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强现实
icon
搜索文档
全市首单 海外知识产权险理赔落袋
每日商报· 2025-07-25 07:13
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案例 - 杭州灵伴科技成为杭州市首家投保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的企业,并在投保8个月后成功获得理赔,完成从落地到赔付的闭环[1] - 公司AI、AR产品已进入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遭遇美国NPE公司专利侵权诉讼后,通过保险机制承担90%涉诉费用达成和解[1] - 该案例显示海外知识产权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需要应对专利侵权诉讼等风险[1] 科技型企业出海挑战 - 科技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常因不熟悉海外法律体系及国内外规则差异,陷入侵权纠纷或遭遇"专利流氓"骚扰[2] - 余杭区通过给予最高10万元保费补贴等政策,构建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为企业出海提供保障[2] - 相关部门走访20余家重点出口型和技术型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投保海外知识产权保险[2]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余杭区在维权环节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对接等支持,协助10余家企业开展商标监测、专利侵权排查等服务[2] - 相关部门系统构建覆盖"预防-保障-维权"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政策机制创新到服务能级提升[2] - 通过链接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资源,帮助企业在产品出海前精准识别风险[2]
ABeam|中国科技趋势2025系列篇之4——沉浸式互动的新革命
搜狐财经· 2025-07-14 22:55
沉浸式互动技术发展 - 沉浸式互动通过多模态交互创造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头戴式显示器,2021年元宇宙概念推动全球头显设备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台 [2] - 2023年Apple Vision Pro推出标志着空间计算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厂商如PICO、小派科技在头显设备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2] - 2024年VR大空间通过文化IP融合成为线下娱乐新形式,应用边界持续扩展 [2] 扩展现实(XR)技术核心 - XR技术涵盖VR、AR、MR,通过虚拟与现实融合提升用户体验 [4] - 显示技术升级路径:玻璃基板→单晶硅基板屏幕,传统光学→Pancake超短焦技术 [7] - 芯片技术向高算力、低功耗专用化发展,交互技术从手柄转向多模态(手势、眼动追踪、脑机接口) [7] - 声学技术从立体声升级至6DoF空间音频,实现多感官同步 [7][8] 行业应用实践 娱乐领域 - 全球VR平台内容总数突破2.1万款,年增2600款,线下VR大空间项目超百个投入运营 [11] - 游戏以头显适配为主,直播侧重虚拟演唱会,影视推出VR版内容,社交平台开发虚拟空间如百度沉浸式App [12] 体育领域 - XR应用于运动健身、竞技训练、沉浸观赛,2023年杭州亚运会采用XR观赛平台实现多屏同看与裸眼3D [13][14] - VR模拟极端训练场景,AR叠加实时数据提升观赛体验,体能测试通过虚拟环境优化训练计划 [16] 文旅领域 - XR技术用于景区导览、文化演艺、文遗保护,本土文化IP数字化"活化"构建可互动体验模式 [17] 工业领域 - 覆盖研发设计(数字孪生降成本)、运维巡检(AR眼镜远程协作)、设备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信息闭环) [20] 技术趋势 - 生成式AI推动3D内容高效生产,自动生成模型提升几何精度与材质渲染,重构生产流程 [21][23] - 脑机接口突破交互局限性,实现"意识驱动"操作,与XR融合增强沉浸体验 [24] - 空间计算结合高精度传感器与边缘云,推动虚实交互从封闭虚拟世界走向开放物理世界 [25][27]
AI为何迟迟没出现象级应用?save time 而非 kill time的属性突出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AI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领域未出现现象级应用的原因** - 时间点未成熟,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萌芽期 [2] - 缺乏外部因素倒逼 [2] - 未形成定型商业模式 [2] - 商业化路径与互联网不同,更注重工具属性 [2] - 中国用户软件付费习惯弱 [2] 2. **全球及中国市场AI应用发展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月活用户接近10亿,中国超4.6亿,季度增速超100%,预计2025年底全球用户突破20亿 [1][4] - 通用型AI助手及教育类应用表现突出,中国教育类应用覆盖多场景,数据活跃度高 [1][4] 3. **AI与互联网商业化路径差异** - 互联网依赖人际交互和交易,通过消费主义变现;AI注重工具属性,替代部分人类功能 [5] - AI适合内置于大型系统,而非形成独立门户 [5] - 国内软件付费习惯弱,出海是重要方向 [5] 4. **出海对中国AI企业的重要性** - 海外政策环境宽松,利于创新产品发展 [6] - 海外用户付费习惯强,有助于稳定收入 [6] - 海外投融资环境流畅,企业可获资本支持并顺利退出 [6] 5. **可能率先涌现现象级AI应用的领域** - 教育领域需求广泛多样,金融领域适合引入先进技术 [8] - 小B大C模式细分市场付费意愿好,有望成爆款应用来源 [8] 6. **互联网与生成式AI发展时间对比** - 互联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门户网站成型需5 - 7年,ChatGPT问世仅两年半,生成式AI发展时间不足 [9] - 新兴应用需时间定型业务模式,可能需危机倒逼确立商业模式,目前生成式AI未到该时点 [9] 7. **消费主义思潮对AI商业模式的影响** - AI节约时间,适配订阅和付费模式,如剪映软件收费 [10] - 嵌套在消费主义内核中的商业模式适用于AI,如餐饮结构性重配、AI课程培训 [10] 