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搜索文档
北京出台政策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人民日报· 2025-10-30 04:58
政策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从生活保障、创业支持、人才培养、政务服务、环境营造等多方面提供系统性政策支持 [1] 生活与办公保障 - 筹集约3万套青年人才公寓并提供定向租金减免,租住公寓可按实际租金提取公积金且不受缴存额限制,部分可享“直付房租”服务 [1] - 盘活闲置资源,提供300万平方米免费或低价办公空间以降低创业成本 [1] 资金与金融服务支持 - 鼓励各区设立总规模约300亿元的青年人才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 [1] - 构建覆盖企业初创发展全阶段的金融服务链 [1] 政务服务优化 - 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直通车”方式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 [1] - 实现“精准滴灌”,解决政策“找不到、不会用”等痛点 [1] 创新创业生态营造 - 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青年人才聚集地打造20个左右融合公寓、孵化、投资、配套功能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街区 [2] - 依托潮流文化新地标设计“City Walk”线路,组织山地徒步、河道泛舟及“青年人才周”等活动以营造宜居宜业氛围 [2]
“青创十条”润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北京青年报· 2025-10-20 11:09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旨在加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保障力度,标志着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1] - 政策通过资金支持、创业空间、政务服务等多维度举措,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1] 资金与金融支持 - 针对62.1%的青年人才认为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政策鼓励各区设立总规模300亿元左右的青年人才发展基金 [1]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为青年人才排忧解难 [1] 创业空间与办公支持 - 通过盘活闲置空间资源,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免费或低价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为创业者减负增能 [2] 政务服务与人才支持 - 计划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直通车"方式提供服务 [2] - 市级各类人才计划对青年人才予以倾斜,占比不低于70%,优秀青年人才可经举荐参加高级职称考核认定 [2] 住房保障措施 - 将筹集3万套左右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青年人才公寓,并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帮助青年人才在京安心创业 [2] 政策落实与执行 - 政策落实需多作换位思考,树立"店小二"意识,让服务保障举措更具前瞻性和实效性 [3] - 需用好专属服务管家等机制,紧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中的痛点,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3] - 通过汇聚企业、高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持续营造关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3]
北京发布十条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0:14
住房保障支持 - 北京将筹集约3万套青年人才公寓,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房源,并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 [1] - 制定并实施青年公寓试点方案,计划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以加大青年人才住房支持力度 [1] 创业空间支持 - 计划盘活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及老旧厂房等闲置空间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免费或低价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给青年人才初创企业 [1] - 升级打造成本更低、要素更全、更加专业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减负增能 [1] 人才培育与服务 -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育人基地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历练成长 [2] - 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方式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政务服务 [2]
