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齐升

搜索文档
周道2025:当前时点,如何看待周期板块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建材、AI电子布、物流、化工、能源、绿电、建筑、焦煤、动力煤等多个行业[1] - 提及公司包括宝钢、南钢、华菱、安特钢、沙钢、招金矿业、山东黄金、中电电机、中国巨石、旗滨集团、中材科技、菲利华、圆通、申通、中通、长久物流、万华化学、国瓷材料、龙源电力、兖矿等[1][5][6][9][10][11][13][15][17][19][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钢铁行业** - 铁水产量从日均240万吨骤降至228.8万吨 短期利空原料端如焦煤和铁矿石 但若持续中低位状态将促进四季度钢价上涨[3] - 钢铁股受题材概念和估值因素影响较大 高精尖特钢企业如宝钢、南钢等有望受益于估值提升[5] - 2025年5000万吨减产目标尚未明确政策表态 但四季度督导组巡查及钢企赶工压力将促使部分减产 1.5线至二线标的如华菱、安特钢、沙钢等迎来配置机会[6] **有色金属** - 经济衰退预期下黄金股有望迎来强劲修复 黄金和铜符合量价齐升格局 盈利弹性可观[7] - 黄金股板块处于牛市震荡区间 未来一个月内可能出现强劲修复 预计行情至少突破3500点看向3800-4000点并延续到10月中下旬[8] - 一线标的包括招金矿业、赤峰、山东黄金 二线弹性标的有中电电机、招金黄金和鹏欣资源[9] **建材行业** - 玻璃纤维领域反内卷倡议超预期但行政约束力有限 行业价格可能会有小幅提升[10] - 水泥行业或推出去产能基金 通过淘汰存量产能提高真实产能利用率对价格有所提振[10] - 龙头企业旗滨集团在浮法和光伏玻璃领域竞争力强 底部盈利水平有所抬升[10] **AI电子布** - 需求端预期稳定 2027年需求接近3500万米至4000万米 供给格局由3~5家龙头企业垄断包括中材科技、菲利华、中国巨石[11] - 这些公司将分享300亿人民币市场空间 对应市值也会有增长空间[11] **物流行业** - 快递行业反内卷从广东省向全国推广 全国价格修复趋势明确 快递件量占全国比例达到80%[12] - 快递行业月度价格预计将环比改善 四季度板块盈利弹性整体修复空间较大[12] - 轿运车专项治理行动针对违法超载装载问题 非合规运力退出市场将推动行业盈利明显修复 长久物流作为龙头标的运价自2018年以来回升但2024年运价下跌45%[13] **化工行业** - 看好涤纶长丝和有机硅 涤纶长丝开工率达90% 有机硅开工率接近80% 在九十月份旺季催化下可能率先迎来价格反转[14] - 看好MDI和正己烷 MDI单吨利润达4000元 美国降息预期可能带动全球MDI需求回升[15] - 重点看好有机硅、钾肥和尿素 钾肥领域叶甲国际因产量增加业绩预计大幅增长 尿素领域云图控股具有显著增长空间[17] **能源行业** - 绿电板块政策扶持包括补贴到位 1-8月累计收回补贴资金比去年同期增加250%以上 绿证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30% 交易价格从2-3元回升至接近7元[19][20] - 焦煤受益于需求修复与供应收紧预期 上周五期货止跌反弹单日上涨6% 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22] - 动力煤价在跌至长协价附近时有较强支撑 现货动力煤价约为679元与长协价670元相差不大 推荐港股兖矿具备估值股息竞争力以及量增翻倍空间[23] **建筑行业** - 建筑板块央国企有望实现整体性估值修复 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和资金到位程度以及新项目如雅砻江水电站的释放[21] - 央国企通过布局第二曲线业务如科技类业务及AI赋能有望实现新的增长机会[21] 其他重要内容 - 黑色金属市场进入季节性"金九银十"旺季但回暖不宜抱过高预期 现货价格在8月份持续下跌后有望在9月份反弹[2] - 石化行业推荐炼化板块中的恒力、荣盛与盛虹等民营企业 关注中曼石油预计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大幅释放伊拉克产量[18] - 在全球资本开支提升背景下洁净室领域存在较大机遇包括深辉集成、亚强集成、柏诚股份等公司[21]
财报季|赛力斯半年报业绩大增逾八成高端战略凸显“强盈利”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0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24.0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 [1] - 二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432.55亿元 净利润达21.93亿元 [1] -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29.5% 显著高于特斯拉的17.24%和小鹏汽车 [1] 产品与市场 - 问界M8于4月正式上市 形成M5、M7、M8、M9四大产品序列 [1] - 高端产品矩阵推动量价齐升 二季度单车成交均价高达41万元 [1] - 问界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75万辆 刷新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交付速度纪录 [1]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1.98亿元 [2] - 公司持续加码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以构筑长期竞争壁垒 [2] 机构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公司经营指标优异 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提升 是国内头部高端车企 [1] - 交银国际看好公司在问界高端矩阵和M8纯电首轮交付驱动下延续量价齐升 维持目标价180.5元人民币 [2]
