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卫生用品
搜索文档
自由点舆情未消 百亚股份净利下滑
北京商报· 2025-11-11 10:16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59亿元,同比增长8.3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652.67万元,同比下滑3.89%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64亿元,同比增长15.1%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幅度为4.64%,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36.41%增幅 [1]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51.77%和20.74% [2] - 2023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3%和27.21% [2] 核心品牌“自由点”业务状况 - 自由点卫生巾品牌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自由点品牌收入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的95.7% [1] - 品牌近期受到“3·15”负面舆论影响,被曝部分残次品存在二次翻新销售情况 [1] - 公司否认参与违规业务,并表示与涉事公司无关联 [1] - 2024年公司来自川渝、云贵陕及两湖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达67.82% [2] - 公司近两年基于西南地区加紧拓展全国市场并增加营销投入 [2] 电商渠道表现与公司应对措施 - 受舆情及平台策略调整影响,电商渠道在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均有所下滑 [1] - 公司二季度因特殊情况影响,电商收入同比下降 [1] - 公司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聚焦投入重点资源,调整策略打法,以改善电商渠道业绩 [2] - 公司预计四季度将恢复至正常增速状态 [3]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15.7%,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8.35% [2]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7%至3.64亿元 [2] - 公司加大营销投入,今年10月自由点宣布演员金靖担任品牌代言人 [2] 行业专家观点 - 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对品牌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2] - 消费者对负面信息的记忆留存度较长,品牌需用更长时间和精力消除影响 [2]
自由点舆情未消,百亚股份三季度净利下滑
北京商报· 2025-11-10 20:04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3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89%至5652.67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为4.64%,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36.41%的增幅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15.1% [2] “3·15”舆情事件影响 - 公司管理层表示,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受舆情及平台策略调整影响,电商渠道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均有所下滑 [2] - 业界猜测所指舆情为2025年“3·15”期间公司旗下卫生巾品牌自由点被曝部分残次品存在二次翻新销售的情况 [2] - 公司立即发布声明称对报道所述违规业务不知悉且未参与,与涉事公司无交易往来或关联关系,并强调原材料采购有完善的内控制度 [2] - 专家观点认为,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对品牌影响是长期的,消费者对负面信息记忆留存度较长 [3] 核心品牌自由点业务状况 - 自由点卫生巾品牌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公司整体收入的95.7% [2] - 公司早期业务主要布局西南地区,2024年来自川渝、云贵陕及两湖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达67.82% [3] - 近两年公司基于西南地区加紧拓展全国市场并增加营销投入 [3] 公司应对措施与战略调整 - 公司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聚焦投入重点资源,调整策略打法,以逐步改善电商渠道经营业绩 [3] - 公司于2025年10月宣布演员金靖担任自由点品牌代言人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15.7%,占营业收入的38.35%,其中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7%至3.64亿元 [3] - 公司在8月披露目前处于调优阶段,预计四季度将恢复至正常增速状态 [4] 公司历史业绩与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营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旗下品牌包括自由点、好之、丹宁,均定位中高端 [2] - 公司于2020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 -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51.77%、20.74%,2023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33%、27.21% [3]
砸下3.6亿销售费用 净利反降4%!自由点母公司舆情阴霾难消
