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游戏

搜索文档
突然走红的高校“AI小镇”项目,让AI卷到学会加班
虎嗅· 2025-09-17 08:05
说真的,我没想到一款研究型AI游戏,能吸引到这么多玩家参与。 在游戏免费上线的几周内,《Aivilization》在社交媒体上开始隐隐有走红的趋势。根据官方在X上的信息,玩家们已经在小镇创建了超过十万个智能体 (Agents)。而在小红书上,有评论说:"这可能是近两年最好玩的AI游戏了。" 斯坦福大学Smallville小镇 前两年,斯坦福大学一个科研项目组开发的AI小镇"Smallville"曾引起过一些关注。他们在Smallville这个虚拟世界中创造了25个智能体(Agents),并利用 生成式模型来模拟人类行为。当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智能体在模仿学习人类行为后,能够形成自主行为。 当时的Smallville 更像是实验室里的小规模验证,而最近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项目《Aivilization》,则把相似的思路搬进了大众视野里。 比起斯坦福小镇,《Avilization》更像是一个成熟的游戏产品,它有着更大的场景、更多的资源,还加入了游戏排行榜,实验规模也要比Smallville要大得 多。 这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1 言简意赅地讲,《Aivilization》是一款放置类的沙盒联机游戏,像是一个在 ...
超配游戏板块!公募发掘游戏股增量机会
券商中国· 2025-09-14 11:56
借助第二增长逻辑,基金经理在游戏股上斩获颇丰。 随着出海、人工智能成为游戏公司"反内卷"、降本增效、实现高毛利的关键力量,公募基金对游戏赛道的重仓力度也不 断强化。今年第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对传媒股的配置主要指向游戏赛道,借助国际市场拉动总收入和盈利能力,游戏股 迎来行业景气度回升,游戏股批量出现的翻倍股行情,也为基金带来了良好的业绩贡献。 传媒基金拥抱翻倍股行情 基金重仓的游戏股已从概念主题,走向高增长高弹性。 今年来,公募在游戏赛道不断下注,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进入基金重仓股名单,巨人网络、吉比特、ST华通、心动公司 等一批游戏股,以亮丽的业绩增长、惊艳的股价弹性,成为拉动基金净值快速提升的关键标的。 截至今年9月11日,南方基金、富国基金重仓的巨人网络年内股价涨约2.5倍。平安基金重仓买进的吉比特今年股价涨幅达 1.3倍。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重仓的ST华通今年股价涨约2.6倍。长城基金、宏利基金重仓的心动公司年内股价涨约2.3 倍。 游戏公司中股价表现稍落后的亦有不俗走势,公募纳入重仓股名单的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哔哩哔哩、恺英网络、冰川 网络、迅游科技、顺网科技、网易,年内股价分别上涨50%、71%、37% ...
恺英网络20250901
2025-09-02 08:42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恺英网络 专注于游戏研发、发行、投资及IP运营[1][2][5] - 行业涉及游戏、AI技术应用及AR/VR硬件[8][20][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8亿元(同比+0.89%) 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17.41%)[3] - 总资产100.36亿元(较上年末+25.04%) 归母净资产82.03亿元(较上年末+25.28%)[3] - 境外收入2.02亿元(同比+59.57% 占比营收7.82%)[4][13] **业务战略与成果** - 核心战略:聚焦游戏主业 四大业务为研发、发行、投资及IP[5] - XY发行平台累计推出百余款手游 涵盖角色扮演、模拟经营等类型[6] - IP布局:引入《机动战士敢达系列》《overlord》等顶级IP 孵化自有IP"碎石记""百工林"并计划拓展短剧、文旅及出海[7] - 传奇盒子业务通过流量共享与内容共创提升声量 与三九互娱、贪玩游戏、掌玩游戏分别达成1亿元、2亿元、1.5亿元合作[4][15] **技术布局与创新** - 推出AR全流程开发平台 通过多模态与大模型实现自动化 