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
搜索文档
泰兰尼斯X《开始跳舞吧3》打造童鞋行业综艺营销新标杆
财富在线· 2025-11-12 11:55
节目表现与市场热度 - 综艺节目《开始跳舞吧3》总曝光量超5亿,稳居热播榜前列[1] - 节目首期播放量达3425.4万,第二期攀升至峰值7188.2万,前六期平均单期播放量稳超7000万[3] - 节目相关微博话题开始跳舞吧阅读量累计突破2.1亿,讨论量超800万,屡次登上微博热搜榜[3] 品牌植入与曝光效果 - 作为独家冠名商,公司通过高频强势露出与深度场景化植入实现品牌理念深度传递[1] - 公司百度指数在9月24日综艺开播后直线上升,品牌曝光度大幅提升[3] - 通过八期不同形式的深度植入完成品牌角色蜕变,首期即建立强大品牌认知[5] 创新营销与场景绑定 - 突破传统植入模式,针对选手"鞋总打滑"痛点递上产品作为"秘密武器"[5] - 通过集体穿着展示塑造品牌为舞者社群"标配"装备,并作为游学晋级礼品与正向价值绑定[5] - 在节目尾声将产品定义为陪伴赛程的"战靴",使品牌价值与节目"成长与梦想"内核融合[10] 科技传达与口碑构建 - 导师通过专业教学将"半掌护足弓碳板"支撑作用等科技转化为可感知体验[8] - 选手在沙漠摩托挑战后自发口播"泰兰尼斯说好的在沙地也稳稳的啊",实现从品牌自证到使用者证明的口碑闭环[8] - 品牌官方社交账号释放高光片段,嘉宾穿着产品参与抖音舞蹈挑战赛,进一步扩大影响力[12] 合作模式与行业影响 - 合作开创了街舞综艺在儿童鞋服领域商务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从"被动曝光"到"主动共鸣"的跨越[15] - 通过节目场景与品牌调性的高度契合,拓宽了童鞋品牌在娱乐营销领域的合作赛道[15] - 总预估曝光为5亿,实际完成曝光5.2亿,挑战赛相关数据指标均已超额完成[12]
千元童鞋背后的中产焦虑:泰兰尼斯的高价博弈
新浪证券· 2025-10-24 17:57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高端化策略与科技叙事在童鞋市场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1]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质疑与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其高价策略能否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取决于产品力的夯实 [6][7][10] 产品定位与定价 - 主力产品“稳稳鞋”系列定价在500-1500元之间,热销款集中在600-800元区间,新推出的“稳跑鞋”标价1499元 [2] - 定价远超市场平均水平,达到同年龄段耐克童鞋的两倍,是基诺浦、江博士等品牌主流学步鞋价格的3-5倍 [1][2] - 在实际成交中,80%以上产品价格落在300-600元区间,但仍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 营销策略 - 2022年起与分众传媒合作,在全国100多座城市的电梯媒体及50多个城市的机场、高铁站进行饱和式广告投放 [3] - 2022年电梯广告总曝光人次超过93.3亿,品牌通过“稳稳鞋”等精准传播策略增强记忆点 [3][4] 科技叙事与产品特性 - 产品采用意大利进口Vibram防滑鞋底、多密度分区支撑鞋底、CoolMax恒温材料及GORE-TEX面料等构建科技叙事体系 [5] - 多密度分区支撑鞋底由五种材料组合,设计耗时两年,量产又花一年 [5] - 针对学龄儿童的“稳跑鞋”融合T700防护碳板等技术,号称“童鞋的天花板” [5] 市场表现与商业模式 - 2024年卖出超过600万双童鞋,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1] - 创造“六阶体系”覆盖0-16岁全年龄段儿童,客户复购率高达80%-90% [8][9] - 坚持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全球已开设超过1000家门店,其中80%为自营 [9] 市场挑战与竞争环境 - 中国新生儿出生人数从2016年的1883万下滑至2024年的954万,童鞋市场大盘面临压力 [10] - 2024年童鞋消费呈现“亲民化”趋势,100-200元价位品牌市占率上升,300元以上品牌市占率下滑 [10] - 2024年1-8月,公司在天猫和淘宝平台的销售额出现下滑,而牧童、百丽等更具性价比的品牌销售额显著增长 [10]
千元一双童鞋,高价背后的泰兰尼斯争议重重
