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猫箱
icon
搜索文档
下载量暴跌80%!AI社交终于涨不动了
创业邦· 2025-07-29 18:14
AI社交应用行业现状 - 2023年AI+聊天机器人爆发式增长推动主打情感陪伴功能的AI社交应用崛起[2] - 2025年国内头部应用字节猫箱和MiniMax星野日下载量从峰值2万+暴跌至7千以下,跌幅超腰斩[3] - 海外头部应用CharacterAI月活2亿但年收入仅1670万美元,商业化进程受阻[5] - 行业面临投资人撤退、大厂观望、算力成本高企与变现困难的多重压力[7] 行业核心痛点 - 技术门槛低导致竞争激烈,小团队在流量和投放上难以抗衡大厂[8] - ChatGPT等大模型应用直接替代AI社交功能,用户不愿为重复服务付费[8] - 玩法同质化严重,依赖价格战和擦边内容,极端案例导致未成年用户自残事件[9] - 算力成本高企与用户付费意愿低下形成矛盾,CharacterAI案例显示2亿月活仍难盈利[9] 转型方向与机遇 - 参考IBM和Brother转型案例,需从单一陪聊转向内容共创或垂直服务[12] - KotokoAI通过Bside平台构建虚拟角色自主社交空间,增强用户创作粘性[14] - ToB场景如外语陪练、客服训练、心理疏导更易实现商业化[14] - 内容精致化路线可借鉴《恋与》系列,通过高质量剧本和角色设计突破同质化[15] - Elon Musk旗下xAI推出Grok4伴侣功能,证明赛道仍具吸引力[15] 未来发展趋势 - 生存路径可能存在于极小众垂直领域,需回应多样化情感需求[17] - 当前模式处于AI互动初级阶段,释放真正价值需突破单一陪伴功能[17]
“未来人们需要与AI协作,带来了人类和AI之间的情感链接需求”
观察者网· 2025-07-29 16:00
AI情感陪伴行业发展现状 - AI技术发展推动人机交互体验提升,"AI伴侣"概念兴起,用户通过AI获取情绪价值[1] - 国内AI情感陪伴应用包括心影随形"逗逗游戏伙伴"、Minimax"星野"、字节跳动"猫箱"、阅文集团"筑梦岛"等[7] - 2024年中国AI情感陪伴市场规模达12.11亿元,预计2025年爆发至38.66亿元,2028年突破5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74%[7] 心影随形公司产品战略 - 旗下产品"逗逗游戏伙伴"定位游戏场景陪伴,提供多风格AI角色实时语音交互及游戏建议,最终目标是打造类似电影《她》的个人助理产品[2][5] - 产品采用精品化策略,精细调整少量AI角色模型,强调多模态感知和长期记忆构建陪伴体验[4][7] - 通过游戏场景建立用户与AI关系后拓展至生活场景,注重听觉/视觉反馈提升消费价值[2][7] 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 - AI情感陪伴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正探索内容消费价值与商业模式构建[7] - 核心挑战在于打造有区分度、低消费门槛且具备持续消费价值的内容[7] - 行业借鉴电影《她》的交互范式,认为AI潜力在于"更懂人心的伙伴"而非单纯计算能力[5] 行业竞争动态 - 马斯克xAI公司推出Grok AI伴侣功能,角色如"阿尼"和"鲁迪"引发伦理争议[8] - 国际案例显示AI伴侣可能双向影响用户社交:既刺激人际关系发展,也可能加深孤独感[10] 技术与社会影响 - AI伴侣可能改变人类社交方式,但本质源于AI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10] - 未来人类与AI协作场景增加将自然催生情感链接需求,AI或满足大部分情感诉求[11] - 行业面临监管滞后问题,需平台与监管机构协同制定道德界限[11]
