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
搜索文档
阿维塔付清引望10%股权收购款;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07:15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进展 - 阿维塔科技已完成收购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 全部交易金额115亿元已支付完毕 包括第一期23亿元 第二期57.5亿元 第三期34.5亿元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阿维塔科技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展开 有助于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和未来市场竞争力 [1] 比亚迪全球市场里程碑 -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下线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新能源车企 [2] - 此举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重大进展 有助于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并拓展拉美市场份额 [2] 汽车行业需求趋势 - 2025年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 高于上月 预计10月汽车销量将继续走高 [3] - 2025年9月需求分指数为85.8 高于上月 政策刺激 季节性消费和新产品密集上市共同推动市场需求提升 [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已突破2万辆 建成加氢站200座 车辆纯氢运行里程超过7亿公里 [4]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工程 标志着氢能交通商业化应用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4]
阿维塔付清引望10%股权收购款;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07:05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进展 - 阿维塔科技已完成对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的收购 全部交易金额为115亿元 第一期付款23亿元 第二期付款57.5亿元 第三期付款34.5亿元 款项已全部支付完毕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阿维塔科技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展开 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未来市场竞争力 [1] 比亚迪全球市场里程碑 -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正式下线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新能源车企 [2] - 这一成就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重大进展 有助于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可能进一步拓展在拉美市场的份额 [2] 汽车消费市场趋势 - 2025年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 高于上月 预计10月汽车销量将继续走高 [3] - 2025年9月需求分指数为85.8 高于上月 政策刺激 季节性消费和新产品密集上市共同推动10月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 [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已突破2万辆 建成加氢站200座 车辆纯氢运行里程超过7亿公里 [4]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工程 标志着氢能交通商业化应用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4]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概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09 10:16
京津冀示范城市群 以北京为核心,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形成了"北京-天津-保定-淄博"产业发展链和"北京-保定-滨州"氢能供 应链,重点发展电堆、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示范期内在北京冬奥会运输保障、港区物流、矿石钢材运 输等应用场景推广燃料电池重卡、公交车和物流车,目标是京津冀区域相关产业链规模超1000亿元。截 至2025年2月,该示范群已提前完成推广目标,推广燃料电池汽车5327辆,完成进度达100.51%。 上海示范城市群 上海市牵头,联动苏州、南通等城市形成"1+6"城市示范群。示范群聚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电堆技术 等领域,支持上海捷氢、重塑科技等企业突破核心技术。计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加氢站73座,支持油氢 合建站和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上海示范城市群坚持"商乘并举",积极探索燃料电池乘用车应用。日前,全国首 批燃料电池网约车正式在上海投入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加氢站与燃料电池汽车公共 数据平台已接入燃料电池汽车超5500辆,涉及24家车企、24个品牌和66款车型。 广东示范城市群 广东示范城市群规模庞大,以佛山为核心,联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云浮以及省外福 ...
9.30犀牛财经晚报:香港隔夜利率今年首次突破5%大关 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获批上市
犀牛财经· 2025-09-30 18:57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股票型ETF连续两日净流入额超100亿元,9月26日和9月29日净流入额分别为193.93亿元和122.69亿元 [1] - 宽基ETF连续两日包揽净流入额前三,在周一资金净流入前十的ETF中占9席 [1] - 电池板块是周一唯一进入净流入前十的行业主题ETF,而券商板块在拉升背景下遭遇资金获利了结,多只券商ETF净流出额居前 [1] - 月内以来,券商、机器人、电池是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三大板块 [1] 香港金融市场 - 香港隔夜银行同业拆息周二大幅上涨130个基点至5.018%,为去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也是今年首次突破5% [1] - 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香港隔夜Hibor累计上涨近500个基点 [1] 光伏产业链 - 部分硅片企业国庆节后才公布10月排产计划,在激进预期下减产幅度可能很小,后续需观察原料价格及下游传导情况 [1] - 整体第四季度根据协会配额,硅片企业基本确定将减产 [1] - 临近月末,部分外销电池厂为严控库存主动加强出货,推动整体电池片库存水平降至3-4GW [1] 存储芯片市场 - 9月NAND Flash市场综合价格指数单月上涨4.7%,涨幅反超DRAM的2.6% [2] - 2025年第三季度NAND Flash价格指数上涨5%,DRAM价格指数上涨19.2% [2] - 预计第四季度eSSD价格涨幅将达10%,DDR5 RDIMM涨幅约10%至15% [2] - 大型云服务商加速导入高容量QLC eSSD,导致部分QLC NAND供应出现紧缺 [2] - 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将达193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2] - AI服务器等应用需求旺盛,原厂供应增长有限,导致NAND和DRAM出现结构性供应短缺,有望全面推升第四季度存储价格 [2] 民航运输与旅游 - 国庆中秋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或将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首都机场双节预计保障旅客167万人次,北京两机场假期预计运送旅客超297万人次 [3] - 海口、三亚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20% [3]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 截至9月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突破2万辆 [3] - 