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宗申动力(001696)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资金流入榜:长盛轴承等10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7:43
沪指7月21日上涨0.72%,申万所属行业中,今日上涨的有27个,涨幅居前的行业为建筑材料、建筑装 饰,涨幅分别为6.06%、3.79%。机械设备行业今日上涨1.95%。跌幅居前的行业为银行、综合,跌幅分 别为0.77%、0.34%。 资金面上看,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9.45亿元,今日有11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行业主 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该行业今日上涨2.06%,全天净流入资金31.93亿元,其次是建筑材料行业,日 涨幅为6.06%,净流入资金为20.38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行业有20个,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资金93.19亿元,其 次是电子行业,净流出资金为20.52亿元,净流出资金较多的还有医药生物、银行、通信等行业。 机械设备行业今日上涨1.95%,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9.59亿元,该行业所属的个股共530只,今日上涨 的有425只,涨停的有18只;下跌的有100只。以资金流向数据进行统计,该行业资金净流入的个股有 251只,其中,净流入资金超亿元的有10只,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长盛轴承,今日净流入资金3.38亿 元,紧随其后的是利欧股份、宗申动力,净流入资金分别 ...
宗申动力(001696) - 对外担保进展公告
2025-07-18 16:00
担保相关 - 2025年度公司对合并报表内子公司等担保额度预计44.30亿元[2]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提供诉讼保全信用担保额度为2亿元[2] - 近日公司对部分子公司综合授信额度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计184,500万元,实际担保额62,401万元[3][4] - 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等实际担保金额合计18.78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37.64%[37] 子公司财务数据 -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301,426.88万元,负债总额184,701.65万元,净资产116,725.23万元[10] -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0,664.85万元,净利润4,450.95万元[10]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29,379.41万元,负债总额18,505.05万元,净资产10,874.36万元[19]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095.32万元,净利润3,086.14万元[19] - 重庆杜卡申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210,593.09万元,2025年一季度末为206,437.17万元[24] - 重庆杜卡申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342,561.23万元,2025年一季度为103,594.71万元[24]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51,759.91万元,2025年一季度末为51,660.97万元[34]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52,987.09万元,2025年一季度为10,530.44万元[34] 子公司股权及注册资本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4,371.02万元,公司持有100%股权[5][6] -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827.0341万元,公司持有100%股权[11] - 重庆百诺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5]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元,公司持有100%股权[17][20] 子公司最高担保额度 - 公司为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重庆巴南支行的最高担保额度为28,000万元[32] - 公司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在招商银行重庆分行的最高担保额度为5,000万元[36] - 公司为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最高担保额度为30,000万元[36]
24家低空企业披露业绩预告:上工申贝、航天彩虹等预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3:31
低空经济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概况 - 截至7月14日,低空经济指数成分股中24家披露业绩预告,其中12家盈利、12家亏损,呈现两极分化[3] - 具体分类:4家预增、1家扭亏、7家预减、5家由盈转亏、7家续亏[4] - 业绩增长企业多非低空经济主营业务驱动,而预亏企业集中于航空工业及低空主机厂[5] 业绩预增企业分析 - **宗申动力**:净利润4.792亿~5.638亿元(同比+70%~100%),增长源于通用机械/摩托车发动机业务规模扩张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6] - **隆鑫通用**:净利润10.05亿~11.2亿元(同比+70.52%~90.03%),主因摩托车业务规模增长及无极系列产品结构优化[6] - **长源东谷**:净利润1.55亿~1.8亿元(同比+62.65%~88.88%),受益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提升[6] - **汇嘉时代**:净利润6400万~7200万元(同比+55.25%~74.65%)[4] 盈利但净利润下滑企业 - **航发动力**:净利润8000万~9200万元(同比-86.55%~-84.53%),受营收回落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6] - **中国卫通**:净利润1.8亿元(同比-56%),因2024年确认2.296亿元卫星保险理赔款导致基数较高[7] - **海格通信**:净利润200万~300万元(同比-98.98%~-98.47%),合同签订延缓但持续布局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7] - **北方导航**:扭亏为盈,净利润1.05亿~1.2亿元[7] 由盈转亏企业 - **航天彩虹**:亏损50万~40万元(同比-100.76%~-100.61%),因国内外无人机交付进度延缓[8] - **上工申贝**:亏损7800万~6300万元,主因美国子公司SGIA通用航空业务整合期亏损[8] - **中国卫星**:亏损4120万~2120万元[4] 续亏企业及原因 - **航天动力**:亏损8350万~7000万元,因泵系统收入减少及电机产品存货跌价计提[9] - **川大智胜**:亏损3750万~2885万元,但推进浙江/广西等地低空经济项目[9] - **四创电子**:亏损5000万~4000万元[4]