赛力斯(601127):业绩强劲,2Q25毛利率新高,强周期驱动下延续量价齐升,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9-01 16: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赛力斯(601127 CH)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180 50元人民币 较当前136 91元股价存在31 8%潜在涨幅 [1][2][7]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达432 5亿元 环比增长125 9% 归母净利润21 9亿元 环比大增193 3% [7] - 2Q25毛利率创29 5%新高 环比提升1 9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高端产品结构优化 [7] - 问界系列高端车型表现突出 M8和M9分别交付4 14万辆和3 92万辆 单车成交均价稳定在40万元以上 [7] - 预计2H25将在问界高端矩阵和M8纯电首轮交付驱动下延续量价齐升趋势 M8月交付有望爬坡至2万辆 改款M7瞄准20-30万元主流区间 [7]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624 02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4 06%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81 03%至29 4亿元 [7] - 1H25毛利率28 93% 同比提升4 9个百分点 三费占比受规模效应影响 2Q25环比减少1 9个百分点至20 9% [7] - 2024年营收145 176亿元 同比增长305%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59 46亿元 [6] - 预计2025E-2027E营收将达175 174亿元/204 281亿元/213 877亿元 净利润将增长至108 84亿元/124亿元/155 99亿元 [6]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市值206 70398亿元 200天平均价129 80元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2 64% [4] - 当前市盈率34 8倍(2024年) 预计将逐步下降至19倍(2025E)/16 7倍(2026E)/13 3倍(2027E) [6] - 目标价180 5元对应2026年22倍市盈率 [7] 行业地位 - 1H25新能源汽车销量17 21万辆 同比增长8 2% 问界系列累计交付14 7万辆 占比超85% [7] - 在交银国际覆盖的汽车行业公司中 赛力斯目标价潜在涨幅31 8% 处于行业前列 [11]
雅迪控股(01585.HK):2025H1业绩如期高增 行业旺季将至、销量预期持续向好
格隆汇· 2025-08-30 12:10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91.86亿元 同比增长33.11% [1] - 2025H1净利润16.49亿元 同比增长59.5% [1] - 销售净利率8.6%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电动两轮车收入131.06亿元(不含电池)占比68.3% 同比增长33.93% [1] - 电动自行车收入92.98亿元 同比增长49.01% 销量666.55万件 [1] - 电动踏板车收入38.08亿元 同比增长7.39% 销量212.80万件 [1] - 电池及充电器收入57.13亿元 同比增长40.52%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9.61%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2] - 单车利润187.5元/台 同比增长15.8% [1]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2.8%/3.3% 同比变化+0.06/-0.14/-0.15个百分点 [2] 销量表现 - 电动两轮车总销量879.35万件 同比增长37.77% [1] - 电动自行车销量增长48.69% 电动踏板车销量增长12.01% [1] - 单车ASP为2182元/台 同比下降3.4% [1] 战略布局 - 国内加大高端系列产品推新 实现量价齐升 [2] - 海外拓展印尼、泰国市场 推进产品推新和产能建设 [2] - 电池自供比例提升至65% 加强电池技术研发和产能投入 [2] 行业展望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行业双位数增长 [2] - 行业监管趋严加速中小厂商出清 [2] - 7-9月为行业销售旺季 下半年销量预期向好 [2]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30.09/35.01/40.93亿元 [1] - 对应EPS为1.0/1.1/1.3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1/10.4/8.9倍 [1]
雅迪控股(01585):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如期高增,行业旺季将至、销量预期持续向好
开源证券· 2025-08-28 13: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12.87港元 对应2025年PE为12.1倍[2][7]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91.86亿元(同比+33.11%) 净利润16.49亿元(同比+59.5%) 业绩高增长主因国补政策刺激终端需求和经销商补库积极性提升[7]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达30.09/35.01/40.93亿元(原预测26.73/32.48/40.02亿元) 对应EPS为1.0/1.1/1.3元[7] - 行业旺季将至(7-9月) 公司凭借产品研发储备和合规经营优势 有望在行业格局优化中获得超额增长[10] 财务表现 - 电动两轮车总收入131.06亿元(同比+33.93%) 占比68.3% 总销量879.35万件(同比+37.77%) 单车ASP为2182元/台(同比-3.4%) 单车利润187.5元/台(同比+15.8%)[8] - 电动自行车收入92.98亿元(同比+49.01%) 销量666.55万件(同比+48.69%) 电动踏板车收入38.08亿元(同比+7.39%) 销量212.80万件(同比+12.01%)[8] - 电池及充电器收入57.13亿元(同比+40.52%) 电池自供比例提升至65%[8][10] 