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航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0-31 05:00
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山东海洋科技优势显著增强,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 势,正式启用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海洋之光"。广东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千亿级产 业集群初具雏形,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在广州建成入列,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 制氢装置成功试运行。现代海洋城市立足自身特点,积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上海、深圳、青岛 等海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天津、大连、宁波、厦门等持续深耕海洋优势领域,在港产城融合发展、 海洋渔业、现代航运服务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领域取得突破。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孔德晨)记者3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 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海洋经济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 力显著增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 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探索更加深入。16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自身优势,围绕主要 ...
“十五五”首次单列海洋为重点任务,“陆海统筹”内涵深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3:13
(资料图) 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部分,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被列为重要任务之一。《建议》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坚持 陆海统筹,提高经略海洋能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 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 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田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把海洋单独列 为一条重点任务,标志着"海洋强国"进入可操作、可度量的政策模块。从海洋发展的阶段目标看,"十四五"时期解决海洋经济规模从小到大、 由少到多的问题,"十五五"时期则聚焦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 业贡献率明显抬升,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迁。 金田林认为,从海洋经济发展路径上,"十五五"规划建议细化提出了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巩固提升海 ...
10.5万亿元!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重要报告
中国能源报· 2025-10-29 17:06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e ne rgy) 编辑丨赵方婷 二是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山东 海洋科技优势显著增强,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正式启用全球运算速度 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海洋之光"。 浙江 港口一体化改革形成新的增长潜能,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创7年来最高增速,梅山港区 首次突破千万标箱,与穿山港区共同构成全球唯一的"双千万箱级"集装箱码头群。 广东 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 雏形,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在广州建成入列,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成功试运行。现代海洋城市立足 自身特点,积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上海、深圳、青岛等海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天津、大连、宁波、厦门等持续深耕海洋 优势领域,在港产城融合发展、海洋渔业、现代航运服务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领域取得突破,秦皇岛、连云港、北海、三亚等 推动特色化向海发展,积极打造高质量海洋旅游目的地,努力建设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和人海和谐的优秀范例。 近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 25》 。 三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 ...
上海,重磅发布!万亿级产业迎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6-25 15:56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核心观点 - 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目标2030年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大型LNG运输船本土化率提升至85%以上,构建绿色智能引领的产业体系 [1][3][6] - 2035年目标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700亿元,建成国际影响力强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6] - 海洋经济市场规模庞大,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9] 产业发展布局与目标 - **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核**: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打造LNG运输船、大型邮轮、航空母舰"三大明珠"的制造基地 [5] - **临港新片区海洋产业发展核**:重点发展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海洋药物等,建设"一带一路"向海开放高地 [5] - **航运服务业目标**:203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超1800亿元,新增1—2家国际航运机构 [6] 技术创新与新兴领域 - **海洋智能装备**:推动水下机器人、两栖智能机器人、深海潜水器等跨域多平台系统研发,提升自治能力与续航性能 [6] - **核心技术攻坚**:实施海洋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工程,建设新型海洋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应用场景牵引 [5] - **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探测能力提升,具备经济与战略双重意义 [11] 国内海洋经济现状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9] - 海洋船舶工业、工程装备制造业、电力业增长率超9%,深海科技相关行业累计增加值达1.278万亿元,占比超12% [9][10]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7.2% [11] 政策与金融支持 - 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通过立法规范产业发展 [7] - 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以集团化运营统筹全市产业布局 [7] - 东北证券与国金证券建议关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及深海科技领域 [11][12]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将加速构建世界级海洋新兴产业创新生态
快讯· 2025-06-25 10:21
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 建设世界级船舶制造业产业生态 [1] - 提升高端海工装备竞争力 [1] - 构建具有全球引领力的世界级船海集团 [1] 世界级海洋新兴产业创新生态构建 - 实施海洋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1] - 开展核心技术攻坚计划 [1] - 建设新型海洋数字基础设施 [1] - 强化海洋新兴产业应用场景牵引 [1] 世界级现代航运服务业集群建设 - 引领航运服务业绿色转型 [1] - 提升绿色燃料认证服务能力 [1] - 加快建设数智航运生态圈 [1] - 推动航运保险业创新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