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品代工
icon
搜索文档
保健品CDMO:新消费与全球化时代
2025-09-17 22:59
行业概况与市场特征 *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但渗透率较低 仅为欧美国家的1/4至1/5 提升空间巨大[1][4] * 维生素膳食营养补充剂是最大细分市场 占比约60% 行业呈现出从严肃保健向功能性食品转型的明显趋势[1][4] * 中国保健品人均消费量低 各年龄段渗透率普遍较低 与美国老年人渗透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情况不同[4] * 行业品牌端和代工端集中度均较低 均不到20% 线上新锐品牌崛起进一步降低了市场集中度[1][8] 监管环境演变与影响 * 2016年实施注册与备案双轨制 备案制新产品审批时间缩短至3至6个月 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5][7] * 监管力度加强 清理不规范产品 提高了行业规范性和透明度[1][5] * 2019年权健事件后 内控机制更加严格 对直销渠道造成重大打击[1][5] * 跨境政策放松 海外获得备案的产品可直接进入中国销售 促进了跨境电商发展[7] 渠道变革与消费趋势 * 线上渠道渗透率显著提升 已达约60% 为全球最高水平 远超美国的30%和欧洲的20% 冲击传统线下渠道[1][9][12] * 新兴品牌通过线上渠道针对特定人群进行产品细分 传统膳食营养补充剂份额下降[1][9] * 消费群体年轻化 年轻人 中青年群体成为新的主要消费力量[6] * 中国长尾市场集中度低 前30大品牌市占率下降 与欧美趋势相反 为新兴运营型公司提供机会[9] 代工行业现状与机遇 * 中国保健品代工业务渗透率约10% 低于欧美及日韩的15%-20% 但发展潜力巨大[1][12] * 线上化渗透率高预示着代工业务潜力 线上化提升将带动合同开发制造需求上升[1][12] * 行业整体毛利率高 终端品牌商渠道端毛利率可达60%以上 代工厂毛利率在30%至40%[8] * 新消费品牌崛起增加订单需求 但要求代工厂具备更高水平的制造能力与研发支持[10][11] * 全球化是重要趋势 中国制造业在管理能力和效率上有优势 在海外市场有很大拓展空间[2][12] 代表企业分析:仙乐健康 * 公司通过国际化布局和剂型创新实现收入持续增长 2016年至2024年复合增速接近20%[3][13] * 剂型创新能力强 如软糖 爆珠等 软糖品类到2024年占比可能接近30% 且毛利率优于其他品类[3][14] * 收购美国BF公司短期内拖累利润 每年影响约1亿元净利润 公司正通过派遣高管 剥离亏损业务进行整合优化[3][13][18] * 2024年国内业务收入下降10% 但通过与新消费品牌合作 2025年上半年收入降幅缩窄至1% 预计下半年将改善[17] * 未来方向包括国内加强与新消费客户合作 海外在泰国建厂并通过跨境电商拓展东南亚市场[20] 代表企业分析:百合股份 * 完成了对新西兰奥瑞公司的收购 将在8月底并表 带来一定增量[21] * 在功能饮品领域表现突出 接到了"5个女博士"的订单[21] * 相较于仙乐健康 在大客户定制化方面相对较弱 但灵活性和利润率宽松度使其更能适应新消费客户需求[21] 风险与挑战 * 代工企业需要应对产能爬坡周期 新产能投放会带来折旧摊销增加及产能利用率爬坡的挑战[15][16] * 传统大客户可能因转型慢而面临下降风险[10] * 全球性因素如疫情导致原料成本和海运费上涨 会对出口业务产生负面影响[13]
仙乐健康(300791):2025年中报点评:平稳有进,静待花开
长江证券· 2025-09-04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0.42亿元(同比+2.5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4.3%),扣非净利润1.59亿元(同比+3.25%)[2][4] - 2025Q2营业总收入10.87亿元(同比+4.66%),归母净利润9247.66万元(同比+1.13%),扣非净利润9442.3万元(同比+5.46%)[2][4] - 2025H1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13pct至7.89%,毛利率同比+1.14pct至33.18%[10]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3.53/4.55/5.35亿元,对应EPS为1.15/1.48/1.74元[10] 分区域收入表现 - 中国区收入8.18亿元(同比-1.63%),下滑主要受2024Q2发货节奏影响[10] - 美洲区收入7.6亿元(同比+4.26%),美国本土工厂保健品业务稳中向好,PC业务待出售[10] - 