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加工等
icon
搜索文档
研究所晨会观点精萃-20250903
东海期货· 2025-09-03 0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风险偏好受英法公债收益率、特朗普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风险偏好因政策和关税休战期延长而短期升温,市场聚焦国内增量刺激政策和宽松预期 [2] - 各资产表现不同,股指短期震荡偏强,国债短期高位震荡,商品板块中黑色短期偏弱震荡,有色短期震荡偏强,能化短期震荡反弹,贵金属短期高位偏强震荡 [2] 各行业总结 宏观金融 - 海外英法公债收益率触及多年高位,美元回升,国内 8 月官方制造业 PMI 略有改善但仍在荣枯线下方,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国内风险偏好短期升温 [2] - 资产方面,股指短期震荡偏强可谨慎做多,国债短期高位震荡谨慎观望 [2] 股指 - 国内股市受通信等板块拖累小幅下跌,基本面和政策面因素使国内风险偏好短期升温,交易逻辑聚焦国内政策和预期,操作上短期谨慎观望 [3] 黑色金属 钢材 - 周二钢材期现货市场延续弱势,成交量小幅回升,现实需求走弱但 9 - 10 月需求环比或改善,供应端维持高位,本周供应阶段性回落但下周复产概率大,焦炭提涨遇阻转提降,市场短期大概率延续弱势 [4] 铁矿石 - 周二铁矿石现货价格小幅反弹,盘面震荡,钢厂需求减少多刚需补库,上周铁水产量环比降幅大,本周全球发运量和到港量回升,港口库存小幅回落,价格短期预计区间震荡 [6] 硅锰/硅铁 - 周二硅铁、硅锰现货价格持平,锰矿价格延续弱势,内蒙古工厂生产有波动,宁夏开工无明显变化,南方部分工厂亏损,硅铁利润压缩但电价有支撑,产量下降空间有限,市场博弈延续,价格短期区间震荡 [7] 纯碱 - 周二纯碱主力合约区间震荡,供应方面周产量环比下降但新产能投放使供应压力大,需求周环比持稳但下游需求支撑乏力,利润周环比下降且处于亏损状态,价格短期区间震荡 [8] 玻璃 - 周二玻璃主力合约区间震荡,供应方面产量持稳但开工率和产线开工条数增加,需求方面终端地产行业弱势,需求难有起色但下游深加工订单 8 月中旬环比增加,利润略有增加,价格短期区间震荡 [8] 有色新能源 铜 - 周二欧盘英国长期借贷成本创新高,英镑兑美元下跌,美元指数回升,国内需求将边际走弱,铜价坚挺难持续,但 9 月美联储降息可能短暂提振铜价 [9] 铝 - 周二铝收盘价小幅上涨后尾盘下跌,持仓量下降,铝库存增长超预期,LME 铝库存下降,中期上涨空间有限,短期有旺季预期维持震荡,黄金上涨对铝提振力度有限 [10] 铝合金 - 废铝供应偏紧,再生铝厂原料短缺成本上升,需求处于淡季不佳,考虑成本支撑价格短期震荡偏强但上方空间有限 [10] 锡 - 供应端云南江西开工率下降,矿端现实偏紧但后期趋于宽松,7 月非洲锡矿进口下滑,需求端终端需求疲软,库存下降,价格短期震荡,冶炼厂检修和旺季预期支撑但高关税等因素制约反弹空间 [11] 碳酸锂 - 周二碳酸锂主力合约下跌,加权合约增仓,总持仓增加,钢联报价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锂矿报价下降,碳酸锂缓慢去库,预计宽幅震荡,短空长多 [11] 工业硅 - 周二工业硅主力合约上涨,华东通氧 553报价上涨,期货贴水,近期多晶硅高位震荡,工业硅以区间震荡看待 [12] 多晶硅 - 周二多晶硅主力合约大幅上涨,最新 N 型复投料等报价有变化,仓单数量减少,市场有产能整合预期,价格面临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短期预计高位震荡 [13] 能源化工 原油 - 技术性买盘和现货市场吃紧驱动油价反弹,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炼油厂冲击原油供应,美国将研究对俄制裁,Cushing 库水平低位,油价近期上行,需关注 OPEC + 产量决议 [14][15] 沥青 - 油价上行带动沥青盘面上涨,短期成本逻辑驱动,沥青自身仍偏弱,基差下降,社库和厂库去化有限,利润恢复开工回升,后期需关注跟涨原油幅度 [15] PX - 原油价格上涨但下游跟幅有限,短期 PTA 开工偏低使 PX 价格总体偏弱,PTA 后期有回升空间,PX 处于偏紧格局,PXN 价差下降,PX 外盘反弹,近期保持震荡等待 PTA 装置变化 [15] PTA - 近期 PTA 开工因环保和低加工费降至季节性低位,高基差走弱,加工费回升,后期供应恢复预期多,需求上行节奏缓滞,下游开工低,短期窄幅震荡,需警惕原油及下游需求恢复风险 [16] 乙二醇 - 海外装置问题使进口预报偏低,港口库存大幅去化,短期合成气制装置负荷高,后期增加空间有限,石化产业产能调整影响有限,短期逢低多,需注意下游开工和原油成本波动风险 [16] 短纤 - 短纤价格跟随板块冲高回落,聚酯板块强度不足,终端订单季节性提升,开工略有反弹,库存有限累积,后期去化需终端订单持续回暖,上升空间或有限,中期跟随聚酯端可逢高空 [16] 甲醇 - 内地装置重启,到港集中,供应压力大,港口价格下跌回流窗口开启,MTO 装置计划重启,传统下游旺季在即,基本面有转好迹象但供应过剩格局未变,库存高压压制价格,预计震荡偏弱 [17] PP - 装置开工提升,新增产能投放,周度供应创新高,下游开工小幅上涨,需求跟进乏力,基本面压力大但有政策支撑难深跌,预计 01 合约震荡偏弱 [17] LLDPE - 当前检修缓解供应端压力,下游需求缓慢提升,库存环比下降绝对值低,供需矛盾不突出,装置检修结束供应回归压力增加,需关注需求同步增长情况,价格预计震荡 [17] 农产品 美豆 - 隔夜 CBOT 市场 11 月大豆收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优良率、结荚率、落叶率等数据有变化,出口检验量数据也有更新 [19] 豆菜粕 - CBOT 大豆期价阶段性承压可能性大,国内进口大豆和开机率高,阶段性累库压力大,近月/现货风险未消退,基差短期难修复,菜粕行情同步走弱,需关注中国和加拿大贸易政策变化 [20] 油脂 - 隔夜 CBOT 豆油期货因库存下滑逆势上涨,BMD 棕榈油期货开盘可能上涨,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表现强劲,乌克兰对大豆和油菜籽征收出口税 [20] 玉米 - 辽宁新季玉米少量上市,农户低价售粮意向一般,期货市场反弹,港库结转库存和下游企业库存不高,预计新季玉米开秤价格略高于去年,主力 C2511 合约开秤行情运行区间在 2150 - 2250 元/吨 [21] 生猪 - 9 月生猪供需双增,8 月提前出栏使出栏压力释放,9 月有二育季节性补栏行情,二次育肥补栏成本处于养殖成本及低利润定价区间,有支撑,国庆中秋备货周期猪价不宜过分悲观 [21]
