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跨境e商通

搜索文档
2755亿元 天津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飙升19.3%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45
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 - 天津市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2755亿元,同比增长19.3% [1] - 跨境支付通业务自6月22日上线以来办理1745笔业务,金额超880万元 [1] - 中银跨境e商通产品首月为近百户商户办理业务约3000万元 [1] - 易生支付跨境电商业务量同比激增17倍 [1] 金融基建与服务创新 - 渤海银行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资格,成为天津市首家直参接入的法人银行 [1] - 国开行天津市分行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放2.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1] -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和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于7月31日上线FT账户体系 [2] - 浦发银行天津分行自6月16日上线FT账户体系以来已落地业务近5亿元 [2] 航运金融发展 - 人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出台跨境人民币专项奖励政策 [2] - 指导银行创新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2] - FT试点银行扩容至5家,提供更多服务选择和融资渠道 [2]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人行天津市分行将持续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目标 [2] - 稳妥有序推进FT账户扩容 [2] - 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作用 [2]
天津金融半年报: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5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16
存款情况 - 天津市存款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4 92万亿元 同比增长7 4% 上半年新增存款1797亿元 同比多增550亿元 [1] - 住户储蓄意愿增强 住户存款余额2 55万亿元 同比增长9 9% 增速领跑 [1] 贷款情况 - 贷款投放呈现量增质优态势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4 77万亿元 同比增长3 2% 上半年新增1527亿元 [2] - 贷款结构优化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达3 63万亿元 同比多增 主要产业贷款快速增长 住宿和餐饮业贷款增长66 9%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40 8% [2] - 重点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0 5% 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15 9%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5 7% 农林牧渔业贷款增长10 5% [2] 社会融资规模 - 上半年天津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58亿元 同比多增708亿元 [2] - 企业债券融资净增165亿元 同比多增402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放量 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1080亿元 同比多增453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420亿元 同比多增156亿元 [2] 金融科技创新 - "京津冀征信链"汇集工商 司法 电力 电信等多领域数据 截至2025年6月末天津辖内2家金融机构调用征信产品近923万笔 支持放贷户数超448万户 贷款发放总额超342亿元 [3] 跨境人民币业务 - 2025年1-6月天津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55亿元 同比增长19 3% [3] -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向埃及合作区发放2 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渤海银行获批成为CIPS直接参与者 [4] - "跨境支付通"业务上线以来办理业务1745笔 超880万元 中国银行"中银跨境e商通"产品投产首月处理业务约3000万元 [4] - 银行创新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4]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美全方位竞争下,产业链金融进一步赋能出海企业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07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探讨国际金融竞争环境和产业链金融赋能 [3] 出海企业竞争环境 -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美出口占比从2022年16.2%降至2024年14.7%,对欧盟出口占比从15.6%降至14.3% [4] - 2024年1-3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达356.8亿美元,同比增长5.4%,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的4023家企业 [4] - 中美竞争已演变为科技、资源、金融等全方位竞争,出海企业面临的主要竞争来自中美博弈 [4] 美国金融现状分析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8.1%降至2024年Q3的9.96%,年贸易逆差超5000亿美元 [5] - 美国国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年利息超1万亿美元,依托美元霸权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5] - 美国推出稳定币方案旨在扩张国债市场,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美元化,加剧中美货币金融竞争 [6] 中国金融强国建设路径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市场架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8] - 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用数字化技术重构金融服务流程 [8] -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避免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 [8] - 发展多边支付系统,防止支付工具政治化 [8] - 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需拓宽其国际货币功能 [8] 产业链金融赋能出海企业 - 中国出海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变为获国家政策、技术创新、产业链全方位赋能 [10] - 金融机构服务升级:从简单信贷结算扩展至全产业链金融,包括并购贷款、上市融资、贸易金融等 [11] - 中国银行在64国设540家分支机构,为45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11][12]