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健康

搜索文档
厦门出台促发展措施,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06 10:53
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 基金升级与设立 - 升级规模50亿元的产业链创新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市场化遴选优质机构开展产业链链式投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1][2] - 升级规模50亿元的科创风投基金,专门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其中直投种子初创期企业的规模占比不低于30%,政府出资比例上限放宽至70%,基金存续期上限放宽至12年 [2] - 新设规模50亿元的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并购或上市,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消费健康等领域设立企业风险投资(CVC)基金,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1][2] 服务体系优化 - 分产业链建立要素资源库,编制空间载体、企业联盟、应用场景三张清单,帮助企业融入产业生态 [3] - 构建"投、补、贷、保"全周期支持体系,通过"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协同政策和金融工具,放大支持效果 [3] - 打造"融天厦"智能化平台,提供找项目、融资、路演、智库等服务,企业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 [3][7] 投资效率提升 - 引入智能化评估系统建立快速筛选机制,优化基金设立"照前会商"流程,材料齐备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 [3] - 对合作基金开展绩效"赛马",评价结果作为激励核心依据,推送项目质效靠前的基金可获政府后续出资比例上浮 [2][4] 激励机制完善 - 对母基金管理机构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综合政策效果评价和结果运用 [4] - 根据参股基金综合经济贡献分档给予超额收益奖励,对质效不佳的基金可通过整合重组、优化投向提质增效 [4] 风险与容错机制 - 建立容错机制,不以单项目或年度盈亏为考核依据,制定尽职免责标准以培育耐心资本 [5] - 规范分级决策和风控体系,加强新设基金评估论证,完善关联交易制度,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6]
专访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中英贸易互补性很强,“我们没有歧视”
第一财经· 2025-05-27 14:06
在华英国企业业务前景 - 近70%在华英国企业对未来5至10年业务前景表示乐观并计划加大投资 [1][6] - 成本竞争力是从中国采购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效率和生产质量 [6] - 英国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但面临资金和信息渠道障碍 [6] 中国市场特点 - 中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拥有规模庞大的中产群体 [3] - 中国消费者从"购买"品牌转向"体验"品牌更注重体验感 [3] - 社交媒体发展使中国市场更易进入企业重心转向线上平台 [4][5] 英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策略 - 企业需明确品牌主张并与国际及本土品牌区分 [5] - 关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5] - 中国地方政府在吸引国际企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中英贸易关系 - 2024年中英双边贸易额9836亿美元同比增长04% [6] - 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投资目的地 [6] - 英国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加消博会27家企业组团参展 [6] 英国市场特点 - 英国市场繁荣开放对电动车等产品无额外关税 [6] - 英国政府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关税每年节省1700万英镑 [7] - 中国品牌如比亚迪和泡泡玛特在英国市场受欢迎 [6] 行业活动 - 中英卓越品牌力论坛首次在上海举办140位代表参加 [1][3] - 英中贸易协会将举办年度中国消费论坛邀请中国品牌参加 [6][8] - 荣耀Magic V3折叠屏手机在英国市场获得好评 [7]
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
麦肯锡· 2025-05-12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步入“新常态”,虽有挑战但并非如部分观察人士描述般黯淡,呈现消费者接纳新常态、信心趋于稳定、更注重个人成就实现三大趋势 [4] - 消费意向受实际收入和资产影响更大,消费者支出安排更理性,注重生活质量提升,企业需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机遇 [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趋势一:消费者接纳新常态,顺势而为 -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GDP 约 5%增长,国内消费有韧性,旅游、餐饮等多领域复苏,家居装饰和家电行业回暖 [6] - 消费者对 2025 年消费增长预期谨慎,预计增长率 2.3%与 2024 年 2.4%基本持平,得益于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占收入比重改善 [6] - 中国消费者对 2025 年家庭收入增长率平均预期 1.4%,低于 2024 年的 2.5% [6] - 消费者普遍谨慎,源于对未来财务状况不确定担忧,背后是职业稳定性和房产贬值担忧,36%受访者经历“就业焦虑”,48%城镇居民认为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拿不准”,房产贬值制约悲观者消费 [10] 趋势二:消费者信心已趋于稳定 - 2024 年 9 月起央行推出刺激政策,近 9700 名了解政策受访者中 81%对中国宏观经济前景更有信心 [12] - 消费者信心总体趋于稳定,四分之三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但不同群体消费意愿有变化 [18] - 农村消费者信心增强,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和更快收入增长,2024 年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 6.6%,城镇居民为 4.5% [18] - 城镇富裕老年消费者信心下降约 20%,一线和二线城市低收入千禧一代最悲观,三线城市消费者和城镇 Z 世代虽信心下降但仍最乐观 [21] 趋势三: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成就的实现 - 消费意向与整体消费意愿关联度减弱,消费者消费决定更多基于“硬性”因素而非“软性”因素 [26] - 富裕城镇消费者虽信心下降,但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个人成就,有意 2025 年日常支出增加 2.6%,动用储蓄维持生活水平,消费回归正常,倾向有形大件商品和无形服务体验 [26] - 教育、保健品和健康服务、医疗服务等类别预期支出增加,消费类电器、家用电器、烟酒等类别预期支出减少 [29]
