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技术
搜索文档
10.28犀牛财经早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3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
犀牛财经· 2025-10-28 09:59
券商行业与资本市场动态 - 多家上市券商2025年三季报密集发布,头部券商业绩稳定,中小券商增速亮眼,A股市场交投活跃及两融规模提升为业务带来利好[1] - 券商板块有望迎来配置新机遇,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1]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新增3家未盈利企业上市,使该层公司总数达到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592家[1] - 今年以来科创板上市11家企业,IPO融资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54%[1] - 美股三大指数均续创新高,纳指涨1.86%,标普500指数涨1.23%,道指涨0.71%,科技股领涨[9] 大宗商品与期货市场 - 金属铜期货市场资金持续流入,沉淀资金规模达487.58亿元,成为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商品期货品种[1] - 上海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站上88300元/吨,伦敦LME铜报价突破1.1万美元/吨,双双逼近历史高点[1] - 国际机构预测3年内铜将再次转为供应短缺,市场看涨情绪处于高位[1] - 伦铜涨1.2%,收创历史新高,首次收于1.1万美元上方[10] - 避险需求减弱致黄金大跌破4000美元,较上周五收盘价跌3.2%[10] 前沿科技与材料突破 - 研究团队突破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技术瓶颈,实现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有望打破国外垄断[2] - 存储龙头三星电子或针对12层HBM3E推出30%的降价策略,以试图抢占市场[2] - 科学家利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实现量子信号与经典数据共纤传输距离达120公里,创下新纪录[2] - 研究团队将食用真菌转化为忆阻器,这项绿色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计算技术的替代方案,用于处理和存储信息[2] 公司重大事项与股权变动 - 文远知行在港上市拟发行8800万股股份,最高定价不超过每股35港元,预计11月6日开始交易[4] - 易华录公开挂牌转让Infologic公司60%股权,交易价格832.95万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该公司股份[5] - 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因工作调整辞职,贵州省人民政府推荐陈华为新任董事、董事长人选[6] - 前瑞银明星交易员Tom Hayes起诉瑞银,指控其成为替罪羊,并索赔至少4亿美元[3] 上市公司季度业绩 - 东方雨虹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26.58%,前三季度净利润8.10亿元,同比下降36.61%[6] - 东阳光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89.8%,业绩增长主因包括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及新并表子公司贡献[7] - 信立泰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13.93%,业绩增长得益于新产品营收增速提升[7][8] - 爱尔眼科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下降24.12%,前三季度净利润31.15亿元,同比下降9.76%[8] - 新华网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0.56%[8] - 华勤技术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业绩增长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所致[9] 其他行业监管与市场信息 - 国家卫健委提醒公众不要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来源不明的药品,应选择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或零售企业[3][4] - 加密货币大涨,但纽约尾盘涨幅收窄,以太坊24小时一度涨4.7%[10]
多架构齐头并进 光计算技术加速迈向商业化
科技日报· 2025-09-08 08:18
光计算技术发展背景 - 人工智能训练等复杂任务规模持续扩大,各行各业对算力提升需求与日俱增 [1] - 传统电子计算架构受冯·诺依曼瓶颈限制,量子计算处于发展初期,光计算技术应运而生 [1] - 光计算呈现加速发展趋势,部分技术路线正逐步走出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应用 [1] 光计算核心优势 - 光传播速度极快、信息维度丰富且能耗极低,以光子替代电子作为计算载体 [2] - 天然支持并行计算,特别适用于科学计算和机器学习等高密集型任务 [2] - 光子运行几乎不产生热量,能耗优势显著,具备更宽带宽且处理宽带模拟信号性能远超电子器件 [2] - 光学器件运算速度出色,响应迅捷几乎无延时,显著提升计算时效 [2] 光计算架构发展现状 - 自由空间光学(FSO)是最早出现的光计算形式,借助透镜和光掩模等元件在空气或真空中操控光 [3] - FSO需提升系统耐用性与可靠性,需优化光机械工程并集成固态光学模块 [3] - 光子芯片整合激光器和干涉仪等微型光学元件,可便捷融入现有电子架构但难以扩展至复杂计算任务 [3] - 部分公司转向开发光学互连设备,利用光在电子组件间高速传输数据 [3] - 光纤系统依托成熟的光纤通信基础设施,尤其适用于求解优化问题和人工智能难题 [4] - 相干伊辛机通过光纤环路发送光脉冲执行运算,但关键功能仍依赖电子设备导致光-电转换降低速度 [4] - 多芯特种光纤借助不同纤芯同步处理多项计算,多数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4] 技术发展路径与瓶颈 - 全光学自由空间系统短期内最具可行性,光与电混合系统及内存计算架构也极具潜力 [5] - 结合空间与时间维度的新型处理架构中期或表现出更卓越性能与能效 [6] - 光学系统易受元件错位和温度波动干扰,需通过闭环反馈系统和实时自动校准提升抗干扰能力 [8] - 光学数据存储难题可通过光学腔系统避免处理器与内存间数据迁移损耗 [8] - 集成与封装存在挑战,但3D封装技术和新材料创新可能提升可扩展性并降低成本 [8]
上海开放计算研究院筹备建设中并于今日揭牌
快讯· 2025-07-17 10:21
行业动态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上海开放计算研究院揭牌 该研究院处于筹备建设中 [1] - 研究院将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产业界合作 推动基于RISC-V的计算体系架构演进和高性能高可信的系统软件设计 [1] 技术研发重点 - 重点攻关面向AI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新一代AI硬件并行编程语言编译器以及系统框架场景驱动的软件系统垂直优化技术 [1] - 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应用推广 [1] 资源整合与生态建设 - 研究院将整合政府、产业、科研及市场应用等要素资源 构建新型开源开放、科研创新和产业应用体系 [1] - 目标推动上海本土及中国开放计算系统的产业生态发展 [1]
光学神经引擎高效求解偏微分方程 为下一代高性能计算技术发展开辟新方向
科技日报· 2025-06-17 07:44
光学计算技术突破 - 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学院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提出将偏微分方程信息编码到光波中,通过新型光学设备光学神经引擎(ONE)进行高效处理,标志着光学计算从理论探索向实际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1] - 偏微分方程用于描述多变量相互作用关系,在模拟复杂物理、工程和自然现象中具有强大预测能力,但传统求解方法需要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限制实时或大规模应用 [1] - ONE系统结合衍射光学神经网络和光学矩阵乘法器技术优势,采用光学方法建模偏微分方程,利用光波特性表示方程变量,光信号通过光学元件演化最终呈现方程解 [1] 技术原理与性能 - ONE借鉴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在光学领域利用光子器件实现类似功能,相比传统电子神经网络速度更快、能耗更低 [2] - 团队测试了达西流方程、静磁泊松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经典偏微分方程,结果显示ONE在复杂问题上表现出良好适应性和准确性 [2] 应用前景 - 该研究成果为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仿真提供多功能、高效率的全新平台 [2] - 技术有望在地质建模、芯片设计、气候模拟等多个关键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