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21:45
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产业-金融"的重要枢纽,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 角色。9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 的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 券发行等提供便利。推出了科创板改革'1+6'措施,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既是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特 征,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更灵活、更耐心的资金支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健 全的资本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关键技术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国家创 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前,资本市场不断提高包容性,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包括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 渠道;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 券发行"绿色通道"。 政策支持下,科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 ...
西南证券:争当资本市场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3:02
公司业务成果 - 近五年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专业服务项目3391个 服务规模突破2472亿元[2] -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580个 服务金额852亿元[2] - 服务重庆地区项目373个 服务金额481亿元[2] 投行业务亮点 - 2025年完成松发股份120亿元恒力重工收购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 为"并购六条"后首单跨界并购项目[3] - 服务重庆7大行政区9家企业发行1.05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储架规模10亿元) 为重庆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市级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3] - 成功引入蔚乐科技落户合川区 拟投资12亿元建设全国总部及生产基地[4] - 2024年为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成功发行全国地方国企首单交易所市场30年期公司债券[4] - 2023年服务江西瑞能半导体成为直联机制下首家新三板挂牌过审企业[4] 并购重组业务 - "并购六条"新政后完成并购重组项目4个 交易金额超130亿元[5] - 实施对重庆地区33家市属重点国企和38个区县国资的专项开拓工作[6] - 通过打造"松发股份重组"标杆项目 形成"落地一批、推进一批、培育一批"长效项目储备体系[6]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坚持"立足重庆 辐射西部 服务全国大局"的发展定位[2] - 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2] - 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7] - 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7] - 深度关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8] 业务创新模式 - 开创"产业+资本"协同合作新模式 西证创新与广汽能源合作建设重庆超级充换电中心[4] - 提供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咨询及方案设计服务 盘活科技园区资产[8] - 深化"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组合产品运用 为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8]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展现强劲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20:0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集群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1] - "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第二次入围世界百强榜 [1] 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成果 - 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573个 [1] - 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243家 [1] - 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100多项 [1] - 推进实施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项目445项 [1] 企业创新实力表现 - 广东7家企业入围2024年度全球PCT专利申请50强 [2] - 华为连续七年位居全球PCT专利申请第一 [2] - 大湾区内地9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五 [2] 专利转化与金融创新 - "十四五"期间专利转让许可及受让被许可等转化次数达69.27万件居全国首位 [2] - 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新增8305.48亿元 [2] -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惠及企业1.67万户 [2] - 广州和深圳累计发行118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超240亿元 [2] 知识产权创新试点 - 广州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2] - 深圳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国际转化试点平台 [2] - 落地全国首单港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2] - 设立首个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 [2]
前海15载,现代服务业助力“中国智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9:41
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成就 - 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税收收入892亿元,分别为2010年成立初期的117倍、93倍和171倍 [4] - 2024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952.6亿元,同比增长8.6%,占服务业84%及GDP的65.5% [4] - 现代服务业企业总数达12.48万家,水平比肩全球服务业先进地区 [4] 科技服务业转型升级 - 科技服务业从配套支撑升级为产业链价值中枢,前海提出2027年底前实现研发中心突破100家且外资占比超30%的目标 [6][7] - 2024年1-10月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9.6%,前十强企业营收61.9亿元且增长37.1% [10] - 小马智行在前海实现全国首个一线城市中心城区Robotaxi 7×24小时运营 [7][8] 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 大铲湾片区形成"具身智能港"产业集群,银河通用投资10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研发中心,戴盟机器人设立全球总部 [10] - 深圳推出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创新,允许外籍科学家担任法定代表人 [10] - 现代服务业占高端装备终端附加值的50%-60% [11] 金融创新与跨境服务 - 前海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服务超4100户企业,80%为非政府培育名单企业,信贷投放超55亿元且利率低至3.45% [14] - 微众银行服务个人客户超4.2亿,中小微企业申贷超600万家 [14] - 汇丰银行启用总投资超40亿元的前海办公大楼,东亚银行设立大湾区"策略枢纽"包含证券及金融科技等业务 [15][16] 专业服务与出海支持 - 前海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19] - "前海出海e站通"平台集成70项公共服务,与40个海外园区合作,服务超800家出海企业 [19] - 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争议金额1423亿元居全球前三,前海法务区汇聚265家法律服务机构 [19] 国际企业布局动态 - 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落户前海,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投入运营支持DTC模式 [18] - 前海港资企业中服务业占比95%,业务从金融物流向科技服务加速拓展 [7]
