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

搜索文档
宗申就三轮车新品取名智界、问界致歉
证券时报· 2025-07-10 17:48
宗申三轮车命名争议事件 - 公司因两款三轮车新品分别命名为"智界S300"和"问界Q1P"引发外界质疑碰瓷问界汽车和智界汽车 [4] - 公司通过"宗申智慧出行"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发布和直播内容不当 [2] - 公司已立即整改相关产品命名并下架停止传播所有争议内容 [2] - 公司将全面加强内部审核机制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 事件最初由知名汽车博主韩路在社交平台曝光并引发广泛关注 [4]
市场洞察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头,中国三轮车出海如何征服全球市场?
头豹研究院· 2025-05-16 0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三轮车市场呈增长态势,亚洲是主要市场,印度市场发展迅速,中国本土市场稳定缓增但出海市场发展迅猛 [7][8] - 中国三轮车出海受发展中国家需求、环保政策等驱动,同时面临贸易壁垒、售后服务等制约因素 [11] - 中国三轮车出海各区域需求、竞争品牌、挑战和机会各有特点 [12] - 中国三轮车出海竞争格局中,厂商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等方面竞争,头部企业和新兴品牌有不同出海策略 [16][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全球三轮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如何 - 2024年全球三轮车市场显著增长,整体销量增长13%,电动三轮车增长30%,占总销量21% [7] - 市场格局高度集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整体市场80%,占亚洲电动三轮车销量95%以上 [7] - 印度电动三轮车市场增速飞快,销量突破58万辆,同比增长65%,本土巴贾市场份额第一,占比33% [7] - 2024年中国三轮车本土市场稳定缓增较疲软,出海市场发展迅猛,是全球最大三轮摩托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动三轮车产量超1200万辆 [8] Q2:为什么中国三轮车出海市场持续增长?有哪些驱动和制约因素 - 需求驱动因素包括发展中国家交通刚需、欧美需求增长、环保政策推动电动化、替代人力与两轮车 [11] - 供给优势包括中国产业链成熟、技术迭代加速 [11] - 制约因素包括贸易壁垒(关税调整、技术壁垒)、售后服务(服务网络不完善、配件供应问题)、物流运输(成本较高、运输周期长) [11] Q3:中国三轮车出海市场各区域有哪些特点 - 东南亚:需求包括物流运输、短途客运、农业用途,面临气候适应性、政策限制挑战,有电动化趋势、电商物流机会 [12] - 南亚:印度需求大,电动三轮车普及,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有不同用途,面临政策壁垒、价格敏感挑战,有电动化政策、农村市场机会 [12] - 非洲:需求包括城市货运、农村运输、短途客运,面临基础设施、政治经济风险挑战,有燃油三轮车替代、电商物流机会 [12] - 拉美:需求包括城市物流、农业运输、旅游接驳,面临政策限制、文化差异挑战,有绿色物流、农业机械化机会 [12] - 中东:需求包括城市物流、旅游接驳,面临高温环境、高端市场挑战,有电动化趋势、旅游经济机会 [12] Q4:中国三轮车出海竞争格局具体如何 - 竞争核心要素包括成本控制、渠道网络、技术迭代、政策博弈 [16] - 头部核心厂商如金彭、宗申、淮海、福田五星有不同出海策略、竞争力和竞争现状 [18] - 新兴品牌分新能源技术派、智能创新派、垂直场景派,有不同出海策略和目标市场 [18]
比亚迪亲自下场,欲分食这个年保有量超4亿辆的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5-14 13:29
比亚迪进军两三轮车电池市场 - 公司将于5月17日在深圳总部发布电动两轮、三轮车电池全系列产品 提出"铅酸退场 铁锂新启"口号 [1] - 旗下弗迪电池已布局两三轮车领域 计划将乘用车研发成果应用于两轮车 开发"能上楼的安全电池" [1] - 公司已与新日、立马、台铃、金彭等品牌达成合作 例如立马车型搭载比亚迪定制锂电池 能量密度达160Wh/kg [2] - 浙江里能行新能源引入弗迪电池电芯技术 计划在低速四轮车中应用刀片电池 [2] 铅酸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对比 - 铅酸电池优势为安全性高且价格低 劣势是续航里程和使用年限较短 [2] - 磷酸铁锂电池续航和使用年限优于铅酸电池 但成本更高 锂电两轮车价格是铅酸车型两倍 [3] - 铅酸电池更换成本300-400元 