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搜索文档
“深圳创投日”三周年 超900亿基金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07:06
活动概况 - “深圳创投日”三周年“AI时代”主题活动于11月6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成功举办 [1] - 活动由深圳市委金融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1] - 该活动三年来已举办30余场主题活动 为800多家企业搭建资本桥梁 推动近2000亿元基金落地 [1] 基金招引成果 - 银行AIC基金2025年累计落地规模达370亿元 重点投向AI、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险资私募基金2025年在深圳落地总额高达494亿元 作为长期资本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2] - 科创种子基金群已提请立项27只基金 总规模达41.36亿元 聚焦早期创新项目 [2] 融资渠道拓展 - 深交所表示将更好支持深圳机构和企业发行科创债、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3] - 深圳市已有28家企业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1只 总规模达713.45亿元 [3] -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服务企业1.8万家 培育20家企业登陆境内外交易所 223家企业进入新三板 [3] -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累计达646家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达491家 [3] 行业洞察与趋势 - 院士及行业专家聚焦“AI时代”深入剖析前言趋势和产业机遇 [4] - 《深圳创投行业白皮书(2000-2025)》发布 指出深圳已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独特创投生态 [4] - AI领域企业代表认为数据积累、操作系统研发、机器人交互智能等是当前产业价值洼地 [4]
规模提升结构优化活力增强 辽宁2025年债券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22:42
债券融资创新产品落地 - 成功落地4类标杆性创新债券产品,包括东北地区首单公募REITs项目(沈阳国际软件园)、东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沈阳拓源集团)、银行间市场首单“绿色+科技创新债券”类REITs产品(本钢北营)以及辽宁省首单租赁住房证券化产品(大连华发山庄)[1] - 创新债券的发行实现了辽宁省在REITs、知识产权证券化及绿色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的“零”突破[1] 债券融资主体拓宽 - 近10家企业首次开展债券融资,其中辽宁能源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打破省属国企自2021年以来公司债融资停滞局面[1] - 辽控集团、大连国运集团、辽宁近海集团等9家企业提交公司债融资申请,覆盖省、市、县(区)三级,债券融资生态加速形成[1] - 多家地方国企陆续签约债券承销机构,债券融资“新生力量”不断壮大[1] 债券融资规模与结构 - 截至10月末,辽宁省实现债券融资总额641.4亿元,同比增长7.95%[2] - 科技创新债券融资达146亿元,同比增长117.9%,债券资金加速流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2] 融资服务与支持措施 - 地方金融管理局将债券融资作为扩大直接融资的关键抓手,增强发行、承销、投资全链条服务供给[2] - 邀请证券交易所专家及债券投资机构走访企业30余家次,组织10余家重点后备企业赴沪深交易所开展面对面审核沟通[2] - 创新开展科技创新债券培训、承销机构座谈等专题活动,有效疏通债券发行堵点[2]
11月7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深交所发声!事关创业板改革
搜狐财经· 2025-11-07 11:57
宏观要闻 - 前10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28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外贸总值51.7%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 [1] - 深交所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支持深圳优质创新企业上市,支持符合规定的创业板企业适用第二、三套标准申报 [1] - 深交所将稳步推动在港交所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1] - 深交所将加大科技企业再融资支持力度,推动"并购六条"落实落地,支持企业发行科创债、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产品 [2] - 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0.6%,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29.4% [3] - 美联储到明年1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4.2%,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8.2% [3] - 美联储理事米兰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希望以每次50个基点的幅度调至中性水平 [3] 行业新闻 - 全国28个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均已进入连续运行,电力生产组织方式由计划全面转向市场 [4] - 2025年中国游戏IP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预计达2753.9亿元,同比增长2% [4] - 原创游戏IP占据49.2%的市场,引进授权IP占据43.6%,跨领域IP占7.2%且预计规模同比增超70亿元 [4] - 谷歌推出其最强大的AI芯片Ironwood,速度比前代快四倍多 [5]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计划使用多达100万个新TPU运行其Claude模型 [5] - 谷歌的Ironwood TPU在单个吊舱中连接多达9216个芯片,以消除数据瓶颈 [5] 板块掘金 - 未来三年全球电解铝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供应易出问题导致供不应求,价格易涨难跌 [6] - 欧美AI投资竞赛遭遇缺电瓶颈,可能对超过400万吨的存量铝供应构成挤出威胁 [6] - A股市场银行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增加银行板块配置是均衡配置思路下的较优选择 [6]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净利润同比增长三成,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同比环比增长,业绩拐点确立 [6] - "反内卷"持续深化有望促进锂电池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提升优质产能利用率 [6]
“深圳创投日”三周年:超900亿基金群落地,助力科技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23:21
活动概况 - 2025年11月6日“深圳创投日”三周年“AI时代”主题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区举办 由深圳市委金融办和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1] - 活动吸引近200名来自政府、金融机构、创投机构及科技企业的代表参与[1] - “深圳创投日”三年来已举办30余场主题活动 为800多家企业搭建资本桥梁 推动近2000亿元基金落地[1] 基金招引成果 - 活动现场发布总规模超900亿元的三类基金招引成果 构建多层次资本支持体系[3] - 2025年银行AIC基金累计落地规模达370亿元 重点投向AI、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 - 2025年险资私募基金在深圳落地总额高达494亿元 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稳定资金[3] - 科创种子基金群已提请立项27只基金 总规模达41.36亿元 聚焦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早期资金支持[3] 多元融资渠道 - 深交所表示将更大力度支持深圳企业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发挥债券市场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功能[4] - 债券市场“科创板”启动以来 深圳市已有28家企业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1只 总规模达713.45亿元[5] -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与全国股转公司达成“绿色通道”合作 累计服务企业1.8万家 培育20家企业登陆境内外交易所 223家企业进入新三板[5] -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累计达646家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达491家[5] 政策与产业洞察 - 深圳市发布《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 推出10条政策24项措施 旨在吸引全球15万亿美元规模的百强主权基金参与深圳20+8产业集群建设[6] - 专家在主旨分享中聚焦“AI时代”前沿趋势和产业机遇[6] - 《深圳创投行业白皮书(2000-2025)》发布 指出深圳已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独特创投生态[6] - AI领域企业代表认为数据积累、操作系统研发、机器人交互智能等是当前产业价值洼地[6]
