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海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卫星视角“瞰”海南 开放新高地加速“蝶变”
央视网· 2025-09-30 15:11
航天产业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2025年已建成我国首个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的双发射工位商业航天发射场,从2021年的椰林大海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3] - 发射场周边3公里半径内配套建有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卫星超级工厂等,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3]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已成功发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实现当年第4次成功发射[4]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形成以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26家卫星产业链企业加速落地,园区累计入驻企业超3000家[8] - 公司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建设更多发射工位及海上回收或测控系统,以提升发射流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靠性[6] 深海科技与南繁种业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汇聚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数十家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及龙头企业研发中心,数千名科研人员围绕深海科技和南繁种业进行攻关[10] - 南繁硅谷已从季节性育种基地跃升为全产业链创新枢纽,全国逾70%农作物新品种于此孕育,实现检测、研发、转化一体发展[13] - 南山港作为中国距离千米水深海域最近的港口,是我国首个面向科研单位开放的公益性科考平台,截至2025年3月累计服务科考航次超3100次,吸引60余家科研机构入驻[15] 区域发展与产业集聚 - 十四五期间,海南立足地理纬度、气候温度、海洋深度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航天、深海、种业等领域[1] - 文昌国际航天城实现从无到有的蝶变,形成高新区、发射区、旅游区协同的发展布局[8] - 崖州湾科技城在2025年实现从产业园区到科创硅谷的能级跃升,楼宇林立,成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高地[10]
三亚:向种突破,向海图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9:11
南繁种业集群发展 - 崖州湾科技城已从传统南繁基地升级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南繁硅谷”,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超70%经过南繁孕育[1] - 科技城引入中种集团、国投种业、隆平生物等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百余家种业生态圈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业产业集群[3] - 科技城整合24家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形成“国字号科研院所+双一流高校+本地科研机构”的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为育种提供全链条服务以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成果转化[3] 人才与创新资源集聚 - 崖州湾科技城吸引了5位种业领域院士全职入驻,设立7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累计引进1300余名南繁领域高层次人才[4] - 引入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10家涉农高校分支机构,设置60余个专业,累计招录农业方向研究生2178人[4] - 建成海南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种业相关专利加速授权,2024年试点单位赋权成果数量达230多项[4] 种业科技创新成果 -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取得突破,“金丝优98香”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箐两优3261”在3‰至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400公斤[1][4] - 截至2024年12月,南繁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登记18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亿元[4] 深海科技研发进展 - 2024年7月,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成功完成海试,首次突破国内深海采矿车海试水深4000米大关[5] - 三亚崖州湾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248公里,科考船可当天往返,为深海研发提供极大便利[7][8]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上海交大深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入驻,培育了开放共享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8]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一粒种子”到“万里海疆” 三亚崖州湾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社· 2025-09-27 17:18
农业科技创新 -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丝优98香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 箐两优3261在3‰-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400公斤 [1] -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于2021年5月12日揭牌成立 吸引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种子集团 隆平生物等顶尖机构入驻 [1] - 崖州湾科技城提供从科研 种植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加速育种成果转化 [2] 深海科技发展 - 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于2024年7月完成海试 突破国内深海采矿车4000米水深大关 [2] - 三亚崖州湾具备独特区位优势 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 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248公里 科考船可当天往返 [2]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 上海交大深海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招商局集团等重点机构已入驻 构建开放共享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 [2] 产业集群建设 - 崖州湾科技城在5年内从海边荒滩发展为现代化科创高地 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1] - 科技城通过集聚科研资源与产业资源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跨越式成长 [3] - 产业集群效应加速释放 为育种创新和深海研究提供强大协作平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