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第三支柱

搜索文档
专属商业养老险扩容在即 养老险机构整装待发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容 - 试点区域自3月1日起扩大到全国范围 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原有6家试点寿险公司基础上新增养老保险公司群体[1][2] - 国内现有9家养老险公司 加上筹建中的国民养老共计10家 部分公司需重新定位业务布局以开展新保险业务[1][4] 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动态 - 平安养老 大家养老 泰康养老明确表示积极参与试点 其他公司多数处于研讨阶段[2] - 平安养老计划重点面向非常规就业人群开发产品 大家养老正打磨产品方案力争推出市场影响力产品[2] - 部分未开展契约型保险业务的公司包括国寿养老 长江养老等 需完善系统搭建和服务网点[4] 养老保险公司业务优势 - 具备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 在销售 产品 系统支持上积累4年实践经验[3] - 作为第二支柱年金受托投资机构 未来可整合年金与第三支柱产品 打通养老金二三支柱[3] - 团体保险业务优势显著 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中具有产品精算和营销优势 能加速业务发展[3]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养老险公司与寿险公司的专属商业养老产品形态差异不大 但养老险公司有长期发展动力[6] - 试点以来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 累计保费4亿元 其中快递员 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6] - 业务规模相对较小 目前各公司不收取初始费用且部分补贴销售费用 但销售人员因佣金比例低缺乏推广动力[7] 业务转型挑战 - 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实际定位为养老金管理公司 需重建保险业务整套流程机制包括核保核赔 精算评估等系统[8] - 契约型保险业务需计提资本金并受偿付能力指标监管 与信托型业务监管制度存在显著差异[8] - 银保监会要求养老保险公司6月30日前报送转型方案 推动其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属性业务[9]
养老第三支柱迎黄金时代 险企该如何发挥特长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相关政策组合拳接连推出。除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扩 大试点,人社部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制定个人养老金文件及配套政策,推动个人 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企业 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鼓 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 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4亿,占比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 口占比13.5%。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社会养老压力不容 小觑。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投资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 支柱",其中,第一支柱已覆盖超10亿人,但负担较重;第二支柱覆盖人群有限;第三支柱长期处于起 步阶段,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 朱俊生表示,未来的养老市场一定是跨业竞争的市场,如何将老百姓的巨额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养 老资产, ...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至十城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试点范围扩大 -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从3月1日起由四个城市扩大到十个城市 新增北京 沈阳 长春 上海 重庆 广州六个城市[1] - 试点机构数量从四家增加到十家 新增试点机构每家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1] - 首批四家试点机构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从10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1] 试点背景与成效 - 试点于2021年9月启动 按照审慎 稳健 探索 创新的总体要求进行[1] - 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市场反应积极 取得良好开局[1] - 在丰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产品特点 - 养老理财产品具有稳健性 长期性和普惠性三性特点[1] - 产品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1] - 引入目标日期策略 平滑基金 风险准备金 减值准备等方式减少净值波动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1] - 投资门槛较低 申购赎回环节低收费 最大限度让利于投资者[2] - 购买渠道便捷 可通过银行网点或线上渠道操作 产品说明通俗易懂[2] 机构参与优势 - 银行和理财公司服务广大的个人客群 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成熟的理财顾问队伍[2] - 具备宏观经济研判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在债券和非标投资上拥有长期经验和较强风控能力[2] - 能够甄选与整合各方机构资源 拓宽养老理财产品覆盖面[2] 市场影响与建议 - 试点发行养老理财产品能健全养老第三支柱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缓解养老压力[2] - 促进理财公司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 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2] - 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及时总结试点经验 适时推广到更多地区和理财公司[3]
多渠道资金撑起养老第三支柱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公司概况 -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开业 注册资本111.5亿元 聚焦个人养老金业务及养老保障资金管理[1]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人民币和外币资金管理 以及与养老金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1] - 经营宗旨强调市场化运作和普惠共享理念 目标实现商业养老金保本增值和可持续发展[2] 股东结构 - 17个参股股东来源多元化 包括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和投资公司[3] - 银行系背景可能更好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 银行网点提供渠道优势[3] 行业背景 - 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迫在眉睫[1] - 传统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体量很小 与目标差距甚远[1] -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累计保费收入仅6亿元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约2亿元(截至2021年10月底)[1] 监管动态 - 银保监会2021年12月发布通知 要求养老保险机构聚焦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属性业务[2] - 2022年3月初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 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均可发售[2] 市场前景 -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产品品种将日益丰富[3] - 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预计将有效激发更多市场需求[3] - 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作用将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得到充分发挥[3]
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密集上新 第三支柱投资渐趋多元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今年以来,建立国民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标志性事件频出,金融活水如何满足养老需求正受到 各方关注。 户均认购25.97万元 8月4日,第二批入围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发行的首只产品——"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添颐·鸿锦封闭式系 列2022年第1期"宣布累计认购金额30亿元,仅开售不到两天就提前完成募集。目前中邮理财正在进行第 二期产品的准备工作。这个"开门红"业绩也验证了邮储银行对养老理财目标客群的精准定位,渠道优势 不容小觑。 自今年2月养老理财试点从"四地四机构"扩容成"十地十机构"后,养老理财产品就已步入常态化发 行阶段。近日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批量上新。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已有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贝莱德建信 理财、中邮理财六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3只养老理财产品,其中有24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9只为 混合类产品。33只产品整体表现较普通理财产品更为稳健,目前全数已发行产品的净值均保持在1以 上。 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依旧主打长期限(五年起步)、稳健(多为R2)、费率低(0认购 费、0~0.01%销售服务费、低至0.1%/年的管理费)、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引入 ...