锂电池更换成本800元以上 铅酸电池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更高 [3] - 2024年铅价区间15790-20050元/吨 磷酸铁锂价格3.33万元/吨 明显高于铅价 [4] 铅酸电池行业现状 -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占全球40%以上 2023年产量784.3万吨 2024年回落至745.1万吨 [5] - 2024年超威动力营收510.39亿元(同比+24.79%) 净利润2.9亿元(同比-16.7%) [5] - 天能股份2024年铅酸电池销量降9% 营收降6% 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32.54%) [5] 两三轮车市场前景 - 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4亿辆 每年新售电池近1亿组 [5] - 2024年全国电动三轮车出口量65万辆 出口额55亿美元(同比+10%) [5] - 工信部新国标将铅酸电池车型质量上限从55kg放宽至63kg 政策支持铅酸电池发展 [6] - 商务部等5部门明确对换购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加大补贴力度 [6]
爱玛科技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行业 - 公司:爱玛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层面 - 监管推动新国标实施,延续对非标车严查,增加首次购买新国标车补贴并鼓励换购,表明行业规范化决心,未来一两年对头部品牌利好[2][3] - 新国标与老国标相比更关注安全性,对电池、新材料应用、刹车制动距离、三电系统防串设计等提出更高要求,还要求整车加装通信模块和北斗系统及规范性准入门槛,过渡期新旧车型并行销售测试消费者接受度[24] - 高端电动两轮车市场中,小牛和 9 号品牌在 6000 - 7000 元以上价格区间占优,该价格区间消费群体约占整个电动两轮车消费群体的 10%,即五六百万消费者,市场重要需持续关注[15] - 电动两轮车行业最终形成双寡头竞争可能性较大[22] 公司层面 - **经营策略**:年初确定渠道松绑策略,让经销商盈利以长期合作,捆绑渠道和厂商利益,推动新国标下市场发展[2][3] - **供应链管理**:一季度畅销车型缺货因经销商抢购,通过提高提货频次、小批量多批次提货、管控终端动销缓解压力;强化与上游供应商信息共享,增强供应链韧性与弹性,加大库存余量,优化零部件通用化及及时补扩机制应对突发需求;目前供应链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未来仍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当前 20%增长水平可应对供应链需求,核心是终端动销预测准确性和提货频次管理,已调整优化确保供应链稳定[2][3][4][5][7] - **市场销售**:一季度电动两轮车消费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影响显著,放大倍数达 2.5 - 3 倍,预计二季度保持此激励强度,对终端动销持乐观态度;4 月出货趋势良好,不影响终端动销;今年新国标实施前女性产品供给充分,男性及极客型车型供给少但反馈好,预计 9 月 1 日有多款车型推向市场;电动三轮车业务聚焦休闲和篷车两类产品,面向老年人和上下学代步需求,山东地区预计年底前投产;海外市场是未来重要投入点,有美国、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种发展路径;截至 3 月底有 32000 家门店,4 月开店按计划进行,相比去年店效有所改善;未来两到三年电动两轮车价格中枢将持续上升,每个经营周期迭代涨价 10 - 50 元[2][9][10][11][12][13][14] - **财务指标**:用一季度数据平推全年单车利润和价格较保守;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未来两到三年单车 SP 保持向上趋势提升整体毛利;强化终端经销商利益保障机制维持净利润合理水平;一季度毛利率达 19%,未来 3 - 5 年目标毛利率提升至 21% - 22%;目前市场占有率不到 20%,长期目标市占率 30% - 40%[19][20][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字化工具能提高信息获取便捷性,但管理重点应放在管控终端行为上,而非仅依赖数字化工具[8] - 公司有推子品牌规划,但尚未形成显著经营收益[18] - 今年门店检查标准与去年一致,检查活动继续开展,但不会像去年二季度那样产生大量关闭或问题门店情况[16][17] - 全年销售目标涉及未公开数据不便透露,断货不影响全年目标达成,投资者可参考开源控股年报[26]
市场洞察: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头中国三轮车出海如何征服全球市场?
