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
icon
搜索文档
3D打印助力肺癌治疗“新突破”!今年已注册相关企业3.26万家
企查查· 2025-09-12 14:45
(原标题:3D打印助力肺癌治疗"新突破"!今年已注册相关企业3.26万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经营时间来看,近六成3D打印相关企业成立于近三年,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 关企业最多,占比34.71%。成立年限在1年内的相关企业占比24.71%。 3D打印(3DP)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依据三维CAD数据通过逐层材料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 的技术。目前在珠宝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与施工、汽车设计与制造等设计与制造领 域,以及航空航天、牙科等医疗领域都有所应用。 3.分布在新一线城市的相关企业最多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肺癌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凯教授团队 在国际顶级材料科学期刊《AdvancedMaterial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一种协同作用的3D打印套环将射 频消融转化为有效的肺癌热免疫疗法》创新性提出解决方案。其研究设计的"3D打印项圈"可以成功地 提高肺癌治疗的整体效果,为提升肺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提供了全新治疗策略。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城市线级分布来看,分布在新一线城市的3D打印相关企业最多,占比26.17%。其 次,分布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相关企 ...
地山打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2 08:17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地山打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春红,注册资本1000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3D打印基础材料销售;3D打印服务;模具销售;模具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铸造用造型材料 生产;铸造用造型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 铸造机械制造;铸造机械销售;金属制品销售;黑色金属铸造;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消费级3D打印专题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为消费级3D打印行业 公司包括拓竹科技和创想3D等中国头部企业[1][2][7] 市场表现与规模 *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 预计未来5至6年年均增长率为18.6%[2] * 2024年中国出口消费级3D打印整机377万台 金额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1][5]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出口整机140万台 金额27亿元 占消费级设备出口总额的94%[1][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3D打印设备出口占比37% 对德国出口占比20%[1][2] * 拓竹科技2023年收入27亿元 净利润7亿元 2024年收入预计超55亿元 净利润接近20亿元[3][9] * 拓竹科技2025年618全渠道打印机销量增长627% 预计2025年增速在60%-70%[3][9] * 拓竹科技连续5个季度市场份额超过50%[9] 增长驱动因素 * 内部因素:设备在易用性 速度 精度 良率方面提升 AI技术应用于实时诊断和模型生成[1][4] * 内部因素:设备与耗材成本显著下降 拓竹科技入门级产品从2022年3700元降至2024年1500元 核心产品线从7900元降至2200元 耗材价格从每千克80-150元降至50-80元[1][4] * 外部因素:应用场景多样化并向专业领域扩展 B端需求占比60% C端需求占比40%[1][2] * 应用场景包括医疗口腔(牙冠制作) 文创(小批量手办) 珠宝(首饰支架) DIY工坊 农场 医疗器械公司 科研院校等[1][2][4] 竞争格局与公司策略 * 全球市场呈现少数头部厂商主导格局 国内品牌拓竹科技和创想3D的谷歌和亚马逊搜索量已超过海外老牌厂商Prusa 成为全球出货主力[3][8] * 国内品牌注重极致体验 性价比和智能化[3][8] * 拓竹科技通过优秀产品力与快速机型迭代 深入海外品牌建设 构建用户共创社区Make World(日均下载量超10万次 百万注册用户)提升用户粘性 快速成为行业龙头[1][6][10] * 拓竹科技成功关键因素包括构建类似小米MIUI论坛的高互动社区 以及硬件 芯片 软件 云模型库和耗材的一体化生态系统建设[10] * 创想3D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级打印机供应商 全球第一大消费级扫描仪供应商及第三大激光雕刻机供应商 目前正在冲刺港股IPO[1][7] 