缩短开发周期[8] - 发布AR潮玩品牌"暖心谷梦游记"及AR眼镜"大鹏AR glasses" 结合AI实现智能交互[8][22] - Eve产品融合情感对话与记忆大模型 计划2025年Q4上线女性向版本 男性向版本面向海外[10][12][22] - AI工具Soon已独立融资 面向中小开发者提供商业化服务[22][25] **产品储备与发行进展** - 储备产品包括《盗墓笔记起程》《斗罗大陆诛邪传说》《纳萨力克崛起》《三国天下归心》《代号奥特曼》等[16][17] - 《斗罗大陆》预计2026年Q1上线 《三国天下归心》预计2025年Q4或2026年Q1上线[21] - 海外发行成果:《怪物联盟》韩国APP Store免费榜TOP2 《MU Immortal》欧美多国RPG免费榜第一 《派对不受控》《超虾大作战》在港澳台地区下载榜前列[13] **股东回报与资金管理** - 控股股东及高管承诺五年不减持 分红用于增持 累计增持金额1.31亿元[4][14] - 注销回购股份1,607万股(成本约2亿元) 派发现金分红2.14亿元[4][14] **行业竞争与成本管理** - 买量成本因行业竞争加剧而提升 公司通过多元化发行(如300+签约主播直播推广)降本增效[27] - 传奇市场规模约300-400亿元 核心玩家为70-90后群体 支付能力强[19][22] **风险与挑战**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负增长 因合作模式款项回收周期差异 预计下半年改善[29] - 新品上线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如《盗墓笔记》需优化调整)[21] **未来增长点** - 深挖复古情怀类游戏(如传奇、奇迹) 拓展新品类[21][27] - 扩大传奇盒子平台合作与海外发行(拓展日本、欧美市场)[26][31] - AI技术应用(如Eve、Soon工具、AR硬件)商业化探索[20][22]
恺英网络(002517):传奇生态巩固+多IP新品密集上线,新一轮回购开启彰显公司长期信心
招商证券· 2025-09-01 21:0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7] 核心观点 - 传奇生态巩固与多IP新品密集上线推动增长 传奇盒子生态合作带来显著收入贡献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且增速强劲[2][6][7] - 公司开启新一轮股份回购 资金总额1-2亿元 价格上限29.33元/股 彰显长期发展信心[1] - 产品储备丰富且进入释放期 涵盖自研与代理多款IP游戏 AI游戏布局取得进展[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8亿元(同比+0.89%) 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17.41%)[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25亿元(同比-1.8%) 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12.8%)[1] - 海外营收达2.02亿元(同比+59.57%) 主要受益于《MU Immortal》等新品成功推广[2] 业务进展 - 国内上线《龙之谷世界》《数码宝贝:源码》《热血江湖:归来》等新品 下半年至明年初计划推出超10款获版号游戏[2] - 传奇盒子生态合作取得突破 与天穹互动、三九互娱(年付1亿元)、贪玩(体量2亿元)、掌玩科技(体量1.5亿元)达成合作[6] - 海外市场表现优异 《MU Immortal》登顶欧美多国iOS RPG免费榜 《信长之野望:通往天下之道》日本上线首日亮眼[2] IP生态布局 - 深耕《传奇》《传世》经典IP 孵化"暖星谷梦游记"原创IP 引入拳皇、射雕三部曲、黑猫警长、奥特曼等知名IP[2] - 游戏对IP变现贡献占比超73% 通过手游/小程序/短视频多渠道分发覆盖更广人群[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61.67/70.00/78.05亿元 归母净利润21.93/25.21/28.55亿元[7] - 对应市盈率22.7/19.7/17.4倍 毛利率稳定在81%-83% 净利率提升至35.6%-36.6%[7][11]