全国首单“双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深交所挂牌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1:09
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入池企业之一,将其子公司海梁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知识产权署获 得授权的专利在香港完成境外质押登记,而后作为境内融资的有效增信依据向深担集团申请融资,所获 得的融资资金支持将用于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福田口岸"深空之城"低空交通项目投入。至此, 海梁科技也成为了知识产权跨境质押创新模式的首家受惠企业。 此外,本项目还同时实现了深港资金跨境认购创新,首次引入境外合格投资者直接参与境内发行的知识 产权证券化项目,复星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作为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参与认购河套园区知识产权证券化 项目,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融资来源,也为深港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和金融市场互联 互通扩展新渠道、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深担集团积极发挥多牌照、全链条的综合性创新金融服务优势,勇当金融创新的"探路者 (300005)"与"实践者",不断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深担集团已在全市范 围完成总额超110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今年还创新发行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园区贷 2.0"等以多种新产业(300832)、新领域、新业态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为深圳知识 ...
超2万亿科技贷款+万亿创投基金,深圳金融如何力挺科技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32
深圳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概况 - 深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和5% [1] - 深圳通过“股贷债保汇”联动体系为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1] 对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 - 深圳科技贷款余额达2.17万亿元,创投基金存续规模超1.4万亿元,约占全国10% [1] - 成立千亿元级市引导基金公司,出资1500多亿元,并设立百亿元级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累计撬动资本近5000亿元 [2] - 通过地方征信平台构建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已为2215家企业授信放款20.3亿元 [2] - 试行“园区贷”模式,为企业授信110.9亿元、放贷52.8亿元 [2] 跨境融资与创新试点 - 开展“科汇通”试点,优化科研资金跨境调拨管理 [3] -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累计引入境外资本超77亿美元,3家试点企业获批9亿美元额度 [3] - 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企业在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31家企业已跨境融资超2亿美元 [3] 对成长期科技企业的融资创新 - 推出“腾飞贷”,110家企业签约贷款46亿元,引入收益共享机制 [4] - “科创贷”为超1万家企业发放银行贷款102.9亿元,节省担保费用超2300万元 [4] - 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促成交易33.2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达219.1亿元,惠及1400多家企业 [4] 债权与股权融资协同 - 10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332.5亿元 [5] - 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2024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2家、募资约200亿元 [6] - 2024年落地并购重组项目34单、交易额102.5亿元 [6] 成熟期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化 - 开展跨国公司资金池试点,55家试点企业累计业务规模超3500亿美元,为企业节支超1亿元 [6] - 打造“星耀鹏城”企业上市一站式平台和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 [6] 政策与制度保障 - 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设立“科技金融”专章,认定科技金融机构45家 [7] - 打造“深圳创投日”等平台,吸引超5500家次创投机构参与路演 [7] - 近5年支持项目2600多个、贴息4.55亿元,撬动100多亿元银行资金 [7] - 设立50亿元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比例可达50% [7] - 2024年全市科技保险额达9100余亿元 [7] 研发创新激励机制 - 2023年以来每年安排134亿元预算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8] - 发行“训力券”最高抵扣比例达50%,2024年兑现超3300万元 [8]
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21:45
资本市场定位与政策支持 - 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产业-金融"的重要枢纽,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1] - 科技部提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为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提供便利[1] - 推出了科创板改革'1+6'措施,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1] - 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包括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和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1]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效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71家企业完成发行,合计募集资金达674.06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企业达到45家,占比超六成[2] - 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合计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2] - 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到8000亿元[2] - 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全市场新增披露并购重组项目突破184单,重组目的多为聚焦主业和产业合作[2]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为288家主体发行超6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2]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与优势 - 资本市场通过风险分散、精准定价、便捷退出三大优势有效匹配创新需求[3] - 科创板、北交所等市场定位清晰,聚焦服务"硬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持续拓宽[3] - 试点注册制改革提升市场包容性和效率,一批关键技术企业成功上市[3]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链条更趋完善[3]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支持路径,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展[3] - 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优化各板块定位和衔接机制,畅通"募投管退"循环[3] - 完善基础制度,持续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并加强投资端建设[3]
