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枸杞

搜索文档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塞上江南枸杞红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4 07:49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 中宁县枸杞产业2024年综合产值突破126亿元,品牌价值超205亿元 [1] - 产业构建标准体系、绿色防控、质量检验和产品溯源四大体系,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1] - 田间采摘和种植管理规范,政策扶持到位,种植户信心充足 [1] 质量监督与品牌保护 - 实行"四标一码"管理模式,结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溯源码严格管控品质 [2] - 纪委监委联动监督机制加强对证明商标和地理商标使用的监督管理 [2] - 严格审核枸杞包装物备案,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 政策支持与资金管理 - 智慧监督平台公开2000余条产业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发放信息,包括枸杞造林和"三北"防护林补助 [3] - 已督促整改和协调解决26个企业提出的问题,快速响应企业诉求 [3] - 推动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确保群众享受产业红利 [2] 技术培训与利益机制 - 相关部门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3] - 鼓励企业与种植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3] - 深入田间收集民情民意,推动解决特色产业发展堵点问题 [2]
家电、快消两大“赛道”龙头入局,宁夏枸杞要破解“优质不优价”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21:23
宁夏枸杞产业现状 - 宁夏是全国枸杞主产区之一,贡献全国25%的枸杞干果产量和90%的枸杞种苗繁育,拥有"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两大品牌 [1][2] - 中宁枸杞因碱性土壤等自然条件,枸杞多糖、氨基酸等成分优于同类产品,树龄普遍十年以上甚至存在百年古树 [3] - 当地龙头企业沃福百瑞2020年营收达2.82亿元,净利润1.09亿元,曾于2021年冲刺IPO但终止 [2] "优质不优价"困境 - 宁夏枸杞面临低价冲击(外地枸杞成本11元/公斤 vs 本地17元/公斤)、假冒品牌泛滥及人工成本占比超40%等问题 [3][5] - 人工成本高企主因枸杞皮薄导致机械化采摘困难,需高频人工采摘 [5] - 鲜果枸杞常温运输损耗率达30%-50%,因含水量85%且易霉变,冷储技术待突破 [7] 产业链升级举措 - 伊利集团、容声冰箱等跨行业龙头切入枸杞中上游,通过技术赋能(如冷链)和产业链整合提升附加值 [1][2][6] - 容声冰箱通过"寻鲜之旅"公益助农活动联动品牌资源,拓展销售渠道 [8] - 部分深加工企业就地建厂实现现代化生产,部分环节已无人化,但初期投入较大(如2013年建厂时需从零搭建) [7] 新兴市场与模式 - 2024年宁夏枸杞电商零售额超1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61% [10] - "企业+农户"模式延伸至硒砂瓜产业,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按重量分级,销售区域扩展至江浙沪、广州及潜在马来西亚/韩国市场 [10]
宁夏中宁 唱响转型发展主旋律 谱写产业升级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24
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 - 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126亿元,品牌价值超205亿元,居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第十位 [1] - 枸杞品牌数量占全区的70%,涌现出"早康""宁夏红""玺赞"等80余个自主知名品牌 [2] - 连续7年举办枸杞产业博览会,累计招商引资及签约金额352亿元 [2] 生产与种植体系 - 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17个、自治区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个,获得HACCP、GAP等认证106个 [1] - 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每年带动5万余人务工 [1] - 推广"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布设测报样点580个,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 [4] 加工与科技创新 - 枸杞加工企业1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2024年产值达9.8亿元 [5] - 加工转化率达37.8%,创新推出枸杞口红、巧克力、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10类120余种 [5] - 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22种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5] 营销与市场拓展 - 枸杞市场累计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134万吨、592亿元 [3] - 2024年枸杞及其制品网络零售额达45亿元,与京东、天猫共建电商平台 [3] - 在全国建成专卖店、专柜1100余家,区域营销中心2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质量监管与溯源 - 制定《中宁枸杞标准》,每年检验检测达2500批次 [4] - 建成溯源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覆盖88家企业和628个产品 [4] - 构建1万吨干果和5万吨原浆产品的保真仓储体系,实现全链条可追溯 [4] 文旅融合与产业链延伸 - 打造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规划四大精品旅游线路 [6][7] - 深入挖掘枸杞文化,开展文创产品创作,建成10余个观光体验文旅基地 [6] - 依托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平台,联结20名专家院士,专家智库人才增至113名 [5]
宁夏中卫商品亮相京西驼铃古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3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宁夏(中卫)招商推介展销活动”在京西驼铃古道启幕,活动涵盖非遗文创、旅游推介、农特产品、特色美食四大主题展区,还举行四组重磅项目签约仪式,架起两地文旅互推、资源共享桥梁,书写跨区域合作发展新篇章 [1][3][8]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年宁夏(中卫)招商推介展销活动” [1] - 活动主题是“‘卫’来‘京’喜——青春漠漠搭·现在就出发” [1] - 活动地点在京西驼铃古道 [1] - 活动时间从5月1日持续至5日 [8] - 活动由自治区政协指导,中共中卫市委、中卫市人民政府主办 [8] 展区情况 非遗文创展区 - 有黄河古瓷、滩羊地毯等展品 [3] - 沙石画代表性传承人刘鹏现场创作,引发游客惊叹 [3] - “中卫道情”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 [3] 旅游推介区 - 情景剧《秀才美女酸辣汤》等节目轮番登场,展现中卫浪漫与豪情 [5] - 集中推介沙坡头、高庙等景点,星星酒店、黄河宿集等民宿,以及“青春漠漠搭”沙漠营地文化旅游季 [5] 非遗美食区 - 有沙坡头扁豆子面、中宁蒿子面、海原碗蒸羊羔肉等美食 [8] - 美食吸引众多游客排队品尝 [8] 农特产品区 - 有中宁枸杞、沙坡头旱苹果等产品 [8] -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枸杞原浆制作、枸杞糕烘焙 [8] - 新奇吃法和醇厚风味引得游客纷纷下单 [8] 签约情况 - 举行四组重磅项目签约仪式,包括2万入境游客输送协议、老年文化成果展示合作、万人专列输送计划、农特产品销售订单 [8] 各方评价 - 中卫市文化和旅游体育广电局副局长马姗丹期待依托“京宁合作”平台实现更多双向奔赴 [8] -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负责人感慨地域文化交融为街区注入全新活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