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镀膜

搜索文档
全球及中国不导电真空镀膜技术行业竞争建议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4 01:05
不导电真空镀膜技术市场概述 - 产品定义:不导电真空镀膜技术主要包括磁控溅射、真空蒸镀和离子镀三种类型 [1] - 技术分类:2020-2031年不同产品类型增长趋势显示,磁控溅射占比最高(2024年数据),其次是真空蒸镀和离子镀 [1][14] - 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占比33%)、可穿戴设备(28%)、汽车(19%)、家电(12%)和医疗(8%)构成主要应用场景 [1][3][14] 行业规模与区域分布 - 全球规模:2020年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4.5亿美元(CAGR 9.8%)[2][14] - 中国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占全球37%,2031年提升至42% [2][14] - 区域格局:北美(2025年占比29%)、欧洲(23%)、亚太(38%)、拉美(6%)、中东及非洲(4%)[2][3][14] 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鸿海科技集团(2025年收入1.2亿美元)、和硕联合科技(0.9亿美元)、AkzoNobel(0.8亿美元)位列全球前三 [6][7][12] - 市场集中度:2024年Top 5厂商市占率达58%,第一梯队厂商平均毛利率为42-45% [3][14] - 中国企业:广东汇成真空科技和振华科技进入全球前15,2025年合计收入占中国本土企业34% [8][13] 技术发展趋势 - 产品迭代:磁控溅射技术2025年规模预计达9.8亿美元,2031年增至14.3亿美元(CAGR 6.2%)[4][14] - 应用拓展:汽车领域增速最快(2025-2031年CAGR 11.5%),医疗领域镀膜精度要求提升至纳米级 [1][5][1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供应:主要原材料为高纯度金属靶材(纯度≥99.99%),日本和德国供应商占比超60% [7][14] - 下游客户:消费电子制造商占采购量62%,汽车零部件厂商占21% [7][14] - 商业模式:头部企业采用垂直整合模式,鸿海科技集团实现80%原材料自给 [6][7]
汽车零部件龙头,重组预案公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22:59
收购重组预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亦高光电99%股权,交易对方共12名,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但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4] - 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达6710万元,约为公司同期净利润的40%,并购对业绩增厚效应显著 [4] - 公司停牌前股价涨停创7年新高,市值72.31亿元,将于7月11日复牌 [4][11]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气缸体、曲轴等),标的公司专注高端真空镀膜技术,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领域 [6] - 并购将形成"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轮驱动格局,拓宽产品矩阵并提升客户黏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 - 标的公司可通过上市公司平台扩大业务规模,增强消费电子产业链竞争力 [6]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2023-2025年前5个月营收分别为1.05亿元、2.54亿元、7892万元,年增长率达142% [7][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2万元、6710万元、1949.7万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124% [7][8] - 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总资产从2023年3.19亿元增至2025年5月的5.23亿元,所有者权益同期从1.09亿元增至2.6亿元 [8] 公司历史业绩 - 2017年上市后业绩停滞,营收从12.23亿元微增至2024年16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8亿元小幅增长至2亿元 [10]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0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5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30%但2023年同比下降30% [11] - 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毛利润3.83亿元,较2017年3.22亿元仅增长19%,同期营收增长31% [11]
汽车零部件龙头,重组预案公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22:52
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亦高光电99%股权,交易对方共12名,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但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5] - 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达6710万元,相当于公司同期净利润的近四成,业绩增厚效应显著 [5] - 公司停牌前一天股价涨停创7年新高,市值72.31亿元 [6][14] 战略协同分析 - 公司主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气缸体、曲轴等),标的公司专注高端真空镀膜技术,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领域 [8] - 并购将形成"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业务格局,通过产品组合提升客户黏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8] - 标的公司可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扩大业务规模,预计交易将提升公司资产规模及盈利水平 [9] 财务数据表现 - 亦高光电2023-2025年营收增速显著:1.05亿元→2.54亿元(+142%),2025年前5月达7892万元 [9][10] - 同期净利润从2992万元增至6710万元(+124%),2025年前5月实现1949.7万元 [9][10] - 公司2017-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仅3.5%(12.23亿→16亿),扣非净利润长期徘徊在2亿元左右 [12][13] 历史业绩对比 - 公司上市后成长性疲弱,2017-2024年扣非净利润从1.8亿增至2亿,期间多次出现下滑及亏损 [12]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0.48%,呈现增长乏力态势 [13]
秦安股份拟购亦高光电99%股权 切入“真空镀膜”领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1:47
交易概况 - 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亦高光电99%股权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2 74元/股)[1] - 交易对方包括饶亦然等12名主体 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股份支付交易价格的100%[1] - 业绩承诺方承诺亦高光电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 4亿元[3] 战略转型 - 公司当前主业为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零部件制造 拥有年产百万件规模的一体化生产基地 现需培育第二增长曲线[1] - 通过收购切入高端真空镀膜领域 形成"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轮驱动战略 符合国家鼓励并购重组政策导向[3] - 标的公司核心技术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手机/穿戴设备)、智能汽车(车载显示)、工业显示等领域[2] 标的公司价值 - 亦高光电主营超硬镀膜、AR镀膜等产品 已进入消费电子头部品牌供应链 并向全系列智能终端渗透[2] - AR镀膜技术已应用于多款智能汽车显示系统 电致变色镀膜技术在AR/VR、汽车玻璃等领域有增长潜力[2] - 交易将整合标的公司在真空镀膜领域的技术、人才、渠道资源 加速构建新业务壁垒[3] 协同效应 - 双方将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度协同 突破现有市场边界[3] - 标的公司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包括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智能穿戴设备普及、汽车智能化趋势等[2] - 交易优化业务组合结构 增强综合抗风险能力 开辟新业绩增长点[3] 交易进展 - 目前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尚未完成 具体业绩补偿等条款将在正式协议中确定[4] - 公司股票将于7月11日复牌[1]