自2021年示范启动以来,五大城市群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超2万辆,建设加氢站200座 [3] - 车辆纯氢运行里程超7亿公里,用氢行驶里程占比超90%,累计加注氢气超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8万吨 [3] - 燃料电池汽车已在干线物流、冷链物流、公交客运等8大应用场景实现常态化运营,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工程 [3] 医疗设备与机器人技术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uMR Ultra获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洲CE认证,实现全球上市,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具备该技术的企业 [4] - uMR Ultra可持续捕捉高清动态影像,对运动部位观察诊断潜力重大,相关神经临床研究项目已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启动 [4] - 宇树科技机器人被曝存在通过BLE连接Wi-Fi的关键安全漏洞,攻击者可实现最高权限控制,公司声明已注意到问题并完成大部分修复工作,将在不久后推送更新 [4] 人形机器人产业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量产 [5] - 马斯克预计到2030年前公司将实现年产100万台机器人的目标 [5] 企业运营与资本市场动态 - 日本朝日集团遭网络攻击,导致其在日本的订单与发货业务及客户服务业务暂停,欧洲业务未受影响,目前尚未确认客户数据泄露 [6] - 鹏华基金发布公告澄清,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引导投资者下载"鹏华工信APP"进行退费服务,声明该APP与公司无关,属非法行为 [7] - 中国国信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8] - 温氏股份获证监会批复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公司债券,批复有效期24个月 [8] - 上海建工子公司以1.9亿元竞得天津滨海新区一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9] - 百奥泰核心技术人员YU JIN-CHEN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9] - 迅游科技股东陈俊所持203.13万股(占总股本1.00%)将被司法拍卖,若完成其持股比例将从6.44%降至5.44% [9] - 亚世光电及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财务总监因2024年年报存在收入提前确认、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问题收到辽宁证监局警示函 [9] - 塞力医疗股东上海盎泽私募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420.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0] - 安徽建工及子公司中标"郎溪县2025-2027年'千万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提升项目",中标价6.06亿元,工期750天 [10] - *ST苏吴股票收盘价连续一日低于1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可能被终止上市 [10] - 华新环保拟以4000万元至8000万元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24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1] A股市场表现 - A股9月三大指数月线均收涨,创业板指本月累计涨超12%创三年多新高,科创50指数涨超11%创近四年新高 [12] - 本月市场热点集中在芯片产业链、机器人、储能方向,德明利本月股价翻倍,中芯国际等多只芯片股创新高 [12] - 机器人股中首开股份本月走出12天11板,储能方向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续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A+H股总市值在月中超越贵州茅台 [12] - 9月收官日沪深两市成交额2.1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00亿元,有色金属、存储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12]
众所瞩目的这一新赛道,未来将如何破局前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4 14:4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尚不足1万辆,与电动汽车年产量1000多万辆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3] - 行业发展面临技术、成本、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挑战 [2] - 应用场景较为单一,目前主要集中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商用车领域,限制了应用范围的扩展 [6] 政策支持与评价体系 - 国家层面已将氢能纳入重要能源战略方向,各地仍将其作为政策支持重点 [3][5]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补贴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补贴退出后产业持续发展值得探讨 [5] - 测试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短板与不足,需建立和完善从材料、部件到系统的全链条测试评价体系 [5] 技术进展与成本矛盾 - 相关零部件国产替代取得长足进步,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化,多项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成本不断下降 [3] - 燃料电池汽车电池功率水平逐步从小功率向大功率拓展,以适应更多样应用需求 [4] - 如使用绿氢会导致成本增加30%,低碳产品面临成本压力,全生命周期绿色化与成本控制之间存在矛盾 [4][7] 应用场景与发展路径 - 燃料电池在商用车、远途物流、地域辽阔地区以及高海拔、低温等特殊环境下具备独特优势和适用场景 [3] - 燃料电池可能并不适合乘用车,但在特定场景和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3][7] - 产业发展路径多元,仍在不同场景、技术支持和政策配套中拥有探索空间与机遇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政策支持机制,打造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多元化应用模式探索 [7] - 希望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双碳”体系和绿色产能布局中,使低碳环保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 [7][8] - 在“十五五”期间,期望真正体现“绿色发展”的溢价能力,对消费者端产生实际影响 [8]
发展氢能经济的关键一步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9-21 18:33
就此想法,笔者也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感到 相关官员在决策中还有一些疑虑 。主要也 是三方面: 一是 感到继续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重要性没有那么强了, 二是 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开 展示范应用项目二期还在研究, 三是 认为减免过桥过路费,会扩大道路建设和维护方面的资金缺口。 二、对于二期示范应用项目优化的建议。 前一阶段实施的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 项目设计非常巧妙 。中央财政花钱不多,但 巧妙地带动了地方政府补贴,更大规模地带动了企业投入和资本的进入。 在原项目框架下启动二期, 财政投入还可以再少一些 ,数额上远小于刺激经济的政策和重大科技专项,有四两拨千斤和临门一脚 的作用。 在应用场景上可以聚焦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载货车 。在其他应用场景如城市物流和政策 方面,燃料电池优势不明显,甚至还有劣势。 而中远途、中重型载货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续驶 里程长、载货效率高的优势,而且成本已接近平衡,只要给予过桥过路费的优惠,就可以实现市场自动 推动的好效果。这样做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重大的示范意义。日本韩国和欧洲的燃料电池汽车,初期都聚 焦于乘用车,效果明显不好。现在又在向商用车领域转型,但由于体 ...