下载量暴跌80%,AI社交终于涨不动了
36氪· 2025-07-28 10:14
AI社交应用行业现状 - 2023年AI+聊天机器人爆发式增长推动情感陪伴类AI社交应用崛起,但2025年行业遭遇严重生存危机,国内头部应用字节猫箱和MiniMax星野双端日下载量从巅峰期2万+暴跌至7千以下,跌幅超50%[1] - 海外头部应用CharacterAI月活达2亿但年收入仅1670万美元,商业化进程艰难[5] - 行业面临投资人撤资、大厂观望、商业变现困难与大模型持续烧钱的多重压力[3] 行业核心痛点 - 技术门槛低导致竞争激烈,个人开发者与大厂边缘团队均可快速上线同类应用,小团队在流量投放上难以抗衡[4] - ChatGPT等大模型自带聊天功能形成替代威胁,用户不愿为重复功能二次付费[4] - 玩法同质化严重,缺乏高质量剧情设计,虚拟角色辨识度低,部分平台陷入低端化竞争恶性循环[4] - 算力成本高企与用户付费意愿低下形成矛盾,CharacterAI案例显示2亿月活仍难盈利[6] 潜在转型方向 - 从单向陪聊转向内容共创,如Kotoko AI开发的Bside平台构建虚拟角色自主社交空间,增强用户创作参与度[9] - 开拓ToB垂直场景,包括外语陪练、客服培训、员工心理疏导等服务,相比ToC更易实现ROI[9] - 借鉴乙女游戏成功经验,聚焦精品内容开发,通过高辨识度角色与深度剧情设计提升用户粘性[10] - Elon Musk旗下xAI推出基于Grok4大模型的伴侣功能,证明细分领域仍存在创新空间[10] 历史经验与行业展望 - 行业现状类似PC时代打字机厂商困境,仅IBM和Brother通过转型服务/外设制造存活,预示死守原有模式风险极高[7] - 未来价值释放取决于能否满足原子化社会中个体多样化情感需求,极垂直小众领域或存机遇[12]
下载量暴跌80%!AI社交终于涨不动了
混沌学园· 2025-07-25 19:30
AI社交应用行业现状 - 2023年AI+聊天机器人爆发式增长推动情感陪伴类AI社交应用崛起[1] - 2025年行业遭遇生存危机,国内头部应用字节猫箱和MiniMax星野日下载量从2万+暴跌至7千以下,跌幅超50%[2] - 海外头部CharacterAI月活2亿但年收入仅1670万美元,商业化困难[4] 行业核心痛点 - 技术门槛低导致竞争激烈,小团队在流量投放上无法抗衡大厂[8] - ChatGPT等替代品威胁大,用户可通过通用大模型满足需求[9] - 玩法同质化严重,平台陷入价格战和低端化竞争[9] - 算力成本高企,CharacterAI案例显示2亿月活仍难盈利[10] 转型方向探索 - 从单向陪伴转向内容共创,如Kotoko AI打造虚拟角色社交游戏平台Bside[14] - 开拓ToB场景如外语陪练、客服训练、心理疏导等[15] - 内容精致化路线,参考《恋与》系列打造高辨识度角色[16] - Elon Musk旗下xAI推出Grok4伴侣功能,验证赛道持续吸引力[16] 未来发展趋势 - 生存机会存在于极小众垂直领域[18] - 关键突破点在于满足个体多样化情感需求[18] - 行业仍处AI互动初级阶段,需重构价值链空间[14][18]
马斯克、蔡浩宇带火的AI陪伴赛道,热闹背后是真需求还是泡沫?
