年产值16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