齐鲁晚报· 2025-10-24 17:4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销量突破600万双,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 [1] - 公司营收已超越深耕儿童市场多年的老品牌 [1] 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公司产品定位高端,稳稳鞋系列价格在500-1500元,热销区间为600-800元 [4] - 产品定价高于有“轻奢运动品牌”之称的FILA KIDS,后者热销童鞋区间在300-500元 [4] - 2024年推出的“稳跑鞋”采用半掌碳板、Vibram大底等高规格配置,标价1499元/双,被称为“童鞋天花板” [4] - 主打“少摔跤,走得稳”的产品诉求,切中了新生代父母的育儿焦虑 [6] 营销策略与投入 - 公司通过在全国各地的电梯屏幕、机场和高铁站进行饱和式广告投放 [1][11] - 2022年起与分众传媒合作,在全国100多座城市的梯媒及数十个城市的机场、高铁站投放广告,全年触达人数超4亿,曝光人次超90亿 [11] - 大量采用外国模特进行宣传 [3] - 创始人称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且研发费用是营销费用的1.2倍 [11] 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 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关于“脱胶、开裂、不防滑”的消费者投诉 [1] - 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有587条投诉信息,涵盖拒绝换货、拒绝退款、人工客服难联系等 [8] - 有消费者反映鞋子防滑性能差,被戏称为“溜冰鞋”,孩子穿着后频繁摔倒 [6][7] - 2023年,一款儿童皮鞋“勾心纵向刚度”不合格被杭州市监局抽检发现 [10] - 2022年,两批次儿童背提包因不符合标准被广州市场监管部门通报 [10] - 2024年6月,一款儿童凉鞋因可拆卸小附件不符合安全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10] 产品功能与医学争议 - 医学专家指出,碳板鞋适用于专业运动员,儿童长期穿着可能影响足弓发育,导致扁平足或跟腱炎等问题 [6] - 有视频博主评测对比称公司产品比另一款鞋子在测试时更加防滑防摔,但网友表示评测过程与实际穿着存在差异 [7]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目前有70项专利信息,其中大部分为外观设计专利,只有少量与鞋子功能和技术相关联的专利 [13] 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权益 - 消费者反映难以找到公司官方客服电话 [9] - 2024年“双11”期间推出的售价999元“黑金年卡”引发消费者维权,实际可供兑换的鞋款多为过季清仓款或瑕疵产品,且尺码普遍断货 [13] - 即使年卡未激活且未兑换,公司也以“超过7天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款 [13] 品牌形象与认知 - 公司名称泰兰尼斯(TARANIS)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外国品牌,有“假洋品牌”的嫌疑,但实际上是杭州泰潼商贸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创立于2006年 [13]
泰兰尼斯童鞋频陷质量和技术争议
犀牛财经· 2025-10-24 11:29
品牌营销与市场定位 - 公司通过“稳稳第一步,高光每一步”的广告语在电梯屏幕等渠道进行广泛营销,建立了品牌认知 [1] - 公司通过与分众传媒合作,将广告精准投放在写字楼、小区电梯及北上广等城市的机场大屏和高铁站 [4] - 公司主打“走得稳”的产品卖点,切中了新生代父母的育儿焦虑,在童鞋市场建立起差异化优势 [4] - 公司产品宣传强调“防滑鞋底”、“足弓支撑”等技术加持点,这是其产品溢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产品质量与合规问题 - 在黑猫投诉平台存在关于公司童鞋质量问题的投诉,包括不防滑、断裂、磨脚等,有消费者反映下雨走路导致孩子滑倒,与宣传的“稳稳”卖点背道而驰 [4] - 公司关联公司杭州泰潼商贸有限公司因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被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140元罚款并责令停止生产 [6] - 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杭上市监处罚(2025) 289号,处罚日期为2025年6月12日 [6] 研发投入与专利情况 - 公司管理层曾表示其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且研发费用是营销费用的1.2倍 [6] - 公司目前拥有70项专利信息,但其中大部分为外观设计专利,仅有少量与鞋子功能和技术相关联的专利 [6] 市场前景与品牌挑战 - 高端童鞋童装市场依旧具备发展潜力和空间 [7] - 公司所建立的高端印象面临危机,其堪比奢侈品的童鞋价格让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 [7] - 品牌在瞄准高端定位时能否提供真正的高端价值是关键问题,仅凭营销打造的高端热度很容易冷却 [7]
公司快评|“童鞋第一股”ST起步欺诈发行6人被起诉、罚款6200万元,资本市场“毒瘤”必须清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4:32
公司法律处罚 - ST起步因欺诈发行证券罪被判处罚金1000万元 前董事长等6名高管因欺诈发行证券罪和违规披露信息罪被起诉[1] - 公司此前因欺诈发行行为已被证监会罚款5200万元 截至公告日已实际缴纳2100万元 累计罚款金额达6200万元[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0年7.734亿元下降至去年3.273亿元 净利润连续5年累计亏损17.62亿元[2] - 今年上半年营收8584万元 同比下降33.53% 归母净利润亏损3714万元 同比下滑20.13%[2] - 扣非净利润亏损6099万元 较上年同期3158万元亏损扩大逾九成[2] 行业监管环境 -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欺诈发行刑期上限从5年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 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2] - 欺诈发行行为损害资本市场声誉和竞争力 需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2] 公司背景信息 - ST起步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曾是A股"童鞋第一股"[1] - 公司专注于儿童时尚文化产业 作为品牌营运商和服务商开展业务[2]
电梯里的“钉子户”,让中产家长狂掏30亿
36氪· 2025-09-18 15:5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泰兰尼斯童鞋销量达600万双,营收超过30亿元,较前一年增长50% [3] - 2023年前公司营业收入每年同比增长均超过50%,复购率高达70%至80% [13] - 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泰兰尼斯与耐克、安踏共同跻身童鞋销量前三名 [3] 品牌定位与产品策略 - 公司定位高端童鞋市场,产品价格普遍在500至1500元之间,远高于耐克(200-500元)及安踏等国产品牌(100-400元) [3] - 品牌采用“绝不打折、绝不降价”及“线上线下同价”的定价策略 [9] - 产品按儿童成长阶段分为六个时期(“六分阶”),并引入VIBRAM大底、GORE-TEX防水科技等高端户外运动鞋配置 [7] 营销与渠道战略 - 2022年公司调整营销策略,砍掉杂乱线上投放,专注与分众传媒合作线下渠道(电梯、机场、高铁等),覆盖93%以上消费者,其中多数接触广告3次以上 [14] - 同年广告精准覆盖9.3亿人次,主要目标为一线城市白领家长群体 [14] - 线上营收从不足10%提升至40%,线下门店曾超500家,并进驻北京SKP、香港海港城等高端商场 [10][13] 核心产品与创新 - 2022年推出以“稳”为核心的“稳稳鞋”,使用Vibram防滑鞋底,GMV不到一年突破1亿元 [15][17] - 公司每年推出超1万个新SKU,但近年聚焦“稳”字系列,如新推“稳跑鞋”每周销量增幅达50% [15][17] - 产品创新包括在童鞋中加入护足弓成长太空碳板,旨在缓解足部压力 [31] 运营挑战与风险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00多条投诉,主要涉及鞋子磨损、发霉等品质问题 [21] - 2023年一款儿童皮鞋被杭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为“不合格”,2022年两批次儿童背提包亦被广州市监管局列入不符合标准名单 [28] - 公司回应消费者投诉时多次将问题归因于用户使用不当,而非产品缺陷 [24][25][26] 创始人背景与发展历程 - 创始人丁飞于2009年创业,2013年正式成立泰兰尼斯品牌,初期十家门店关闭六家,但坚持高端方向 [6] - 2019年销售额从初期的2000万至3000万元飙升至3亿至5亿元,但当时仍未实现盈利 [10][12] - 公司未来五年目标为冲击百亿营收,目前已达三四十亿规模 [18]