AI研究所· 2025-07-25 18:15
AI陪伴赛道发展现状 - 埃隆·马斯克旗下xAI推出Grok聊天机器人"伴侣"功能,其中哥特风少女Ani上线48小时内席卷社交媒体,付费30美元/月可解锁亲密互动[1][2][4] - 米哈游《Whispers From The Star》游戏通过AI角色Stella的叙事逻辑吸引用户,与Grok的情绪满足形成差异化[4][6] - 行业核心争议:该赛道是真实需求爆发还是资本泡沫[6] 软件产品商业化路径 - CharacterAI验证虚拟情感连接市场,用户可自定义角色,2025年全球月活超2800万,创建1800万个聊天机器人[9][11] - Replika弱化角色扮演标签,强调"AI朋友"身份,通过对话习惯分析形成专属记忆[9][10] - 国内字节跳动猫箱从二次元IP切入,快手飞船嵌入短视频生态,但内容过滤机制牺牲交互自然度[11] - CharacterAI 2024年营收3220万美元(同比+100%),预计2025年达5010万美元,2032年或突破2.5亿美元[13] 硬件产品创新方向 - 孩子王AI玩偶"啊贝贝"搭载自研大模型,能感知儿童情绪并规避敏感词[16] - 可立宝AI宠物狗"Loona"模拟真宠物行为,具备跟随功能和独立人格[16] - 日本LOVOT机器人通过非语音交互形成独特性格,售价3万元仍出货超1.5万台[17][19] 行业挑战与瓶颈 - 技术层面:当前AI情感理解仅依赖关键词匹配,未突破情绪感知门槛[21] - 监管层面:Grok存在NSFW内容过滤缺陷,欧盟AI法案禁止利用人类脆弱性条款[20] - 国内阅文"筑梦岛"曾因未成年擦边内容下架,审核与体验冲突加剧[21]
马斯克、刘强东,想用AI陪你聊点钱
搜狐财经· 2025-07-16 11:21
AI社交产品动态 - 马斯克旗下Grok推出基于Grok 4大模型的"伴侣"功能,首批上线哥特风女孩Ani和卡通小熊猫Bad Rudy两个角色,每月订阅费30美元 [3] - 京东推出两款AI社交产品"宠TA"和"聊愈小宇宙",聚焦数字宠物陪伴和情感交互,提供宠物医生咨询等服务 [3][5] - 百度3月上线情感陪伴类App"月匣",此前投资了AI情感陪伴开发商西湖心辰,其"西湖大模型"累计服务近千万C端用户 [7][10] - 字节跳动和MiniMax的AI陪伴产品猫箱、星野去年曾爆火,但猫箱下载量从年初2万+降至本月5-6千 [7][1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AI具备成为"廉价心理咨询师"潜力,擅长倾听和共情,可7x24小时在线服务 [7] - 头部AI陪伴产品如"筑梦岛"曾被约谈整改,行业普遍面临商业化难题 [10] - AI社交产品体验较低,用户易审美疲劳,部分公司通过擦边方式诱导付费或观看广告 [12][14] - 专家建议AI陪伴产品应融入大型游戏作为智能NPC互动,等待品类真正智能化 [14] 大厂布局 - 阿里云推出情感陪伴垂类模型"通义星尘" [10] - 百度通过投资进入AI+心理健康赛道,布局西湖心辰等企业 [10] - 京东、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成为AI+心理健康领域重要先行者 [10]
「年营收千万美金」,是这条AI应用赛道的最大谎言
36氪· 2025-07-15 08:11
行业现状 - AI情感陪伴行业经历大幅滑坡,头部公司增长预算削减近90% [3][4][16] - 国内头部产品如字节猫箱苹果端月下载量从264万下滑至61万,DAU从59万下滑至49万 [6] - 海外头部产品CharacterAI月活达2.33亿但ARPU仅0.72美元,付费率低 [6] - 行业从2024年创投圈最火品类之一变为"应用坟场"主要品类 [7] 市场表现 - 头部出海产品日流水稳定在4万美元以内,与宣传的"千万美金ARR"差距大 [7] - 主流产品月均使用天数低于5天,超过1万日活产品国内仅5款 [7][8] - 某产品次日留存从50%下滑至20-30%,投放ROI从未为正 [9] - 重新上架产品月自然增长率从20%降至10%以下,MAU每月下滑10% [13] 商业模式问题 - 高投放支出与低回报失衡,某产品季度增长支出达数千万美元 [8] - 付费玩法增收效果有限,某产品月付费收入仅四五十万美元 [9] - 