2025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举行,一批成果集中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7 18:43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依存、彼此赋能,形成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3] -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一体发展,形成教育"育人才"、科技"强人才"、产业"用人才"的同向发力[5][6] - 科技创新源于对未知的坚持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兴趣为引、让科研成为爱好[3] 合作项目与政策发布 - 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别签署共建北京人才高地战略合作协议[4] - 首批11个"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示范项目"获得授牌,包括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北京中关村学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基地等[4] - 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在筹集青年公寓、推出创业空间等方面出台举措支持青年人才[4] 人才培养理念 - 一流研究型大学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支撑点,高水平人才自主培育需从"引"到"育"掌握主动权[3] - 寄语青年研究者保持好奇,在"小观察"中孕育"大突破"[3] -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绝非单一主体、单一领域所能完成,需加强各方交流合作[1][5]
北京发布“青创十条” 全力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沃土
北京商报· 2025-10-17 18: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旨在构建普惠性政策体系,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 [1] - 政策围绕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聚焦住房保障、创业空间、政务服务等关键环节 [1] - 目标是将北京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 [1] 政策调研与试点基础 - 政策基于今年初面向青年人才发放的3000余份调查问卷,梳理出生活压力大、创业成本高等14项问题 [3] - 自2025年4月起,海淀区、昌平区、经开区率先试点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覆盖7.24万余人次 [3] - 市级层面同步推出24条赋能政策,为"青创十条"奠定实践基础 [3] 住房保障措施 - 针对超七成青年人才反映的"房价贵、租金高"痛点,政策提出筹集约3万套青年人才公寓,并定向给予租金减免 [3] - 海淀区"寓见西山"项目已提供922套精装公寓,应届毕业生仅需支付市场价60%的租金 [3] - 未来青年人才租住公寓可按实际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缴存额限制,部分可享"直付房租"服务 [3] 办公空间与金融支持 - 为破解超五成青年人才面临的办公成本高难题,政策计划盘活闲置资源,提供300万平方米免费或低价办公空间 [3] - 昌平区已优选26家孵化平台,释放2500个免费工位,覆盖未来科学城等科创核心区 [3] - 300亿元左右青年人才发展基金将落地,同步推出"人才投""人才贷"等系列金融产品 [3] 人才培养与政务服务 - 市级人才计划对青年人才倾斜占比不低于70%,优秀者可通过举荐参与高级职称考核认定 [4] - 经开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已建成10.55万平方米研学空间,可容纳2000名硕博学生及350名教师 [4] - 全市将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提供"一对一"服务,"易北京"App 2.0版与国际人才服务港线下平台联动提升服务效率 [4] 创新创业环境营造 - 北京市将打造20个左右创新创业街区、30个青年人才会客厅,并推出特色"CityWalk"线路及系列文体活动 [4] - 朝阳区已为青年人才提供乐园游览票、商场会员等专属权益,营造"创业不远行、生活有温度"的氛围 [4]
北京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新政策
新华网· 2025-10-17 18:12
政策核心目标 - 从生活保障、创业支持、人才培养、政务服务、环境营造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1] 生活与办公保障 - 筹集3万套左右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青年人才公寓,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 [1] - 免费或低价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1] 创业资金支持 - 鼓励各区设立总规模300亿元左右的青年人才发展基金 [1]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 [1] - 调研显示62.1%的青年人才认为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 [1] 政务服务优化 - 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提供“一对一”“直通车”式服务 [2] 创新环境营造 - 在青年人才聚集地打造20个左右融合人才公寓、孵化空间、创业投资等多重功能的创新创业街区 [2]
北京“青创十条”发布,三百万平米空间助青年创业
贝壳财经· 2025-10-17 15:15
政策发布与背景 - 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青创十条”),标志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1] - “青创十条”是对海淀区、昌平区、经开区三个试点区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经验的系统提炼和全市推广 [1] 创业空间与成本支持 - 北京盘活现有资源,免费或低价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2] - 海淀区为近百家青年科技企业配置AI北纬社区、中关村温泉科技园等10万平方米免费产业空间 [2] - 丰台区打造“青创苗圃”,提供约1.8万平方米优惠创业空间及300多个免租、减租工位 [2] 创业指导与孵化服务 - 支持双创示范基地、标杆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陪伴式”成长服务,涵盖创业指导、项目孵化、市场推广及应用场景支持 [3] - 经开区已认定9家区级科技孵化器,服务10余位创业者;海淀区组建市场化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精准创业服务 [3] 金融支持体系 - 调研显示62.1%的青年人才认为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 [3] - 北京市鼓励各区设立总规模300亿元左右的青年人才发展基金,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一揽子金融产品 [4] - 海淀区提供最高5000万元科技人才贷和百亿元科技成长基金,支持轻资产科技初创企业 [4] - 