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你行!你上!》
icon
搜索文档
做一份好玩的音乐菜单,郎朗新专辑改编《黑神话:悟空》
第一财经· 2025-09-23 19:33
六年过去,《钢琴书》在全球流媒体平台播放量已突破12亿次,在美、英、法、德、日、澳等国的古典音乐排行 榜上均问鼎过冠军。这张专辑成为很多人重温古典音乐的载体,也带领新一代乐迷第一次推开古典音乐世界的大 门。 如今,郎朗携《钢琴书2》归来。10月17日,《钢琴书2》双CD版实体专辑将由环球音乐集团旗下的德意志留声机 唱片全球发行,中国内地版实体专辑现已正式开启预售。 郎朗希望,"找点乐子,带大家一起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 2019年3月,在全球同步发行独奏专辑《钢琴书》时,郎朗只想"做一张给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的专辑",他对这张 专辑的预期是"卖30万张就很满足了"。 在北京发布会上,郎朗现场演奏了《黑神话:悟空》主题曲,谈及风格多元曲目的选择,他表示,去年《黑神 话:悟空》在全球爆火,让他想到可以把游戏音乐改编成钢琴曲,"我是孙悟空的超级粉丝,我相信通过这样的音 乐作品,中国文化可以在全世界被更好地传播认知,就像《钢琴书》中的《茉莉花》那样"。 《钢琴书2》中收录的32首曲目,《黑神话:悟空》与巴赫、德彪西比邻而居,恰似郎朗口中"古典音乐属于每一 个人"的具象化表达。 "录制《钢琴书》这张专辑的初衷,是让更多朋 ...
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投资界· 2025-09-20 21:35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易数读 ,作者网易数读 网易数读 . 网易旗下栏目,用数据说话。 上座率就像过山车。 作者 | 萝卜切片 来源 I 网易数读 (ID:datablog163) 如今,花几十块钱走进电影院,得到的不光是电影,还会附赠一场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灯光才灭,沉浸式观影感还没来,零食袋的窸窣声、邻座对剧情的议论声、突兀的手机 亮光就先让人出了戏。 真 正 上 演 的 电 影 , 也 常 让 人 怀 疑 在 开 玩 笑 : 现 实 题 材 片 , 让 人 怀 疑 编 剧 没 吃 过 五 谷 杂 粮;喜剧片的笑点,全透支在预告片里了;更别提爱情片,尴尬到让人抠出三室一厅。 即便是被誉为十年来口碑最佳的 2 0 25 年暑期档,也没能完全拉回被糟糕体验劝退的观 众,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预测数据一再下调。 电影院在扩张,可观众在锐减 2 0 25 年,杀疯了的红黄蓝外卖大战,漫天撒券,疯狂补贴,把羊毛送上门给人薅。有人 说 00 后终于赶上一波时代红利。但其实,砸钱换市场这套打法,电影行业早在十年前 就玩过。 把时间倒退回 2014 年,猫眼、淘票票入局,用票补把电影票价打到个位数。最夸张的 时候,《变形金刚 ...
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虎嗅· 2025-09-07 09:0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行业面临观众流失和上座率持续低迷的问题 尽管2025年暑期档被誉为十年来口碑最佳 但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且预测数据一再下调[4][5] - 全国电影院数量持续扩张 2024年达到1.3万家影院和8.1万块银幕 但总票房仅425亿元 较2019年641.49亿元历史高点缩水三分之一 甚至低于2015年438亿元水平[9] - 行业年度上座率跌至历史低点5.7% 意味着百人影厅平均只有五六名观众 四大黄金档期中除春节档外均表现疲软 贺岁档2024年上座率仅4.2%[12][13] 票房结构与头部效应 - 档期票房成为全年核心支撑 2022年后占比稳定在七成左右 但不同档期分化显著 春节档自2018年起成为绝对主导 2025年二月票房达160.9亿元[20][22] - 头部集中现象加剧 2014年前50名电影占票房80%-90% 而2024-2025年前20部电影即可占据60%-80%票房 前五名份额从两成升至三成以上[34] - 单片统治力强化 2025年《哪吒2》单部影片在暑期档结束时占据近四成票房 猫眼数据显示超六成观众观看该片后未再进入影院[32] 消费行为与定价变化 - 一线城市电影票均价达49.6元 较2014年上涨16% 三四线城市涨幅更猛达30%-35% 均价42元已与二线城市持平[47] - 观众年龄结构显著老化 暑期档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年轻人将影院娱乐视为可选而非必选项目[50][51] - 自发观影行为减少 行业高度依赖热搜推⼴、朋友圈刷屏和短视频营销触达观众 缺乏外部刺激时消费者难以产生购票意愿[18][19] 内容质量与体验问题 - 影片质量与宣传错位现象普遍 预告片与正片差异大 特效粗糙如《封神2》被吐槽视觉呈现差 剧情套路化且强行煽情引发观众反感[41][44] - 影院体验持续恶化 存在手机亮光、噪音干扰、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座椅舒适度和屏幕规格未达预期 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2][39][40] - 时间成本成为关键考量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家庭娱乐替代方案 两个小时影院时长对比短剧综艺的灵活性处于竞争劣势[45]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陈可辛们亏损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2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2] - 平均票价37.2元 同比下降8.8% 主要受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电影消费券补贴影响 [2]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但过亿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2] - 票房5-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2] - 头部项目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去年冠军《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冠亚军《孤注一掷》35.26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 [5][6]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量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暑期档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3] - 影市平淡与渠道扩张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剧 [4] 创作格局演变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等新生代作品占据票房前三 [7]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票房3.75亿元 豆瓣评分5.7 导致出品方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9] -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9085.6万元 陷入巨亏境地 [10] 动画电影突破 - 动画片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 [5][12]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验证成功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2] - 衍生品开发成效显著 与超过30家企业合作 上线衍生品超800个 [13]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投入超10亿元补贴 [14] - 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2.70亿元 6月下达0.81亿元 [14] - 政策导向强调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旗舰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工作室 形成分层发展格局 [15]
《南京照相馆》凭什么这么火?
