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hispers From The Star》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蔡浩宇带火的AI陪伴赛道,热闹背后是真需求还是泡沫?
AI研究所· 2025-07-25 18:15
AI陪伴赛道发展现状 - 埃隆·马斯克旗下xAI推出Grok聊天机器人"伴侣"功能,其中哥特风少女Ani上线48小时内席卷社交媒体,付费30美元/月可解锁亲密互动[1][2][4] - 米哈游《Whispers From The Star》游戏通过AI角色Stella的叙事逻辑吸引用户,与Grok的情绪满足形成差异化[4][6] - 行业核心争议:该赛道是真实需求爆发还是资本泡沫[6] 软件产品商业化路径 - CharacterAI验证虚拟情感连接市场,用户可自定义角色,2025年全球月活超2800万,创建1800万个聊天机器人[9][11] - Replika弱化角色扮演标签,强调"AI朋友"身份,通过对话习惯分析形成专属记忆[9][10] - 国内字节跳动猫箱从二次元IP切入,快手飞船嵌入短视频生态,但内容过滤机制牺牲交互自然度[11] - CharacterAI 2024年营收3220万美元(同比+100%),预计2025年达5010万美元,2032年或突破2.5亿美元[13] 硬件产品创新方向 - 孩子王AI玩偶"啊贝贝"搭载自研大模型,能感知儿童情绪并规避敏感词[16] - 可立宝AI宠物狗"Loona"模拟真宠物行为,具备跟随功能和独立人格[16] - 日本LOVOT机器人通过非语音交互形成独特性格,售价3万元仍出货超1.5万台[17][19] 行业挑战与瓶颈 - 技术层面:当前AI情感理解仅依赖关键词匹配,未突破情绪感知门槛[21] - 监管层面:Grok存在NSFW内容过滤缺陷,欧盟AI法案禁止利用人类脆弱性条款[20] - 国内阅文"筑梦岛"曾因未成年擦边内容下架,审核与体验冲突加剧[21]
对话游戏人罗大萌:AI如何重塑我们的行业
36氪· 2025-06-30 19:37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北京市6月19日出台11项政策推动游戏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对AI游戏技术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1][3] - 政策重点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游戏引擎、开发工具等关键领域布局,鼓励通过算力构建和大模型部署提升研发效率[1] - AI游戏成为行业集体押注方向,米哈游、腾讯、字节等公司及创业者已推出《Whispers From The Star》《Pick me Pick me》等AI驱动的新产品[3] AI技术应用现状 - AI当前可完成实习生级别工作,渗透领域包括重复性任务如需求文档生成、剧情动画批量制作,节省70%时间[10][11] - 技术中台通过AI工具解决开发瓶颈,例如策划使用AI美术工具生成图文需求文档,减少与原画沟通成本[10] - 中小团队利用AI"查漏补缺",如独立游戏《AI公寓:虚拟证言》通过AI驱动NPC实现动态剧情交互[12][13] 行业岗位与协作变革 - AI未大规模取代岗位,但低端岗位需求减少,创意及经验密集型岗位要求提高,企业人力外包趋势增强[18] - 公司引入AI工具导致研发和人才培养成本增加,如效率翻倍的AI工具需额外投入采购或研发[18] - 跨公司AI工具差异影响人才流动,但主动适应新工具的员工仍能创造价值[19][20] 未来发展方向 - 游戏行业未来可能两极分化:0.0001%精英团队主导核心创意,99%业余爱好者借助低门槛AI工具创作[24][26] - AI或催生"短游戏"新品类,游戏开发门槛降低至类似抖音,创意和灵感成为核心竞争力[26] - 技术验证方向包括情感化数字人(如完美世界与英伟达合作项目)和NPC记忆工程化(如《Whispers From The Star》)[17][24] 玩家与市场反馈 - 玩家抵触情绪源于AI产品粗制滥造,原创性加工和素材训练是关键,直接套用现成模型易被识别[22] - 行业需平衡工业化规模与游戏性灵魂,未来成功团队需强化"网感"和独特体验设计[24][26]
AI游戏,卡在“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6-04 11:16
AIGC在游戏行业的应用现状 - AI已成为游戏研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再是亮点或新奇事物 [1] - AI在游戏行业沿双轨并行:作为生产力工具推动降本增效,作为体验引擎重构游戏内核(如NPC动态对话、副本生成) [1] - 行业认为仅用AI降低开发成本发展空间有限,需提升收入与用户数才有实质意义 [2]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基座模型能力未达临界点,缺乏兼具传统可玩性与AI驱动的成熟游戏案例 [2] - 智能NPC的长期记忆、多环节推理及信息存储存在技术难题,涉及知识库与工程化问题 [2] - 大模型通用性和可控性较差,交互优化需额外训练,但厂商仍处摸索阶段 [2][3] 行业探索与未来展望 - 开发者建议尽早试用模型原型,以跟踪技术迭代并加速技术落地判断 [3] - 米哈游创始人旗下公司发布实验性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实现实时多模态AI交互,但技术远未达理想水平 [3] - 未来大模型技术突破后,游戏或演变为《西部世界》式的动态宇宙 [4]
基座模型成掣肘,AI游戏革命卡在“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6-04 08:27