政策为投资基金的考核“松绑”,突出“长期耐心资本”属性,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赛事平台与人才吸引 - 北京市在HICOOL、“创业北京”等品牌赛事专门开辟青年人才专属赛道 [6] - 实施“世界青年人才赋能计划”,举办“海外英才北京行”系列活动,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来京交流实践 [6] - 房山区打造良乡大学城“科创荟”、京津冀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事,形成“以赛促创”氛围 [6] 产教融合与实践锻炼 - 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一批产教融合基地,举办青年人才创业训练营 [7] - 海淀区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近40名博士生赴字节跳动、快手、智谱华章等单位开展为期六周的实践锻炼 [7] -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建筑面积达10.55万平方米,已有104名教职工及201名学生入驻 [7] 创新环境与社群建设 - 重点围绕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青年人才聚集地,布局学术咖啡厅、学术酒吧等新型交流空间,推动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街区 [8] - 丰台区打造北京10号线“青创村”,联动地铁10号线周边创新创业聚集地,已有300余家文创和新科技企业入驻 [8] - “一区一品”打造30个左右青年人才会客厅,免费支持开展青年沙龙、项目路演、技术分享等活动 [9]
场地最多免租三年 北京怀柔区发布“雁栖青创无忧十条”
新京报· 2025-10-15 14:05
近日,怀柔区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在居住、创业、社交等十大领域,为青年创业 人才提供更多的优惠服务,谢俊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仅用了两天时间,他就在网上申请到了一套免 费三个月的住房,并且在免费期过后的三年,还可继续申请50%的房租补贴。记者了解到,除了住房之 外,怀柔区还实施了多项支持年轻人创业的政策,如初创企业可免费享受高至1000平方米、长至3年的 研发、办公和生产空间,可获得高至500万元个人信贷额度和5000万元企业信贷额度的金融支持等。 人才公寓租金可申请50%补贴 就在9月下旬,清华大学毕业不久的谢俊,在公众号上看到怀柔区吸引青年人才的政策有住房保障项 目,便在网上提交了申请。仅仅两天,就获得了一套两居室的人才公寓,前三个月免租,此后三年,按 照实际租金,他还可以申请获得50%的补贴。 怀柔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怀柔区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修潇介绍,《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 施》也称为"雁栖青创无忧十条",政策重点支持毕业高校世界排名靠前,与怀柔区创新主体签订劳动合 同或在怀创业,行业领域符合怀柔科学城五大科学方向或战略先导产业、新兴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发展 格局的35岁以下青年人 ...
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沙龙活动举行,李铁华出席
长沙晚报· 2025-10-14 10:18
政策举措 - 长沙市委人才办在活动中介绍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1] - 长沙县和长沙经开区在活动中推介了本地人才政策 [1] - 长沙于2024年5月发布了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等3个人才政策十条,并推出20多个配套实施细则 [1] - 长沙市委常委李铁华表示,长沙将聚焦资金场地、政务服务、安身安业等方面持续打出组合拳,为青年人才组建"城市级后援团" [1] 人才生态建设 - 长沙于2024年9月再次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 [1] - 长沙致力于持续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以支持青年人才成长 [1] - 活动向国内10所高校进行了青年人才驿站联络站的授牌 [1]
海南老城科技新城出台“青创十六条”措施
海南日报· 2025-09-04 09:34
政策核心目标 - 海南老城科技新城出台五大方面十六条措施 旨在吸引和支持45周岁及以下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1] 人才保障与创业空间支持 - 对青年人才在园区创办并实质性经营满6个月的初创企业 给予个人最高1万元一次性奖励 [1] - 为符合条件的青创企业提供免租金创业空间支持 标准为每人不超过10平方米 单家企业最高支持200平方米 最长支持期限为3年 [1] 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置业补贴 - 支持青年人才购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并落地转化 对经认定的技术转让合同 按其技术交易额的60%给予青年人才每年最高100万元置业补贴 [2] - 对青创企业引进符合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常驻优秀青年人才 给予最高60万元置业补贴 补贴资金按40%、30%、30%的比例分3年兑现 [2] 就业岗位拓展与新经济支持 - 建立园区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就业岗位归集发布机制 定期发布岗位信息以引导青年人才服务 [2] - 支持青年人才面向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后备箱经济等新经济领域就业创业 并组织新经济专场招聘活动及推动新职业技能培训 [2] 创业基金与金融支持 - 通过园区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对符合条件的青创企业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投资 对成长性好的企业可依法依规追加投资 [3] -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创业企业的首贷和信用贷规模 简化审批流程 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及时信贷服务 [3] 补贴发放形式与资金来源 - 政策所提及的奖励资金(除创业投资外)均以等额消费券形式发放 限园区范围内消费 [3] - 置业补贴需在园区内购置不动产后凭票据申请 可与国家、海南省及澄迈县其他购房补贴叠加使用 所需资金从园区产业发展资金中列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