第一财经· 2025-08-12 15:05
电影市场表现 - 《南京照相馆》上映17天累计票房达21.92亿元,位列年度票房第三,预测最终票房将超33亿元[6] - 暑期档上半程多部影片未达预期,《F1:狂飙飞车》票房4.01亿元为最佳表现[5] - 同期抗战题材电影《东极岛》上映3天累计票房1.92亿元[6] 影片内容分析 - 以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通过吉祥照相馆场景和普通人视角展现战争残酷性[5][7] - 角色塑造突破脸谱化,如林毓秀的觉醒递进过程和王广海的复杂性刻画[11] - 反派伊藤秀夫的矛盾性塑造(表面亲华但深层侵略心理)增强戏剧张力[14] - 情绪设计通过照片线索推进,包含全家福、底片焚烧等关键泪点场景[15] - 对女性受害场景采用克制表现手法,避免视觉剥削[18] 制作与发行策略 - 导演申奥强调电影文献属性,注重历史观端正而非说教[7] - 发行方上狮文化精准把握档期,从原定8月2日提档至7月25日避开竞争[19] - 采用限时点映策略延长上映周期,口碑发酵后争取更多排片[20] - 宣传聚焦观众口碑传播,推广词"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强化情感共鸣[20] 行业趋势观察 - 爱国题材电影红利期结束,《维和除暴队》《蛟龙行动》票房分别为5.11亿和3.93亿元[6] - 成功商业片需回归故事本质,《南京照相馆》证明内容质量决定市场表现[6][23] - 短视频冲击和观影习惯变化被普遍认为是票房低迷的外部因素[5]
2025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25亿
新华网· 2025-08-12 13:45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5亿 [3] 影片供给情况 - 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暑期档,涵盖历史、悬疑、动画、科幻、动作等十余种类型 [1] - 国产影片以喜剧、悬疑、动画题材为主 [6] 重点国产影片介绍 喜剧片 -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唐代小吏完成"荔枝使"任务的故事 [6] - 《你行!你上!》讲述少年追求音乐梦想并登上顶级艺术殿堂的故事 [6] 悬疑/历史片 - 《酱园弄·悬案》根据民国真实案例改编,从女性视角揭示时代变迁 [9] - 《东极岛》取材自二战时期东极岛渔民救助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 [9] 动画电影 - 《聊斋:兰若寺》改编自《聊斋志异》,采用"1+5"叙事结构串联多个经典故事 [12] - 《罗小黑战记2》延续治愈系画风,动作场面升级,定位全年龄段合家欢电影 [14]
票房与口碑双双“倒戈”:第六代导演下桌?