从无形到有力 知识产权与标准“双轮”驱动产业创新浪潮
每日商报· 2025-08-26 11:12
政策支持 - 余杭区新增专利授权5388件 其中发明专利2283件 平均每天近30个专利面世[2] - 主导或参与发布国际标准5项 主导发布国家标准4项 国际标准累计总量达33项[2] - 发行12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融资金额达12.29亿余元 涵盖908件专利 累计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5560万元[2] - 兑付质量奖及浙江制造品字标等品牌奖励1240万元 标准化建设区级资助1690万元即将完成兑付[2] - 对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给予最高10万元保费补贴 灵伴科技成为杭州市首个成功获赔企业[5] 平台建设 - 构建需求导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 为企业赢得发展黄金时间[3] - 2024年全国首张国产血管缝合器注册证落地余杭 新增医疗器械二三类注册证41个 累计攻克研发注册等关键问题32项[3] - 在环保水处理领域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 在低空经济领域谋划构建NQI一站式服务平台[3] 知识产权保护 - 建成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3个 指导站18个 保护点65个[4] - 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2906件 在全市各区县排名第一[5] - 设立数据知识产权快审通道 将侵权认定周期压缩60%[5] - 通过深度问诊为企业量身定制商业秘密保护方案 强化行刑检协同联动机制[4] 企业创新案例 - 强脑科技以脑机接口技术刷新行业认知[1] - 灵伴科技用AR眼镜解锁人机交互新场景[1] - 迅蚁科技在低空经济蓝海持续领航[1] - 浙江图讯科技通过专利质押获贷 将节省的融资成本投入研发[2] - 佳量医疗通过一站式创新平台节省研发注册时间成本[3]
深交所:加大固定收益类产品创新力度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深交所创新融资工具支持中小企业 - 深交所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运用债券市场创新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促进债券市场功能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接 [1] - 深交所将继续落实中央政策要求深入了解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发挥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稳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作用 [1] - 加大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复制推广力度丰富创新债券品种包括CMBS和类REITs等固定收益产品强化创新产品投融资对接 [1] 固定收益创新产品应用案例 - 深交所推出创新创业债数字经济债科技创新债供应链金融ABS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固定收益创新产品助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企业融资发展 [2] - 龙湖地产供应链金融ABS成功发行4.02亿元同步配发首单联合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优先级利率3.5%帮助供应链上游306家中小供应商低成本加快回收应收账款 [2] - 南京江北新区首单灵雀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上市首期规模1亿元涉及16家灵雀企业105项专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 创新产品优势及市场参与 - 供应链金融ABS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固收创新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操作流程简单资金用途灵活挖掘中小企业资产价值提高金融中介合作意愿降低融资难度 [1] - 研讨会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来自中国证监会深交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创新债券品种发行人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参与机构证券公司等代表近300人参会 [2]
“底层资产”扩围 特色不断涌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资产证券化项目规模 - 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规模超百亿元 [1] 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 - 中国外贸信托发行重庆市规模最大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 储架规模10亿元 覆盖9家科创企业 20项核心专利 优先级票面利率2.08% [2] - 国投泰康信托2023年10月发行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1亿元 票面利率3.25% 刷新全国同类型产品最低利率 [2] - 陕国投信托2024年6月参与西北地区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发行两期共1.67亿元 利率2.5% [2] - 华润信托2024年7月参与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 储架规模10亿元 首期发行1.4亿元 [2] - 2018年至2024年8月我国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153单 总规模291.48亿元 [3] 基础资产类型创新 - 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包括各类贷款 应收账款 商业票据 版税收入 租赁费 公用事业收费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 [4] - 绿色资产证券化规模达909.47亿元 提升明显 [4] - 中国外贸信托发行多个绿色汽车贷款及汽车租赁证券化项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5] - 个人消费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供给充分 互联网平台对ABS和ABN品种的增量发行需求提供业务机会 [5] 行业参与情况 - 参与资产证券化的信托公司数量增多 基础资产品种拓展不断推陈出新 [1] - 信托公司基于SPV优势 10多年前就进行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 [3] - 京东 美团 百度 360等互联网企业在个人消费贷资产证券化领域呈现头部效应 [5] 业务能力建设 - 信托公司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深化基础资产生成环节参与程度 有效发挥牌照优势 [6] - 需增强产品设计和发行环节专业能力及投资端业务协同性 [6] - 可盘活知识产权资产 碳资产 数据资产 为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7]