欧洲区收入3.59亿元(同比+21.96%),主要受益于新客户贡献[10] - 其他地区收入1.05亿元(同比-22.91%),主要因老客户开发度较高且增量客户有限[10] 费用结构变化 - 20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0.8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1.54pct,研发费用率同比-0.34pct[10] - 20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0.12pct,管理费用率同比+0.96pct,研发费用率同比-0.47pct[10] - 财务费用率2025H1同比+0.13pct,2025Q2同比-0.33pct[10]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保健品行业迎来平稳上行期,受益于老龄化及公共卫生事件后消费者习惯改变[10] - 公司作为代工龙头企业享受行业上行β,叠加海外工厂产能爬坡及订单优化[10] - 研发优势带动优质订单增加及产品结构优化,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保持盈利水平稳定[10] 未来展望 - 预计中国区下半年在低基数下迎来修复[10] - 2025Q3北美业务随关税影响减弱保持良性增长[10] - 欧洲区在新客户开发及新订单影响下继续保持良性增长[10] - 当前股价24.10元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21/16/14倍[10]
美团Keeta在卡塔尔上线;泡泡玛特股价创新高;华伦天奴任命新CEO
搜狐财经· 2025-08-22 12:21
投资动态 - 美国植物肉初创公司The Better Meat完成3100万美元A轮融资 由Future Ventures和Resilience Reserve联合领投 采用B2B模式为食品服务供应商和肉类加工企业提供植物蛋白 [3] - 融资超额认购 参与方包括Hickman's Family Farms首席执行官Glenn Hickman、Epic Ventures、Sigma Ventures等投资者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 植物蛋白可与肉类产品融合 提高口感与可持续性 [3] 收购动态 - 中国蒙牛乳业考虑出售冰淇淋品牌艾雪约20%少数股权 寻求约10亿美元估值 品牌专注于东南亚市场 年收入超过30亿元 [6] - 艾雪在印尼零食冰淇淋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在菲律宾市场排名第二 还向越南、泰国、老挝等市场销售 [6] - 全球营养补充剂生产商艾兰得健康控股股东考虑出售合计持有股份 估值预计超过15亿美元 交易仍处于早期阶段 [8] 品牌动态 - 百威英博在美国圣路易斯啤酒厂新增1500万美元投资 用于创造和维持制造业就业岗位 是3亿美元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0][11] - 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上线 计划拓展至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地区 数月内进入巴西市场 [14] - Louis Vuitton在南京德基广场开设全球首家香水美妆精品店 同步发售La Beauté美妆系列 8月25日开启全球线上预售 [16] - 泡泡玛特股价涨超8%突破300港元 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19][20] 人事动态 - 好时公司任命Natalie Rothman为首席人力资源官 负责领导全球人力资源职能 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irk Tanner汇报 [23] - 华伦天奴宣布Riccardo Bellini为新任CEO 9月1日就任 此前担任母公司Mayhoola董事总经理 常驻巴黎、罗马和米兰办公室 [26] - 美国折扣零售商塔吉特宣布Michael Fiddelke将于2026年2月1日接任CEO 现任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 2003年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公司 [28]