湖北:“十四五”高新企业增长近两倍,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第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9:34
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 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2020年提升6.9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前列、中部第1 [1]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达到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达到45家、全国第4 [1] - 新型研发机构达到545家,数量居全国前列,10家湖北实验室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金字招牌 [1] 重大创新成果涌现 - 基础研究方面发现玉米水稻增产关键基因,创造平顶脉冲磁场新世界纪录,钙离子光频标跃迁频率进入国际次级秒定义 [2] - 战略必争领域三维闪存芯片技术实现从落后到领先跨越,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将卫星导航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2] - 产业关键技术方面自主研制空芯光纤创多项光传输世界纪录,超大功率激光器、三维五轴加工机床打破国际垄断 [2] 知识产权与专利申请 - 截至2025年6月发明专利有效量17.7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7件 [2] - 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98件,居中部第1、全国第7,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重点指标提前完成 [2] 科技企业培育与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企业从十三五末10404家增至近3万家增长近两倍,科技型中小企业从7439家增至46532家增长超5倍数量全国第4 [3] - 技术合同成交额从十三五末1687亿元增至5500亿元全国第3,连续4年每年跨越千亿台阶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十三五末2402亿元增至5743亿元增长139% [3] 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 - 武汉成为全球最大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最大国产先进存储生产基地 [4] - 湖北建设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五大支柱产业包括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现代化工、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 [4] - 五大支柱产业有望在十四五末全面突破万亿级,同时认定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9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4]
中国出口市场韧性十足
期货日报网· 2025-08-21 09:28
核心观点 - 尽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对美出口下滑 但中国出口行业通过市场多元化和商品结构优化 2025年前7个月出口总额实现6.1%增长 展现出强大韧性 [1][2][7] 出口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出口总额达2.13万亿美元 占进出口贸易总额60% [1] - 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 完全抵消对美出口355亿美元减少额 [2] - 对东盟出口增加452亿美元 对欧盟增加216亿美元 对非洲增加约240亿美元 [2] 地区结构变化 - 亚洲保持最大出口目的地 占比较2000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 [2] - 北美洲占比下降9个百分点 拉丁美洲提高6个百分点 非洲提高5个百分点 [2] - 前10大出口目的地占比超80% 分别为东盟、欧盟、美国、中国香港、拉美、非洲、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 [2] - 对美出口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 对东盟提高1.3个百分点 对非洲提高0.7个百分点 对欧盟提高0.5个百分点 [2] 区域增速分化 - 非洲出口增速24.5%居首 东盟13.5%第二 印度13.4%第三 [3] - 美国出口降幅12.6%最大 俄罗斯降8.5% 韩国降1.1% [3] - 对尼日利亚出口140亿美元增速40% 利比里亚增速48% 坦桑尼亚33% 几内亚82% [3] 商品结构特征 - 机电产品占比60% 其中电子元件占机电产品超10% [4] - 电工器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汽车、手机、电器、通用机械设备等品类占比2%-10% [4] - 穿着类商品(服装纺织鞋帽)占比约9% 家具家居日用品占比8% 农产品及工业品(钢材成品油轮胎)占比9% [6] 供应链优势 - 具备上游原材料供给、仓储物流、配送能力、技术智力资源及基础设施优势 [5] - 传统制造业产能外移性价比持续下滑 产业升级加深与国内先进制造产能联系 [6] - 制造业产业链完备高效稳定 形成高密度蛛网供应链体系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