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服务等
搜索文档
激发潜力!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来了
新华社· 2025-08-14 01:0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两项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 - 政策被形象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支持提振消费 [2][4]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2] -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2] - 政策实施期为1年 [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聚焦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主要领域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可以贴息1年 [2]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2] 政策实施特点 - 未设置复杂申请程序 只需满足基本必要条件即可享受政策支持 [2] - 从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服务供给两端发力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2] 市场现状数据 - 截至6月末 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 [3] - 全国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贷款余额2.8万亿元 [3] 政策预期效果 - 1块钱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块钱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消费领域服务业供给 [4] - 通过公共资金引导作用 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消费领域 [4]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4] 监管要求 -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贷款经办机构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 期限 利率 [4] - 要求经办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优化操作流程 做好贷款贴息资金测算审核申请工作 [4]
有利产生1+1>2效应!财政部、央行详解贴息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8-13 12:09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的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将承担贴息资金的90% [2] - 政策目的是通过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2] - 此次政策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可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5] 政策实施机制与效应 - 政策通过财政和金融配合,放大公共资金的乘数效应,1元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消费或服务业供给 [2][6] - 贴息政策与央行前期消费领域金融支持政策协同,有利于产生“1+1>2”的政策效应,通过补贴利息和提供低息再贷款共同作用 [8] - 政策在提振消费的同时,兼顾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9] 贷款资金用途与监管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仅支持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违规套利行为无法取得贴息 [3]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要求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经营活动,重点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 [4] - 金融监管总局将动态跟踪贴息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防范贴息资金套取挪用风险 [10] 相关市场数据 - 截至6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为21.2万亿元 [7] - 截至6月末,全国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为2.8万亿元 [7]
杨德龙: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新浪基金· 2025-07-31 11:46
7月PMI数据表现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活跃程度有所回落 [1] - 大型企业PMI为50.3%,较上月略有下降,但仍高于临界点 [1] - 中型企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1] - 小型企业PMI为46.4%,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1] - 生产指数为50.5%,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新订单指数为40.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1]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1] - 从业人员指数为48.0%,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2]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2]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7月份综合PMI产出为50.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2] 宏观经济背景与政策动向 - 上半年GDP实现了5.3%的增长,超出年初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 [3] - 房地产投资增速已连续32个月出现下降 [3] - 上半年CPI为-0.1%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是增长的主动力 [4] - 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8.8% [4] -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20万亿元,创出历史同期的新高,出口增速达到7% [5] - 会议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3][4] - 政策将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4] - 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4] -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的生产力发展 [4] - 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5] -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6] 资本市场与投资展望 - 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6] - 从4月份至今,上证指数突破了3500点、3600点两个整数关口 [6]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资金配置优质资产 [6] - 推动机构投资者加仓权益资产,吸引外资流入以及国内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6] - 增强包容性体现在允许暂时亏损但发展前景大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6] - 当前市场走出了较好的回升态势,赚钱效应明显提升 [7]
重大利好!六部门推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52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发布19项重点举措,从6个方面支持消费增长,包括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 [1] - 政策构建"政策引导—金融供给—消费升级"良性循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融资成本、稳定就业市场,并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 [1] -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1.5%低利率激励信贷投放,覆盖全国范围,同时推动债券、股权多元化融资支持消费产业链 [1] 融资渠道拓展 - 鼓励金融机构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领域发放贷款,支持提升服务供给质效 [3] - 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3] - 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消费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扩大资金来源 [3]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4] - 鼓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合作开发符合各类消费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 [4] 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 政策明确支持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重点领域 [6] - 鼓励金融机构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强化外贸企业拓内销金融支持 [7] - 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重点丰富小微企业信用类金融产品 [7] -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着重激励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7] - 加强金融创新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合作 [7] 基础金融服务优化 - 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重点消费场景推进支付便利化,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兼容性 [9] - 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9] - 支持征信机构深化信用信息应用,打造专业化信用产品和服务 [9] - 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将保护贯穿金融业务全流程 [9] 政策影响与展望 - 政策通过金融创新构建消费全链条支持体系,形成供需双向升级 [10] - 再贷款推动养老产业上下游发展,资本市场消费板块已显现积极反应 [10] - 政策强调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长期价值在于重构"金融—产业—消费"生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