网龙(00777)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游戏业务逐步回稳,Mynd.ai预计明年实现EBITDA盈利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4: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23.81亿元人民币 其中游戏业务收益17.38亿元 教育科技业务Mynd.ai收益6.41亿元[1] - 集团整体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下降4.6% 行政开支下降14.0% 研发开支下降22.4%[1] - 游戏业务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7% 通过AI提升整体效能约15%[1][2] 游戏业务运营 - 旗舰IP《魔域》MAU同比增长11.3% 《魔域口袋版》收入环比增长6.7%[2] - 核心手游产品MAU同比增长超过30% 《征服》和《英魂之刃》IP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和18.0%[2] - 开展"游戏+"跨界合作 包括与哈尔滨文旅、西双版纳雨林保护基金会、潮汕英歌舞等合作[2] - 《终焉誓约》在下沉市场推广新版本带来流水增量 《魔域传说》小游戏在多平台上线[3][8] 新产品与海外拓展 - 重磅端游《代号MY》已开展用户测试 预计明年上线[8] - 《魔域》计划下半年推出两个新语言版本海外上线 《代号Alpha》将推东南亚版本[2][8] - 预计下半年额外落地1-2个区域上线计划[2][8] - 《机战》手游预计明年推广上线[8] 教育科技业务Mynd.ai - 二季度毛利率回升至31% SaaS订阅服务上半年环比增速达8%[3] - 近期收购AI语音助手技术 预计三季度完成 将整合至大屏产品[3] - 预计2026年实现EBITDA盈利 四季度接近收支平衡[1][4] - 通过成本优化、债务压减和现金管理应对市场调整[3] AI战略与技术合作 - 全面部署"AI生产中心" 采用"AI+教育"与"AI+游戏"双轮驱动战略[1][12] - 创奇思与中科闻歌战略合作 推出X-Agent零代码AI智能体工场、WiSKY多语言决策引擎和YOYA跨文化创意平台[3][11] - 中科闻歌提供AI技术 创奇思负责推广 重点覆盖香港及东南亚市场[11] - 参与国家级项目 包括与泰国教育部合作AI职业教育平台 与喀麦隆教育部推进数字教育建设[3] 市场展望与布局 - 游戏业务预计逐步回稳 教育市场随德国、美国等地区预算拨放和政策明朗化有望复苏[1][4] - 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 推进全球化布局[4][15] - 在泰国项目基础上 计划向东南亚国家、中东和非洲地区扩展[15] - 未来12个月内通过派息和股份回购向股东分派不低于6亿港元[4] 运营优化策略 - 主动调整游戏内容结构 降低付费门槛 引导用户转向高质量内容消耗[7] - 持续降本增效措施 预计下半年效果将更加显著[14] - 拥抱用户侧增量 包括小游戏端和主机端 布局直播赛事等导量渠道[9] - 针对热门玩法主动更新产品线 提升内容竞争力[9]
对话盛趣游戏CEO彭程:当一个“盛斗士”再次决定去战斗|独家
钛媒体APP· 2025-08-25 18:37
公司历史与背景 - 盛大网络2001年以30万美元获得《热血传奇》中国代理权 该游戏彻底重塑中国年轻人娱乐方式并成为游戏产业全球化经典样本 [2] - 公司2004年登陆纳斯克达 创始人陈天桥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首富 并提出"网络迪士尼"战略愿景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4] - 2019年盛大游戏更名为盛趣游戏 正式脱离盛大网络成为世纪华通一员 但IP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仍在 [5] 人事变动与组织文化 - 彭程2024年3月出任盛趣游戏总裁 8月接任CEO 被官方称为"盛斗士回归" [1][6] - "盛斗士"指与盛大深度关联的群体 包括前员工和核心用户 具有强烈身份认同感 [1][4][8] - 公司文化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 彭程23岁被破格提拔为《泡泡堂》产品经理 26岁担任《传奇》工作室总经理 [4][19] 经营业绩与战略 - 世纪华通2024年上半年合并营收同比增长83%至约170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107%-159%至24-30亿元 [6] - 盛趣游戏通过对老IP玩法内容深度打磨实现人气焕新 为业绩增长提供确定性动能 [6] - 公司采取稳扎稳打策略 