为冲100万DAU目标,高峰期日投放消耗数十万美元 [9] - 产品力无法支撑激进增长目标,导致饮鸩止渴式投流 [9] 技术瓶颈 - 当前模型在长时记忆和一致性方面存在缺陷 [8] - 违禁词设置影响用户体验,如"脱帽子"等正常词汇被屏蔽 [14] - 多数投资人认为AI情感陪伴是"伪需求",用户更倾向真实关系 [8] 监管影响 - 多款明星产品因监管在全球双端下架 [12] - 阅文旗下"筑梦岛"因涉未成年内容被约谈下架 [12] - 合规要求导致功能受限,直接影响用户留存 [14] 转型方向 - CharacterAI被谷歌收购后转向内容社区和多模态工具 [16] - Hiwaifu通过真人形象AI陪伴实现年收入超2000万元 [20] - 克制投流和控制团队规模使Hiwaifu首年即盈利 [21] - 潜在方向包括中老年陪伴等更高付费能力群体 [20] 行业潜力 - CharacterAI保有2亿MAU显示用户基础仍庞大 [22] - 现有商业模式未充分开发用户价值 [22] - 行业需要重新定义AI情感陪伴的定位和功能 [16]
看完 1289 个死掉的 AI 产品,我发现这些需求就不该用 AI 解决
36氪· 2025-07-07 15:33
AI应用赛道现状 - AI应用淘汰率极高,国外平台Dangai整理的「AI坟场」名录显示1289个产品已关闭或停止运营,其中2025年新增200多个[2] - 失败产品中聊天机器人占比接近40%,辅助代码类产品超过20%,包括曾融资7750万美元的明星搜索产品Neeva[4][9] - 套壳产品占比高,如AI搭讪台词生成器「AI Pickup Lines」仅运营数月即关闭,硬件领域代表Humane的AI pin因功能缺陷遭遇市场负面评价[6][7] 失败原因分析 - 产品功能娱乐性大于实用价值,应用场景单一难以满足复杂需求,如MaskrAI(名人肖像生成)和Oinionate(辅助决策)[6] - 套壳产品面临双重竞争:同类产品比拼与大模型功能更新的替代压力[9] - 创业公司在通用搜索等赛道难以抗衡巨头,Neeva在谷歌/微软垄断下最终失败[9] 大厂表现与挑战 - 国内Minimax拥有多个SOTA级自研模型,但首款AI伴侣产品Glow因80%内容涉黄被下架[10] - 字节跳动「猫箱」、阅文「筑梦岛」等大厂AI伴侣产品均因尺度问题被整改或停运[12] - 即便具备模型和算力优势,产品运营中的合规与内容管理仍是关键挑战[15] 情感陪伴赛道特点 - 2023年全球Top50 AI应用中8款属于陪伴类,代表产品包括CharacterAI和Replika[16][17] - 该赛道满足现代人情感需求,但盈利模式困难,多数采用订阅制或游戏化氪金玩法[20] - 国内AI伴侣应用月活普遍下滑,如筑梦岛2023年12月月活骤降14%,使用时长减少50%[22] 商业模式对比 - Replika付费用户比例超50%,2024年月收入稳定在200万美元,CharacterAI虽用户量更大但变现乏力最终被谷歌收购[24] - 赛道呈现两极分化:深度小众用户付费意愿强但市场有限,海量用户难以转化[26] - 部分公司尝试转型,开发非恋爱型AI陪伴(如游戏陪玩)以规避监管和盈利压力[22]
从星野、猫箱爆火到百度、京东入场,AI社交热背后:“杀手级应用”还远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3:15
行业动态 - AI社交赛道迎来京东、百度等巨头入局,京东推出"宠TA"和"聊愈小宇宙",百度上线"月匣",MiniMax的星野和字节跳动的猫箱此前已爆火[1][4] - 现阶段AI社交产品主要应用于情感陪伴、互动娱乐和角色扮演等场景,主打自由对话和沉浸式剧本互动[1] - AI社交被视为潜在的新流量入口,吸引AI新秀和互联网大厂持续布局[1] - 全球生成式AI应用排行榜中,AI社交领域的Character AI排名第三,仅次于ChatGPT和DeepSeek[2][3] 市场表现 - 部分AI社交产品面临MAU下滑困境,如猫箱日下载量从年初超两万降至目前约4000次,筑梦岛也出现下滑[5][6] - AI社交领域未涌现大额融资案例,投资人态度谨慎,资本更倾向于投向AI大模型等上游技术[4][6] - 头部产品多为大模型公司或互联网巨头旗下业务,小型产品难以获得关注[4] 产品特点 - 