广州黄埔金融服务新政策出台,最高2000万元力促创投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20:14
政策支持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资金补贴、知识产权聚焦、产品服务创新三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1] - 对金融机构最高支持2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单个企业最高扶持50万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 [1] - 对新设持牌金融机构总部、专业子公司、市级以上分支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1500万元、300万元和150万元开办费支持 [2] - 对符合条件的持牌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营收增长支持 [2] - 对风投机构投资非上市企业给予累计最高2000万元补贴,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每投资1家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4] 知识产权金融 - 新政策聚焦知识产权,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痛点 [5]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按实际融资利息最高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 [6] -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主体按发行金额最高1%给予最高150万元扶持,融资企业按实际成本最高200万元扶持 [6] - 知识产权保险按保费最高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100万元 [6] -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参保企业377家次,总保额超8亿元,累计发放保险补贴近3100万元 [6] - 截至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超152亿元,累计发放补贴约1.74亿元,惠及企业1132家次 [7] 金融服务创新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重点投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对国家级金融创新试点及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单项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8] - 支持设立S基金,鼓励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发展 [8] - 创设"融资汇""融智汇""创享汇""绿金汇"和"资管汇"五大活动品牌,开展常态化产融对接 [8] - 建设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00亿元,占比约30%,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近900亿元 [3] 企业培育 - 形成"种子层-青苗层-金穗层"拟上市企业梯度,培育苗圃企业累计近400家 [9][10] - 辅导备案企业12家,在审企业12家 [10]
广州开发区强化资本支持,100%容亏率刷新国资基金“天花板”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56
广州开发区金融政策创新 - 广州开发区出台《若干措施》,构建"12345"现代金融投融资服务体系,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1]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30%资金用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投 [3] - 首次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100%亏损容错率,产业直投容亏率30%,按投资生命周期考核 [3][4] 国资基金容错机制趋势 - 2024年以来深圳、武汉等9地调整容亏率政策,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等4地允许100%容亏,其他地区多在50%-80%区间 [4][5] - 风险准备金机制规定:超出亏损部分用准备金及管理机构奖励资金弥补,种子/天使直投按年度收益5%提取专项准备金 [4]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超152亿元,补贴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5%,专精特新企业可低至1% [8][11] - 累计发行5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60+企业融资11.39亿元,单企最高可获4500万元额度 [11] - 全国最大知识产权保险资金池覆盖377家企业,总保额8.06亿元,保险补贴累计3091万元 [12] 产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工业百强区排名第二,拥有88家上市公司,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 [1]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值623.6亿元(+8.7%),集成电路产值增长17.1%,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951亿元 [13] - 小鹏汽车通过知识产权保险成功应对欧洲专利诉讼,法律费用获保险公司赔付 [12] 招商引资模式转型 - 取代传统税费补贴招商,通过耐心资本培育硬科技赛道,重点布局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 [7] - 对新设金融机构总部最高给予2000万元开办费支持,风投机构投资科技企业单项目最高补贴100万元 [8]
“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第十年发布 苏州片区全国排名首进前十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自贸区制度创新排名与成果 - 苏州自贸片区在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位列全国第十,排名较上年提升3位,并居第五批获批自贸区首位[1] - 全国57个片区参与评估,苏州在金融创新指数细分维度排名第六[1] - 累计形成240项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全国复制推广,59项全省复制推广[1] 高水平开放与产业布局 - 建成全国首个跨省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推出"企业出海一件事"服务模式实现境外投资业务高效集成办理[2] - 制定《苏州工业园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落地江苏省首个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2]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形成30余项创新举措(含6项全国首创),获评电子信息与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 金融创新与科技融合 - 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全面落地,包括QDLP对外投资、自贸区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3] - 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批QFLP委托登记权[3] - 设立全省首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落地全国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及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障险"园研保"[3] 营商环境优化 - 首店"一件事"服务模式使公司设立和许可办理效率分别提升50%和30%以上[4] - 累计上线9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发布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电子文件单套归档规范》[4]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SZO"代码,使苏州成为国际航线始发地和目的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