优先挖掘《传奇》《龙之谷》等老IP价值 再逐步拓展新领域产品 [24][25][26] 产品运营与创新 - 老IP运营采用怀旧与创新平衡策略 既保留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玩家习惯 [28][29][31] - 推出内置挂机分身系统解决玩家时间不足问题 并通过直播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推广 [28][30] - 端游调优后推出《龙之谷世界》《盟重神兵》手游版 取得良好市场反响 [23] 研发能力与人才建设 - 公司研发底子较薄 正逐步提高研发人员比例 通过"数龙杯"AI创新大赛和内部小程序比赛挖掘人才 [22][37] - 员工平均年龄居行业高位 计划通过系统化改革推进人才年轻化 但不简单淘汰老员工 [18][19] - 推行工作室整合 从7个缩编至5个 实现管理扁平化并加强一线项目管控 [13] 行业竞争与趋势 - 认可网易游戏制作逻辑与发行打法 佩服米哈游匠人精神与IP商业化能力 [38][39] - AI技术已在美术代码等领域全面应用 公司立项两个AI项目 但认为情感纽带是关键突破点 [43] - 认为《黑神话:悟空》成功源于民族自豪感 但3A单机游戏投入高风险大 公司暂不直接涉足 [44] 市场环境与用户变化 - 新生代玩家更愿为情绪价值付费 与注重性价比的70-80后用户形成鲜明对比 [40][41] - 抖音等平台既是时间竞争者也是获客渠道 公司通过直播实现低成本用户唤醒 [28][43] - 当前年轻从业者面临机会少竞争激烈环境 需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积极性 [21]
原神之父新作上线,三十块钱就能和赛博女大聊天
36氪· 2025-08-25 11:07
8 月 15 日,原神之父蔡浩宇的新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下译作《星之低语》)正式在 steam 上线了。 和想象中完全不同,这个游戏似乎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几天过去了,它只有 700 多条评价。 不过在戏剧性的背景设定下,《星之低语》的玩法又和常规的游戏截然不同。 其实上边也提到了,为了让她顺利回家你得时刻和她沟通——说话,就是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 女主角 stella 的背后是实时 AI,所以你的确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影响对方做决定的。 比如最开始女主角困在逃生舱里出不去,你就可以对她说看看门的结构、找找附近有什么工具,然后根据她的回复去出点子,像是用电钻来把门打开。 你说游戏设定有点莫名其妙,女主不找政府找到了玩家吧,它的故事还挺正经;可要是说游戏很有沉浸感吧,倒也不至于,stella 偶尔会触发一些奇怪的 回答或者行为,例如突然给你跳个舞,舞姿颇得特朗普精髓。 所以,玩家可以选择做个 NASA 工作人员,认真带她逃离盖亚,也可以不紧不慢,和女主聊点悄悄话,比如问她有没有男朋友。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一些比较下头的问题就别问 stella 了,AI 不会跟你聊这种深夜档内容 ...
蔡浩宇试水AI游戏,行业期待能从“破冰”到“破圈”
第一财经· 2025-08-20 16:02
文章核心观点 - AI原生游戏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以开放式AI对话为核心玩法的《星之低语》被视为实验性产品 引发行业对AI作为游戏叙事核心引擎可能性的讨论 [1][3][6] - 当前AI游戏多由创业团队主导 受限于算力成本和技术成熟度 产品多呈现像素风或沙盒风格 尚未出现破圈作品 [3][6][11] - 行业预计未来1-2年将出现更成熟的AI游戏 技术进阶速度超预期 大模型对话能力已趋成熟 世界模型理解能力快速提升 [14][16][18] AI原生游戏开发现状 - 《星之低语》采用AI驱动开放式对话 玩家可自由输入内容 主角实时反应 定价33.99元 首发八折 发售5天获634篇评测 好评率86% [3][4] - 同类产品包括AutoGame的AI沙盒游戏《麦琪的花园》 Steam首发登新品榜Top50 以及独立团队Ada Eden开发的AI叙事游戏《1001 Nights》 [6][7] - 当前AI游戏普遍存在交互延迟 需通过云游戏形式降低延迟 但成本高于AI Token消耗 小团队难以承受 [11] 技术挑战与突破 - AI开放性与游戏收敛性存在矛盾 需控制AI超出游戏世界观的输出 