头豹研究院· 2025-04-29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三轮车市场呈增长态势,亚洲是主要市场,印度发展迅速,中国本土市场稳定缓增但出海市场发展迅猛 [7][8] - 中国三轮车出海受发展中国家需求、环保政策等驱动,同时面临贸易壁垒、售后服务等制约因素 [11] - 中国三轮车出海各区域需求特点、竞争品牌、挑战和机会不同 [12] - 中国三轮车出海竞争格局中,头部厂商和新兴品牌各有策略和竞争力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全球三轮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如何 - 2024年全球三轮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长13%,电动三轮车增长30%,占总销量21% [7] - 市场格局高度集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整体市场80%,占亚洲电动三轮车销量95%以上 [7] - 印度电动三轮车市场增速飞快,销量突破58万辆,同比增长65%,本土巴贾市场份额第一 [7] - 2024年中国三轮车本土市场稳定缓增较疲软,出海市场发展迅猛,产量在亚洲及全球占重要市场 [8] Q2:为什么中国三轮车出海市场持续增长?有哪些驱动和制约因素 需求驱动 - 发展中国家交通刚需,三轮车承担“最后一公里”物流和短途客运角色 [11] - 欧美地区对轻型、大马力三轮车需求上升 [11] - 环保政策推动电动化,多国出台补贴政策 [11] - 替代人力与两轮车,载货量大、稳定性高、价格低 [11] 供给优势 - 中国产业链成熟,具备完整供应链和规模化成本优势 [11] - 技术迭代加速,电动三轮车续航和智能化功能增强 [11] 制约因素 -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调整和技术壁垒 [11] - 售后服务存在服务网络不完善和配件供应问题 [11] - 物流运输成本高、周期长 [11] Q3:中国三轮车出海市场各区域有哪些特点 东南亚 - 需求特点包括物流运输、短途客运、农业用途 [12] - 竞争品牌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气候适应性和政策限制 [12] - 机会有电动化趋势和电商物流需求 [12] 南亚 - 需求特点包括印度电动三轮车普及、孟加拉国农村运输等 [12] - 竞争品牌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政策壁垒和价格敏感 [12] - 机会有电动化政策和农村市场需求 [12] 非洲 - 需求特点包括城市货运、农村运输、短途客运 [12] - 竞争品牌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基础设施和政治经济风险 [12] - 机会有燃油三轮车替代和电商物流需求 [12] 拉美 - 需求特点包括城市物流、农业运输、旅游接驳 [12] - 竞争品牌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政策限制和文化差异 [12] - 机会有绿色物流和农业机械化需求 [12] 中东 - 需求特点包括城市物流和旅游接驳 [12] - 竞争品牌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高温环境和高端市场要求 [12] - 机会有电动化趋势和旅游经济需求 [12] Q4:中国三轮车出海竞争格局具体如何 头部核心厂商 - 金彭在印度、印尼等地建厂,主攻电动货运三轮车,海外市场占比超30% [16] - 宗申与本地经销商合作,提供“车+金融服务”,是燃油三轮车出口龙头 [16] - 淮海针对热带地区开发车型,聚焦农用三轮车,东南亚市占率领先 [16] - 福田五星推广智能化车型,是高端货运三轮车代表 [16] 新兴品牌 - 新能源技术派将两轮车锂电池技术迁移至三轮车,主打长续航 [16] - 智能创新派将智能网联功能引入三轮车 [16] - 垂直场景派聚焦细分领域 [16] 竞争核心要素 - 中国厂商规模化生产优势明显,但面临本地品牌价格挤压 [18] - 电动化和智能化成发展趋势 [18] - 头部企业自建海外仓+本地经销商体系 [18] - 政策成为市场准入门槛,厂商需联合开发定制车型 [18]
市场洞察: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头,中国三轮车出海如何征服全球市场?