盈利能力 - 毛利率同比提升1.6pct至19.61% 主因高毛利车型投放增加和低价车型占比管控[9]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2.8%/3.3% 同比+0.06/-0.14/-0.15pct 管理优化成效显著[9] - 净利率同比提升1.4pct至8.6% 受益于规模效应和费用管控[9] 行业与公司展望 - 2025年行业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 预计出货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中小厂商面临监管趋严和成本压力 行业出清加速[10] - 公司国内战略聚焦"推新卖贵" 加大高端系列产品投放 兑现量价齐升逻辑[10] - 海外市场加速开拓印尼、泰国等市场 电池换电业务通过自研技术前瞻布局售后市场[10]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00.60亿港元 近3个月换手率20.52%[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81.82/443.69/513.70亿元 同比增速35.2%/16.2%/15.8%[11] - 对应PE倍数12.1/10.4/8.9倍 PB倍数4.5/4.0/2.4倍[11]
地平线机器人(9660.HK)中期答卷:演绎"量价齐升"式增长,验证智驾赛道"强者恒强"逻辑
格隆汇· 2025-08-28 11:17
核心观点 - 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增长67.6%至15.67亿元 毛利率达65.4% 股价累计涨幅超120% 市值突破千亿[1][3] - 公司增长源于智驾行业高渗透率背景下的量价齐升策略 通过技术壁垒和模式创新巩固市场地位[4][5][7] - 短期受益于资本市场纳入国际指数 中期依赖400项车型定点转化 长期通过全球化合作和产品升级实现可持续增长[11][12][14]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占乘用车市场63%以上 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9%[4] - 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占比升至32% 每10辆乘用车中超6辆配备辅助驾驶 其中超2辆具备中高阶功能[4] - 行业呈现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分工协同、全球化布局三大趋势[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 毛利润10.24亿元 综合毛利率65.4%[1]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 为去年同期3.5倍 授权及服务收入7.38亿元 同比增长6.9%[7][8] - 产品出货量198万套 同比翻倍 平均售价达去年同期1.7倍[7] 产品与技术 - 征程6系列支持灵活配置低中高阶辅助驾驶场景 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和量产体系[7] - 中高阶产品占比49.5% 贡献超80%产品解决方案收入[7] - 高阶辅助驾驶方案HSD获10多款车型定点 被誉为"中国版FSD"[11] 市场竞争 - 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 成为国内首家千万级智驾科技企业[7] - 前十大中国OEM是核心客户 同时拓展外资车企及博世、电装等全球Tier 1供应商[4][14] - 通过质价比方案和工程落地效率构建竞争护城河[7] 增长驱动 - 短期:纳入富时全球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 吸引国际资本关注[11] - 中期:累计获近400项车型定点 其中超100款具备高速辅助驾驶以上功能 上半年15款车型量产[11] - 长期:通过全球化合作和规模效应持续扩大市场份额[12][14]
21.98万起!小鹏新P7“比预期更具进攻性”,大摩:“超预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8:53
产品定价策略 - 全新小鹏P7起售价21.98万元 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23-25万元区间[1][2] - 定价策略具有侵略性 相比竞品小米SU7 Pro低2.6万元 相比特斯拉Model 3低1.6万元[1][5] - 在保持价格竞争力同时 预计规模化生产后可实现双位数利润率[1][2]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全系标配高端配置 包括800V/5C超快充技术 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3][6] - 搭载三颗AI Turing智能驾驶芯片 总算力达2250 TOPS 支持VLA智能驾驶系统[6] - 内部空间和外观设计较旧款P7i均有提升 实现"标配即高配"产品策略[3] 市场表现预期 - 新款P7预订单量已超过公司所有现有车型[1][4] - 摩根士丹利原月销量预测3000-5000台现被视为"很低标准" 实际销量可能大幅突破该区间[7] - 大规模交付已启动 交付速度优势可能从等待时间较长的竞品手中抢夺订单份额[7] 公司战略目标 - 9月销量目标冲击4万台 较7月3.67万台增长9%[9] - 第四季度目标实现创纪录的季度销量水平[9] - 新款P7被视为推动公司达成销量目标的关键产品[1][7]
招金矿业(01818.HK):量价齐升 利润持续增长