主流AI社交产品提供虚拟角色互动,涉及末世、都市豪门等背景及各种身份设定,多走"虚拟男友/女友"路线[7] - 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交互体验差别不大,长时间交流后AI可能出现理解偏差和记忆困难[7] - 会员服务可优化对话质量、增强角色记忆能力,商业化主要依赖订阅制收费[7] 合规挑战 - 阅文旗下"筑梦岛"因低俗擦边内容被网信办约谈,凸显合规风险[1][6] - 需健全AI生成内容审核机制,加强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整治[6] - 部分产品尝试通过"擦边"方式挽留用户并诱导付费[6] 发展方向 - 部分产品尝试向智能体工具化方向转型,或发展角色创作社区[8] - 专家建议将AI社交融入大型游戏作为智能NPC,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8] - AI社交被视为AI大模型与用户互动的关键接触点,可通过娱乐化方式黏住用户并测试AI能力[8]
速递|95后字节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离职二次创业AI硬件,已获顶级机构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03 13:52
字节跳动高管离职创业情况 - 近期字节跳动多位高管离职创业,主要集中在AI领域,包括AI硬件、具身智能、AI视频、AI音乐、AIGC游戏应用等方向 [1] - 王翛作为字节跳动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离职投身AI硬件创业,新项目已获得顶级投资机构确认投资 [1][2] - 其他离职创业高管包括:孔涛(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创业具身智能、王长虎(字节视觉技术负责人)创业AI视频获超4亿人民币融资、程実(飞书产品副总裁)创业人形机器人获数亿元融资等 [1] 创业项目融资情况 - 爱诗科技(AI视频)获超4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靖亚资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 [1] - 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获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彼岸时代、iCANX基金等 [1] - 回响科技(AIGC模型平台)获近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BAI等 [1] - 沐言智语(AI播客)获3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明势创投等 [1] - 比特智路(AI网络优化)获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 [1] 字节跳动内部人事变动 - 近期字节跳动内部频现人事波动,包括Seed团队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被开除、视觉多模态负责人杨建朝即将离职 [3] - Flow团队调整较大,猫箱原负责人梁琛奇离职,职位由原星绘负责人接任,星绘团队整体并入豆包产品体系 [3] - Flow团队多位高P已在接触投资人,显示可能将有更多高管离职 [3] AI创业市场现状 - AI硬件创业面临产品周期长、供应链复杂、用户教育与生态构建压力大的挑战 [2] - 当前AI硬件市场仍处早期混沌阶段,大多数产品停留在技术展示或形态试错层面,尚未出现爆品 [2] - 市场空白与机会并存,高风险与高回报同在 [2] 成功创业案例 - 前剪映商业化负责人陈冕创业设计类Agent"Lovart",一年内完成四轮融资,成为AI创投圈现象级项目 [4] - 梁琛奇虽未推出新产品,已获资本市场高度追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