未知机构:麦肯锡-2025年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20250507-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中国消费与零售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步入“新常态”,虽有挑战但并非如部分观察人士描述般黯淡,呈现三大趋势:消费者接纳新常态顺势而为、消费者信心趋于稳定、消费者更注重个人成就实现[4] - 中国市场变化对企业提出新要求,消费品类企业需了解市场变化并调整战略以把握机遇[32] 论据 - **消费者接纳新常态,顺势而为**: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GDP 约 5%增长,国内消费有韧性,旅游等多领域复苏,家居装饰和家电行业回暖;预计 2025 年消费增长率 2.3%与 2024 年 2.4%基本持平,得益于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率从 2022 年 65.2%升至 2024 年 67.0%,城镇家庭户数增长率从 2024 年 0.4%升至 2025 年 0.9%,且消费者预期消费占收入比重不变;但消费者对 2025 年家庭收入增长率平均预期仅 1.4%,低于 2024 年 2.5%[6] - **消费者信心已趋于稳定**:自 2024 年 9 月起央行推出刺激政策,9700 名了解政策的受访者中 81%对中国宏观经济前景更有信心;四分之三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但不同群体消费意愿有变化,农村消费者信心增强,2024 年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 6.6%高于城镇居民 4.5%,城镇富裕老年消费者信心下降约 20%,一线和二线城市低收入千禧一代最悲观,三线城市消费者和城镇 Z 世代虽信心有所下降但仍最乐观[12][18][21] - **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成就的实现**:消费意向与整体消费意愿关联度减弱,消费者做消费决定更多基于“硬性”因素;富裕城镇消费者虽信心下降,但有意在 2025 年将日常支出增加 2.6%,有意动用储蓄维持生活水平,把钱花在大件商品和服务体验上;教育、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等类别预期支出增加[26][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近期中美贸易争端升级为企业和消费市场增添变数[5] - 中国消费者普遍谨慎,源于对未来财务状况不确定性担忧,背后是对职业稳定性和房产贬值的担忧,36%受访者经历过“就业焦虑”,48%城镇居民认为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拿不准”,房产贬值制约悲观者消费[10]
2025年中国三大消费趋势洞察
搜狐财经· 2025-05-02 08:33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核心趋势 一、消费者理性适应新常态 - 中国消费者逐步走出消费低迷期,开始理性适应新常态,2024年及2025年Q1 GDP保持约5%增长,旅游、餐饮、食品饮料、运动户外、消费健康等行业复苏强劲,家居装饰和家电行业回暖[3] - 消费者对2025年消费增长预期谨慎但非消极,家庭收入增长预期放缓但消费占收入比重保持稳定,更注重消费品质和性价比,城镇化推动城镇家庭户数增长为市场注入新活力[5] 二、消费者信心分化明显 - 2024年9月央行刺激政策使81%的受访者(9700人样本)对宏观经济信心增强,但城镇富裕老年消费者信心下降20%,一线/二线低收入千禧一代因工作不稳定、生活成本压力最悲观,农村消费者因乡村振兴政策信心显著提升[9][12] - 信心分化体现地域差异:一线城市高收入群体信心降幅达9%(如婴儿潮一代-18%),三线城市低收入群体信心逆势增长10%,农村高收入群体信心增幅最高达19%[17] 三、消费转向价值导向 - 教育、保健品/健康服务、医疗服务成为2025年净消费意向前三(分别为34%、26%、18%),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烟酒类净消费意向为负(-5%、-10%、-12%)[19] - 富裕城镇消费者预计2025年日常支出增加2.6%,优先投入房产、汽车等大件商品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决策更依赖"硬性"资产收入而非信心水平[20] - 消费行为从物质消费转向价值消费,教育支出增长5.7%(2024年为7.2%),旅游支出增长1.9%(2024年为3.7%),反映对知识体验的追求[19][20] 市场整体特征 - 新常态下消费市场差异化加剧,消费意愿与实际收入/资产关联度提升,理性消费成为主流,企业需精准匹配不同区域、收入层次的需求变化[21]
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
麦肯锡· 2025-04-30 19:47
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步入以个位数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分析师指出中国消费者"信 心不足"和"消费降级",并持续抛出一系列尖锐问题:增长是否已收窄?低迷情绪是否抑制了消费意 愿?消费者是否已普遍开始降级? 我们的最新研究显示,尽管挑战依旧存在,但实际情况远非某些观察人士所描述的那般黯淡。2024年 底,麦肯锡中国消费与零售咨询业务在中国进行了一项全国性调查,调查对象涵盖17,000多名中国消费 者。我们根据城市等级、年龄、家庭收入等因素,将消费者细分为108个不同群体。 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对消费和城市化趋势的宏 观经济分析,我们重点关注塑造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的三大主要趋势: 近期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为企业和消费市场再添变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我们将持续密切关 注其进展。然而,无论未来数月局势如何演变,我们相信,本次调研的发现对于在这个瞬息万变市场中 的决策者而言,依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趋势一 消费者接纳新常态,顺势而为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保持约5%的增长。尽管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