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搜索文档
利率下行周期寻“养老答案” 二三支柱协同发展迎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1:48
存款和保险利率下调 - 国有六大行存款利率第七次下调 活期利率下调5bp接近零利率 1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以下 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降至1.30% [1][2]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三连降至1.99% 较上季度下降14bp 触发动态调整机制 [1][3] - 头部险企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下调50bp至2.0% 分红型产品下调25bp至1.75% 万能型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下调50bp至1.0% [1][3] 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 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速构建 二三支柱协同发展成为化解"未富先老"风险的突破口 [1][4]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82万人 参保率超90%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参加职工3242万人 [7][8]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达7279万人 第三支柱作为重要补充可有效缓解一二支柱支付压力 [4][8] 养老保险机构表现 - 10家专业养老险机构稳健发展 泰康养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22亿元环比增长21.7% 总资产突破1400亿元 [6] - 企业年金含权策略长期收益更高 2012-2024年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94.64% 规模占比达86.84% [7] - 泰康养老受托规模年均增速38.81% 远超行业平均22.21% 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超6000亿元 [8] 二三支柱融合发展 - 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互通有无相互促进 发展第二支柱可促进第三支柱发展 [8] - 泰康养老探索二三支柱融合经营模式 个人养老金客户超22万人 服务企业超5500家 保费规模超30亿元 [9] - 分红型产品"保证利率+浮动收益"特性可锁定长期收益 有效化解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 [9]
平安养老险入选「金贝」“2025卓越资产管理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2:37
公司荣誉与背景 - 平安养老险入选"2025卓越资产管理机构",这是公司第四次入选「金贝」优秀案例库,此前曾获"年度最佳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最佳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卓越金融科技保险公司"等荣誉[1][3]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国内首家专业养老险公司,拥有35家分公司和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目标为"国内领先的养老金融服务机构"[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养老金融从单一社会事业视角发展为事业与产业并重,从单一支柱发展为三支柱梯度体系,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政策框架[5] - 行业初步建立涵盖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多层次体系[5][6] 第一支柱业务 - 公司于2016年成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管理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等基金组合[5] 第二支柱业务 - 公司企业年金受托及投资资产规模达8812.58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5] - 2005年首批获得企业年金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资格,2007年获得账户管理人资格[5] - 年金投资管理采用"专业、持续、稳健"理念,中长期业绩名列前茅,管理规模居市场第一梯队[6] - 受托管理建立"绝对+相对"复合收益目标框架,首创全线上投管人合规风险监控体系[6] 第三支柱业务 - 公司为首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产品开发[6]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发挥大类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投资优势,聚焦养老金保值增值,助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7]
平安养老险入选「金贝」“2025卓越资产管理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2:25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平安养老险入选"2025卓越资产管理机构" 成为"2025「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之一 [1][11][12] - 公司第四次入选「金贝」优秀案例库 此前曾获"年度最佳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等称号 [3] -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险公司 成立于2004年12月 拥有35家分公司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养老金融服务机构" [3] 行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中国养老金融从单一支柱发展为三支柱体系 平安养老险全程参与产业化进程 [5] - 行业从社会事业视角转向事业与产业并重 公司以创新理念推动养老金融成熟化 [5] 三支柱业务布局 第一支柱 - 2016年成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管理多类基金组合 [5] 第二支柱 - 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达8812.58亿元(2025年一季度数据) 涵盖受托/投资/账户管理全链条服务 [5] - 2005年获首批企业年金受托人及投资管理人资格 2007年获账户管理人资格 [6] - 年金投资管理中长期业绩名列前茅 规模居市场第一梯队 [6] - 建立首家全线投管人合规风险监控体系 实施"绝对+相对"复合收益目标框架 [6] 第三支柱 - 首批获得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资格 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产品开发 [7] 核心能力与未来规划 - 专业投研团队强化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实现股债组合稳健收益 [6] - 未来将发挥绝对收益投资优势 助力养老金保值增值与金融强国建设 [7]
