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湾区企业家观看九三阅兵:秉持实业报国,推动科技创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6:46
公司动态与战略 - 光峰科技创始人李屹受邀观礼并表达自豪感 公司坚持激光技术愿景 推动核心技术向上游突破 加大AR眼镜和水下机器人等新兴赛道研发投入 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氮化镓和砷化镓材料体系的半导体激光技术积累深厚 满足超小体积 高分辨率和高色彩还原度等新兴显示需求[1][3] - 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出席纪念大会 公司长期深耕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 业务覆盖智慧城市 智慧商业 智慧生活 智能汽车等多个板块 致力于人工智能普惠应用 感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支持 将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3][4] - 创维集团执行董事吴伟表示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公司自1988年成立 逐步成长为集智能电视 家电 光伏 半导体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业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智能显示 智能家居 智慧能源等领域不断拓展[4] - 心里程控股集团组织员工收看阅兵直播 公司18年发展历程从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 在教育数字化领域深耕布局 自主研发AI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覆盖学前教育 中小学 职业与高等教育及家庭教育[7] - 比亚迪23台纯电动环卫车T18组成方阵承担阅兵环卫保障任务 第三次承担国家级检阅仪式环卫保障重任 展示新能源科技硬实力与绿色担当 秉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理念 以更清洁更智能的绿色科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7]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科技企业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动力 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1] - 科技创新肩负时代责任 迎来最好发展时代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进步 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给予有力支持[4] - 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与国家共同篇章[8]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佳发教育称“AI相关产品规模未达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0:4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3亿元同比增长5.03%,归母净利润4078.16万元同比下降4.60%,扣非后净利润3906.12万元同比下降6.78%,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94%,显著高于营收5.03%的增幅,员工持股计划费用摊销788.88万元影响净利润670.54万元 [2] - 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51.82%至0.55亿元,归母净利润转亏为-0.1亿元,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23%至2.1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3%至0.51亿元 [2] 业务结构 - 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产品营收1.54亿元同比下滑11.93%,毛利率微降0.47个百分点 [1] - 智慧教育产品营收9458.29万元同比增长66.55%,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5.07个百分点至28.8% [1] AI战略进展 - 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Agent的教育智能体应用基座,覆盖"考、教、管、评、学、研"全场景 [2] - AI产品国产化程度提升但处于市场拓展初期,报告期内业务规模未达预期 [2] 股东变动 - 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增持17.8万股,尹回增持3.26万股,庞玉学新进前十名股东 [3]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要打造行业AI Agent的佳发教育称“AI相关产品规模未达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5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73亿元,同比增长5.03%,归母净利润为4078.16万元,同比下降4.60%,扣非后净利润为3906.12万元,同比下降6.78% [1] - 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计划半年度不分红送股 [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94%,远高于营收5.03%的同比增幅 [2] - 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51.82%至0.55亿元,归母净利润转亏为-0.1亿元;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23%至2.1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3%至0.51亿元 [2] 业务分拆 - "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营收约1.54亿元,同比下滑11.93%,毛利率同比下滑0.47个百分点 [2] - "智慧教育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营收约9458.29万元,同比增长66.55%,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5.07个百分点至28.8% [2] 成本与费用 - 摊销员工持股计划费用约788.88万元,对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670.54万元 [2] 战略布局 - 公司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适配"考、教、管、评、学、研"全场景的垂类教育智能体应用基座 [3] - AI相关产品国产化程度提升,但仍处于市场储备和拓展初期,业务规模未达预期 [3] 股东变动 - 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持约17.8万股,尹回增持约3.26万股,庞玉学新进前十名股东 [3]
深圳侨务助企行动见实效,中亚侨商与深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搜狐财经· 2025-08-04 01:20
