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丰和定期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年内分红超1400亿元 债券型基金成分红主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5:57
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和债券市场的稳健表现,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提升,公募机构分红积极性明显提 高。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以派息日为统计口径,截至2025年8月3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分红4120 次,分红金额达1442.50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分红总额增长39.23%。 其中,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在今年权益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基金分红意愿明显 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权益基金分红580次,分红金额达319.22亿元,同比增长325.17%。 不过,从占比来看,债券型基金仍是基金分红的主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合计分红3230 次,分红金额达1034.99亿元,占到所有基金分红总额的71.7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69%。 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合计分红491次,分红金额达296.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45%。REITs今年以 来合计分红80次,分红金额为52.65亿元。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合计分红259次,分红金额为49.75亿元。 从单只基金分红金额来看,336只基金今年以来分红金额不低于1亿元,其中327只基金分红金额在1亿元 —10亿元之间,另有9只基金分红金 ...
破纪录,单次分红84亿元!公募大派“红包”
第一财经· 2025-06-19 23:51
基金分红规模创新高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次分红金额达83.94亿元,创公募基金单次分红历史纪录,推动ETF年内累计分红突破200亿元关口,同比暴涨超3倍 [1][3] - 全市场2079只基金实施3007次分红,总金额达1126.12亿元,同比劲增47%,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1][4] - 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同比翻倍式增长,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累计分红41.53亿元,较去年同期16.01亿元增加1.6倍 [1][4] ETF与债基分红表现 - 47只ETF年内分红202亿元,远超去年同期不足50亿元的水平,其中4只千亿级沪深300ETF合计分红148.37亿元,贡献ETF总分红金额的70%以上 [3][4] - 债券型基金仍是分红主力军,1686只债基实施2374次分红,金额达809.84亿元,占总分红金额的72%,同比增幅超20% [4][5] - 中银丰和定期开放以超20亿元分红居首,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以8次分红成为频率最高产品 [5] 头部基金公司主导分红 - 华泰柏瑞基金凭借ETF分红以113.68亿元领跑行业,易方达、华夏、中银基金分红金额均超56亿元 [5] - 33家机构分红超10亿元,头部公司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5] 分红策略与市场动因 - 分红反映基金合同条款限定和基金经理管理思路,部分产品通过高频分红满足合同要求或优化投资组合 [7][8] - 债基在波动期密集分红以应对机构投资者落袋为安需求或安抚情绪,同时可降低管理规模压力 [8] - 分红为投资者提供被动收益兑现渠道,尤其在市场波动时能部分规避下跌风险,但需注意分红频率与基金业绩无必然关联 [8][9] 行业趋势与投资者认知 - 监管强化现金分红政策推动A股分红热潮向投资工具端蔓延,部分机构将分红频率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7] - 行业需纠正"分红越多收益越高"的误解,基金核心价值仍在于长期投资回报能力而非短期分红 [9]
公募大派“红包”:单次84亿元破纪录,年内已分红1126亿达三年新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9 20:44
基金分红规模创新高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次分红金额达83.94亿元,创公募市场单次分红历史纪录 [1][2] - 全市场基金年内累计分红总额达1126.12亿元,同比增长47%,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1][2] - ETF年内累计分红金额突破200亿元,同比暴涨超3倍 [1][2] 权益类基金分红表现 - 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分红金额达263.64亿元,同比增长2.8倍 [3] - 主动权益类基金分红总额41.53亿元,较去年同期16.01亿元增长1.6倍 [3] - 权益类产品分红次数达530次,同比增加2.5倍 [3] 债券型基金分红主导地位 - 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809.84亿元,同比增长超2成,占全市场分红总额的72% [3] - 债券型基金分红次数2374次,占全市场分红总次数的79% [3] - 中银丰和定期开放产品累计分红超20亿元,华夏鼎丰、中银睿享分红超10亿元 [3] 头部基金公司分红贡献 - 华泰柏瑞基金分红总额113.68亿元居行业首位 [3] - 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中银基金分红金额均超56亿元 [3] - 4只千亿级沪深300ETF产品合计分红148.37亿元,占ETF分红总额的73% [2] 基金分红策略与动因 - 分红受基金合同条款限定及基金经理管理思路影响,部分产品通过高频分红实现差异化竞争 [5] - 分红可降低管理规模、优化投资组合,尤其在市场波动时缓解投资者赎回压力 [6] - 债基在债市波动期间通过分红安抚投资者情绪,实现收益落袋为安 [5] 分红机制本质与投资者认知 - 分红并非额外收入,而是基金投资收益的资产形式转换 [4] - 分红为投资者提供无需赎回即可部分兑现收益的机会,帮助规避市场下跌风险 [6] - 分红频率与基金优劣无直接关联,需结合投资策略、管理能力及长期业绩综合评估 [6][7]