专属商业养老险扩容在即 养老险机构整装待发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容 - 试点区域自3月1日起扩大到全国范围 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原有6家试点寿险公司基础上新增养老保险公司群体[1][2] - 国内现有9家养老险公司 加上筹建中的国民养老共计10家 部分公司需重新定位业务布局以开展新保险业务[1][4] 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动态 - 平安养老 大家养老 泰康养老明确表示积极参与试点 其他公司多数处于研讨阶段[2] - 平安养老计划重点面向非常规就业人群开发产品 大家养老正打磨产品方案力争推出市场影响力产品[2] - 部分未开展契约型保险业务的公司包括国寿养老 长江养老等 需完善系统搭建和服务网点[4] 养老保险公司业务优势 - 具备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 在销售 产品 系统支持上积累4年实践经验[3] - 作为第二支柱年金受托投资机构 未来可整合年金与第三支柱产品 打通养老金二三支柱[3] - 团体保险业务优势显著 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中具有产品精算和营销优势 能加速业务发展[3]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养老险公司与寿险公司的专属商业养老产品形态差异不大 但养老险公司有长期发展动力[6] - 试点以来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 累计保费4亿元 其中快递员 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6] - 业务规模相对较小 目前各公司不收取初始费用且部分补贴销售费用 但销售人员因佣金比例低缺乏推广动力[7] 业务转型挑战 - 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实际定位为养老金管理公司 需重建保险业务整套流程机制包括核保核赔 精算评估等系统[8] - 契约型保险业务需计提资本金并受偿付能力指标监管 与信托型业务监管制度存在显著差异[8] - 银保监会要求养老保险公司6月30日前报送转型方案 推动其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属性业务[9]
多渠道资金撑起养老第三支柱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公司概况 -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开业 注册资本111.5亿元 聚焦个人养老金业务及养老保障资金管理[1]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人民币和外币资金管理 以及与养老金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1] - 经营宗旨强调市场化运作和普惠共享理念 目标实现商业养老金保本增值和可持续发展[2] 股东结构 - 17个参股股东来源多元化 包括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和投资公司[3] - 银行系背景可能更好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 银行网点提供渠道优势[3] 行业背景 - 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迫在眉睫[1] - 传统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体量很小 与目标差距甚远[1] -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累计保费收入仅6亿元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约2亿元(截至2021年10月底)[1] 监管动态 - 银保监会2021年12月发布通知 要求养老保险机构聚焦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属性业务[2] - 2022年3月初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 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均可发售[2] 市场前景 -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产品品种将日益丰富[3] - 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预计将有效激发更多市场需求[3] - 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作用将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得到充分发挥[3]
平安养老险: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平安养老险交出专业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6-26 13:10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养老体系挑战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全国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15.6% [1] - 养老金平均替代率约为4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凸显第一支柱压力 [1] - 当前养老三支柱体系结构失衡第一支柱占比过高第二、三支柱发展滞后 [1] 政策导向与行业转型 - 202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将养老金融列为重点领域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多支柱体系建设 [2] - 政策推动下养老金融机构需明确自身在高质量养老金融中的定位与核心能力 [2] 平安养老险三支柱战略布局 - 公司全面覆盖养老三支柱: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第一支柱)管理规模超万亿的企业/职业年金业务(第二支柱)及个人税延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4][5] - 战略定位为"做实第一支柱做多第二支柱做大第三支柱"依托中国平安集团资源形成多维布局 [4] -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1家投资管理机构之一在第一支柱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4]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领域优势 - 截至2024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7% [7] - 公司自2006年运营首个备案企业年金计划(联想集团0001号)累计管理513万个人客户近5000亿受托资产 [7][8] - 投资业绩突出:近三年、五年累计业绩位列市场前三单一含权类组合稳居养老险公司第一 [7] - 数字化能力领先:"新一代企业年金受托数字化平台"获央行金融科技奖支撑2.7万家企业服务 [8] 第三支柱创新实践 - 2018年成为首批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机构 [10] - 产品策略形成税优与非税优"双轮驱动"开发浮动收益型及普惠型养老金融产品 [10] - 借助平安集团"保险+医养"生态探索保险支付与养老服务场景深度融合 [11] 科技赋能与服务升级 - 运用AI技术优化全生命周期养老规划与投资建议服务 [11] - 2024年实现千企千面线上服务覆盖150万员工累计访问量超8000万人次 [8] - 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差异化服务目标打造"省心省时省钱"客户体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