专属商业养老险产品业绩出炉 七成收益率不低于3%
新华网· 2025-08-12 14:11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继续交出较好的投资成绩单。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7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中,2024年稳健账户收益率在2%~4.07%区间,进取 账户收益率在2.5%~4.12%区间。其中,七成产品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水平。 随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等情况,保险公司近两年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更新换代较多。 27只产品结算利率公布 截至日前,至少有27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公布了2024年结算利率,结算利率可视作客户实际收益 率。其中,稳健账户结算利率在2%~4.07%,平均值3.18%,中位数为3.1%;进取账户收益率在2.5%~ 4.12%,平均数和中位数均为3.3%。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在售的15只专属养老产品中,稳健账户最低保证利率有2只为1.5%、13只为 2%。这意味着,保底利率从产品出现之初最高的3%降至2%;进取账户保底利率在0~0.75%,保底利 率最高值从1.2%降至0.75%。 整体上,有七成产品结算利率都在3%及以上水平。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7只产品中,两类账户结算 利率都在3%及以上的产品有19只。分账户看,稳健账户收益率在3%及以上的有20只产品;进取账户收 益率达到3 ...
存续理财产品全部浮盈,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至35只
华夏时报· 2025-05-29 22:22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 中银理财新增2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达到35只,其中29只为固收类,6只为混合类 [2] - 新增产品为中银理财"福"固收增强368天持有期理财产品和"吉"固收增益3年持有期理财产品,已于5月27日开始募集 [3] - 中银理财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增至9只,其中8只为固收类,1只为混合类 [4] 产品特点与收益情况 - "福"理财为二级风险产品,业绩比较基准1.95%~3.70%;"吉"理财为三级风险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包含活期存款利率、沪深300指数和中债指数 [3] - 中银理财"福"系列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3.98%,平均最大回撤约0.5% [5] - 存续的3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部浮盈,多只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以上,如中银理财4.73%、工银理财4.02%、中邮理财4.04% [6] 费率优惠与投资策略 - "福"理财L份额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降至0.05%(年化);"吉"理财L份额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降至0.07%(年化) [5] - 两只产品将适配养老资金长期特点,构建长期投资组合,重点配置高等级信用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并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 [3] - "吉"理财产品将重点关注我国优势产业和优质公司标的,积极寻求权益类资产机会 [3] 市场发展与机构布局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从首批7只增至35只,发行机构包括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农银理财等6家,21家商业银行参与代销 [6] - 行业专家指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偏少,需要加大扩容力度 [7] - 中银理财表示将从销售渠道拓展、产品组合策略构建和养老场景融合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 [7]
商保年金占比飙升,泰康养老如何精准布局商保年金赛道?
环球网· 2025-04-29 19:47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商业保险年金新业务价值占比63.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商业保险年金标准保费占比增长至72.3% [1] - 截至2025年2月个人养老金客户超15万人,位居市场前列 [1]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达1325亿元,同比增长24%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3.46亿元,保单未来盈余同比增长8.84% [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指出保险公司需加快产品转型,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10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1]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已步入全面发展新阶段 [1] 公司产品策略 - 以分红型保险为主要解决方案,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 [2] - 客户可享受基本保险保障及浮动额外红利回报,满足财富增值需求 [2] - 分红型个人养老金产品有助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防范利差损风险 [2] 养老服务布局 - 依托泰康"医养康宁"生态优势,满足职工医养服务需求 [2] - "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在全国36个城市布局43个项目,22个城市中24个社区连锁运营 [2] - 养老社区入住居民超1.6万人 [2] 战略发展路径 - 聚焦养老主业,探索二三支柱融合发展的高质量成长路径 [2] - 通过职域服务模式承接第三支柱服务,推进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