头豹研究院· 2025-04-29 2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三轮车市场呈增长态势,亚洲是主要市场,印度发展迅速,中国本土市场稳定缓增但出海市场发展迅猛 [7][8] - 中国三轮车出海受发展中国家需求、环保政策等驱动,同时面临贸易壁垒、售后服务等制约因素 [11] - 中国三轮车出海各区域需求特点、竞争品牌、挑战和机会不同 [12] - 中国三轮车出海竞争格局中,厂商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渠道网络和政策博弈方面各有特点,头部企业和新兴品牌策略不同 [16][17][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全球三轮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如何 - 2024年全球三轮车市场显著增长,整体销量增长13%,电动三轮车增长30%,占总销量21% [7] - 市场格局高度集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整体三轮车市场80%,占亚洲电动三轮车销量95%以上 [7] - 印度电动三轮车市场增速飞快,跃居全球领先,销量突破58万辆,同比增长65%,本土巴贾市场份额第一,占比33% [7] - 2024年中国三轮车本土市场稳定缓增较疲软,出海市场发展迅猛,是全球最大三轮摩托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动三轮车产量超1200万辆 [8] Q2:为什么中国三轮车出海市场持续增长?有哪些驱动和制约因素 需求驱动 - 发展中国家交通刚需,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三轮车承担“最后一公里”物流和短途客运角色 [11] - 欧美地区农场作业、城市短距离运输等场景对轻型、大马力三轮车需求上升 [11] - 环保政策推动电动化,多国出台政策限制燃油车,印度、印尼等国电动三轮车补贴政策推动出口增长 [11] - 替代人力与两轮车,三轮车载货量大、稳定性高,价格低且适应狭窄道路 [11] 供给优势 - 中国产业链成熟,是全球最大三轮车生产国,具备完整供应链和规模化成本优势,产品价格比欧美品牌低30%-50% [11] - 技术迭代加速,电动三轮车续航能力提升、智能化功能增强竞争力 [11] 制约与挑战因素 - 贸易壁垒方面,关税调整可能增加出口成本,部分国家对进口整车征收高关税;技术壁垒方面,部分国家设置较高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 [11] - 售后服务方面,服务网络不完善,配件供应可能存在延迟、短缺等问题 [11] - 物流运输方面,成本较高,运输周期长 [11] Q3:中国三轮车出海市场各区域有哪些特点 东南亚 - 需求特点包括物流运输、短途客运、农业用途等 [12] - 竞争品牌有印尼Wika Industri、菲律宾Motortrade等本地品牌和金彭、宗申等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气候适应性、政策限制等 [12] - 机会有电动化趋势、电商物流需求增长等 [12] 南亚 - 需求特点包括印度电动三轮车普及、孟加拉国农村运输、巴基斯坦城市短途客运等 [12] - 竞争品牌有印度的Bajaj、Mahindra等本地品牌和通过本地化生产的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政策壁垒、价格敏感等 [12] - 机会有电动化政策、农村市场需求旺盛等 [12] 非洲 - 需求特点包括城市货运、农村运输、短途客运等 [12] - 竞争品牌有非洲本地品牌和金彭、宗申等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基础设施、政治经济风险等 [12] - 机会有燃油三轮车替代、电商物流需求增长等 [12] 拉美 - 需求特点包括城市物流、农业运输、旅游接驳等 [12] - 竞争品牌有巴西的Troller、墨西哥的Zanello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政策限制、文化差异等 [12] - 机会有绿色物流、农业机械化需求增长等 [12] 中东 - 需求特点包括城市物流、旅游接驳等 [12] - 竞争品牌有本地品牌和中国品牌 [12] - 挑战包括高温环境、高端市场需求等 [12] - 机会有电动化趋势、旅游经济带动需求等 [12] Q4:中国三轮车出海竞争格局具体如何 竞争核心要素 - 成本控制方面,中国厂商规模化生产优势明显,但面临本地品牌价格挤压 [16] - 技术迭代方面,电动化800W以上中置电机、磷酸铁锂电池成主流配置,智能化GPS调度、电池健康监测系统成差异化卖点 [16] - 渠道网络方面,头部企业自建海外仓+本地经销商体系,新兴品牌借力电商平台 [17] - 政策博弈方面,印度FAME-II补贴、欧盟CE认证成为市场准入门槛,中国厂商需联合目标国政府开发定制车型 [20] 头部核心厂商 - 金彭在印度、印尼等地建厂,主攻电动货运三轮车,海外市场占比超30% [18] - 宗申与非洲、拉美本地经销商深度合作,提供“车+金融服务”捆绑方案,是燃油三轮车出口龙头,近年加速电动化转型 [18] - 淮海针对热带地区开发防锈、高载重车型,聚焦农用三轮车,东南亚市占率领先 [18] - 福田五星推广智能化车型,是高端货运三轮车代表,主攻中东、拉美市场 [18] 新兴品牌差异化竞争 - 新能源技术派如新日、台铃将两轮车锂电池技术迁移至三轮车,主打长续航,目标欧盟、中东等高端市场 [18] - 智能创新派如九号公司、小牛电动将智能网联功能引入三轮车,目标城市物流、高端旅游接驳场景 [18] - 垂直场景派如新鸽、五羊聚焦细分领域,目标东南亚生鲜配送、非洲离网地区 [18]