深圳-中亚产品对接会概况 - 活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等主办,龙华区委统战部协办,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承办,主题为"同·行"深圳侨务助企行动计划 [1] - 来自中亚及海外11个国家的近30位侨商侨领代表与25家深圳企业参与深入交流 [1] 区域合作与政策支持 - 龙华区委常委詹惠军强调深圳与中亚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龙华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具领先优势 [3] - 龙华区依托国际合作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及全球11个出海服务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走出去"支持 [3] 重点项目与平台搭建 - "侨交会"计划于2025年9月25-26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办智能科技展,采用"展览+对接会+商务考察+采销中心+数字化平台"模式 [5] - 项目结合侨商资源,为中亚市场与中国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高效出海路径 [5] 企业展示与技术亮点 - 6家深圳企业展示核心产品:华傲数据(数据治理)、博铭维(清淤机器人)、格炎科技(智能手表)、点筹农业(智能农机)、九学王(教育数字化)、朝阳辉科技(节能解决方案) [7] - 产品体现"深圳智造"创新实力,吸引侨商代表团高度关注,现场交流热烈 [7] 商业成果与后续进展 - 13家企业现场展示产品,收到采购需求涵盖机器人公寓管家、智能家居、投影仪、教育数字化产品及配酒小吃(约30万吨/月) [9] - 初步调研显示25家企业共获意向采购需求约2000万人民币,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 [9] - 组织单位将持续跟进项目进展,为企业出海提供支持 [9]
卓越睿新港股IPO:技术更新挑战与资产负债率攀升风险
金融界· 2025-06-18 23:50
公司简介及市场地位 - 卓越睿新是中国知名的高校教学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高校数字化教育内容、数字化教学场景服务及产品的开发、交付和运营,覆盖教、学、练、考、评、管等所有重要教学环节 [1][4] - 2023年公司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市场收入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4%,在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内容制作市场收入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2% [1][4] 业务范围和竞争优势 - 公司业务分为数字化教学内容服务及产品和数字化教学环境服务及产品两大类,包括数字化课程开发、知识图谱开发、虚拟仿真开发、云学习管理系统和数字化教室建设等解决方案 [2][4][5] - 截至2024年,公司已开发超过31,000门数字化课程,涵盖教育部认可的12个学科门类及92个专业,拥有627门数字化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5] - 公司以技术和客户服务双轮驱动,凭借对教学过程、头部高校和教师、广泛学科、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洞察,不断提供先进的服务及产品并获得客户认可 [2][4] 财务数据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6.53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3.2%,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8.48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9.9% [2][6] - 公司从2022年净亏损5910万元人民币转为2023年净利润8142万元人民币,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1.05亿元人民币 [2][6] - 毛利率大幅提升,从2022年的44.1%增长至2023年的60.7%,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61.9% [2][6] 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 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公司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适应最新技术和满足客户需求,否则可能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7][8] - 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2%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16.4%,2024年录得经营现金流出952.6万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收入确认与现金收款存在时间错配 [7][8] - 客户结构单一: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如果高等教育行业政策发生变化或预算削减,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7][8]
技术突破引领教育数智化新潮流 国新文化教育央企功能发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全景网· 2025-04-29 10:45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央企中国国新旗下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教育数智化发展 [1] - 2024年业绩虽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但通过AI+教育战略落地、教育帮扶模式创新、国企改革深化及运营管理优化为新一轮增长蓄力 [1]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行业领先,连续8年获评"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全资子公司奥威亚拥有近500项自主知识产权 [2] - 在CV、NLP、LLM等AI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出高校AI督导巡课系统、普教课堂循证教研系统,实现多模态数据实时分析与交互 [2] - AI技术从"赋能"阶段迈向"主导"阶段,成为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引擎 [2] 市场拓展与政策机遇 -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公司通过AI入校进班专项行动抢占高校本科评估建设机遇 [3] - 在薄弱省份空白市场搭建AI督导样板,把握督导巡课尾声红利 [3] 社会责任与业务创新 - 全年落地5个央企教育帮扶项目,覆盖710余所中小学校、培训5900余名教师、惠及19.8万名学生 [4] - 职业教育领域与西南交通大学达成3+2、4+2人才培养合作,乡村振兴职教培训中茶艺师课程已与人社部平台联合发布 [4]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团队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探索广东市场开拓路径 [4] 企业改革与运营优化 -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矩阵式组织架构,提升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效率 [5][6] - 供应链中心搬迁后强化安全生产与数字化管理,连续三年发布ESG报告并获"金信披奖"等多项荣誉 [6] 2025年战略规划 - 聚焦AI技术优势,优化边缘侧多模态教育大模型,巩固"AI+教育"产品竞争力 [7] - 拓展央企教育帮扶与职教合作,探索新兴产业业务模式 [7] - 通过资本运作寻求并购机会,打造国新文化教育产业与资本运作双平台 [7] - 深化国企改革收官任务,提升精益管理与党建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