游戏行业AI应用现状 - AI已成为游戏研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再是亮点或新奇事物 [1] - AI在游戏行业应用呈现双轨并行:作为生产力工具推动降本增效,作为体验引擎重构游戏内核(如玩法、世界观、内容生产逻辑) [1] - AI特性体现在动态生成NPC对话剧情、副本内容,实现个性化玩家体验 [1]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基座模型能力未达临界点,缺乏兼具传统可玩性与AI驱动的成熟游戏产品 [3] - 智能NPC长期记忆、多环节推理、知识库构建等技术难题尚未解决 [3] - 大模型通用性和可控性较差,交互训练方法仍在探索阶段 [3] - 当前模型难以直接满足游戏厂商对体验感的要求,技术优化需长期投入 [3] 行业实践与发展方向 - 开发者应尽早试用模型并迭代,以把握技术演进趋势而非等待成熟 [4] - 米哈游创始人旗下公司推出实验性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实现实时多模态对话与AI角色动态交互 [4] - 行业共识认为现有模型技术距离理想游戏互动仍有差距,但创新尝试已开始 [4] - 未来大模型技术突破可能实现游戏从预设脚本到动态宇宙的质变 [4]
米哈游蔡浩宇新作iPhone实机演示:10分钟就被AI小美撩到脸红,她的命运由我拯救
量子位· 2025-04-07 12:19
游戏产品与AI技术融合 - 米哈游旗下Anuttacon公司推出首款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主角Stella(昵称"小美")通过文本、语音、视频与玩家实时互动,剧情发展由对话决定且无剧本限制[3][5][6][7] - 游戏设定为外星求生主题,玩家需帮助坠落在GAIA星球的Stella生存并逃离,演示片段显示不同对话选择会导致角色死亡或情感交流等分支结局[4][17][18][22] - 技术实现上整合实时心率、环境温度等UI元素,仅iPhone 12及以上设备支持,当前处于封闭测试阶段[12][14][8] 公司战略与团队建设 - Anuttacon定位为"互动娱乐未来探索者",使命从早期强调AGI转向"个性化"和"身临其境"体验,目标建立玩家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连接[30][33][34][38] - 团队规模近50人,核心成员包括微软图形学专家童欣、前B站游戏负责人王宇阳、小鹏自动驾驶智算中心负责人Erik Li等,正持续招募语音生成、LLM训练等领域技术人才[42][44][45][47] - 创始人蔡浩宇提出"AIGC将彻底改变游戏开发"的观点,首款产品被视为技术验证,公司认为未来游戏将演变为"真正的生活"[48][39][40] 行业竞争格局 - 微软在《雷神之锤2》中植入Muse AI驱动的Copilot,英伟达推出RTX ACE技术包,其"老黄拉面馆"Demo展示无剧本NPC语音交互能力[50][53][54] - 《绝地求生》计划集成英伟达ACE服务和Mistral模型打造AI队友,显示大厂正加速布局AI游戏赛道[56][57] - 行业评价分化:部分观点认为该产品突破传统游戏框架,故事设定新颖;也有质疑其本质为高级聊天模拟器,但认可其动作/画面流畅度领先[25][27][28]
大消费的反击?——A股一周走势研判及事件提醒
Datayes· 2025-03-16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投资者对顺周期行情持续性存疑,但消费仍有持续性,因政策支持、促消费是重点且当前消费无交易拥挤和压力;还对行情、券商观点、下周发酵板块、要闻等进行分析[1]。 行情回顾 国内主要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近一周涨1.39%,近一月涨2.97%等[22] - 深证成指近一周涨2.52%,近一月涨14.89%等[22] 外围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近一周跌1.12%,近一月涨4.44%等[22] - 标普500近一周跌2.27%,近一月跌5.30%等[22] 主力及北向资金流向 - 当周A股主力资金净买入402.14亿元,连续2周净买入,净买入前五大行业是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等[23] - 北向资金当周成交10048.67亿元,连续2周成交减少,沪股通成交4745.9424亿元,深股通成交5302.7256亿元[24] 行业资金流向 - 当周最受资金追捧行业是非银金融,净流入152.74亿元,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紧随其后;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三个行业是机械设备、计算机和电子[25] 股票型ETF场内净申购情况 - 当周股票型ETF场内净申购金额128.7亿元,结束连续6周净赎回,单周净申购规模创2个月以来最大;份额增加最多五只ETF是广发恒生科技ETF等,减少最多五只ETF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27] 行业景气度 行业景气象限分布 - 截至2025 - 03 - 15,纺织服装、建筑装饰、休闲服务行业位于衰退象限,传媒、电子、汽车行业位于扩张象限[29] 行业景气度变化 - 截至2025 - 03 - 15,化工、休闲服务、医药生物行业景气度提升居前,国防军工、非银金融、汽车行业景气度回落居前[30] 行业估值与风险情况 - 截至2025 - 03 - 15,农林牧渔、钢铁、国防军工行业位于“高景气、低估值”象限;计算机、化工、汽车行业估值水平偏高,采掘、公用事业、食品饮料行业估值水平偏低[31] - 