公募千亿元“分红盛宴”:债基、QDII领衔,这只产品豪掷83亿元破纪录
华夏时报· 2025-06-13 22:06
公募基金分红总体情况 - 2025年1-6月全市场公募基金累计分红956.43亿元,同比增长41.04% [4] - 债券型基金分红733.48亿元占比76.69%,同比增长27.54%,分红次数2087次 [1][4] - 股票型基金分红130.18亿元环比增长148.41%,混合型基金分红42.70亿元环比增长162.81% [1][4] - QDII基金以7.53亿元分红实现1777.66%环比增速,成为最大黑马 [2][4] - REITs分红41.95亿元环比增长27.90%,货币市场型基金仅分红0.02亿元 [1][4] 单只基金分红亮点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拟分红超83亿元,刷新境内ETF单次分红纪录 [3] - 该产品规模达3782.92亿元,每10份派0.880元,累计分红13次 [3] - 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分别以26.83亿、24.61亿、15.92亿元位列股票型分红前三 [8] - 中银丰和定期开放债券分红20亿元,全市场27只产品分红超5亿元中21只为债券型 [8] 基金管理人表现 - 易方达基金以63.63亿元分红居首,华夏基金56.62亿元、中银基金53.20亿元形成第一梯队 [6][7] - 博时基金以148次分红居次数榜首,广发基金129次但总金额仅23.87亿元 [5] - 中小型公司表现突出:中银证券13次分红23.98亿元,国寿安保19次分红14.83亿元 [7] - 嘉实基金80次分红46.44亿元,南方基金69次分红34.98亿元,展现均衡策略 [6] 产品结构特征 - 宽基ETF占据股票型分红主流,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等产品表现抢眼 [8] - 债券型基金中,中银基金6只产品进入前25,头部公司债基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8] - 国泰纳斯达克100基金以5.87亿元成为唯一进入前20的QDII产品,年内两次分红 [9]
超9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6-01 18:36
公募基金分红概况 - 今年前5月公募基金累计分红923.36亿元,同比增长40.06% [1][2] - 参与分红基金数量达1871只,同比增长17.38% [2] - 债券型基金分红702.61亿元,占比76%,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贡献527.63亿元 [1][4] - 权益类基金分红234.55亿元,指数基金占190.57亿元(占权益类81%) [4] 头部产品与公司表现 - 单只产品分红TOP3:华夏沪深300ETF(26.83亿元)、嘉实沪深300ETF(24.61亿元)、中银丰和定期开放(20.03亿元) [2] - 分红次数最多产品: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8次)、湘财鑫睿C(7次) [3] - 基金公司分红产品数量TOP3:博时基金(108只)、广发基金(81只)、易方达基金(78只) [3] 分红结构特征 - 被动指数型基金分红总额超190亿元,占比超20%,宽基ETF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分红突出 [1][4] - 债券型基金因利息收入稳定、债券牛市行情成为分红主力,中长期纯债占主导 [4] - 政策引导下宽基ETF分红积极性提升,A股上市公司分红增长为指数基金提供来源 [5] 市场影响与动因 - 分红增长反映基金盈利能力增强及市场环境改善,为投资者提供现金流和风险缓冲 [2] - 分红有助于控制基金规模,避免管理效率下降 [2] - 指数基金通过跟踪成份股分红获得收益,与A股分红趋势形成联动 [5]
公募基金加速派发“红包”!近1800只产品参与,累计分红约87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5-14 17:51
公募基金分红规模 - 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总额约870亿元 涉及近1800只产品 较2024年同期约600亿元和1400多只产品显著增长 [3][4] - 债券型基金是分红主力军 分红总额约650亿元 占总规模七成以上 [3][4] - 权益类产品中约27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分红约170亿元 [3][5] 高分红基金产品 - 华夏沪深300ETF以26.83亿元分红位列榜首 嘉实沪深300ETF以24.61亿元紧随其后 [1][2][5] - 债券型基金中银丰和定期开放以20.03亿元分红排名第三 华夏鼎丰债券(10.16亿元)和中银睿享定期开放(10.01亿元)位列前五 [1][4] - 南方中证500ETF(15.91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13.29亿元)和华泰柏瑞红利ETF(10.28亿元)进入权益类分红前五 [1][5] 分红频率特征 - 400多只基金出现多次分红现象 其中80只产品分红次数达3次及以上 [3][7] - 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C/E年内分红9次 湘财鑫睿债券A/C分红6次 体现灵活分红策略 [7] - 基金按季度或根据收益实现情况灵活安排分红 在符合合同约定前提下及时派发红利 [3][7] ETF产品分红表现 - ETF产品分红规模随市场规模增长而提升 目前市场ETF产品数量超过1100只 [6] - 南方中证1000ETF(7.95亿元)和华安上证180ETF(6.32亿元)等ETF产品分红排名靠前 [1][6] - 股票型ETF在权益类分红中表现亮眼 前五名均为ETF产品 [5] 行业投资布局方向 - TMT赛道仍被看好 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 AI应用软件 电动车产业链半导体制造和信息安全领域 [9] - 军工行业需求刚性 预计将维持较长时间高景气度 [9] - 中美关税下调(美国从145%降至30% 中国从125%降至10%)可能推动二季度至年中"抢出口"现象 [9][10]