麦角硫因产业链解构专家电话会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麦角硫因行业、保健品代工行业、护肤品行业 - **公司**:景山生物、金达威、仙乐、百合、科伦、景传、景峰医药、川宁生物、华睿、华熙生物、华锐生物、中科院上海新成立公司、Teacher John、Mile Weber Labs、Blue California、成都建腾生物、名臣健康、仙乐健康、GNC、Space NK、DSwiss Inc、DZS、莱特维健、翡翠、CelSwis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麦角硫因市场情况 -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5 年预计达 1 亿,未来两三年内预计增长至 6 - 7 倍;全球市场 2022 年约为 4.63 亿,2025 年接近 8 亿;基于过往新兴品类 50%的增速预期,到 2025 年麦角硫因市场规模预计至少达到 12 亿[1][6][34][38] - **国内市场地位**:属于第三梯队,年度 GMV 约为 10 亿左右,第一梯队年度 GMV 约 80 亿到 100 亿,第二梯队约 30 亿到 50 亿[41] - **海外市场认知度低**:作为保健品原料未获广泛认知,相比传统保健品关注度不高,但整体市场规模约为 8 亿元[42] 麦角硫因产品特性及优势 - **抗氧化效果显著**:是天然抗氧化剂,直接作用于线粒体,清除自由基,保护 DNA,减少炎症和氧化损伤,在抗衰老领域效果显著[1][9][10] - **全链路覆盖抗氧化功能**:与维 C、富勒烯等抗氧化剂相比,全链路覆盖淬灭自由基、提升自身抗氧化能力以及修复氧化应激后的损伤三种功能,并协同增强其他抗氧化剂功效[25] 麦角硫因产业链情况 - **原材料采购**:头部企业如景山生物掌握原料、品牌并分销,大部分购买原料按具体标准,头部公司发展生物合成技术;原材料主要来自东北亚、日本、澳洲及美国地区,知名供应商占据 58%左右市场份额[2][39] - **价格构成**:品牌端到消费端利润最高,毛利率可达 70% - 90%;原料端毛利率一般在 30%左右,代工厂卖给品牌方毛利率大致 30%,品牌端到消费端净毛利率 40% - 50%[3][14] - **生产企业**:国内大规模量产的有景山生物和华锐生物,中科院上海新成立公司可达 5 吨级生产水平[30] 保健品代工行业情况 - **存在技术壁垒**:头部代工厂如仙乐和百合通过包埋技术和调香提升产品价值,行业内企业对法规持观望态度[1][4] - **订单量和利润率**:以景山区为例,从工厂到消费者之间毛利率约 70%,实际可能更高达 80%;2024 年市场规模约 5000 万,2025 年预计翻倍至 1 亿,两到三年内预计增长至 6 到 7 倍[6] 抗衰市场情况 - **热度增加**:麦角硫因等新兴产品层出不穷,头部趋势明显;NAC 安全性存疑,麦角硫因在抗衰老领域表现更优[1][9][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跨境电商影响**:国内麦角硫因生产受限依赖跨境电商,2025 年对假跨境打击力度加大,但市场仍有假货;大型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工厂或包装公司规避监管问题[5][12] - **海外保税仓影响**:可提升产品周转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存在监管挑战,大企业通过认证和新食品原料申请确保产品合法性[13] - **产品利润率**:麦角硫因产品综合毛利率维持在 50% - 70%,胶囊剂型利润率较高[7][8] - **消费者感知**:消费者能从心理和实际效果感知保健品中原料纯度差异,高品质、高纯度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15] - **应用情况**:在护肤品中用于减少自由基产生,对氧化应激后的损伤等有靶向作用,能协同美白、防晒等成分;在化妆品和口腔护理产品中用量呈提升趋势[17][24] - **起效浓度和成本**:起效浓度通常为 5‰ - 1%,30 毫升精华液添加 1%麦角硫因成本约为 2.7 元[26] - **市场竞争**:与胶原蛋白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与 NMN 和 NAD 相比,麦角硫因在抗衰老方面表现更出色,销售额已超越它们[35][43][44] - **吸收方式**:口服吸收效率从长期效果来看更高[45] - **目标人群**:300 元左右产品针对 25 岁至 35 岁一线城市女性;1000 元至 1500 元产品面向 35 岁至 45 岁资深中产阶层;一线城市医美后急需修护人群也是重要目标用户[46] - **营销策略**:电商平台通过直观数据和场景化营销促进销售增长;2025 年麦角硫因品类 5 月初在小红书等平台种草,618 期间集中促销,预计达到年度最高销售额[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