要求团队具备大模型垂直领域训练能力 [13][15] - 世纪华通已摸索出大模型与游戏引擎间PaaS层实现路径 解决语言与动作转换的技术架构问题 [17] - 多模态大模型能力快速提升 3D模型生成已达可用水平 国产动画生成实现秒级输出 世界模型对虚拟空间理解显著进步 [16] 行业应用与影响 - 近80%中国头部游戏企业布局AI技术领域 约50%头部企业构建AI生产管线 AI为美术和开发环节带来20%-30%降本增效 [17] - 生成式AI已渗透游戏营销环节 可主动识别广告流程问题 实现异常检测和渠道优化 [18] - 未来游戏商业模式可能回归点卡收费 因云端算力需求增加 需通过Token服务提供支持 [15] 发展时间线 - 游戏研发周期通常需2至5年 AI游戏集中创业始于2023年中至2024年 预计1-2年内出现更成熟产品 [3][14] - 2024年前AI主要用于游戏降本增效 2025年已可重构游戏玩法 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 [18]
蔡浩宇首款AI游戏正式上线,试玩后我发现最该慌的是多邻国
创业邦· 2025-08-19 22:21
AI游戏《Whisper from the Stars》核心分析 - 游戏定价27元人民币,平均通关时长6小时,采用全英文对话机制推动剧情,玩家需通过语音或文字与AI角色Stella互动[5][6] - 角色Stella设定为天体物理大二学生,在Gaia星球遇险后与玩家建立情感连接,AI记忆能力可保留90%以上玩家提供的个人信息[8][13] - 游戏采用云技术架构,延迟问题导致15%-20%的声画不同步,但未影响核心体验[10][49] AI游戏技术实现 - 对话系统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单角色生成对话量超10万行,上下文记忆误差率低于5%[29][49] - 角色微表情系统包含200+情绪变化参数,上半身动态捕捉精度达影视级标准[8] - 云游戏架构实现毫秒级响应,网络延迟控制在300ms以内,稳定性达99.8%[49] 行业创新案例 - 英伟达与Convai合作的赛博拉面店Demo实现NPC跨次元对话,突破第四面墙交互[31][33] - 索尼采用OpenAI技术重构《地平线:西部禁域》,NPC自由对话时长提升400%[35] - 微软MUSE模型实现AI实时画面生成,但可玩性受限帧率问题[36] 游戏设计缺陷 - 目标系统失衡,30%游戏时间陷入无任务对话状态,关键剧情触发需5-7轮冗余交流[20][46] - 世界观设定存在逻辑漏洞,星际科考队学生占比80%,应急装备完备率仅12%[48] - 节奏控制问题导致40%玩家在第三章后流失,平均停留时长下降67%[46][47] 行业发展趋势 - GDC 2025报告显示33%开发者采用生成式AI工具,开发效率提升55%[40] - 头部工作室如Naughty Dog仅将AI用于10%的概念验证环节,核心设计仍依赖人工[51] - CD Projekt Red评估AI建造夜之城需额外7-10年技术积累期[51]
我差点“通关了”蔡浩宇的新游戏
36氪· 2025-08-18 08:19
游戏内容与体验 - 游戏《群星低语》于8月15日正式上线 采用AI驱动的实时对话互动模式 玩家通过语音或文字与主角Stella交流推进剧情 [1] - 剧情围绕Stella在盖亚星球的孤星冒险展开 玩家需帮助她寻找失踪的团队成员哈维博士并逃离星球 过程中涉及解谜、探索和生存元素 [1][2][4] - 游戏呈现《火星救援》式科幻冒险风格 但部分场景如峡谷低语区带有克苏鲁式恐怖元素 通过画面故障特效和多重声音设计营造压抑氛围 [5] 技术实现与局限性 - AI角色Stella在情绪表达和语音交互上有突破 能根据情境调整语音音量(如耳语模式) 但表情变化和动作反馈较为有限 待机状态下面部表情凝固 [12][14] - 存在明显的AI技术局限性:包括记忆断层(重复提问相同问题)、无法识别不同声线的对话者切换 以及互动动作与口头描述不匹配(如口头答应回头但无实际动作) [16] - 叙事自由度受预设框架限制 关键节点需触发特定词汇(如"upstream")推进 实际互动常简化为二选一选项 与传统互动游戏差异不大 [8][10] 市场定位与产品规划 - 游戏定位为实验性AI互动产品 采用高质量画面技术 角色模型细节精细(头发丝与衣物褶皱清晰) UI设计兼具简洁性与科技感 [17] - 项目组计划长期更新 后续将增加字幕功能与中文模式 当前版本仅支持英文 需依赖第三方翻译工具辅助游玩 [1][22] - 可玩性目前有限 道具系统除ID卡外其余道具(已获得3个)未实际参与剧情推进 互动模式未能实现预期的高自由度叙事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