公募基金年内分红总额续创新高;基金重仓北交所金额较去年末增长超两成丨天赐良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8:12
高管变动 - 宝盈基金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于5月8日离任 李俊自2017年6月加入公司 2020年12月起担任副总经理职务[1] 基金发行市场 - 上周新成立31只公募基金合计募资63亿元 单只基金最高募资19亿元 最低仅1000万元[2] - 股票型基金单周发行58.28亿份 占比达91.85% 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 混合型及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同比显著收缩[2] 科创债指数基金 - 11家公募已上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 包括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3] - 上证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近一年年化收益率4.1% 年化波动率1.4%[3] 基金分红动态 -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871亿元创历史新高 华夏沪深300ETF以26.8亿元分红居首[4] - 债券型基金占分红基金数量的82%[5] 北交所配置 - 一季度末公募重仓北交所金额67.43亿元 环比增长24.45% 占A股市值比例提升至0.11%[6] - 配置北交所的公募机构增至34家 环比增长17.24%[6] 债券市场展望 - 利率债收益率在二季度仍有下行空间 建议保持积极仓位[8] - 信用债投资建议拉长久期 可转债需注意正股估值匹配度[8] ETF市场表现 - 5月12日军工ETF领涨5.53% 航天航空板块近30只个股涨停[9] - 港股创新药ETF单日最大跌幅达4.83%[10]
871亿元!基金开年“红包”派发加速,这类产品撑起分红大盘
证券时报· 2025-05-11 13:07
基金分红概况 - 2025年以来基金合计派发871亿元红利,创下新高 [1][3] - 单只基金最高分红金额达26.8亿元,最高分红比例达20% [1][3] - 债券型基金在分红基金中占比高达82%,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的分红数量和金额呈现增长趋势 [1][4] 分红金额与比例 - 分红金额前五的基金包括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单只基金最高分红达26.8亿元 [3] - 工银全球配置以20%的分红比例居首,新华安享惠金E、江信添福等基金分红比例也超过10% [3] - 嘉实融享浮动净值型以每份3.8元的单位分红排名第一,多只REITs和国债ETF的单位分红超过1元 [3] 分红频次与品种 - 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E年内分红最频繁,已分红9次,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分红8次 [3] - 债券型基金是分红主力,中银丰和定期开放累计分红达15亿元 [3] - 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分红数量占比约9%,金额占比约14%,多只沪深300ETF成为分红重要力量 [4] 基金分红优势 - 基金分红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避免因短期波动频繁操作 [6] - 分红节省交易费用,无需赎回费或申购费(选择红利再投资时) [6] - 分红优化基金管理运作,调整规模后更易捕捉优质资产,提升长期回报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层出台新"国九条"等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市值管理 [7]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跌至1.8%,高股息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 [7]
871亿元!基金开年“红包”派发加速,这类产品撑起分红大盘
券商中国· 2025-05-11 07:35
基金分红概况 - 截至5月7日公募基金年内累计分红突破870亿元以红利发放日为口径2025年以来基金合计派发871亿元红包 [1][2] - 单只基金最高分红金额达26.8亿元最高分红比例达20%债券型基金在分红基金中占比高达82% [2][3] - 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分红数量和金额呈现增长趋势分红数量占比约9%金额占比约14% [2][4] 分红结构与典型案例 - 分红总金额前五的基金包括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中银丰和定期开放易方达沪深300ETF单只最高分红26.8亿元 [3] - 工银全球配置以20%分红比例居首嘉实融享浮动净值型单位分红达每份3.8元 [3] - 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E年内分红最频繁达9次债券型基金中中银丰和定期开放累计分红15亿元 [3] 基金分红的功能与政策背景 - 基金分红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基金运作效率提升长期回报 [2][5] - 分红可避免投资者因短期波动频繁操作红利再投资无需申购费赎回部分收益无需赎回费 [5] - 政策层面出台新国九条及市值管理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分红聚焦高质量发展 [5] 市场环境与资产吸引力 - 当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跌至1.8%左右高股息高分红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 [5] - 流动性环境易松难紧宏观稳增长政策基调下被动指数基金如沪深300ETF成为分红重要力量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