秦安股份: 秦安股份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交易方案概述 - 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亦高光电99%股权,交易对方包括饶亦然等12名股东[1][6]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目前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9][10] - 支付方式为股份与现金组合,向管理层股东支付比例为65%股份+35%现金,向远致星火支付比例为50%股份+50%现金[11][12] 标的公司情况 - 亦高光电主营业务为真空镀膜产品研发生产,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6][10] - 核心技术包括超硬镀膜、AR镀膜、电致变色镀膜等技术,已进入头部消费电子品牌供应链[17][18]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占比超40%,为标的公司产品创造广阔应用空间[34][35]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将形成"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主业格局,拓展产品矩阵和服务品类[17][20] - 双方将在客户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协同,上市公司可借助汽车行业客户资源推广标的公司产品[19][20] - 标的公司技术可应用于智能汽车天幕玻璃、车窗等场景,与上市公司主业形成互补[18][19] 交易实施安排 - 股份发行价格为12.74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80%[14][15] - 交易对方股份锁定期为12-36个月不等,管理层股东锁定期与业绩承诺挂钩[12][13] - 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交易金额100%,用于支付现金对价、项目建设等用途[15][16]
突然涨停!重组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8:46
交易概况 - 秦安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亦高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99%股份,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停牌前一个交易日(6月27日)股价一度涨停,收盘报16 48元/股(+7 85%),总市值达72 31亿元 [1] 交易结构及关联方 - 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交易对方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超5% [2][3] - 亦高公司实控人饶亦然直接持股15 97%,通过深圳市亦高实业间接持股23 66% [3] - 亦高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总经理李俊华持股1 22%、研发总监尤俊衡持股0 40%)将通过交易入股秦安股份 [6][7] - 第二大股东深圳市远致星火私募基金持股20 13%,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7] 标的公司业务与协同性 - 亦高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6862 15万元,主营真空镀膜产品研发生产,应用于汽车、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9] - 其真空镀膜技术可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与秦安股份现有新能源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业务存在协同潜力 [10] 收购方财务表现 - 秦安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3 70%,2025年Q1同比降幅达32 73%,扣非净利润降幅扩大至51 76% [10] - 业绩下滑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大宗商品材料价格上涨 [10]
突然涨停!重组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8:37
交易概述 - 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亦高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9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3]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可能构成关联交易 [3] - 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市场反应 - 停牌前一个交易日(6月27日)股价一度涨停,收盘报16.48元/股,涨幅7.85%,总市值72.31亿元 [5] 交易结构 - 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交易对方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超过5%,成为公司关联方 [8] - 亦高公司实控人饶亦然直接持股15.97%,通过深圳市亦高实业有限公司间接持股23.66% [10][11] - 亦高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深圳市远致星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股20.13%),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18][19] 标的公司信息 - 亦高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6862.15万元,主营触摸屏、真空镀膜产品研发生产,产品可应用于汽车、半导体等领域 [21] - 真空镀膜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可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 [21] 收购方背景 - 秦安股份主营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等 [2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33.70%;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32.73% [22][23] - 业绩下滑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大宗商品材料价格上涨 [25] 管理团队整合 - 亦高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如总经理李俊华、研发总监尤俊衡)将通过交易入股秦安股份 [16][17] - 部分人员持股比例可能超过5% [17]
洪田股份回函:保留意见仅与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的披露相关,事务所认为不影响2024年其他财务报表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21:08
关联交易与审计回复 - 公司针对上交所关于关联交易等事项的问询进行了回函,年度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也进行了回复 [1]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发表了保留意见,但表示该意见仅涉及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的披露问题,未影响多个财务报表项目,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1] - 会计师事务所实施了多项审计程序,包括函证、走访、合同分析、细节测试及存货监盘,以验证关联交易的真实性 [1] 财务数据真实性 - 市场人士认为严格的审计程序侧面佐证了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2] 技术突破与业务进展 - 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与真空镀膜全链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取得关键成果 [2] - 控股子公司洪田科技发布全球首台真空磁控溅射蒸发一体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复合集流体行业关键技术突破 [2] - 洪田科技超精密真空镀膜设备销售强劲,累计新签订单金额达1.21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2] - 二级控股子公司洪星真空近期签订订单近4000万元,客户覆盖行业知名企业 [2] 行业与客户趋势 - 装备行业客户黏性高,验证周期长,通过验证后往往带来持续多年的大批量采购 [2] - 公司已完成关键客户技术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采购周期,即将迎来订单爆发和利润弹性释放的窗口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