格隆汇· 2025-08-28 00: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人民币88.15亿元,同比增长39.15%,净利润人民币14.40亿元,同比增长160.4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人民币40.35亿元,同比增长30.94%,环比增长37.35%,净利润人民币7.81亿元,同比增长135.51%,环比增长18.41% [1] - 上半年毛利约人民币30.5亿元,同比增长54.31%,毛利率由去年同期42.72%提升至43.74% [2] 产量与价格 - 上半年矿产金产量10.24吨,同比增长13.77%,冶炼加工金产量4.05吨,同比下降3.08% [2] - 上半年黄金均价约3077美元/盎司,同比增长39.8%,第二季度单季黄金均价3281美元/盎司,同比增长40.3%,环比增长14.3% [2] 成本与减值 - 上半年国内矿产金克金综合成本人民币216.20元/克,同比上升2.96%,主要因折旧增加 [2] - 确认资产减值约人民币7.4亿元,同比增长240%,主因一金矿山关闭及一铜冶炼厂减值计提 [2] 资源扩张与项目进展 - 2024年新增金资源量261.16吨,2025年上半年新增25吨,并通过投资并购海外项目加快国际化 [3] - 持有海域金矿70%股权,其1.2万吨/日选矿系统已试车成功,达产后可年产黄金15-20吨,克金完全成本仅120元/克 [3] 其他收益 - 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人民币11.34亿元,同比增长195.36%,主要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2]
招金矿业(01818):2025年半年度业绩点评:量价齐升,利润持续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8-26 12:1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8] 核心观点 - 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69.73亿人民币(同比+39.15%) 净利润14.40亿人民币(同比+160.44%) [3] - 第二季度业绩加速增长 单季营收40.35亿人民币(同比+30.94% 环比+37.35%) 净利润7.81亿人民币(同比+135.51% 环比+18.41%) [3] - 黄金价格上涨显著贡献盈利 2025上半年黄金均价3077美元/盎司(同比+39.8%) Q2单季度均价3281美元/盎司(同比+40.3% 环比+14.3%) [4] - 海域金矿项目进展顺利 1.2万吨/日选矿系统已带水试车成功 达产后可贡献年产量15-20吨 克金完全成本仅120元/克 [5] 财务表现 - 产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矿产金产量10.24吨(同比+13.77%) 冶炼加工金产量4.05吨(同比-3.08%) [4] - 成本控制基本稳定 国内矿产金克金综合成本216.20元/克(同比+2.96%) 主要因折旧增加 [4]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毛利30.5亿人民币(同比+54.31%) 毛利率43.74%(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4] - 其他收入大幅增长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推动其他收入达11.34亿人民币(同比+195.36%) [4] - 计提资产减值7.4亿元(同比+240%) 主要涉及关闭金矿山和铜冶炼厂减值 [4] 资源扩张 - 海外并购取得进展 2024年投资德拉罗泊矿业及塞拉利昂西金项目 [5] - 联合设立招金瑞宁 持有中润资源20%股权 [5] - 勘探成果显著 2024年新增金资源量261.16吨 2025上半年新增25吨 [5]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2.89/37.33/48.44亿元 对应增速126.7%/13.5%/29.8% [6][7] - 每股收益预测0.93/1.05/1.37元 [7] - 估值水平持续改善 对应PE分别为22/19/15倍 [6][7] - 营收增长预期强劲 2025E营收193.34亿元(同比+67.38%) [7]
福耀玻璃(600660):规模效应叠加量价齐升,业绩表现超预期,首次中期分红
长江证券· 2025-08-25 23: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31.5%,业绩表现超预期 [2][4] - 高附加值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全球市占率增长,叠加规模效应和原材料成本下降,盈利水平优异 [2][7] - 公司首次进行中期分红,2025年中报计划分配现金股利23.5亿元,股息支付率48.9%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8、113.4、131.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1X、14.9X、12.8X [7]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达38.5%,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 [7] - Q2期间费用率(不含财务)为14.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 [7] - Q2财务费用-5.2亿元,费用率-4.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受汇率收益和利息收入增长影响 [7] - Q2归母净利率24.1%,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6个百分点 [7] 业务分析 - 2025Q2全球汽车产销高景气:中国乘用车产量701.0万辆,同比+11.7%;美国轻型车销量418.1万辆,同比+3.0%;欧洲乘用车注册量378.0万辆,同比+8.5% [7] - 高附加值产品(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等)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81个百分点 [7] - 公司汽玻盈利能力远超竞争对手,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7] - 铝饰件业务与汽车玻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带来全新增量 [7] 行业前景 - 受益全景天幕、HUD等渗透率提升,汽车玻璃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未来十年全球市场快速扩容 [7] - 公司作为最专注的全球汽车玻璃龙头,护城河不断拓宽,有望享受龙头估值溢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