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海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卫星视角“瞰”海南 开放新高地加速“蝶变”
央视网· 2025-09-30 15:11
央视网消息:从一粒种子到广袤农田,从无垠大海到浩瀚宇宙,"十四五"期间,海南立足地理纬度、气候温度、海洋深度等资源 优势,"向天""向海""向种"图强,不断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接下来,我们通过卫星视角,去感受这块开放创新热土 上的崛起蝶变。 卫星瞰海南:崛起之城"向天 向海 向种"图强 回溯2021年,从卫星图片可以看到,位于文昌市东郊镇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所在地还只是一片椰林大海,2025年,在椰林大海 掩映下,这里已经成为我国首个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双发射工位的商业航天发射场,并在周边3公里半径内配套建有火箭总装测试厂 房、火箭装配厂房、卫星超级工厂等,初步形成了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如今,"南繁硅谷"已崛起于崖州湾,从季节性育种跃升为全产业链创新枢纽。科研平台集聚,试验田扩增,产值大幅提升,全国 逾70%农作物新品种于此孕育。当前,"一城一基地一谷"正推动检测、研发、转化一体发展,全面赋能中国种业振兴。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天梁:我们已经实现了当初的设计目标,就是两个工位能够实现快速切换发射。未 来,在"十五五"期间将建设更多的工位,建设好海上回收或者测控系统,通过不断地技术 ...
三亚:向种突破,向海图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9:11
"育种的特殊性在于,它既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技术攻关,也需要在田间进行实验。"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 司总经理助理张晓强表示,崖州湾科技城集聚科研资源与产业资源,为育种提供了从科研、种植到田间 管理的全链条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推动育种成果快速验证与转化。 近年来,崖州湾科技城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资源,构建多元化种业 创新链和产业链。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了24家种业领域的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国字号 科研院所+双一流高校+本地科研机构"的多层次、互补型科研创新体系。 (原标题:三亚:向种突破,向海图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三亚报道 近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这里汇聚数十家科 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和千余名南繁种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持续推动农业科技纵深发展。 "金丝优98香"在全生育期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箐两优3261"在全生育期3‰至5‰盐水浓 度下,亩产超过400公斤……在崖州湾科技城中的南繁科技城,越来越多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不断推 出,让盐碱地也能品尝丰收的喜悦。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一粒种子”到“万里海疆” 三亚崖州湾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社· 2025-09-27 17:18
农业科技创新 -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丝优98香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 箐两优3261在3‰-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400公斤 [1] -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于2021年5月12日揭牌成立 吸引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种子集团 隆平生物等顶尖机构入驻 [1] - 崖州湾科技城提供从科研 种植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加速育种成果转化 [2] 深海科技发展 - 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于2024年7月完成海试 突破国内深海采矿车4000米水深大关 [2] - 三亚崖州湾具备独特区位优势 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 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248公里 科考船可当天往返 [2]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 上海交大深海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招商局集团等重点机构已入驻 构建开放共享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 [2] 产业集群建设 - 崖州湾科技城在5年内从海边荒滩发展为现代化科创高地 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1] - 科技城通过集聚科研资源与产业资源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跨越式成长 [3] - 产业集群效应加速释放 为育种创新和深海研究提供强大协作平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