一双童鞋要上千,泰兰尼斯却卖疯了
36氪· 2025-09-12 19:05
有多少人看到"泰兰尼斯稳稳鞋"几个字,脑子里就自动切换广告原声? | 泰兰尼斯稳稳鞋广告截图。 今年以来,国产童鞋品牌泰兰尼斯的稳稳鞋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电梯、高铁站、地铁站、机场……凭着"一分钟重复三四遍广告词"的洗脑式传播,在社媒上 掀起了讨论。 有人调侃:"从小区门禁闸到公司大楼,去哪都是稳稳鞋的海报。""电影放映前的贴片广告也是它。"也有人吐槽:"看广告把我看焦虑了。" 更是耐克、斐乐热销款童鞋的2-3倍。天猫旗舰店里,NIKE销量前五的童鞋价格为281-564元,FILA销量前五的童鞋价格为331-441元。 令人玩味的是,泰兰尼斯价格翻了几倍,销量却照样飙升,2024年,泰兰尼斯卖出600万双,营收超30亿元、同比暴涨50%。双11当天,更是与耐克、安踏 一同占据天猫童鞋销量前三。 不得不感慨,中产父母们的焦虑钱,实在太好赚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泰兰尼斯稳稳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不只是价格。 从宏观数据看,中国生育率在整体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4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从1883万下滑至954万;0-3岁儿童数量,即稳稳鞋的重要 受众,也从5090万下滑至2820万,降幅高达44 ...
一生要强的中国人,连童鞋都卷成爱马仕
36氪· 2025-09-02 08:10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泰兰尼斯销量突破600万双,全年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成为童鞋行业头部品牌 [5] - 公司在线下360座城市开设近1000家门店,并进驻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富人区,定位高端消费群体 [25] - 产品价格带集中在300-600元区间,部分新品如"稳跑鞋"标价达1499元,接近成人轻奢鞋款价格水平 [28] 产品策略与技术创新 - 将0-16岁儿童足部发育分为6个阶段,推出针对不同阶段的专业功能鞋款,形成全周期产品覆盖 [21] - 年更新超2000个SKU,覆盖日常穿着、运动训练等多元场景,部分产品被家长视为"体考神器" [23] - 采用Vibram黄金大底、T700碳板等专业技术材料,强化产品科技属性 [28] 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 - 2022年总曝光量超过93亿人次,触达4亿目标人群,通过电梯广告、社交媒体等多渠道进行饱和式营销 [26] - 入驻SKP、万象城等高端购物中心,与奢侈品牌相邻,提升品牌定位和环境暗示效应 [18] - 获得"四大国际设计金奖"等权威认证,联合法国设计师推出时尚联名系列,增强品牌时尚感 [17][2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童鞋行业过去长期作为童装附属品存在,缺乏独立品牌和议价权 [8] - 专业童鞋在国内市场渗透率仍偏低,同行企业正在加速追赶 [26] - 2024年5月监测数据显示300元以下童鞋品牌市场占有率增长,300元以上品牌占有率下降 [40] 产品质量与行业标准 - 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学步鞋专属标准,市场产品多参照《儿童机能鞋》团体标准 [39] - 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抽检数据显示机能鞋合格率不足65%,低于普通童鞋70.8%的合格率 [39]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过500条投诉,主要涉及鞋底不防滑、开胶、脱线等质量问题 [3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 - 中产父母选购童鞋时关注鞋楦适配度、加宽鞋型、脚踝保护、防滑等专业功能需求 [16] - 部分消费者因性价比考虑转向其他品牌,认为高价产品中营销成本占比过高 [31] - 学龄前儿童年均需4双鞋,按均价400元计算,双孩家庭年度鞋类支出达3200元 [29] 专家观点与科学依据 - 医学专家建议学步阶段儿童光脚行走,直接足底刺激更有利于足部发育 [36] - 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学步鞋对O形腿、扁平足等问题的辅助治疗功效 [36] - 儿童走路姿势异常可能存在多种诱因,与是否穿学步鞋无必然因果关系 [36]
泰兰尼斯推出“童鞋界的SUV”,打开品牌新增长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2 18:59
行业趋势 - 新生代父母(95后及00后)加速入场 更倾向于户外挑战和自然探索 露营徒步溯溪等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2] - 家长渴望全能童鞋应对全场景运动 以减少重复购买成本和频繁换鞋不便 [2] - 传统童鞋产品难以满足全场景运动需求 要么缺乏运动支撑要么无法适配日常 [2]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新一代高性能稳跑鞋 定位为"童鞋里的SUV" 适应全场景运动环境 [3] - 采用意大利Vibram黄金大底和仿生狮爪掌纹设计 获得BVMark防滑认证 [5] - 嵌入T700航天级碳板 1:1复刻中国儿童脚型 形成"上下缓冲左右稳固"的跑鞋系统 [5] - 鞋楦加宽18% 旋钮式鞋带实现3秒穿脱 提供Ortholite和BASF不变形科技双鞋垫 [7] 市场表现 - 与天猫超级品牌日深度合作 成为首个入选该活动的童鞋品牌 [7] - 首发阶段4天销售额超1亿元 成为天猫超级品牌日期间的明星品牌 [8] - 成功在全场景运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成为家长首选品牌 [11] 战略定位 - 公司更关注孩子跑得稳不稳而非快不快 陪伴孩子稳步成长 [10] - 稳跑鞋历时三年研发 直接比肩成人户外鞋履顶配款 [5] - 未来有望借助稳跑鞋拓展市场份额 打开新增长极 [11]
一生要强的中国人,连童鞋都卷成爱马仕
36氪· 2025-08-22 09:29
行业趋势 - 精致育儿风盛行推动家长对学步鞋功能需求升级,从基础舒适性转向足弓发育科学研判[1] - 童鞋行业从童装附属品向独立细分赛道转型,品牌化、功能化趋势明显[8] - 中产父母育儿焦虑催生场景化消费需求,如室内/户外/专业跑步等细分场景[16] 公司战略 - 泰兰尼斯定位高端童鞋市场,产品价格带500-1500元,热销区间600-800元,2024年销量突破600万双,营收超30亿元同比增长50%[3] - 采用全周期覆盖策略,将0-16岁分为6个发育阶段,年更新超2000个SKU,覆盖多元场景[14] - 通过奢侈品联名(法国设计师卢多维奇·阿尔班)、时装周曝光等操作强化轻奢属性,2024年推出1499元"稳跑鞋"搭载Vibram黄金大底等黑科技[18][19] 营销策略 -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参与品牌命名,"稳稳鞋"概念降低用户沟通成本[10] - 2022年总曝光量93亿人次触达4亿人,通过电梯广告/宝妈社群/机场巨幕等场景饱和式投放[18] - 门店选址SKP/万象城等高端商场,与Gucci等奢侈品牌毗邻,提升价格接受度[11] 市场争议 - 医学专家指出学步鞋对足弓发育的辅助功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建议学步期儿童赤足更利发育[29] - 国家抽检显示机能鞋合格率不足65%,低于普通童鞋70.8%的合格率[32] - 2024年监测数据显示300元以上童鞋市场份额同比下降,性价比消费趋势显现[33] 消费者反馈 - 部分用户认可产品设计(如分阶段选购/防滑功能),复购率达80%[14][10]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流失,双孩家庭年度鞋类支出达3200元引发负担[20]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500条投诉,涉及开胶/脱线等质量问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