新京报· 2025-11-10 09: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3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89%至5652.67万元 [2][5]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6.23亿元,同比增长12.8%,累计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53% [5] - 公司上市后整体业绩呈增长趋势,营业收入从2020年12.51亿元增至2024年32.54亿元,净利润从2020年1.83亿元增至2024年2.88亿元 [3] 线上渠道运营 - 线上渠道受舆情及平台策略调整影响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线上营收9.33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第三季度线上营收3.41亿元,同比下滑11.4% [6] - 2024年线上渠道曾是增长亮点,营收达15.25亿元,同比增长103.8%,但2025年第一季度增速已降至8.6% [3][6] - 公司计划加码即时零售渠道,视其为重要新兴渠道并持续追加资源投入 [7] 线下渠道与区域扩张 - 线下渠道表现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24亿元,同比增长35.7% [6] - 核心区域以外省份发展迅速,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4% [6] 品牌与产品表现 - 自由点品牌是公司营收支柱,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5.07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95.58% [7] - 以大健康系列(如益生菌、有机纯棉系列)为代表的产品增长迅速,第三季度该系列收入同比增长35.5% [7] - 自由点品牌在2024年跻身国内卫生巾市场份额前三 [3] 费用投入结构 - 公司销售费用投入巨大,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10.06亿元,同比增长15.7%,占营业收入比重约38.35% [7]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0.7%,远超同期净利润 [7]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937.01万元,同比下滑2.03%,研发费用率不足2% [8][9] 舆情事件影响 - 公司受到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翻新卫生巾”事件影响,其旗下自由点卫生巾、好之婴儿纸尿裤的残次料被违规公司翻新销售 [3] - 该舆情持续发酵,是导致公司线上渠道营收和经营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2][3][6]
砸下3.6亿销售费用,净利反降4%!自由点母公司舆情阴霾难消
新京报· 2025-11-10 08: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3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89%至5652.67万元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业收入为26.23亿元,同比增长12.8%,累计净利润约为2.45亿元,同比增长2.53% [4]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34.06万元,同比增长2.27% [3] 分渠道运营情况 - 线上渠道受舆情及平台策略调整影响显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33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4%至3.41亿元 [4] - 线下渠道实现快速扩张,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24亿元,同比增长35.7%,核心区域以外省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4% [5] - 公司视即时零售为重要新兴渠道,计划持续追加资源投入 [6] 品牌与产品表现 - 自由点品牌是公司营收支柱,前三季度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至25.0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95.58% [6] - 以益生菌、有机纯棉系列为代表的大健康系列产品增长迅速,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5.5% [6] - 公司于10月14日宣布演员金靖担任自由点品牌代言人,以加强品牌建设 [6] 费用投入结构 - 公司销售费用投入巨大,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10.06亿元,同比增长15.7%,占营业收入比重约38.35% [6][7] - 第三季度单季销售费用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0.7%,金额远超同期净利润 [6] - 公司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937.01万元,同比下滑2.03%,研发费用率不足2% [7][8] 舆情事件影响 -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事件涉及公司旗下自由点卫生巾、好之婴儿纸尿裤的残次料被违规翻新销售,相关舆情持续发酵 [2][4] - 该事件对公司线上渠道造成冲击,影响自第一季度开始显现,导致电商收入增速放缓乃至下滑 [2][4] - 公司表示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电商策略,并预计第四季度线上渠道将恢复至正常增速状态 [1][4]
百亚股份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不超过2% 曾身陷315“翻新卫生巾”风波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5:41
股东减持计划 - 三家员工持股平台(元汇投资、元周投资、元向投资)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85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 [1] - 减持原因为员工自身资金需求,减持时间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1] - 三家平台为公司上市前员工持股平台,系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一致行动人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 [1] - 旗下品牌包括"自由点""好之""丹宁" [1] - 2022年起通过签约代言人虞书欣加大销售费用投入推动营收增长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20.7%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64亿元,同比增长15.12%;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64% [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91.0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2.92% [3]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68万元,同比大幅减少64.55% [4] 