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技

搜索文档
法保网AI LawOne智能体全国首发,湖商企业家俱乐部助力法律服务智能化普惠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48
法保网AI LawOne智能体发布 - 浙江法之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保网)与盈科企服(上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法律垂直领域产品AI LawOne智能体,标志着我国法律服务步入智能体时代 [1] - AI LawOne智能体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7×24小时服务,覆盖合同审查、文书起草等个人高频法律需求,将专业法律咨询成本大幅降至百元级 [7] - 法保通2.0企业平台为企业提供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文本服务及全场景风控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需求 [7] - 产品由法保网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联合研发,构建覆盖政府、企业、个人的全场景法律服务生态 [8] 技术实力与市场表现 - AI LawOne智能体基于超亿次场景训练的垂直大模型,拥有1亿+次交互验证、20万+企业客户、99.9%服务好评率的运营数据 [8] - 法保网正以每县一代理的速度推进服务下沉,构建百万级终端触达网络,使LawOne智能体深入政府、机构、社区与商务场景 [9] - 公司计划让AI法律专家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实现法律服务普惠化 [9] 战略合作与生态建设 - 法保网湖南运营中心与盈科外服(全董出海)湖南运营中心同步揭牌,落地"AI法律+跨境服务"本地化生态 [8] - 湖商企业家俱乐部组织会员企业参与活动,在整合资源、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8] - 合作将助力湖南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从风险防控到出海落地的全周期护航服务 [8]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产品发布预示我国法律科技正式进入智能体服务新纪元,标志着法律服务业迈入智能化普惠新阶段 [10] - 国家级法律AI基础设施"法信法律大模型"建设推进,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科技动能 [10] - 未来法律服务将更加高效、便捷、普惠,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0] 湖商企业家俱乐部作用 - 俱乐部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法保网AI LawOne智能体发布活动,为活动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3] - 通过举办各类高端商业活动汇聚湖商精英智慧,推动企业间资源对接与合作项目落地 [3] - 已促成多家会员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如某制造业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新产品并成功打开国内外市场 [3] - 打造线上信息交流系统和线下企业孵化中心与人才培训基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4]
云端提效,本地控险,AlphaGPT混合部署打破效率安全“不可能三角”
财富在线· 2025-06-26 12:40
行业变革趋势 - 法律服务行业在数字经济驱动下经历结构性变革,传统诉讼代理业务占比收缩,合同智能审查、跨境合规咨询、数据隐私治理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 [1] -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密集落地,使行业面临效率提升与风险防控的双重挑战 [1] 技术解决方案 - AlphaGPT采用"云端协同+本地化部署"混合架构:云端处理通用型业务(合同生成、法律条文检索),本地化部署处理隐私数据与商业秘密领域 [2] - 该架构实现"数据不出域"原则,构建数据主权管控闭环,平衡技术红利与安全合规 [2] 场景化应用 - 为中小律所提供轻量化本地部署方案,支持现有硬件升级,通过网页灵活调取提升效率 [3] - 针对金融、医疗等敏感行业采用"隔离式部署",数据处理全程在内网完成 [3] - 在产业互联网场景支持本地一体机部署,深度嵌入企业ERP、CRM等系统全链条 [3] - 跨境贸易场景动态调整条款表述以规避法律冲突,推动服务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转变 [3] 战略定位演进 - AlphaGPT从智能办公工具升级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实现"单点智能"到"生态协同"跃迁 [3] - 公司构建效率、安全与个性化需求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型,未来或成为驱动法律服务模式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 [4]
江苏“智造+天团”在丝博会上开挂
新华日报· 2025-05-23 08:26
展会概况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办,江苏组织50余家省内企业参展,细分为物联网与数字经济、未来科技、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共六大产业展区 [1] - 展会聚焦科技元素与硬核产业、日常生活与文旅新场景的结合,展示新质生产力最新成果 [1] 家纺产业数字化转型 - 江苏纺知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家纺AI平台纺知云,专注于家纺画稿和电商图的智能生成,提供从画稿到产品拍摄的一站式服务,已有500余家企业入驻 [2] - 公司核心产品DeepHome纺知一体机有助于形成企业知识库,便于多部门协调,助力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 [2]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技术 - 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为无人机提供后道信息整合,推出风筝线无人机管理系统、飞驳空地协同系统,服务于应急、消防等部门,2024年营收3300万元 [3] - 东台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为现代农业研发生产植保无人机,为应急消防研发无人直升机 [3] 机器人及智能环保技术 - 无锡无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人形体感交互、人形投篮等多种机器人 [3] - 江阴明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研发生产线下智能危废云仓,开发小微危废监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无锡、苏州、扬州等城市 [3]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 - 徐州徐工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为新能源商用车、工程机械提供储能补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3] 太阳能电动车与数字人技术 - 江苏来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太阳能电动车,时速最高25码,续航75公里,九成以上供应外贸出口,远销至法国、西班牙、美国等20余个国家 [4] - 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繁音智慧AI屏,支持政务服务、酒店大堂、商场导购等多元场景的答疑解惑,已在张家港政务服务中心等地使用 [4] 法律科技服务 - 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海睿法律大模型,具备法律语言理解、知识问答、分析推理和文本生成能力,已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实现落地应用 [5][6] 文旅科技应用 - 无锡视美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文旅景区投影,已有1万余个服务案例,遍布全国多个省市 [7] - 南京牛首山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推出"数智牛首"AR智慧导览项目,通过AR、AI等技术将牛首山历史人文资源"活化",创新推出东禅心旅、AR云游打卡等数字化体验项目 [7]
速递|法律界AI Harvey再融2.5亿美元,红杉资本3个月内2次加注,估值狂飙至50亿美元
Z Potentials· 2025-05-16 11:46
融资动态 - Harvey正洽谈由Kleiner Perkins和Coatue领投的新一轮融资 估值达50亿美元 拟筹集资金超2.5亿美元 [1] - 红杉资本预计参与本轮投资 该机构三个月前刚牵头公司3亿美元D轮融资 [1] - 投资者主要被公司在法律科技市场的快速渗透力吸引 [1] 业务表现 - Harvey年化经常性收入在四月份达到7500万美元 [1] - 全球律师和法律事务所广泛采用其生成式AI技术 用于简化研究、文档工作及数据分析 [1] - 公司宣布将整合Anthropic和谷歌的AI模型 作为现有OpenAI模型的补充 [1]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法律科技初创企业投资总额达21亿美元 [1] - 2025年2月美国法律科技投资创历史峰值 [1] 投资方信息 - 报道未提及早期投资方OpenAI Startup Fund是否参与本轮融资 [2]
杭州城投,新在哪里?
杭州日报· 2025-04-29 10:31
杭州城投战略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房地产投资占比从过去十年60%以上降至2024年底不足20%,产业投资占比从三年前不足10%攀升至30%以上,实现业务结构重大调整[10] - 设立首期百亿规模城投产业基金,采用"基金+基地+产业+招商"四轮驱动模式,18个月内决策投资项目8个,累计投放1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进63.6亿元[10][11] - 实施"二八"投资策略,80%资金投向成熟项目保收益,2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科技等核心领域[11][12] 产业投资典型案例 - 战略入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龙头众合科技,聚焦数据底座建设、城市交通智能化等四大领域合作[11] - 投资法律科技企业共道科技,其数字调解员产品日处理案件1000个,人工替代率30%,准确率超90%,拥有20余项法律科技专利[13] - 投资炽橙科技后企业2024年营收增长69%,2025年Q1订单超去年同期120%,联合建立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使基础系统模型建设成本降低70%[14][15] 产城融合与生态构建 - 打造钱江新城二期、城投未来之星、石塘特别合作园"三大产业高地",形成"研发-制造-总部"全产业链闭环[17][18][19] - 城投未来之星科创平台已吸引百余家泛浙大系企业入驻意向,将与浙大共建院士工作站开发绿色建筑技术[16][19] - 石塘特别合作园转型为集制造、研发、孵化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区,与钱江新城二期形成空间联动[18][19] 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与西湖大学合作投资元素驱动项目,加速氨基酸与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化[12] - 引入生成式AI企业智谱华章,在公交、水务等板块合作开发智能调度系统[12] - 与浙大创新创业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关注五大产业生态圈,挖掘培育优质项目[16]
AI产业化元年,法务「先吃螃蟹」?
36氪· 2025-04-02 08:11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视为AI产业化元年,AI平权化时代来临,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至临界点[1] - 法律科技行业头部企业法大大基于自研法律大模型发布法务AI智能体产品iTerms Pro,强调AI需穿透专业场景实现人机协同[1][8] - 国内超50%企业已完成合同数字化管理,但多数仍停留在流程线上化阶段,非标合同依赖人工审查[6][7] 产品与技术 - iTerms Pro通过组合式AI和多模态适配实现智能合同审查、履约监控、法律研究等场景,支持多个Agent协同规划[8][10] - 产品采用CoT(思维链)和CoA(行动链)技术生成数字员工,提升人机协同效率[10] - 法律垂直大模型依赖高质量专有语料及专家经验算法转化,开源大模型在专业领域无法替代垂直模型[16][18] 商业化落地 - 企业客户主动参与共建,提供业务know-how数据训练垂类模型以提升准确性[10] - 合同审查场景中,AI可节省50%工作量(人工平均20分钟/份)[25] - 产品定位为开箱即用的上层应用,通过API接口与OA、ERP系统集成,强调开放性[29] 战略价值重构 - AI释放法务生产力,使其从低效检索转向策略优化,尤其在全球化出海场景中凸显法务部门风控策略价值[28] - 技术落地需聚焦人本思维,通过智能体自主规划(如MCP协议逻辑)打通业务流程与单点AI能力[29][30] - 法律AI应用壁垒包括多法域合规动态适配能力、RAG及Agentic AI等实用形态深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