宗申动力(001696) - 关于现金收购股权暨增资的进展公告
2025-07-14 19:4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5月24日公司拟现金收购东莞锂智慧60%股权并增资[2] 股权交易 - 原始股东承诺购股资金不低于2500万元,12个月内不低于1500万元[2] - 截至2024年6月14日,原始股东购股1282800股,占总股本0.11%,资金15026333元[3] - 截至2025年7月11日,原始股东购股1736100股,占总股本0.15%,资金超2500万元[4] 股东增持与质押 - 高少恒2025年4 - 7月增持453300股,交易总额10095218元[5] - 高少恒7月14日质押453300股,累计质押1736100股[5] - 本次增持和质押符合规定,不影响上市条件和控制权[6] 其他 - 截至公告披露日,原始股东完成购股并质押承诺[7]
宗申动力:东莞锂智慧原始股东已累计购买2500万元以上公司股票
快讯· 2025-07-14 15:49
股东增持情况 - 东莞锂智慧原始股东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购买公司股票173.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5% [1] - 累计购买资金额度超过2500万元,并完成股票质押登记手续 [1] - 高少恒在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7月7日期间累计购买45.33万股,交易均价22.27元/股,交易总额1009.52万元 [1]
低空经济行业深度报告:战略升维驱动产业变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生态图谱
国元证券· 2025-07-14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开启,2026 年规模破万亿,飞行器制造与运营服务占比 55%,供应链、消费、交通等占 40%,基础设施潜力待释放,中美引领全球,中国无人机产业全球领先,eVTOL 商业化加速 [1] -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立体化生态加速成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战略,发改委设低空经济司,空域管理改革深化,30 省纳入政府重点,2024 年投融资规模显著扩大 [2] - 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共促商业化落地,核心技术迭代加速,场景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 -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足鼎立、安徽地区健康发展,各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空经济崛起,铸就发展新篇 - 低空经济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综合经济形态,相关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等 [13] - 发展低空经济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提升应急救援和安防监管效率 [16] 立体化生态体系:顶层设计、地方实践与资本赋能 政策赋能与消费牵引,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创新局 - 国家战略深化,2024 年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 年战略升级,相关政策推动其从政策红利期向商业化成熟期跨越 [17] - 管理机构完善,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央空管委、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21] - 立法保障,我国通过多层次立法与政策创新,构建起低空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 [22] 地方突破与多省推动,场景落地助力低空经济全链跃升 - 全国 30 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上海、深圳、合肥等地形成示范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产业化 [27] -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政府展示新进展与新规划,围绕中央战略部署,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发展计划 [30] 专项债扩容与地方基金协同,多维资金赋能低空经济全链攻坚 - 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允许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上限提高至 30% [33] - 产业基金方面,多地成立低空经济专项基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4]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洞察 万亿市场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大 - 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增速 33.8%,预计 2026 年突破万亿元,达 10644.6 亿元 [37] - 2024 年预计可达 6702.5 亿元,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占比近 55%,其他领域贡献近 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环节潜力大,2025 年预计达 8591.7 亿元 [40] 低空经济投融资:资本涌动与趋势洞察 - 资本密集涌入,多企获大额融资,2024 年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41] - 无人机赛道是成熟市场下的资本优化,2019 - 2024 年有 113 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 94.37 亿元,2024 年事件活跃但金额小,天使轮和 A 轮占比大 [48] - eVTOL 赛道是千亿级市场启动期资本抢跑,2024 年投融资金额达 89.7 亿元,同比 +310%,数量达 27 起,同比 +170%,早期项目主导资本流向,16 起项目投资额超 1 亿元 [50] 低空空域改革,二十年推进激活新动能 -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经二十年“三步进阶”,以“国家统筹、地方赋能”为双核驱动,逐步构建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体系 [52]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特征 - 我国低空经济企业增长快,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大,无人机产业领先,eVTOL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相关企业超 8000 家,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 198.7 万架,eVTOL 产业规模 2023 年达 9.8 亿元,预计 2024 年达 32 亿元 [54]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评估 - 中国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下快速发展,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但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程度有限 [59] - 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低空经济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 [59] 中国低空经济竞争格局 - 通用航空领域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排名第一,中航无人机、航天彩虹为军用无人机行业龙头 [62] - 长三角构建城际“空中走廊”,推动交通一体化;珠三角立法突破与商业化探索;成渝经济圈聚焦山地特色与产业协同 [64]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加速布局,发展显著 - 低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区域,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达,中国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领域具备优势,欧洲国家产业链布局领先,亚太地区日本和韩国积极布局 [67]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 政策规划体系加速完善,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71]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支撑 2026 年万亿级市场规模目标 [71] - 基础设施网络全面铺开,实现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保障 [71] - 数据要素赋能智能发展,保障飞行安全与效率,支撑场景智能化升级 [71] - 产业融合拓展多元场景,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培育跨领域增长点 [72] - 人才与创新生态持续夯实,打造梯度化产业创新矩阵 [72] - 安全监管体系筑牢底线,防范低空运行风险 [72] -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全球竞争力 [72] 投资建议 - 核心技术领域,建议关注航空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以及低空安防与空管系统企业如莱斯信息、纳睿雷达等 [5][73] - 整机制造与运营服务方面,建议关注 eVTOL 与无人机企业如亿航智能、绿能慧充,以及低空运营与维护企业如中信海直、海特高新 [5][73] - 基础设施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卫通、四川九洲、深城交、苏交科及华设集团 [5][73]
涉嫌侵权! 问界、智界、尚界三轮车整改,涉事企业道歉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3:35
商标侵权事件 - 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抖音账号发布的内容涉嫌侵犯"问界""智界""尚界"商标权,引发公众关注和传播 [4] - 公司已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内容不当并立即整改产品命名,下架争议内容,加强内部审核机制 [4] - 争议源于公司发布的两款三轮车产品"问界Q1"和"智界S300",被质疑碰瓷鸿蒙智行旗下品牌 [4] 鸿蒙智行业务情况 - 鸿蒙智行旗下拥有"五界"品牌,分别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合作打造 [4] - 问界现有M5、M7、M8、M9四款车型,智界有R7和S7两款车型 [4] - 2024年6月鸿蒙智行单月交付52747辆,单日交付3651辆,均创历史新高并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 [4][5] 宗申公司背景 - 重庆宗申车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宗申产业集团持股51% [5] - 江苏宗申电动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宗申产业集团持股51%,淮海控股持股49% [5] - 两家公司实控人均为左宗申,与上市公司宗申动力为兄弟企业 [5] 宗申动力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3.84亿元,同比增长29.84%,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7.45% [5]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26亿元,同比增长40.57%,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88.28%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小型动力机械产品,在摩托车动力、通用动力机械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5]
宗申就三轮车新品取名智界、问界致歉
证券时报· 2025-07-10 17:48
宗申三轮车命名争议事件 - 公司因两款三轮车新品分别命名为"智界S300"和"问界Q1P"引发外界质疑碰瓷问界汽车和智界汽车 [4] - 公司通过"宗申智慧出行"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发布和直播内容不当 [2] - 公司已立即整改相关产品命名并下架停止传播所有争议内容 [2] - 公司将全面加强内部审核机制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 事件最初由知名汽车博主韩路在社交平台曝光并引发广泛关注 [4]
碰瓷问界、智界!“重庆摩托车大王”旗下公司发致歉声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6:44
新品发布事件 - 重庆宗申在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两款新型电动三轮车,分别命名为"智界S300"和"问界Q1p" [1] - 智界和问界均为鸿蒙智行旗下热门汽车品牌,商标分别由奇瑞汽车和赛力斯汽车持有 [2] - 宗申作为非汽车企业使用汽车品牌名称引发网友质疑和"碰瓷"争议 [3][4]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宗申智慧出行官方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承认涉嫌侵犯商标权 [5] - 公司已立即整改产品命名,下架争议内容并加强内部审核机制 [5] - 江苏宗申电动车有限公司由宗申产业集团和淮海控股集团共同持股 [9] 公司背景与产品线 - 重庆宗申车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新能源车辆、三轮摩托车等产品研发制造 [7] - 公司电动三轮车产品原有命名包括霹雳、悍擎、途威等,三轮摩托车产品以鸿运当头等命名 [7] - 公司股权结构显示宗申产业集团持股51%,"重庆摩托车大王"左宗申为实际控制人 [9] 发布会内容差异 - 淮海控股集团公众号报道的发布会内容未提及争议产品,而是聚焦其他四款新品 [9] - 报道的新品包括摩三新品CJ8威龙、电三新品劲霸180、极客系列熊猫P和休三新品宗申智客S1 [9]
宗申就三轮车新品取名智界、问界致歉
财联社· 2025-07-10 16:21
宗申三轮车命名争议事件 - 宗申三轮车新品原命名为智界S300和问界Q1P [1] - 公司通过"宗申智慧出行"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 [1] - 公司承认发布和直播内容不当并立即整改 [1] - 相关争议产品命名已下架并停止传播 [1] - 公司将全面加强内部审核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