315事件影响 - 央视315晚会曝光卫生巾翻新问题,指公司品牌"自由点"为翻新卫生巾来源之一 [2] - 深交所随后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残次料处置及原材料采购情况 [2] - 公司回复称不存在采购不合格原材料,并终止与废料回收主体的合作 [2] 渠道表现变化 - 电商渠道上半年营收5.92亿元,同比下滑9.44% [4] - 电商渠道毛利率50.71%,同比下滑5.22个百分点,为各渠道最低 [4] - 一季度电商渠道受舆情影响显著,二季度情况进一步恶化 [4] 费用支出变动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3.38亿元,同比增长28.5% [3] - 上半年销售费用6.42亿元,同比增长18.76%;其中营销推广费用4.64亿元,同比增长26.1% [4] - 费用增长主要源于广宣投入、电商投流费用及舆情应对支出增加 [3] 经营策略调整 - 对满足条件的经销商适当放宽信用政策,相关款项将在二季度结算 [3] - 合同负债(预收客户采购款)较上年末大幅减少32.88% [3] - 本期支付材料款和预付经营活动费用增加导致现金流减少 [4]
恒安国际上半年收入微降0.2% 管理层:纸巾行业价格战趋稳,尤其看好“即时零售”销售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20: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08亿元同比略降0.2%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13.73亿元同比减少2.6% [1]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33.3%下滑至32.3% 主要因高毛利卫生巾业务毛利率从59.5%降至57.3%及绒毛浆成本上升 [1][4]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合计派息约8.13亿元 [3] 业务分部表现 - 纸巾业务收入71.74亿元同比增长3.2% 占比提升至60.8% 其中湿巾业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3.5%占纸巾收入超11% [1][2] - 卫生用品业务收入33.04亿元同比下滑14.4% 占比降至28.0% 但较2024年下半年环比回升7.3% [1][2] - 其他业务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29.6% 主要因原材料贸易业务收入增长50.7%至7.4亿元 [1][3] 产品创新与竞争格局 - 湿厕纸、洗脸巾等品类快速增长 公司推出含乳酸洗脸巾等创新产品 底部抽取式卫生纸通过优化使用方式打开市场 [1] - 纸巾业务靠轻微提价实现增长 销量基本持平 行业价格战竞争激烈 [2] - 成人纸尿裤业务实现约1%增长 高端系列表现亮眼:卫生巾"天山绒棉"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26.4% 纸尿裤"Q·MO"销售额3.4亿元按年增长6.6% [3] 渠道与营销 - 电商与新零售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9% 占整体销售比例升至34.4% 即时零售渠道预计成为新增长极 [4] - 销售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5.7%至26亿元 主要用于加大在线营销投入推广主推产品 [5] - 卫生巾业务高毛利率用于支撑较高营销费用 避免陷入价格竞争 [5] 财务状况与安全标准 - 截至2025年6月末账面现金高达230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近41亿元 净现金规模达64.3亿元同比扩张逾6亿元 [3] - 卫生巾企业标准高于新国标 全行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5]
中报现场丨恒安国际上半年收入微降0.2% 管理层:纸巾行业价格战趋稳,尤其看好“即时零售”销售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20: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08亿元同比略降0.2%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13.73亿元同比减少2.6% [1] - 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33.3%下滑至32.3%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合计派息约8.13亿元 [6] 业务板块表现 - 纸巾业务收入71.74亿元同比增长3.2%占比提升至60.8% [1] - 卫生用品业务收入33.04亿元同比下滑14.4%占比降至28.0% [1] - 其他业务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29.6% [1] - 湿巾业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3.5%占纸巾业务收入比例超11% [5] - 卫生用品业务较2024年下半年环比回升7.3%呈复苏势头 [5] 产品创新与竞争策略 - 推出含乳酸的洗脸巾等创新产品应对消费习惯变化 [1] - 纸巾业务通过轻微提价实现增长销量基本持平 [5] - 高端产品线表现亮眼:卫生巾"天山绒棉"系列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26.4% [6] - 纸尿裤"Q·MO"系列销售额3.4亿元按年增长6.6% [6] - 成人纸尿裤业务受惠于市场规模壮大实现约1%增长 [6] 渠道与营销策略 - 电商与新零售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9%占整体销售比例升至34.4% [7] - 即时零售渠道被预计成为新业绩增长极 [7] - 销售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5.7%至26亿元主要用于加大在线营销投入 [8] - 卫生巾业务高毛利率用于支撑较高营销费用避免价格竞争 [7] 成本与财务状况 - 原材料绒毛浆成本上升对毛利率造成压力 [7] - 纸巾业务毛利率从19.6%提升至21.9% [7] - 卫生巾业务毛利率从59.5%降至57.3% [7] - 账面现金高达230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近41亿元 [6] - 净现金规模达到64.3亿元同比扩张逾6亿元 [6] 行业与监管环境 - 卫生巾新国标出台较以往更加严格 [8] - 公司卫生巾企业标准一直高于国标 [8] - 卫生用品业务受新品牌入局及电商平台促销竞争影响 [5] - 传统渠道客流减少对业务造成冲击 [5]