行业对比与前景 * 消费级3D打印行业与无人机行业相似 均经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渡 通过爆款产品(如拓竹PX1系列)引爆市场 注重海外扩张和生态系统构建[11] * 相比消费级无人机市场(2024年规模约200亿美元 大疆收入800亿人民币) 拓竹科技2024年净利润不到50亿人民币 显示其巨大成长空间[1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耗材环节:PLA材料(可降解 易成型)应用最广泛且复购属性强 B端场景需求旺盛 潜力公司包括海正生材和嘉联科技[13][15] * 中游核心零部件环节:包括激光模块(用于高端光固化技术和激光雕刻) 电机(需成本低 控制简单 扭矩高) 扫描仪(用于高精度高速扫描建模)[14] * 潜力公司包括:杰普特(激光技术) 思看科技(扫描仪制造商) 惠达科技(计划涉足并构建AI+算力生态) 科达科技(利用AI优化设计) 科力尔(电机制造商 与拓竹及创想3D合作)[16]
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来了,机构高频调研7只概念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8:55
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突破 - 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由江苏省药监局核发给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标志着3D打印技术药品研发和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2] - 生产基地具备3亿片3D打印药品年生产能力 为全球最大商业化产能基地 [2] - 3D打印技术在药物复杂结构设计 数字化开发 精准递送和智能制造方面具明显优势 首款药物阿哌沙班片(T20j)已具备上市条件并将提交申请 [2] 3D打印市场规模与增长 -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 涵盖信息网络 先进材料 数字制造等多学科 被誉为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科技 [3] - 下游应用覆盖航空航天 汽车工业 生物医疗 建筑打印 消费品等领域 消费电子应用快速增长 产业进入爆发初期 [3] - 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423亿元 预计2025年达457亿元 受规模化应用和积压设备需求释放带动 [3] 3D打印概念股业务布局 - A股近40家上市公司涉及3D打印业务 爱迪特推出多款3D打印机和树脂产品并获FDA认证 家联科技实现耗材产业化 铂力特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华曙高科拥有40余款自主设备 南风股份执行少量订单并送样测试 [4] - 机构调研10次及以上概念股7只 包括大族激光(72次) 奥比中光-UW(21次) 悦安新材(17次) 楚江新材(15次) 爱迪特(12次) 华中数控(10次) 安泰科技(10次) [5] - 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37.05% 中洲特材涨192%居首 华曙高科涨111.02% 铂力特 奥比中光-UW 南风股份涨幅靠前 [5] 算力租赁概念股表现 - 协创数据(300857)创历史新高 市值443.03亿元 较3年低点涨超11倍 集算力租赁 AI眼镜 英伟达概念 存储芯片等热门题材于一身 [7] - 上半年营收49.44亿元同比增38.18% 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营收12.21亿元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20.76% [7] - 算力租赁概念股中元道通信 工业富联 思特奇 天亿马 恒为科技同日大涨 [7]
机构高频调研7只3D打印概念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9:05
行业政策突破 - 江苏省药监局核发全国首张应用3D打印技术生产药品的《药品生产许可证》[1] - 标志中国3D打印技术药品研发和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1] - 极大鼓舞3D打印技术医药企业创新发展信心[1] 机构调研情况 - 截至9月10日收盘 今年以来机构调研10次及以上的3D打印概念股有7只[1] - 大族激光年内累计获调研72次 位列第一[1] - 奥比中光-UW获调研21次 悦安新材获17次 楚江新材获15次 爱迪特获12次 华中数控和安泰科技各获10次[1] 市场表现 - 3D打印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37.05%[1] - 中洲特材年内涨幅192%居首 华曙高科上涨111.02%[1] - 铂力特、奥比中光-UW、南风股份涨幅靠前[1] 重点公司数据 - 大族激光A股市值365.61亿元 年内涨幅44.07%[2] - 奥比中光-UW市值339.61亿元 涨幅82.09%[2] - 华曙高科市值203.73亿元 涨幅111.02%[2] - 华工科技市值660.62亿元 涨幅52.43%[2] - 南风股份涨幅72.36% 银禧科技涨幅48.29%[2]