西南证券:争当资本市场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3:02
公司业务成果 - 近五年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专业服务项目3391个 服务规模突破2472亿元[2] -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580个 服务金额852亿元[2] - 服务重庆地区项目373个 服务金额481亿元[2] 投行业务亮点 - 2025年完成松发股份120亿元恒力重工收购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 为"并购六条"后首单跨界并购项目[3] - 服务重庆7大行政区9家企业发行1.05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储架规模10亿元) 为重庆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市级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3] - 成功引入蔚乐科技落户合川区 拟投资12亿元建设全国总部及生产基地[4] - 2024年为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成功发行全国地方国企首单交易所市场30年期公司债券[4] - 2023年服务江西瑞能半导体成为直联机制下首家新三板挂牌过审企业[4] 并购重组业务 - "并购六条"新政后完成并购重组项目4个 交易金额超130亿元[5] - 实施对重庆地区33家市属重点国企和38个区县国资的专项开拓工作[6] - 通过打造"松发股份重组"标杆项目 形成"落地一批、推进一批、培育一批"长效项目储备体系[6]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坚持"立足重庆 辐射西部 服务全国大局"的发展定位[2] - 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2] - 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7] - 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7] - 深度关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8] 业务创新模式 - 开创"产业+资本"协同合作新模式 西证创新与广汽能源合作建设重庆超级充换电中心[4] - 提供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咨询及方案设计服务 盘活科技园区资产[8] - 深化"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组合产品运用 为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8]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展现强劲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20:0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集群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1] - "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第二次入围世界百强榜 [1] 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成果 - 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573个 [1] - 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243家 [1] - 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100多项 [1] - 推进实施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项目445项 [1] 企业创新实力表现 - 广东7家企业入围2024年度全球PCT专利申请50强 [2] - 华为连续七年位居全球PCT专利申请第一 [2] - 大湾区内地9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五 [2] 专利转化与金融创新 - "十四五"期间专利转让许可及受让被许可等转化次数达69.27万件居全国首位 [2] - 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新增8305.48亿元 [2] -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惠及企业1.67万户 [2] - 广州和深圳累计发行118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超240亿元 [2] 知识产权创新试点 - 广州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2] - 深圳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国际转化试点平台 [2] - 落地全国首单港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2] - 设立首个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 [2]
前海15载,现代服务业助力“中国智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9:41
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成就 - 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税收收入892亿元,分别为2010年成立初期的117倍、93倍和171倍 [4] - 2024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952.6亿元,同比增长8.6%,占服务业84%及GDP的65.5% [4] - 现代服务业企业总数达12.48万家,水平比肩全球服务业先进地区 [4] 科技服务业转型升级 - 科技服务业从配套支撑升级为产业链价值中枢,前海提出2027年底前实现研发中心突破100家且外资占比超30%的目标 [6][7] - 2024年1-10月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9.6%,前十强企业营收61.9亿元且增长37.1% [10] - 小马智行在前海实现全国首个一线城市中心城区Robotaxi 7×24小时运营 [7][8] 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 大铲湾片区形成"具身智能港"产业集群,银河通用投资10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研发中心,戴盟机器人设立全球总部 [10] - 深圳推出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创新,允许外籍科学家担任法定代表人 [10] - 现代服务业占高端装备终端附加值的50%-60% [11] 金融创新与跨境服务 - 前海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服务超4100户企业,80%为非政府培育名单企业,信贷投放超55亿元且利率低至3.45% [14] - 微众银行服务个人客户超4.2亿,中小微企业申贷超600万家 [14] - 汇丰银行启用总投资超40亿元的前海办公大楼,东亚银行设立大湾区"策略枢纽"包含证券及金融科技等业务 [15][16] 专业服务与出海支持 - 前海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19] - "前海出海e站通"平台集成70项公共服务,与40个海外园区合作,服务超800家出海企业 [19] - 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争议金额1423亿元居全球前三,前海法务区汇聚265家法律服务机构 [19] 国际企业布局动态 - 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落户前海,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投入运营支持DTC模式 [18] - 前海港资企业中服务业占比95%,业务从金融物流向科技服务加速拓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