36氪· 2025-08-11 10:12
导演换代现象 - 暑期档电影市场出现导演代际更替现象,传统名导姜文《你行!你上!》上映26天票房未过亿,管虎《东极岛》预测票房跌至6亿+,而新生代导演申奥《南京照相馆》上映16天票房突破20亿,预测冲击30亿大关 [1] - 姜文作品《你行!你上!》投资2.8亿但上映近一月票房仅9064.9万,被观众批评"爹味"叙事与当下市场脱节 [21] - 申奥《南京照相馆》总票房达21.69亿(分账19.38亿),观影人次6122.9万,预测票房31.90亿 [2] 新生代导演崛起 - 邵艺辉凭借《爱情神话》《好东西》等作品以女性视角获得年轻观众喜爱,《好东西》豆瓣评分9.1成为年度华语电影评分第一 [6] - 饺子导演《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159亿,打破国产动画商业上限 [8] - 大鹏作品如《保你平安》《长安的荔枝》擅长用娱乐化外壳包装社会议题 [11] - 陈思诚采用"产品经理思维"打造"唐探"系列和《消失的她》等商业片 [14] 创作方式变革 - 新生代导演更注重与观众平等对话,如申奥《南京照相馆》用隐晦镜头处理历史题材,与陆川《南京!南京!》等老派导演的史诗化叙事形成对比 [17] - 邵艺辉剧组坚持下午六点收工,提前一周杀青,打破行业熬夜文化 [29] - 申奥团队《孤注一掷》拍摄60天票房38.48亿,《新生》网剧50天完成拍摄,《南京照相馆》从开机到上映仅5个月 [38] 市场生态变化 - 观众结构变化推动市场偏好转型,00后观众更追求直白情绪共情而非政治隐喻 [21] - 数字技术降低创作门槛,社交平台帮助新导演获得曝光机会 [27] - 行业从"大鱼吃小鱼"转向多元共存生态系统,新导演以高效率(如53天完成《南京照相馆》拍摄)重构生产逻辑 [38][42] 作品数据对比 - 《南京照相馆》猫眼想看人数32.8万,观影画像显示男性观众占比75.4%,20-24岁为主 [2] - 《你行!你上!》猫眼想看人数0,今日新增152,峰值15239 [2] - 饺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159亿票房纪录 [8]
排除杂念,才能奔着最好去!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你行!你上!》的故事主人公是郎朗,一位在我们的关注下成长起来的国际知名钢琴艺术家。我们从 各种新闻报道里知道了他的事情。且慢,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却往往未必真的熟悉。我想与观众一起体 验:你是不是知道,还是有待于知道,或者你以为知道,或许并非真的知道。 如果说有一个计划是100位导演一起拍这个故事,你就会很清楚地看到,每个人都不一样,拍出来的那 个不一样,就是导演的印记。创作者带有自己的印记,这很正常,也很必要。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 林黛玉,一定带有他的视角、他的印记。所以,我怎么看郎朗,很重要。我停下来,一年两年三年,去 观察、去书写、去拍摄。前些年,我得到一个机会陪伴孩子们成长,我发现人和人的关系往往被忽视, 尤其是亲情,所以拍了这部电影。 这个故事讲郎朗和他的父亲,更是讲那些敢于梦想、敢于梦想成真的人们。热爱可以让人超越极限。郎 朗一天弹12个小时钢琴,并不觉得累和苦。电影里有意思的是,他的爸爸发现他能干这个,有想法,还 有办法。有想法特别好,必须得有办法来辅助,想法才能变成现实。这是我在电影里想表达的。 如今网络发达,大家露脸的机会多了,说的话都能被听见了。问题是都这样,也就等于都不这样。你要 是不 ...
暑期档,突破7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03 22:57
暑期档电影票房表现 - 截至发稿暑期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 [1][2] - 8月3日单日票房达3.75亿元创今年暑期档单日新高 [3] - 《南京照相馆》以15亿元票房领跑 《长安的荔枝》6亿元位列第二 《侏罗纪世界:重生》5亿元排名第三 [2] 影片供给与类型分布 - 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暑期档 [3] - 国产片以喜剧 悬疑 动画题材为主 [3]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次日票房破1亿元 [3] 重点影片内容题材 - 《南京照相馆》取材南京大屠杀日军罪证影像 [4] -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历史小说 [4] - 《东极岛》基于二战里斯本丸沉没事件 [5] - 《罗小黑战记2》讲述猫妖师徒的冒险故事 [5] - 《你行你上》聚焦少年音乐追梦历程 [5]
单日再创破亿纪录!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67亿
央视新闻· 2025-08-03 15:0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单日票房再次突破1亿元 [1]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7亿元 [2] 影片类型与供给 - 暑期档上映影片超60部,涵盖历史、悬疑、动画、科幻、动作等十余种类型 [3]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由《中国奇谭》原班主创打造,延续"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并融入现代职场哲学 [3] - 《聊斋:兰若寺》改编自《聊斋志异》,采用"1+5"叙事结构串联多个经典民间故事 [5] - 《罗小黑战记2》保留治愈系画风,动作场面升级,定位全年龄段合家欢动画 [8] - 喜剧片《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唐代小吏完成"荔枝使"任务的故事 [10] 重点影片制作特点 - 《浪浪山小妖怪》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核心创意,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 [3] - 《聊斋:兰若寺》从传统文化汲取灵感,改编经典名作并创新叙事结构 [5] - 《罗小黑战记2》在冒险故事中融入成长与抉择主题,动作场面全面升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