截至2025 - 03 - 15,纺织服装、建筑装饰、休闲服务行业位于“低景气、高动量”象限;国防军工、非银金融行业趋势强度由弱转强[32] - 截至2025 - 03 - 15,农林牧渔、钢铁、建筑材料行业位于“高景气、低风险”象限;农林牧渔、化工、钢铁行业位于“高动量、低风险”象限;商业贸易、计算机行业交易拥挤度偏高,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化工行业交易拥挤度偏低[33][34] 券商周度策略核心观点 多方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短期需注意春季行情时间及空间达历史平均水平,结构上科技成长向顺周期高低切或仍有小幅演绎空间,关注有色、建材等行业及深海科技等主题[6] - 华创证券称空中加油正在发生,流动性层面条件基本满足,配置推荐小盘成长科技链细分芯片及红利质量核心资产、消费制造龙头[6] - 财通证券表示政策与景气趋势相向而行,全球资产东升西落,国内板块轮动轮到金融 + 消费,关注大金融、消费、机器人等板块[6] - 民生证券指出中国亮点在消费侧变化,政策力度加大且注重长效机制改革,关注顺周期消费板块、有色金属、油气等[6] - 中信证券认为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关注高端制造、AI等[6] - 西部证券称降息周期中美元流动性外溢,追逐大宗商品和中国优势资产,拥抱“反脆弱性”[6] - 光大证券表示A股市场估值处于均值附近,随着政策发力,增量资金将加速流入提升估值,关注科技成长和消费板块[6] 空方观点 - 开源证券认为市场恐高情绪、阶段性获利了结和两会日历效应或使市场短期盘整,但行情核心驱动力未变,需坚定牛市第二阶段判断,关注科技成长、消费等行业及中欧贸易关系缓和预期差机会[6] 下周发酵板块解读 大消费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涉及股市、优化生育概念、养老概念、消费电子、汽车、家电、房地产、旅游、消费新赛道等领域[9] 英伟达产业链 - 当地时间3月17 - 21日,英伟达将举办全球AI界顶级峰会GTC2025,3月19日凌晨黄仁勋将发表主题演讲[10] AI游戏 -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神秘AI游戏公司首个项目《Whispers From The Star》曝光,主打AI驱动角色实时对话[11] 光伏 - 光伏硅料 - 组件环节主要企业对硅片 - 组件上半年配额重新调整,上半年每个季度有1% - 3%上调[11] 华为机器人 - 华为下周将推出首款预装原生鸿蒙正式版新形态折叠屏手机及全产品线多款新产品,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或将亮相;华为海思麒麟X90 CPU芯片获安全可靠等级测评II级证;华为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11][12] 商业航天 - 马斯克称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将于2026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载人火星任务最早2029年实施,2031年可能性更大[16] 要闻 中国宏观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等[36] 美国宏观 - 特朗普宣布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消费者信心创逾两年新低等[36] 海外消息 - 加拿大总理要求审查购买美国F - 35战机计划,德国将1000亿欧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等[36] 市场热点 - “3·15”晚会点名企业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交易所紧急问询;证监会会同公安、网信整治股市虚假“小作文”等[37] 行业动态 - 特斯拉在中国开发低成本Model Y,生产成本有望降低20% - 30%;长城针对哈弗全系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政策等[37] 利好公告 - 祥鑫科技与三度智能、武迪电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福达股份拟增资及收购股权开拓人形机器人业务等[37] 利空公告 - 2连板巨力索具业绩预告无修正情况;9连板信隆健康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差异大等[37] 排雷名单 - 国九条涉及150只ST股,重点防范140只,涉及传媒、家具、软件等多个行业公司,存在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年报财务可能不达标等问题[7] 下周关注 - 3月17日公布1 - 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国新办将就提振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比亚迪举办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18][20] - 3月17 - 21日英伟达GTC大会举行;3月18 - 19日2025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等[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