8. **AI办公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 仍需较长时间被企业广泛接受,主要提升效率,但可信任、可追溯程度有限 [11] - 适合集成在大型系统中作为局部工具 [11] 9. **结构化数据** - 可能是风口,如影视行业暴力拆解经典影片形成的结构化数据有较高价值 [12] - 与互联网惯性打法不适配 [13] 10. **海外市场对国内生成式AI应用的影响** - 出海是重要方向,国内C端、B端有问题,海外政策自由度大 [14] - 海外应用分五类,信息污染背景下验证类应用增多 [14] 11. **AR技术应用方向** - 验证类、对话模拟类、内容生成类和信息提炼类,基于信息污染背景发展 [3][15] 12. **AI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及问题** - 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并决策,但缺乏人性化处理能力,可能忽视细微差别和意外情况 [16] - 缺乏承担责任的主体性,会引发误判和无法申辩问题,导致争议和冲突 [17] 13. **AI爆款产品发展逻辑** - 关注小B大C模式和逆人性模式 [18] - 考虑生成式AI与巨声AI结合的潜力,关注未充分进化或迭代的领域 [18] 14. **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及易被重塑的领域** - 不仅降本增效,还改变行业结构,如教育、影视游戏等行业 [19] - 实体产业及文字类内容形态领域更易被重塑 [20] 15. **影游合一发展趋势** - 电影与游戏将融合为大型真人交互游戏,如万达、乙女类游戏等探索新模式 [21] - 推动影视编剧创新和游戏公司在影视要素上的突破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剪映软件每月收费15 - 45元,解锁更多功能可能达100元左右 [10] - 影视行业暴力拆解经典影片形成结构化数据,目前未充分考虑数据加密和数据合成业务 [12]
产业观察:【数字经济周报】高通24亿收购SerDes IP巨头Alphawave-2025061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6 17:10
半导体板块 - 高通24亿美元收购SerDes IP巨头Alphawave,加速进军数据中心领域[9] -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计算机问世,或助力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电子产品[11] - AMD发布基于CDNA 4架构的Instinct MI350系列GPU,推理能力相比MI300系列提升35倍[15] - 美光追加美国制造投资3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预计创造约9万个就业岗位[16] 汽车电子板块 - 广汽集团高域AirCab飞行汽车全球首发,计划2025年底建立粤港澳示范运营区域,2026年底交付[17][22] - 蔚来在重庆实现“换电县县通”,累计75座换电站覆盖38个区县,用户换电次数超100万次,主城区电区房覆盖率超80%[23] - 零跑汽车C10和T03登陆中国香港市场并开启预售,C10已获中欧澳三大五星安全认证[25] AI板块 - 剑桥大学提出注意力机制MTLA,推理加速5倍,显存减至1/8[28] - 中国科学院发布“启蒙”系统,实现芯片全流程自动设计,部分成果性能提升显著,如自动操作系统配置优化性能最高提升25.6%[31][32] - 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团队提出AdaCM2框架,被CVPR 2025接收(接收率3%),为多模态模型赋予长时记忆能力[34] 元宇宙板块 - Snap宣布2026年面向消费者推出AR智能眼镜Specs[39] - 赛富乐斯发布AR应用的0.13英寸单片全彩MicroLED[41] - 佳能宣布部分镜头支持苹果公司相关格式,助力扩大3DVR市场[42] 风险提示 - 存在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46][47][48]
特斯拉发布“擎天柱”机器人炒菜视频;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07:31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展示自主完成倒垃圾、炒菜、清扫桌面、使用吸尘器、撕纸巾、开橱柜门及拉窗帘等连续任务 [1] - 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优化"仿真到现实"训练代码 能在数小时内积累相当于数年的物理世界经验 [1] - 最新进展证明其已突破简单动作模仿 实现多模态感知融合与复杂任务规划能力 [1] 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 浙江大学团队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患者术后15天实现自主站立及行走 [2] - 术后2个月患者已能完成多种日常活动 该技术有望惠及国内370万脊髓损伤患者 [2] 谷歌AR眼镜Project Aura - Google联合中国AR公司XREAL及高通发布新一代AR眼镜Project Aura 形成"平台-硬件-芯片"技术闭环 [3] - 产品采用光学透视技术路线 是全球首款专为Android XR平台打造的旗舰级AR设备 [3] - 合作整合Google的XR生态布局 XREAL的轻量化AR研发能力及高通XR芯片性能 [3]
速递丨罗永浩细红线科技断腕求生:解散全部硬件团队,All in AI产品突围海外
Z Finance· 2025-04-21 09:56
公司动态 - 细红线科技硬件团队被全部裁撤 仅保留20人软件工程师团队负责AI产品研发[2] - 公司启动春季招聘 与裁员动作形成反差[3] - 2025年1月在海外推出"Jarvis"AI助手 定价199-299美元 避开国内市场[5] 融资与技术发展 - 2022年6月成立即获50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投后估值2亿美元 美团龙珠领投 蓝驰创投 联想创投跟投[4] - 早期重点布局AR领域 申请光学显示系统专利 但自研AR OS项目未能突破技术瓶颈[4] - 2024年ChatGPT爆发后转向AI Agent研发[4] 团队与人才 - 吸引小米创始团队成员 操作系统专家汪文俊加盟 其为小米第50号员工 参与首款智能手机研发[4] - 员工峰值超150人 但始终未能实现产品商业化[6] 创始人背景 - 罗永浩创业历程包括牛博网 老罗英语培训 锤子科技 直播带货等[6] - 锤子科技推出Smartisan OS和多款手机 最终出售给字节跳动[6] - 通过直播带货3年还清债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