爱玛科技系列一-年报点评:2024年利润率改善,产品、渠道完善有望促进量价齐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20 14:00
核心观点 - 2024年收入及利润同比小幅增长,利润率提升 [1][7] - 2024年价格战缓解,毛利率及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2][14] - 产品线丰富,积极开拓渠道,有望实现销量及份额提升 [3][4][20][22][26] - 电动三轮车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5][6][28]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5.7% [2][7] - 2024Q4实现营收41.4亿元,同比增长15.7%,环比下降39.7%,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4.2%,环比下降28.0% [2][7] - 2024年毛利率17.8%,同比+1.3pct,净利率9.3%,同比+0.3pct [2][14] - 2024Q4毛利率19.5%,同比-0.4pct,环比+2.7pct,净利率10.6%,同比+1.3pct,环比+1.7pct [2][14]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2.6%/3.1%/-1.3%,同比分别+0.6/+0.3/+0.2/+0.7pct [2][18] 产品销售情况 - 2024年电动自行车销售753.6万辆,同比下降0.9%,电动摩托车销售236.9万辆,同比下降11.8%,电动三轮车销售55.0万辆,同比增长28.9% [2][7][8] - 电动三轮车需求旺盛,销量增长较快 [6][28] 产品策略 - 推出女性产品线、科技产品线、商用车产品线、三四轮产品线、精品及服务产品线,全面覆盖用户需求 [4][20][22] - 女性产品线的元宇宙、爱玛Q5等外观亮眼 [4][22] - 科技产品线的A7Plus主打高性能、长续航等特点 [4][22] - 商用车产品线开启单王造车计划,深耕骑车需求 [22] - 三四轮产品线推出高端三轮乐享CA500至臻版 [6][22] 渠道策略 - 现有终端门店3万家,2023年终端门店数量较2021年增长50% [4][26] - 积极提升门店数,加强经销商管理提升店效 [4][26] - 执行一区一代政策,推进分层分级管理,优化经销商结构 [26] - 加强核心商圈门店拓展、低效门店优化、门店形象升级、智能选址优化等措施 [26] 电动三轮车市场 - 2022年中国电动三轮车销量1395万辆,2017-2022年销量复合增速6.25% [28] - 电动三轮产品涵盖休闲三轮、篷车三轮、货运三轮等多品类 [6][28] - 电动三轮车销量占行业总销量比重较低,渠道优势较强 [28]
爱玛科技系列一-年报点评:2024年利润率改善,产品、渠道完善有望促进量价齐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20 14:00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5.7% [2][11] - 2024Q4营收41.4亿元,同比增长15.7%,环比下降39.7%,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4.2%,环比下降28.0% [2][11] - 电动自行车销量753.6万辆,同比下降0.9%,电动摩托车销量236.9万辆,同比下降11.8%,电动三轮车销量55.0万辆,同比增长28.9% [2][11] 利润率与费用 - 2024年毛利率17.8%,同比提升1.3pct,净利率9.3%,同比提升0.3pct [4][18] - 2024Q4毛利率19.5%,环比提升2.7pct,净利率10.6%,环比提升1.7pct [4][18]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2.6%/3.1%/-1.3%,同比分别+0.6/+0.3/+0.2/+0.7pct [4][23] 产品与渠道战略 - 推出女性、科技、商用车、三四轮等五大产品线,覆盖细分需求,例如女性产品线的爱玛Q5和科技产品线的A7Plus [6][31] - 终端门店超3万家,较2021年增长50%,计划通过以旧换新和门店优化提升销量及市占率 [6][35] - 执行一区一代政策,优化经销商管理,加强核心商圈门店拓展和低效门店升级 [35] 电动三轮车业务 - 2024年电动三轮车销量55万辆,同比增长28.9%,行业2022年销量1395万辆,2017-2022年复合增速6.25% [8][37] - 推出高端三轮乐享CA500至臻版,通过终端渠道导入产品,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8][37] 行业与政策 - 新国标政策及国检影响2024年收入增长,但价格战缓解带动利润率改善 [11][18]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行业需求,公司计划借势提升终端门店数量及店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