百亚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15.12%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64% [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68万元,同比下降64.55% [16]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股,同比增长4.76% [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81%,与上年同期持平 [16] 业务发展情况 - 卫生巾产品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长19.93%,占总收入95.67% [16] - 川渝地区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3.07% [16] - 云贵陕地区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4.65% [16] - 其他地区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124.15% [16] - 电商渠道收入5.92亿元,同比下降9.44% [1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吸收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1321.3亿元,同比增长13.8% [6] - 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867.1亿元,同比增长23.3% [6] - 婴儿卫生用品市场规模317.1亿元,同比下降1.7% [6] - 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137.1亿元,同比增长2.0% [6] - 行业呈现高端化、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 [7] 公司产品结构 - 卫生巾品牌"自由点"拥有益生菌系列、有机纯棉系列、敏感肌系列等产品线 [3] - 婴儿纸尿裤品牌"好之"包括乳木果系列、超薄全能系列等 [3] - 成人失禁用品品牌"丹宁"包括健康系列、医用护理垫系列 [3] - 裤型卫生巾产品收入增长迅速 [15] 销售渠道 - 经销渠道:覆盖川渝、云贵陕等核心区域 [13] - KA渠道:包括永辉超市、沃尔玛等大型连锁商超 [5] - 电商渠道: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 [6] - 新兴渠道:拓展抖音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平台 [6]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360万元,同比增长2.11% [16] - 新增各类专利15项 [20] - 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及现有产品迭代升级 [20] 品牌建设 - "自由点"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9] - 2025年上半年营销推广费用投入4.64亿元,同比增长26.1% [15] - 尼尔森数据显示自由点品牌卫生巾市场份额本土排名第二 [10] 社会责任 - 设立"自由点女性关爱专项基金" [21] - 2020年起实施十年公益捐赠计划,每年捐赠价值100万元卫生用品 [21] - 2025年开展青春期女生健康知识巡讲活动,覆盖27,360名学生 [21] - 连续十余年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 [23]
舒宝国际盘中最高价触及1.6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26 16:45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26日收盘,舒宝国际报1.4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4.49%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1.6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流入785.665万港元,流出820.240万港元,净流出34.58万港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个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开发、生产及销售 [2] - 专注于欧亚大陆新兴市场的婴童护理类用品 [2] - 主要依托合同生产方式向国外营销、销售婴童护理用品 [2] - 向外国品牌商出口核心婴童护理用品,帮助其将品牌带到欧亚大陆新兴市场 [2]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出口值计,公司是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第二大婴童护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出口商 [2] - 按2023年中国婴童护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出口额计,公司约占3.7%的市场份额 [2] 收入来源 - 俄罗斯及东南亚市场为公司大部分收入来源 [2] - 近年来来自俄罗斯市场的收入大幅增加 [2] - 已扩展到主要为多个俄罗斯顶级儿童货品零售商生产供应婴童护理用品和解决方案 [2] 行业趋势 - 俄罗斯电商爆炸式增长以及自有品牌蓬勃发展 [2] - 俄乌战争让俄罗斯客户需求从国际品牌转向自有品牌 [2] - 公司帮助俄罗斯零售商建立或提升所在区域的自有品牌形象 [2]
舒宝国际盘中最高价触及1.4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17 16:58
股价表现 - 6月17日收盘价1.400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72% [1] - 盘中最高触及1.420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51万港元(流入418.625万港元 流出404.115万港元)[1] 业务定位 - 专注于个人一次性卫生用品开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市场为欧亚大陆新兴市场 [2] - 按2023年出口值计 公司是中国出口俄罗斯第二大婴童护理卫生用品出口商 [2] - 2023年中国婴童护理卫生用品出口额中占据3.7%市场份额 [2] 商业模式 - 主要通过合同生产方式向国外营销销售婴童护理用品 [2] - 核心业务为向外国品牌商出口产品 帮助其进入欧亚新兴市场 [2] - 俄罗斯及东南亚市场构成公司大部分收入来源 [2] 市场机遇 - 俄罗斯电商爆炸式增长及自有品牌蓬勃发展推动业务扩展 [2] - 公司已成为多个俄罗斯顶级儿童货品零售商的主要供应商 [2] - 俄乌战争促使俄罗斯客户需求从国际品牌转向自有品牌 [2] - 往绩记录期间俄罗斯市场收入大幅增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