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农机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实施五大行动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证券日报网· 2025-06-16 21:13
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成效 - 河南省全面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和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 累计诊断服务企业1.8万家 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 [1] - 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 打造数字领航企业24个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94个 [1] -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 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33个 [1] 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河南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6.7% 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 [2] - 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长垣市门桥式起重机械、襄城县碳硅新材料等9个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制造业强省建设五大行动 - 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 [2] - 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 [2] -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 重点提升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集群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 [2] - 实施开发区能级提升行动 构建主导产业明确、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2] - 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打造国家级链主企业、领航企业 [2] 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 - 截至4月末 河南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18%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34个百分点 [3] - 金融系统将强化资本赋能 用足用好金融增量政策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3]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河南将深入实施“五大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6-16 13:49
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成效 - 河南省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7个中类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覆盖1.8万家,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 [3] -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接入设备产品2093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5万家 [3] - 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达33个,推动560多家企业智能化改造、40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3] 产业结构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年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6.7%,增速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 [4]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12.0%,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1和3.9个百分点 [4] - 布局未来产业6大方向,组建33家省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5] 产业链与集群建设进展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2.66万家,2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6]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1家 [6] - "7+28+N"产业链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3.2% [6] - 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分别增长71.3%、46.1%、29.5% [6] 未来五大行动规划 - 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推动未改造企业"一企一策"转型,已覆盖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工厂 [7] -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聚焦钢铁、有色等5大行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提升超硬材料等2个国家级集群,筛选省级集群争创国家级 [8] - 开发区能级提升行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集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 [8] - 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支持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分级培育库 [8]
上下五千年,这座城市从未令一把手失望过
前瞻网· 2025-06-04 09:59
总书记考察与制造业发展 - 习总书记在河南洛阳和郑州考察调研,强调坚持发展实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认为从依赖进口到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 [1] - 洛阳作为中部老工业城市代表,成功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新质生产力快速孵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典范 [1] - 总书记在洛阳轴承智能工厂考察时指出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1] 洛阳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 2024年洛阳确定"四新一装备"为重点发展风口,细化为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17条优势产业链,17条产业链营收突破4600亿元,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为近5年最高 [3] - 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全省"零"突破 [3]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部分产线提前投产,百万吨乙烯项目基础设计获批,累计带动66个配套项目落地建设,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3] - 新型耐火材料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光电元器件、绿色建材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铝基新材料产业规模迈上千亿级,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营收两位数增长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洛阳大力推进新老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全市数字化转型指数达29.44,高于全省13.5% [3] - 1.8万家企业实现"上云",5个平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3] - 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96家,实现数量翻倍 [3] - 全市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26项,发布前沿技术产品11项 [3] - 全市23家科技产业社区已进驻企业超千家,营收突破90亿元 [3] 经济表现与历史背景 - 2024年一季度洛阳GDP总量1355.4亿元,同比增长5.9%,7个季度以来首次追上全省平均水平 [5] - 2022年洛阳重工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77.3%、85.4%、93.3% [5] - 2022年洛阳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58.2亿元,相较10年前下降近1/4 [7] - 洛阳曾连续7个月GDP增速落后于全省均值,被榆林、鄂尔多斯、襄阳、宜昌赶超 [7] 产业转型措施 - 洛阳围绕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7条优势产业链,连续出台多项专项政策 [8]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为洛阳系统梳理产业风口,完成多份专项规划报告,涵盖产业发展路径、政策扶持方向等内容 [8] - 洛阳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行"科技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创新科创金融体制机制 [12] - 搭建中西部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产业社区 [12] 新能源产业发展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为洛阳新能源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明晰电池、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技术前沿与市场潜力 [12] - 协助洛阳精准对接优质技术资源与创新项目,加速新能源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15] - 设立1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以市场机制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 [15] - 成立"洛阳智慧岛(深圳)科技创新中心",借由深圳发展自身创新力量 [15] 招商引资与产业链发展 - 实现宁德时代项目对接签约100天、落地100天、一期厂房9个月封顶的"洛阳速度" [15] - 引进百万吨乙烯、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等龙头项目 [15] - 锚定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十大产业集群,精准开展以商招商、龙头企业招商、配套产业招商 [16]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主办"深·洛"协同创新路演活动,牵头成立"新能源产业供应链联盟" [16] 未来发展规划 - 2024年洛阳经济出现显著复苏态势,经济增速从一季度1.5%上升至全年4.9% [18] - 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5.2%、6.2%,均高于全国 [1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58.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过半达55.8% [18] - 2025年计划重点布局"四新一装备"领域,力争17条产业链营收增长10%以上 [18] - 通过"三化改造"专项行动,实施300个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与绿色制造标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