示范期暂定四年 燃料电池汽车有望突破难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07:12
政策调整与示范应用 - 五部门将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示范应用支持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给予奖励 聚焦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构建 [1] - 示范期暂定为四年 目标是构建完整产业链 促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1] - 多地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包括上海 北京 山东 山西等地 [1]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0年7月 中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7200辆 建成加氢站约80座 [2] - 行业已形成京津冀 长三角 华南三大产业集群 400多家企业构成产业体系 [3] - 燃料电池汽车与锂电池电动车同步发展 但目前主要应用于卡车 公交车 尚未有量产燃料电池轿车 [3] 技术路线比较与应用场景 - 燃料电池汽车在续航里程 加氢速度方面优于纯电动汽车 但造价较高 [2][3] - 电动汽车产业链趋于成熟 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薄弱 生产成本高 基础设施仍在建设 [5] - 电动汽车主要用于小型车辆和短途运输 燃料电池汽车适用于大型 重型 长途运输及公共汽车 营运车辆 [5] 发展难点与挑战 - 燃料电池汽车面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缺失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加氢设施建设难等突出问题 [6] - 氢能应用存在大规模制氢技术 氢气储运 氢能发动机优化等问题 氢的远程运输成本极高 [6] - 燃料电池电流密度低 体积大 成本高 尚未达到有竞争力水平 [2][3] 市场前景与潜在应用 -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无污染 无噪音 高效率等特点 有望在汽车 飞机 船舶 无人机 发电站 建筑机械等多领域应用 [5] -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市场化示范阶段 2020年或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3] - 随着产业链完善和政策引导 行业有望在4年内建成完整产业链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3]
26辆氢车获国补1100万,亿华通配套近70%
势银能链· 2025-08-07 11:05
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情况 - 2016-2020年期间申报推广燃料电池车121辆,通过清算审核终审仅26辆,补助金额1110万 [6] - 未通过审核的95辆燃料电池车主要因现场核查不通过、车辆注册信息有误、电池单体型号不符、注册日期超出补贴有效期等原因 [8] - 通过审核的4款车分别由申龙客车、中植汽车(淳安)、中通客车、江铃重汽生产,配套企业包括亿华通、潍柴动力、上海杰宁新能源等 [7] 燃料电池车补贴明细 - 2019年申龙客车SLK5090XBWEFCEVH核定推广1辆,补助40万 [7] - 2019年中植汽车(淳安)SPK6101FCEVG补助680万 [7] - 2019年中通客车LCK6900FCEVG5核定推广7辆,补助350万 [7] - 2020年江铃重汽SXQ4180J1A2FCEV补助40万 [7] 行业活动与服务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4] - 势银提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咨询顾问等服务 [4][12] - 公司联系方式:电话0574-87818480 邮箱service@trendbank.com [14]
燃料电池汽车接续政策如何推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7 09:13
示范应用成果 - 中央财政累计拨付奖励资金超过51亿元,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2] - 截至2025年6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达3万辆,五大城市群推广超过1.7万辆 [2] - 应用场景覆盖城市公交、通勤客运、城市物流、渣土运输等多元化领域 [2] - 产品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实现创新突破,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燃料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电堆成本从2017年的15000元/kW降至1000元/kW,系统成本低于2000元/kW [3] - 氢能供应系统发展显著,累计推广数量居世界第二,形成以商用车为主的市场路线 [3] - 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从示范前不到10%增长到超过90%,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普遍增长到100kW以上 [4] - 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550座,位居全球第一,氢气枪口价降低约30% [4] - 约30个省级地区发布氢能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划,部分地区探索氢能作为能源管理 [4] 产业发展瓶颈 - 氢能应用区域与氢源富裕区域错位,跨区域氢能管道规模较小,加氢站主要集中在少数示范城市 [5] - 氢能终端价格在25~50元/kg之间,与天然气、石油相比尚不具有竞争力 [5] - 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偏高、市场规模较小,氢能应用补贴主要集中在车端 [5] - 燃料电池产业处于发展导入期,规模经济尚未形成,企业普遍面临研发投入负担重、营收增长乏力 [5] - 氢能作为能源的管理与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缺少全国统一的加氢站建设管理办法 [6] - 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大多处于创业中期,亏损经营状态,难以为继 [7] - 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推广需要一定规模支撑,当前已出现市场规模萎缩迹象 [7] 战略意义与技术发展 - 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具有替代石化能源减碳的现实意义和支撑氢能能源系统的战略意义 [8] - 燃料电池技术还有很大发展余地,提高电堆工作温度可进一步提升热效率,降低质子交换膜的贵金属用量 [9] - 保持市场应用规模领先是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为我国在该领域领先世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 [9] - 现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将于2025年底到期,需尽快明确后续接续补贴政策 [9] 地方政策推动 - 山东、吉林、陕西等10省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等4市出台燃料电池汽车高速路通行费减免政策 [11] - 全国氢能高速路示范车辆已超过500辆,主要集中在煤炭运输、大宗物资、港口物流等运营场景 [11] - 广东省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氢能高速规划,燃料电池汽车高速路示范推广取得初步成效 [11] - "氢车万里行"项目中,20多家企业的2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参与示范,线路总里程超过13000公里 [12] - 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559座,位居全球第一,初步构建车用氢能供给体系 [12] - 示范城市群氢气平均枪口价在30元/kg,部分地区降至20~25元/kg,与燃油车相比具备一定竞争力 [12] 政策建议 -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尚未完全形成自驱式发展能力,迫切需要政策层面持续支持 [13] - 建议国家在支持范围上向氢能供给以及氢能应用的更多领域拓展 [13] - 建议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多元化金融手段给予支持 [13] - 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支持跨区域氢能走廊、氢能高速等标志性项目 [13] - 建议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第2期,财政支持力度减半,聚焦于长途重型商用车 [14] - 建议扩大过桥过路费优惠的范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发展 [14] - 建议将氢、醇、氨发动机都列入支持和优惠的范围,支持多种技术路线发展 [14] - 建议加强燃料电池汽车在干线物流、城际冷链运输、矿区、港区等中长途高强度场景的示范落地 [15] - 建议推动财政支持从车辆购置环节向使用环节转移,鼓励燃料电池汽车多跑、多用 [15]
王佳:“从1到10”,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步入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关键阶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1 10:10
政策支持与示范成效 - 财政部等五部门2021年推出为期四年的"以奖代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奖励资金超过51亿元 [1][2] - 示范政策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从0到1"突破 目前正处于"从1到10"扩大规模的关键阶段 [1][9] - 示范政策将于2025年底到期 产业尚未形成自驱式发展能力 迫切需要持续政策支持 [1][4][9] 市场规模与应用场景 - 截至2025年6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达3万辆 五大城市群累计推广超过1.7万辆 [2] - 应用场景全面覆盖城市公交 通勤客运 城市物流 渣土运输 牵引接驳 矿场运输 市政环卫 出租/网约车等多元化领域 [2] - 全国氢能高速示范车辆已超过500辆 主要集中在煤炭运输 大宗物资 港口物流等运营场景 [7]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从示范前不到10%增长到超过90% 燃料电池系统功率从50kW普遍提升至100kW以上 [2]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15000元/kW降低至2000元/kW 下降幅度超过80% [2] - 在"氢车万里行"示范验证中 2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参与 线路总里程超过13000公里 [8] 氢能供给体系建设 - 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550座(截至2025年6月达559座) 位居全球第一 [3][8] - 示范城市群氢气平均枪口价约30元/kg 部分地区降至20-25元/kg 较示范前降低约30% [3][8] - 基本构建以工业副产氢为主的氢能供给体系 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用氢需求 [3] 政策环境与制度创新 - 约30个省级地区发布氢能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划 多地探索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 [3] - 10省4市出台燃料电池汽车高速通行费减免政策 费用由当地财政部门承担 [7] - 广东省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氢能高速规划 近二十个省份开展氢能高速示范线建设 [7] 产业发展瓶颈 - 氢能应用区域与氢源富裕区域错位 跨区域氢能管道规模较小 加氢站主要集中在少数示范城市 [4] - 氢能终端价格25-50元/kg 与天然气 石油相比尚不具备竞争力 [4] - 行业企业多为初创型 上市企业普遍面临研发投入负担重 营收增长乏力等情况 [4] 未来政策建议 - 建议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单一领域 向氢能供给及更多应用领域拓展 [9] - 建议采用产业投资基金 绿色贷款 绿色债券等多元化金融手段加强财政与金融联动 [9] - 建议国家层面统筹支持跨区域氢能走廊 氢能高速等标志性项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