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上海证券报· 2025-09-08 03:15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示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6日内部公示激励对象姓名及职务 公示期10天 员工可向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意见 [2] - 截至公示期满未收到任何员工对拟激励对象名单的异议 [3] - 公示文件包括《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对象名单》等 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 [1] 激励对象资格审查 - 核查内容包括拟激励对象名单 身份证件 劳动合同及职务信息 [4] - 所有激励对象均不存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情形 包括12个月内未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符合《公司法》任职资格 [5][6] - 激励对象符合科创板上市规则要求 不包括公司监事及独立董事 [6] 激励计划合法性确认 - 激励对象具备《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任职资格 [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定激励对象基本情况真实无误 无虚假或隐瞒信息 [6]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要求 合法有效 [6]
「创想三维」招股书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7 19:38
企业概况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定位为行业头部企业,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筹备IPO [1] - 产品线覆盖FDM 3D打印机、Resin 3D打印机、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拥有Ender系列(经典性价比)和K1系列(高速打印)等关键产品 [5] - 商业模式包括硬件销售、耗材配件以及正布局"创想云"生态平台,向"硬件+软件+内容+服务"转型 [5][21]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宣称是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2020-2024年累计出货约440万台,市占率27.9%,居历史存量第一 [4]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约70万台,市占率降至16.9%,被拓竹科技(出货120万台,市占29%)超越,跌至增量第二 [4][5] -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呈现"深圳四大天王"格局,前五大厂商出货量占比78.6%,其中拓竹科技29%位列第一,公司16.9%位列第二,竞争激烈 [5][7] - 公司在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以37.7%的份额居首,但该市场2024年规模仅1亿美元,对整体贡献有限 [7][8] - 在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市场(2024年规模8亿美元)公司位列第三,出货量份额5.7%,GMV份额3.5%,格局呈"一超多强" [7][8] 财务表现:收入结构与增长 - 2022-2024年公司总收入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2024年达到23亿元人民币 [12] - 3D打印机是绝对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62%,但2022-2024年该业务CAGR仅13%,2024年同比增幅0.8%,收入约14亿元,增长近乎停滞 [9][14] - 核心业务增长主要依赖提价,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1306元翻倍至2025年Q1的2682元,但月均销量从70158台降至53967台,下降23% [14] - 耗材与配件业务展现出强劲动能,2022-2024年复合增速高达155%,收入占比从3%跃升至11.4% [16] - 区域结构发生重心迁移,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0%降至2024年的29%,北美(27%)和欧洲(24%)快速崛起成为新增长点 [11] - 渠道结构向线上直销倾斜,线上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4%提升至2025年Q1的48%,海外以独立站(DTC)为核心 [11] 财务表现: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公司盈利能力明显下滑,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的12.1%大幅跌至2024年的4.3%,经营利润由1.6亿元缩减至9800万元,下降近四成 [17] - 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7.7%降至2024年的3.8%,下滑近4个百分点 [17] - 销售与营销费用失控是主因,费用率从2022年的8.1%飙升至2024年的16.7%,金额年复合增速高达84.8%,远超收入增速 [19] - 研发费用率始终在5.1%-6.5%之间徘徊,投入不足,呈现"重营销、轻研发"模式 [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的2.6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7亿元,并在2025年Q1转负,净流出8032万元,资金链出现紧张迹象 [20] - 截至2025年3月,存货账面价值高达5.16亿元,周转天数从75.7天拉长至93.7天,显示销售不畅、库存积压 [20] - 短期及长期借款合计达4.8亿元,而同期现金及等价物仅4.56亿元,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20]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正尝试从单纯制造商转型为"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生态平台,以摆脱价格战 [21] - "创想云"是转型第一步,被设想为集模型库、在线切片、远程打印和用户社区于一体的数字平台 [21] - 推出Nexbie平台,尝试构建面向海外的3D创意成品电商闭环,但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仅0.2%,尚处萌芽探索期 [22]
3D打印与区块链的结合:制造业未来的代币化
搜狐财经· 2025-09-05 08:34
行业现状 - 3D打印市场价值2025年将达到220亿至250亿美元 2032年将增长至1000亿美元以上 工业应用 更廉价硬件和更广泛材料供应推动增长[3] - 打印机种类从500美元以下桌面树脂打印机到价值数百万美元工业金属打印机 Stratasys 3D Systems 惠普 Formlabs和EOS等主要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初创公司进入生物打印 纳米打印 建筑等利基应用领域[3] - 材料包括金属粉末 陶瓷 生物聚合物 复合材料和活细胞 航空航天业使用钛金属 医药业使用生物聚合物 住房业使用混凝土[3] - CAD工具与人工智能和生成设计结合 使工程师能够创建针对强度 重量和成本进行优化的零件[3] - 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2030年可能达到150亿美元 包括定制假肢 牙齿矫正器 外科植入物和实验性生物打印器官[3] - 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使用轻质复杂金属部件降低燃料消耗并加快原型制作速度 NASA SpaceX和国防承包商正在大力投资[3] - 建筑领域使用巨型机器人打印机现场打印整栋住宅和办公楼 可能重新定义经济适用房和救灾工作[3] - 消费品领域如鞋类品牌阿迪达斯 耐克 眼镜和奢侈时尚涉足定制化按需制造[3] - 食品打印仍处于实验阶段 包括3D打印肉类替代品 巧克力和披萨[3] 行业关键问题 - 工业金属打印成本仍然高昂 大规模应用取决于硬件和材料成本降低[4] - 医疗保健和航空航天领域认证至关重要 需要监管生物打印器官或3D打印飞机涡轮机[5] - 3D打印使生产去中心化 工厂可能从集中式大型工厂转变为靠近消费者的小型分布式微型工厂[5] - 与减材制造相比3D打印减少浪费 但能源消耗较高尤其在金属打印中 行业必须在环保主张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5] - 老牌巨头Stratasys 惠普 GE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或拥有专业技术的灵活初创公司在生物打印 建筑等领域获得最快增长[6] 区块链融合应用 - 区块链为3D打印引入信任 所有权和可追溯性 防止文件被盗版或未经授权修改[7] - 通过NFT证明文件所有权 打印文件时允许创作者支付版税 追踪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等行业3D打印部件的真实性 记录链上零件每笔交易和移动确保供应链安全[8] - 设计师将CAD文件代币化为NFT并在去中心化市场出售 每次打印触发设计师获得版税收入[9] - 昂贵工业打印机可以代币化 全球投资者持有部分股份并在打印机使用时获得收益[10] - 每个3D打印航空航天或医疗部件上链记录设计文件 材料和生产流程 确保真实性 安全性和合规性[11] - 3D打印币(3DPC)允许制造商和客户通过参与打印机网络赚取代币 兑换折扣打印品 材料或独家设计[12] -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在最近认证3D打印中心触发生产订单 降低成本和碳足迹 同时以代币形式奖励节点运营商[13] - Filecoin和IPFS用于托管和保护3D模型 Siacoin和Arweave探索工业设计IP长期文件存档 初创公司测试基于NFT的文件交易所[16] 融合挑战与愿景 - 工程师和制造商必须熟悉区块链技术 监管涉及版权 专利和许可问题 区块链需处理全球供应链海量交易量 保护设计文件免遭盗版仍是挑战[16] - 3D打印与区块链结合催生完全去中心化制造业经济 任何人都可以设计和拥有分数打印机 社区控制生产网络[16] - 区块链保障3D打印生态系统安全并使其货币化 通过将文件 打印机和供应链代币化 行业从中心化制造巨头转变为分布式代币驱动网络[17]
爱迪特:已经推出多款3D打印机和增材制造(光固化)树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4 19:12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已推出多款3D打印机和增材制造(光固化)树脂 [1] - 冠桥打印树脂成功获得美国FDA认证 [1] - 全口活动义齿打印/种植即刻负重临时牙方案获市场验证 在合作加工厂客户处完成上百例成功验证 [1]
9月4日涨停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47
市场交易概况 - 今日共41股涨停 连板股总数7只 29股封板未遂 封板率为58% [1] 个股表现亮点 - 北交所宏裕包材走出30CM4连板 [1] - 创新药概念股济民健康反包涨停录得16天9板 [1] - 3D打印概念股长江材料斩获8天4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